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元生脉散

调元生脉散

幼幼集成》卷二:调元生脉散

药方名称调元生脉散

处方人参3克 炙黄耆6克 大杭冬3克 北五味0.6克 炙甘草3克生姜3片 红枣3枚

功能主治补元气,生津液。主伤暑经治,身热退后,气阴两亏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幼幼集成》卷六:调元生脉散

药方名称调元生脉散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当归大麦冬北五味 青化桂

功能主治主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虚冷甚者,加热附片。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片玉痘疹》卷十一:调元生脉散

药方名称调元生脉散

处方人参黄耆(炙)、麦冬当归桂枝

功能主治元气本虚,痘收靥之后,六脉沉细,手足厥冷者。

用法用量本方加炙草,名“调元生脉汤”(见《种痘新书》)。

虚甚者,加熟附子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片玉心书》卷五:调元生脉散

药方名称调元生脉散

处方黄芩人参麦门冬甘草五味子

功能主治小儿伤暑发热,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足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猜你喜欢

  • 大托里散

    药方名称大托里散处方绿豆半两,甘草半两(炙),大栝楼1个(取子,炒),乳香2钱(别研),没药3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用法用量用无灰酒3升,熬1升,顿服;毒未消再服。摘录《魏氏家

  • 柳仙散

    药方名称柳仙散处方薄荷1钱,儿茶8分,青黛5分,川连4分,冰片2分5厘。功能主治口舌碎痛。用法用量先取野蔷薇根煎汤漱口,后吹此药。摘录《囊秘喉书》卷上

  • 龟蜡丹

    药方名称龟蜡丹处方血龟版1大个,白蜡1两。制法将龟版安置炉上烘热,将白蜡渐渐渗上,掺完,版自炙枯,即移下退火气,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对口疔疮,发背流注,无论初起将溃已溃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

  • 桂苓甘露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处方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猪苓(二钱)滑石(碾.二钱)寒水石(碾.一两)甘草(炙.一两)泽泻(一两)炮制上为细末。

  • 升麻饮子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升麻饮子药方名称升麻饮子处方山栀子仁防风(去芦头)甘草(炙)大黄连翘升麻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积热,面赤烦渴,痰实不利,肠胃燥涩。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

  • 槟苏散

    《外科正宗》卷三:槟苏散药方名称槟苏散处方槟榔紫苏木瓜香附陈皮大腹皮各3克木香0.9克羌活1.5克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行气消肿。主风湿流注,脚肿酸痛,麻痹不仁,呕吐不食。亦治肚门痈(生于大腿肚)、箕门痈

  • 柴苓栀子汤

    药方名称柴苓栀子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8分,人参8分,半夏8分,陈皮1钱,炙甘草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猪苓7分,泽泻7分,山栀7分。功能主治黄疸。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1盏,食远服

  • 养气丹

    药方名称养气丹处方禹馀粮石(火炼七次.醋淬七次.为末)、紫石英(火煅一次)、赤石脂(火煅一次),各半斤;代赭石(火煅七次.醋淬七次.为末)一斤,磁石(火煅十次.醋淬十次)半斤。已上五石各贮之,各研为细

  • 楮实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楮实丸药方名称楮实丸处方楮实300克(水淘去浮者,微炒,捣如泥)牛膝250克(去苗)干姜90克(炮裂,锉)桂心150克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石斛60克(去根,锉)巴戟60

  • 举陷汤

    药方名称举陷汤处方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桃仁、红花、猪苓、四物汤。功能主治疟疾,邪陷阴分。摘录《医碥》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