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千金》卷七: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药方名称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处方防风1两,茯苓1两,菊花1两,细辛1两,蜀椒1两,干姜1两,云母1两,苁蓉1两,人参1两,干地黄1两,附子1两,石斛1两,杜仲1两,远志1两,菟丝子1两,天雄1两,萆薢1两,桂心1两,牛膝1两,蛇床子1两,白术1两,薯蓣1两,巴戟1两,菖蒲1两,续断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湿痹疼,腰脚不遂。

用法用量淮南八公石斛散(《千金翼》卷十五)、石斛万病散(《普济方》卷一八五)。

摘录《千金》卷七

《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药方名称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别名石斛万病散

处方牛膝2分,远志2分(去心),续断2分,蛇床子3分,菟丝子3两(酒渍),苁蓉2分,茯苓2分,杜仲2分,桂心2分,干姜1分,蜀椒1分(汗),细辛2分,附子2分(炮),天雄2分(炮),防风2分,干地黄2分,白术2分,萆薢2分,石斛2分,云母粉2分,菊花2分,菖蒲2分。

制法上随病倍其分量,为散。

功能主治令人康健多子。主五劳七伤,大风缓急,湿痹不仁,甚则偏枯,筋缩拘挛,胸胁支满,引身僵直,或颈项腰背疼痛,四肢酸烦,阴痿临事不起,痒湿,卧便盗汗,心腹满急,小便茎中疼痛,或时便血,咽干口燥,饮食不消,往来寒热,羸瘦短气,肌肉损减,或无子;若生男女,才欲成人便死,皆极劳伤血气,心神不足所致。

用法用量石斛万病散(《普济方》卷二二七)。

注意忌猪羊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生菜、酢。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猜你喜欢

  • 六味回阳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味回阳饮药方名称六味回阳饮处方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当归身9克(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功能主治益气回阳,养血救脱

  • 定痛太乙膏

    药方名称定痛太乙膏处方香麻油1斤,当归2两,生地黄2两,甘草1两。制法上药煎焦枯去滓,以棕绵滤净,再入净锅熬,滴水不散,入黄丹半斤,又慢火熬,滴水沉聚,取起,少顷人白蜡1两,黄蜡1两,微火熬成取起,少

  • 疬串膏

    药方名称疬串膏处方雄猪胆7枚(切不可用瘟猪胆及母猪胆)。制法将上药倾入铜勺内,微火熬成膏,出火毒。功能主治疬串,不论新久溃烂。用法用量以抿子脚挑涂疮口内,用布盖之。摘录《同寿录》卷四

  • 养阴清肺汤

    药方名称养阴清肺汤处方生地6克麦冬3.6克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药理作用抗白喉杆菌 《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

  • 加味补养心肾方

    药方名称加味补养心肾方处方酸枣仁(生熟各半,捣)24g,炒柏子仁9g,茯神9g,钩藤9g,生龙齿9g,天竺黄9g,菟丝子12g,胆南星3g,白术9g,白豆蔻6g,橘络9g,人参6g,淡豆豉9g,生鸡内

  • 齑半散

    药方名称齑半散处方半夏2两,厚朴2两。制法用浆水1斗,煮一复时,去厚朴,只用半夏为细末,入真生脑子少许和药。功能主治去涎去风。主惊风,涎潮搐搦。用法用量每服周岁半钱,腊茶清调下,日2次。久服不妨。不是

  • 法制青皮

    药方名称法制青皮处方青橘皮1斤(浸去苦味,瓤,拣净),白盐花5两,炙甘草6两,茴香4两。制法以甜水1斗煮之,不住搅,勿令着底,候水尽,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茴,只取青皮密收用。功能主治醒酒,益胃,消

  • 火麻仁丸

    药方名称火麻仁丸处方火麻仁3两(另研如膏),川大黄(锉炒)3两,诃黎勒皮3两,人参(去芦)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年心腹气、肺气、脚气、冷热气、

  • 清魂散

    药方名称清魂散处方荆芥9克当归15克功能主治散风调血。治肠风,脏腑有热,风邪乘之,便下鲜血,腹不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除湿蠲痛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除湿蠲痛汤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别名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处方苍术(米泔浸,炒)6克羌活茯苓泽泻白术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