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左金丸

加味左金丸

《集验良方》卷三: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黄连(姜汁炒)半斤,吴萸(汤泡)3两,青皮(醋炒)2两,木香2两,槟榔4两,川芎2两。

制法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因酒食怒气所伤,致肝火郁结,两胁胀痛,及胃脘当心痛,吐酸,不思饮食。

摘录《集验良方》卷三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黄连(姜炙)6两,吴茱萸(炙)2两,柴胡2两,青皮(炒)2两,黄郁金2两,香附(炙)3两,白芍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舒郁宽中,平肝止痛。主气郁肝旺,胸膈堵塞,两胁刺痛,多发急怒。

用法用量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闯亮。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冰玉堂经验方》: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柴胡3g,枳实6g,白芍9g,元胡9g,川楝子9g,青黛9g,竹茹9g,香附9g,黄连18g,吴萸3g,甘草6g。

制法蜜为丸。

功能主治疏肝清热,降逆止顺。主呃逆连声,因情志不舒而诱发,气冲引胁,脘闷纳呆,两胁胀痛,咽中不利,肠鸣矢气,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用量每服3g,日3次。

各家论述柴胡、延胡、枳实竹茹香附舒肝气;青黛白芍、川楝清肝热;黄连、吴萸降逆止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降逆止呃之功。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冰玉堂经验方》

猜你喜欢

  • 川芎香附汤

    药方名称川芎香附汤处方川芎1两,香附子1两,羌活1两,苍术(米泔浸)1两,细辛7钱半,茵陈7钱半,甘菊2两,薄荷2两,白芷2两,荆芥8钱,甘草8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厥头痛,风寒脑后疼,及伤寒伤风

  • 回毒散

    药方名称回毒散处方大黄3钱,白芷6钱,木香5分,没药5分,穿山甲(拌蛤粉,炒)5分,木香5分(另研),人参2钱(煎汤,调煎药末下)。功能主治乳痈未溃。注意虚入不宜用。切不可轻用外科,攻击太过。摘录《灵

  • 降气散

    药方名称降气散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巴豆14个。制法上药同一处炒,令巴豆焦赤,取青橘皮捣为细末,巴豆不用。功能主治上气喘急,心胸满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降气汤”、“青皮散”

  • 二子二石汤

    药方名称二子二石汤处方月石、海浮石、胖大海、诃子。功能主治除痰化瘀,消肿散结。主血瘀痰聚,声音嘶哑,痰浊凝聚为主,可见声带瘜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黄连上清丸

    《中国药典》:黄连上清丸药方名称黄连上清丸处方黄连10g 桅子(姜制)80g连翘80g蔓荆子(炒)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 酒大黄320g黄柏(酒炒)40

  • 大薯蓣丸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大薯蓣丸药方名称大薯蓣丸处方薯蓣37.5克大黄45克前胡23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杏仁23克(熬,、去皮,尖)当归75克桔梗15克防风15克黄芩60克麦门冬60克甘草

  • 桂枝加葛根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芍药6克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桂枝6克(去皮)功能主治解肌发表,生津和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用法用量上七味,以

  • 参归生化汤

    药方名称参归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半,当归2钱,炙草5分,人参2钱,黄耆1钱半,肉桂5分,马蹄香2钱。功能主治产后恶露流于腰臂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用法用量内服。摘录《傅青主

  • 白膏药

    《普济方》卷二八四:白膏药药方名称白膏药处方蓖麻子(去皮,研为泥)。功能主治消肿散毒。主痈疽,恶疮,发背,附骨痈。用法用量旋摊膏药贴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回春》卷八:白膏药药方名称白膏药处方白及

  • 葛豉粥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葛豉粥药方名称葛豉粥处方葛根60克(锉)葱白5茎(并须、白)豉30克生姜30克(切)功能主治治热病初起,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用法用量上药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