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浚川丸

浚川丸

医学入门》卷七:浚川丸

药方名称浚川丸

别名十水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白皮大戟雄黄茯苓芫花甘遂商陆泽泻巴戟葶苈各15克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逐水消肿。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3克,五更时姜汤调下,醋糊为丸,每服30丸。

从面肿起,根在肺,加桑白皮15克,从四肢肿起,根在脾,加大戟15克;从背肿起,根在胆,加雄黄15克;从胸肿起,根在皮肤,加茯苓15克;从胁肿起,根在肝,加芫花15克;从腰肿起,根在胃,加甘遂15克;从腹肿起,根在脾,加商陆15克;从阴肿起,根在肾,加泽泻15克;从手肿起,根在腹,加巴戟15克;从脚肿起,根在心,加葶苈15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证治准绳·幼科》卷七:浚川丸

药方名称浚川丸

处方大戟芫花(醋炒)沉香檀香木香槟榔莪术大腹皮(洗,焙干)桑白皮(锉,炒)各15克 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巴豆(去壳、膜、心,存油)15粒

制法上除牵牛末、巴豆外,前九味内有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五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巴豆碎切在乳衅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麻仁大。

功能主治理气消积,逐水退肿。治水肿及单腹胀满,气促食减,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7丸,浓煎葱汤侯温,五更初空腹服下。去水来尽,停一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服法如前,证退即止。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袖珍》卷三引张子和方:浚川丸

药方名称浚川丸

处方甘遂2钱,芒消2钱,郁李仁1钱,大黄3钱,黑牵牛末2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袖珍》卷三引张子和方

《准绳·幼科》卷七:浚川丸

药方名称浚川丸

处方大戟半两,芫花(醋炒)半两,沉香半两,檀香半两,南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蓬莪术半两,大腹皮(洗,焙干)半两,桑白皮(锉,炒)半两,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1两,巴豆(去壳膜心,存油)35粒。

制法上药除牵牛末、巴豆外,前9味内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5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匀,巴豆碎切在乳钵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水肿及单腹胀,气促食减,遍身面浮。

用法用量每服17丸,浓煎葱汤候温,五更初空心送下。去水未尽,停1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下法如前,证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

如单腹肿甚,能饮食气壮者,加甘遂末同丸取效。

注意甘草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猜你喜欢

  • 开胃填精汤

    药方名称开胃填精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熟地1两,麦冬3钱,山茱萸3钱,北五味1钱,巴戟天1两,茯苓3钱,肉豆蔻1枚。功能主治开胃气,进饮食,生精神。主入房纵欲,不知保涩,以致形体瘦削,面色痿黄,两

  • 当归建中散

    药方名称当归建中散处方当归4两,白芍6两,桂心3两,黄耆1两半。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产后劳伤,虚羸不足。腹中疼痛,呼吸少气,小腹拘急,痛连腰背,时自汗出,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大枣,水煎,

  • 调营敛肝汤

    药方名称调营敛肝汤处方归身6克白芍4.5克阿胶4.5克(蛤粉炒)枸杞9克五味子1.5克川芎2.4克 枣仁4.5克(炒,研)茯苓6克 广皮3克木香1.5克大枣2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养血敛肝。主操烦太过,营

  • 胆麝散

    药方名称胆麝散处方熊胆2分,麝香半分,黄连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先用花椒、艾叶、防风、荆芥汤洗净,水调药末,敷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金莲种子仙方

    药方名称金莲种子仙方别名金莲种子仙丹处方熟地黄(酒洗)3两,当归(酒洗)3两,白芍药(酒炒黄)3两,益母草3两,川芎(酒洗)3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3两,蛇床子(酒洗炒)2两,条芩(酒洗)2两,覆盆

  • 加味导赤散

    《医方考》卷六:加味导赤散药方名称加味导赤散处方生地黄、人参、麦门冬、木通、甘草各等分。竹叶10片,灯心7根。功能主治痘疹小便黄赤,口干烦渴者。各家论述内热,故用生地黄;小便黄赤,故导以木通、竹叶、灯

  • 除湿消胀汤

    药方名称除湿消胀汤处方白术1钱5分,茯苓1钱,猪苓7分,泽泻7分,厚朴5分,陈橘皮5分,瞿麦5分,扁蓄5分,白豆蔻3分,木香3分,甘草3分,木通4分,缩砂仁7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久病虚人,水肿胀急。

  • 马苋膏

    药方名称马苋膏处方鲜马齿苋3钱(若春冬无鲜马齿苋,用干者1钱,水泡再捣),生猪脂油3钱,杏仁7个(连皮,炙存性),轻粉2分,冰片1分,宫粉8分。制法合1处,共捣如泥。功能主治枕火丹,生在头项处及发内,

  • 二乌散

    《医统》卷六十一:二乌散药方名称二乌散处方川乌、草乌(俱用童便浸,炒去毒)、细辛、羌活、黄芩、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眉棱骨痛,兼有风病,风热二气,攻于太阳等经,头脑作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

  • 升阳胜湿汤

    药方名称升阳胜湿汤处方柴胡3克,羌活6克,苍术6克,黄芪6克,防风4.5克,升麻4.5克,独活4.5克,当归9克,藁本3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疏风祛湿。主痰湿下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