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段锦散

百段锦散

药方名称百段锦散

处方五苓散、清心莲子饮。

功能主治消肾,小便白浊,有浊无渴。

用法用量上2方依方制,等分打合。水煎服,日2次。

赤浊,除肉桂,用生姜莲子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猜你喜欢

  • 附子爆脾汤

    药方名称附子爆脾汤处方川厚朴(去粗皮,姜制,炙)2两,半夏(汤泡7次)2两,草果子(去皮,炒)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陈皮(去瓤)半两,白姜(炮,洗)半两,甘草(炙)半两。功能主治温脾胃,散冷气

  • 羊髓膏

    药方名称羊髓膏处方羧羊胫骨髓60克 丹砂(研)15克鸡子白2枚制法上三味,先将羊骨髓和丹砂入乳钵中研令极细;再以鸡子白调和令匀,入净器贮盛。功能主治治面上靬黯。用法用量用时先以浆水洗净患处,取适量药膏

  • 槐耳散

    药方名称槐耳散处方槐树上木耳不拘多少。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肠痔下血。用法用量空心米汤调2钱送下,酒亦可。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上池饮

    药方名称上池饮处方人参(去芦)6克 台白术(去芦,炒)4.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当归(酒洗)3.6克川芎3.6克 杭白芍(酒炒)3克 怀生地黄(姜汁炒)3克 熟地黄(姜汁炒)3克 南星(姜汁炒)3

  • 黄连二陈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黄连二陈汤药方名称黄连二陈汤处方半夏(姜制)陈皮茯苓生甘草黄连(姜炒)功能主治清热祛痰,和胃止呕,治小儿胎前受热,面色黄赤,手足湿,口吐黄涎酸粘。用法用量用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

  • 白云丸

    药方名称白云丸处方大南星(炮)2两,川乌(炮,去皮)2两,白附子(生)2两,半夏(洗)2两,滑石(研)3两,石膏(研)3两,麝香1分,龙脑1分。制法上药稀面糊为丸,极稀为妙,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实胸膈

  • 五老还童丹

    药方名称五老还童丹处方赤石脂川椒(炒)辰砂茯神乳香各3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枣肉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须发早白。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送服15丸。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 豆浆韭汁饮

    药方名称豆浆韭汁饮处方豆浆1碗韭菜250克制法韭菜洗净,捣取汁,对入豆浆煮沸即可。功能主治补气温经。适用于气虚型崩漏。用法用量空腹时1次服下。摘录《经验方》

  • 回生神丹

    药方名称回生神丹处方人参5钱,白术须略大于常用之量,薏仁须略大于常用之量,肉桂须略大于常用之量,茯苓须略大于常用之量,半夏须略大于常用之量,南星3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仁,不起立行步者。用法

  • 利气保安汤

    药方名称利气保安汤处方柴胡、青皮、枳壳、香附、郁金、木通、赤芍、山栀仁各等分(炒)。功能主治气痛,已服通利之药,下后余热作痛,或痛在小腹者。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引西园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