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耳疳散

耳疳散

《丸散膏丹集成》引刘河间方:耳疳散

药方名称耳疳散

处方麝香5厘,枯明矾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耳流脓水。

用法用量原方有胭脂,近因失真,故已不用。麝香嫌贵,可用冰片,加煅五倍子更妙。并为外科药。

摘录《丸散膏丹集成》引刘河间方

《摄生众妙方》卷九:耳疳散

药方名称耳疳散

处方白矾(枯)5分,麝香5厘,胭脂胚2分半,陈皮(烧灰)5分。

功能主治小儿、大人耳疳出脓及黄水。

用法用量先用绵杖子缠去脓,另用别绵杖子送药入耳口。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九

《中医外伤科学》:耳疳散

药方名称耳疳散

处方五倍子黄连、黄丹、枯矾、龙骨海螵蛸各等分。

制法上药加麝香冰片少许,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毒收敛。主慢性耳脓。

用法用量将药粉吹入耳窍内,日2-3次。在第2次吹药时,用棉签将药卷净。

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猜你喜欢

  • 苓术补脾饮

    药方名称苓术补脾饮处方冬白术5钱(土炒),云苓5钱,白芍5钱(酒炒),炙甘草3分,车前子3钱,陈皮1钱5分,枳壳1钱5分(麦麸炒),煨姜2钱,大元枣3枚。功能主治瘟疫愈后,脾虚,食物作泻,人瘦脉弱者。

  • 截疟煎

    《医林绳墨大全》卷一:截疟煎药方名称截疟煎处方常山1钱,槟榔3钱,柴胡7分,白术1钱,当归7分,陈皮5分,甘草3分,茯苓7分,黄耆1钱,人参5分。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8分服。截后以柴苓汤

  • 肝连丸

    药方名称肝连丸处方白羊子肝1副(勿令下水)。功能主治大眦赤脉传睛,常壅涩,看物不准。用法用量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

  • 谷精丹

    药方名称谷精丹处方谷精草3两(入瓶内,盐泥固,煨赤),瓜蒂半两,胡黄连半两,母丁香半两,皂荚3寸(烧),干蟾3个(端午取,酥炙),芦荟1分,粉霜1分,麝香1分。制法上为末,猪胆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

  • 沉檀快膈丸

    药方名称沉檀快膈丸处方香附子1斤,丁皮半斤,甘草1斤,桂枝4两,甘松4两,莪术4两,益智仁4两,檀香4两,丁香4两,藿香2钱,姜黄2钱,沉香1两,山果子4两。制法上为末;用砂仁杵碎,取仁作母,豆粉1斤

  • 二灵散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卫生家宝》:二灵散药方名称二灵散处方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杂痢困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摘录《本草纲目》

  • 天麻地龙丸

    药方名称天麻地龙丸处方天麻地龙羌活附子(生)桂心没药荆芥穗各30克麝香3克制法上为细末研匀,以生蜜和丸,如弹子大,陶器盛。功能主治治湿毒脚气攻注,两腿肿破重疼,皮肉顽紫,或上攻头面,皮肉焮热。用法用量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方名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9克功能主治平补阴阳,潜镇固摄。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

  • 茱连丸

    药方名称茱连丸处方土黄连(去须)吴茱萸各30克陈皮15克(去白)制法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 香桂散

    药方名称香桂散处方当归川芎各7.5克 官桂(去皮)15克功能主治治产后脐下疼痛不止。用法用量上三味,同为细末,分作三服。每服酒150毫升,煎三五沸,更入童便少许,同煎至100毫升,温服。甚者不过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