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息香丸

安息香丸

《圣惠》卷十六: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别名雄黄

处方安息香1两,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阿魏半两,松脂4两,榴(柏)叶4两,苍术4两,白芷3两,干桃叶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瘴疫。

用法用量雄黄丸(《普济方》卷一五一)。

摘录《圣惠》卷十六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朱砂半两(细研),虎头骨半两,猢狲头骨半两,***半两,天灵盖半两,阿魏半两,安息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匀,于端午日午时,用白团和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

用法用量男左女右,手把1丸,定后用绯绢袋子盛,系于中指上。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本草纲目》卷三十四引《全幼心鉴》: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酒蒸成膏)3钱,沉香3钱,木香3钱,丁香3钱,藿香3钱,八角3钱,茴香3钱,香附子5钱,缩砂仁5钱,炙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以膏和,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肚痛,曲脚而啼。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紫苏汤化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四引《全幼心鉴》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研),补骨脂(炒)1两,阿魏(研)2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研饭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分,阿魏半分,乳香1钱(3味1处研),丹砂1分,雄黄2分,龙脑2分,麝香2钱(4味1处研),***1分(研细,更入绿豆末2钱同研),密陀僧(煅)2钱,巴豆3粒(去皮心膜,水1大碗浸1日,6度换出,细研出油)。

制法上药先将安息香等三味一处入瓷器内,用重汤煮,或于饭甑上蒸一次,再入净钵内,烂研成膏,入诸药,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患肠风痔瘘诸疾,或生鼠乳,卒心痛,食积,心腹诸气,水泻冷水诸痢。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服。肠风泻血,五痔漏脓血不止,或生鼠乳,并以好茶送下;卒心痛,生姜汤送下;食积,陈曲汤送下;心腹诸气,以温酒送下;妇人心痛、血气,以当归酒送下;水泻冷水诸痢,饭饮送下;疟疾,以桃心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九: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研)1两,乳香(研)1两,麻黄(去根节)2两,胡桃仁(汤浸,去皮,研)1两半,干浮萍草(去土)1两半。

制法上药先捣麻黄浮萍草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偏风,半体不仁,纵缓不收,或痹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酒化下。以汗出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鸡峰》卷十五: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2两,桃仁2两,虎杖2两,附子2两,杜仲2两,山茱萸2两,吴茱萸2两,柏子仁2两,木香2两,当归2两,玄胡索2两,泽兰1两,艾叶1两,干姜1两,牡丹皮1两,黄耆1两,桂1两,苁蓉1两,厚朴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脏虚冷,面黄肌瘦,胸腹痞闷,心腹绞痛,呕逆恶心,面色黑鼾,鬓发脱落,头旅眼黑,经候不匀,腰腿疼痛,胁肋胀满,不欲饮食,手足烦热,肢节酸疼,或寒或热,发歇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4两(锉细,入胡桃瓤4枚,酒5升半同浸1宿,来日滤出,入沙盆研如糊,用前酒调搅,滤去滓,入铫子内煎成煎),磁石(醋淬)1两,沉香3分(锉),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桂(去粗皮)3分,萆薢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酸枣仁3分,蒺藜子1两(炒,去角),补骨脂(微炒)1两,鹿茸(酥炙,去毛)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天麻(酒炙)1两。

制法上为末,研桃仁同和匀,入安息香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虚,腰膝疼痛,阴痿缓弱,言语混浊,呼吸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分,五灵脂2两半,麻黄(去根节)半两,附子尖7个,巴豆(去皮,醋煮)半两。

制法上五味,捣罗四味为末,研巴豆为膏,入众药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湿温伤寒4-5日后,汗出,肢体冷。

用法用量每服1丸,麸炭上烧存性,以生姜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半两(研),肉苁蓉半两(酒浸,切,焙),白附子半两(炮),羌活半两(去芦头),当归3分(切,焙),茴香子3分(炒),木香3分,天麻3分,桂3分(去粗皮),沉香3分,槟榔1两(锉),干蝎(去土)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芎?3分(14味为末),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研如膏)3两,阿魏1分(白面裹,发火内炮令黄熟为度,去面,研),硇砂1分(研),硫黄(研)1分。

制法先将桃仁阿魏硇砂硫黄,用好酒5升,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和前药末十四味;如硬,入炼蜜少许,为丸,每1两分作15丸。

功能主治风冷及虚风头昏,心胸疰闷,痰唾不下,饮食气胀,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嚼服;以姜盐汤送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惠》卷二十三: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石菖蒲1两,当归1两,桂心1两,丁香1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没药3分,芎?1两,椒红1两(微炒),天麻1两,乌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天南星1两(炮裂),干蝎半两(生用),防风3分(去芦头),麝香1分(细研),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心腹四肢多疼,骨节时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济总录》卷十五: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通明无砂石者)1两,铅丹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白羊心中血研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暗风痫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研)1分,乳香(研)1分,白胶香(研)半两,地龙(去土,炒,捣为末)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7枚,没药(研)1分,胡桃仁(研)3枚。

