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心丹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处方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桔梗5钱,远志(炒)5钱,茯神(去木)5钱,丹参(炒)5钱,元参(炒)5钱,人参5钱,黄连(生用)3钱。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血气,泻心火。主思虑过多,心血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灯心汤化下。

各家论述方中枣、柏二仁为补心主药,而君以生地黄则补阴生血,佐以当归及丹、元二参,引之以远志茯神,则皆引肾水以交于心,而节其过,且滋血以供其用,非直以补心也;至用五味、二冬、桔梗,以敛肺清金,而下生肾水,又佐以人参,泄以黄连,则一恐壮火之食气,一恐阴血之难滋,而保金以生水,亦以节火之过炽,而均之以适其平也。

摘录《医林纂要》卷四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别名补心丸

处方人参丹参、元参、天冬麦冬、生地、茯神远志、枣仁、当归朱砂、菖蒲、桔梗柏子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心血亏虚,心悸怔忡,失眠梦遗,癫症。

用法用量补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医方简义》本方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鸡峰》卷十一: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处方山药4两,人参4两,茯苓4两,菖蒲4两,熟地黄2两,黄耆2两,紫石英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辰砂1两为衣。

功能主治心虚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白汤化下。

摘录《鸡峰》卷十一

《魏氏家藏方》卷二: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处方真辰砂2钱半,雄黄2钱半(并别研,水飞),白附子1钱(狗牙者,炮,为末称)。

制法上为末,獖猪心内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及妇人心血损耗,惊悸不宁,一切虚损;月事愆期,寒热难晓,及癫邪之状。

用法用量每服3粒,临卧人参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必用四圣散

    药方名称必用四圣散处方紫草茸、木通(去节)、甘草、枳壳(去白麸炒)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出不快透,及倒压一切恶候。用法用量本方方名,《袖珍》引作“必用四神散”。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简易方》

  • 复方雷榧丸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复方雷榧丸药方名称复方雷榧丸处方生雷丸末30克榧子仁30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 皂矾15克制法共细末,水泛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钩虫病。用法用量每次9克,一日二次,开水送

  • 碧油膏

    药方名称碧油膏处方桃枝5钱,柳枝5钱,桑枝5钱,槐枝5钱,乳香(另研)5钱,血竭(研)5钱,黄丹(净)4两。制法用麻油10两,煎焦去滓,入丹再煎成膏,入乳香血竭。功能主治止痛排脓。主一切疮疡。用法用量

  • 赤苓散

    《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摘录《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嵩崖尊生》卷十三: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处

  • 静心汤

    药方名称静心汤处方人参9克白术15克茯神15克 炒枣仁山药各30克芡实30克甘草1.5克当归9克 北五味10粒麦冬15克功能主治养心宁神,涩精止遗。治用心过度,心动不宁,夜梦遗精,甚至眼闭即遗,口渴舌

  • 龙宫汤

    药方名称龙宫汤处方熟地黄、肉桂、白芥子、麻黄、鹿角霜、干姜。功能主治肾痈。摘录《疡科捷径》卷中

  • 甘草油

    药方名称甘草油处方甘草1两,香油10两。制法甘草浸入油内1昼夜,文火将药炸至焦黄,去滓备用。功能主治解毒,润肤,清洁疮面,或做赋形剂用。主用法用量涂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萆薢分清散

    药方名称萆薢分清散别名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卷三)。处方益智仁 川萆解石菖蒲乌药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请,白如米泔,凝如膏糊。用法用量每服

  • 桑枝茅根汤

    药方名称桑枝茅根汤处方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功能主治辛凉解表。主血虚外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冷方南方

  • 桂杏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桂杏丸药方名称桂杏丸处方桂(去粗皮)半两,杏仁1两半(去皮尖双仁,麸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咳嗽,语声不出。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摘录《圣济总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