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嚼丸

百嚼丸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百嚼丸

药方名称百嚼丸

处方川芎2两,皂角(同黑豆1合,水1碗,同煮豆熟)2两,槐角4两(炒),甘菊花8两,荆芥穗8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茶、酒任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

杨氏家藏方》卷二:百嚼丸

药方名称百嚼丸

处方槐角(炒)半斤,槐花(炒)半斤,桔梗(炒)半斤,薄荷叶(去土)半斤,蝉蜕(净洗)半斤,荆芥穗4两,甘草4两(炙),枳壳(麸炒,去瓤)4两,白僵蚕(炒去丝嘴)4两,川芎2两,羌活(去头芦)2两,防风(去头芦)2两,香白芷2两,白茯苓(去皮)2两,天麻1两(去苗),细辛(去叶土)半两,藁本(去土)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细松烟墨(烧红,醋淬)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风壅涎实,头目昏晕,眼多紧涩,肌肉瞤动,手足烦热,浑身疼痛,腰重脚弱,大便多秘,夜间少睡。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睡细嚼,茶清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二妙散

    《丹溪心法》卷四:二妙散药方名称二妙散处方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用法

  • 泥金膏

    药方名称泥金膏处方蚯蚓粪(阴地上者)9克 熟皮消3克功能主治治无名肿毒,坚硬焮肿,诸般丹毒、热瘰湿烂。用法用量上药和匀研细。新汲水、井水浓调厚敷患处,干则再上。摘录《万病因春》卷七

  • 半杏丸

    药方名称半杏丸处方半夏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地仙丹

    《朱氏集验方》卷一引南康刘立之方:地仙丹药方名称地仙丹处方钱子、地龙(炒,去土)、五灵脂(去石)、天台乌药、白胶香(别研)、威灵仙(去芦,洗)、木瓜(去瓤)、赤小豆(炒)、黑豆(生,去皮)、天仙藤(洗

  • 咳喘丸

    药方名称咳喘丸处方款冬花1两,桔梗1两,苏梗1两,川朴8钱,前胡8钱,叭杏2两,降香末1两,明矾2两,海螵蛸1两5钱(焙黄),轻粉1钱,郁金1两,宋半夏1两,陈皮1两,木香6钱,沈香片4钱。制法上晒干

  • 风缓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缓汤药方名称风缓汤处方独活麻黄***各9克(一方用羚羊角)半夏6克大枣乌梅各20枚 桂心鳖甲升麻橘皮枳实甘草吴茱萸大黄各3克生姜石膏各18克贝齿7枚制法上十七味,哎咀。功能主治主

  • 连翘栀豉汤

    药方名称连翘栀豉汤处方青连翘2钱,淡香豉3钱(炒香),生枳壳8分,苦桔梗8分,焦山栀3钱,辛夷净仁3分(拌捣广郁金3钱),广橘络1钱,白蔻末4分(分作2次冲)。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疏畅气机。主心包气郁之

  • 保婴桃红散

    药方名称保婴桃红散处方川乌5钱,白附子5钱(生用),大南星2钱,陈半夏2钱(生用)。制法上锉,以井花水拌湿,瓦器中浸之,日晒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换新水,日足,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小儿

  • 丹栀龙胆逍遥汤

    《美容护肤中医八法》:丹栀龙胆逍遥汤药方名称丹栀龙胆逍遥汤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术9克,薄荷9克,丹皮9克,龙胆草6克,甘草6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疏肝扶脾,清热凉血。主肝脾不

  • 藿半散

    药方名称藿半散处方黄连(姜汁炒)5钱,半夏(姜制)5钱,藿香5钱,白茯苓3钱,砂仁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吐酸苦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姜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玉案》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