制法上为细末,酒煎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注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酒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1两,阳起石(研)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钟乳(研)1两,白矾(熬令汁枯,研)1两,木香1两,蛇床子(炒)1两,白龙骨(研)1两。

制法上为末,更合研三日,用黄狗外肾(去筋膜)研细,以法酒同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元阳,益气血。主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圣惠》卷九十八: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5两(黄明者,细锉,入蜜10两煎成膏),补骨脂3两(微炒),牛膝2两(去苗),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桂心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以安息香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膝,暖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局方》卷三: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肉桂(去粗皮)2两半,诃子(炮,取皮)2两,阿魏(细研,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1分,茯苓1两半,当归1两半(汤洗,切片,焙干),干姜1两半(炮,去皮),肉豆蔻1两半(去壳),川芎1两半,丁香皮1两半,缩砂仁1两半,五味子1两半(微炒),巴戟1两半(去心,面炒),益智子1两半(去皮),白豆蔻(去皮)1两半,硇砂1两半(酒半盏化,去砂,入蜜),香附(去毛)1两半,茴香(微炒)1两半,胡椒1两,高良姜1两,木香1两,沉香1两,乳香(别研)1两,丁香1两。

制法安息香硇砂外,为细末,用蜜30两,入安息香硇砂于蜜中炼熟,与上药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胸膈噎塞,胁肋膨胀,心下坚痞,腹中虚鸣,哕逆恶心,噫气吞酸,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宿饮不消,胸膈刺痛,时吐清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以温酒送下;浓煎生姜汤下亦得,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三

《圣惠》卷九十八: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3两(锉细,以无灰酒1升浸1宿,以瓷碗中盛,重汤煮成膏),沉香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胡桃瓤3两(细研,入安息香膏内)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补骨脂2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丁香1两,桂心1两,牛膝1两(去苗),鸡舌香1两。

制法上为末,以安息香膏,更入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脐腹多疼,腰脚沉重,肌体羸瘦,颜色萎黄,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日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安息香丸

药方名称安息香丸

处方安息香1两(酒化,研),赤茯苓1两(去黑皮),桂1两(去粗皮),槟榔1两(生,锉),白术1两(锉,麸炒),甘草1两(炙),诃黎勒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食,噎塞,腹肚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观音妙济散

    药方名称观音妙济散处方僵蚕(直者,去嘴生用)、全蝎(全用)、轻粉各等分,生朱砂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乳汁,男用女乳,女用男乳,或薄荷汤调下。下利3-5行,减轻粉

  • 虎杖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虎杖散药方名称虎杖散处方虎杖45克 桂心30克当归30克赤芍药30克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藭30克枳实30克(微炒微黄)羌活

  • 摄血固冲汤

    药方名称摄血固冲汤处方党参18克黄耆12克白术9克龙骨15克 乌贼骨30克阿胶珠茜草根龟版各9克 广三七3克血余炭9克功能主治益气摄血,固冲止崩。治产后劳倦过度,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动手术后出血不止,色

  • 近效汤

    药方名称近效汤处方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术(焦术不用)、炙甘草。功能主治麻疹多服凉剂,变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疭,或寒热乍发,或吐泻交作,舌虽黑而有液,唇虽焦而带凉,实热化为虚寒者。用法用量生

  • 咬头膏

    药方名称咬头膏处方制乳香制没药杏仁木鳖粉(生)蓖麻仁铜绿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另以巴豆不去油,加倍,同药末捣成膏,再加***0.3克,捣匀。功能主治治痈疖脓熟不溃。用法用量临用取绿豆大1粒,放患顶上,用膏

  • 复目汤

    药方名称复目汤处方当归2钱,赤芍2钱,大熟地5钱(或用生地),黄芩1钱5分(酒炒),薄荷2钱,甘菊2钱,甘草5分,川芎1钱。功能主治目病。目痒肿痛,翳膜,目珠夜痛,目中赤脉,及肝虚泪多等。用法用量上水

  • 龙胆泻火汤

    药方名称龙胆泻火汤处方胆草2钱,升麻2钱,柴胡2钱,黄柏1钱5分,山栀1钱5分,黄芩1钱5分,青黛1钱5分,苍耳子1钱5分,羌活1钱5分,川芎1钱5分,白芷1钱5分,甘草3分,生石膏3钱(引)。功能主

  • 加味茶调散

    药方名称加味茶调散处方荆芥穗、薄荷、黄芩、青茶叶、石膏(生)、白芷、川芎。功能主治胃热头痛,鼻干目痛,齿颊疼痛。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便秘者,加川大黄。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 更衣大黄丸

    药方名称更衣大黄丸处方大黄7分,葶苈4分(炒),牛黄3分,人参2分,厚朴(炙)2分,芫花(炒)2分,桂心1分,黄芩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腹大鸣,及内热坚不得大便。用法用量每

  • 葛根白术散

    药方名称葛根白术散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半,干葛1钱半,木香1钱半,赤芍药1钱半,甘草(炙)1钱半,枳壳(去瓤,麸炒)2钱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一切赤白丹肿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