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苦葶苈丸

苦葶苈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苦葶苈丸

药方名称苦葶苈丸

处方葶苈(纸上炒)39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9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克防己30克 赤茯苓(去黑皮)紫苏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各15克

制法上七味,除杏仁郁李仁外,余均捣罗为末,再与二仁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橘皮汤下,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宣明论》卷八:苦葶苈丸

药方名称苦葶苈丸

处方人参2两,苦葶苈4两(于锅内纸上炒黄色为度)。

制法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水湿气,通身肿满不可当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葶苈丸”。

摘录《宣明论》卷八

圣济总录》卷八十:苦葶苈丸

药方名称苦葶苈丸

处方葶苈(纸上炒)1两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钱,防己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紫苏叶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半两。

制法上5味为末,与2味研者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橘皮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猜你喜欢

  •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药方名称乌蛇膏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

  • 大效散

    《百一》卷二引罗太亟方:大效散药方名称大效散处方田螺壳,黄砚壳2件不以多少(久在泥土中多年,陈者尤佳,各另烧成白灰)。制法上每剂用白梅肉4两,田螺壳灰2两,黄砚壳灰1两,同搜拌令匀,作团,用砂盒子盛,

  • 半杏丸

    药方名称半杏丸处方半夏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充脊汤

    药方名称充脊汤处方山茱萸1两,熟地1两,山药1两,芡实1两,北五味3钱,金樱子3钱,白术3钱。功能主治梦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遏炎散

    药方名称遏炎散处方熟地1两,玄参5钱,地骨皮5钱,麦冬5钱,北五味子1钱,甘草1钱,贝母5分,炒枣仁5钱。功能主治妇人肾水亏虚,怀孕至三四月,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致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

  • 大易方

    药方名称大易方别名萆薢丸处方萆薢2两,薯蓣2两,牛膝2两,泽泻2两,白术半两,地肤子半两,干漆10铢,蛴螬10铢,天雄10铢,狗脊10铢,车前子10铢,茵芋6铢,山茱萸30铢,干地黄2两半。制法上为末

  • 天门冬煎

    药方名称天门冬煎处方天门冬(去心)60克麦门冬(去心)60克款冬花(去枝梗)桔梗(去芦头)紫菀(去土)白前各30克(六味为细末)生地黄汁300毫升杏仁30克(去皮、尖,研如膏)白蜜300毫升制法上药前

  • 除烦宁燥汤

    药方名称除烦宁燥汤处方生地2钱,麦冬3钱,枣仁2钱,人参1钱,茯神1钱,知母1钱5分,五味子3分。功能主治劳烦过度,忧虑伤神,血少液枯,肾衰水涸,而致虚劳烦热,内热口渴,神昏躁妄,脉虚数无力。各家论述

  • 嘹亮丸

    药方名称嘹亮丸处方人乳4两,白蜜4两,梨汁4两,香椿芽汁4两(如无,用淡香椿为末)。功能主治久失音,声哑。用法用量上药共1处和匀,重汤煮熟。白滚水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回春》卷五

  • 苦杖散

    《普济本事方》卷十:苦杖散药方名称苦杖散别名地髓汤(《世医得效方》卷八)。处方苦杖根(即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30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诸般淋。用法用量水1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