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魂汤

还魂汤

《鸡峰》卷二十: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荜茇、麦糵、黄橘皮人参桔梗柴胡、草豆蔻木香、良姜、半夏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不顺,吐逆不定,不思饮食,面黑眼黄,日渐瘦恶,传为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二十

《金匮》卷下: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去节),杏仁(去皮尖)70个,甘草1两(炙)。

功能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

用法用量追魂汤(《三因》卷七)。

摘录《金匮》卷下

《千金》卷二十五: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还魂散、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桂心2两,甘草1两,杏仁70粒。

功能主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还魂散(《圣惠》卷五十六)、追魂汤(《普济方》卷二三七引范氏方)。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技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

《医统》卷三十九: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肉桂干姜(炮)、赤芍药、甘草、黑豆(炒,去壳)、紫苏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逆卒厥,并产后血厥昏晕,目闭口噤。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服。或为细末,每服2钱,酒调灌下。

摘录《医统》卷三十九

《治疹全书》卷上: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5钱,杏仁(去皮尖,研)7-8粒,甘草(炙)5钱,独活1两,陈皮1两,厚朴1两,前胡1两,苏叶8分,枳壳1两。

功能主治初得痘疹,病起即便手足厥冷,不省人事,痰喘气急,身体无汗。

用法用量上药大人作3帖,中人作6帖,小人作9帖。水煎,去滓温服。取汗。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猜你喜欢

  • 干柿煎丸

    药方名称干柿煎丸处方好干柿10个(去盖,细切),沉香1两(杵为末,用好酒3升,浸沉香、柿子两伏时,入银器中,文武火熬成膏,乳钵内研如糊,次入下诸药),禹余粮4两(紫色者,烧通赤,入头醋内淬十度,杵为末

  • 四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四味香连丸处方黄连(炒)300克大黄(酒煨)120克木香6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不问赤白。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每日二服。如下痢色黑者,重

  • 川芎行经散

    药方名称川芎行经散处方羌活4分,白芷4分,防风4分,荆芥4分,薄荷4分,蔓荆子4分,独活4分,柴胡6分,炙甘草6分,当归6分,川芎6分,枳壳6分,桔梗5分,茯苓3分,红花少许。功能主治目中青,如物伤。

  • 羚羊角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丸药方名称羚羊角丸处方羚羊角(七钱半)防风(去芦.七钱半) 汉防己(去皮.七钱半)白芍药(七钱半) 白茯苓(去皮.七钱半)独活(去芦.七钱半)酸枣仁(炒.七钱半

  • 加料舒肝丸

    药方名称加料舒肝丸处方香附4两,当归1两,枳实8钱,醋柴胡8钱,沉香5钱,毛橘1两,川芎8钱,郁金5钱,醋青皮1两,琥珀5钱,木香5钱,元胡8钱,油桂5钱,老蔻5钱,红花5钱,油朴1两,乌药8钱,白芍

  • 扶肺煎

    药方名称扶肺煎处方生晒参10克,炙黄芪30克,南沙参12克,楮实子12克,参三七10克,枸骨叶15克,玄参10克,百合10克,麦冬10克,芦根15克,莪术15克,蜈蚣3条,桔梗8克,陈皮6克。功能主治

  • 通神散

    药方名称通神散处方白茯苓9克泽泻9克 木猪苓15克(去黑皮)白术6克滑石15克甘草6克肉桂3克(去粗皮)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水通淋。治膀胱气化不宜。小便壅闭,脐下结硬,及沙石淋,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

  • 气郁汤

    药方名称气郁汤处方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9克苍术橘红制半夏各4.5克 贝母(去心)茯苓川芎紫苏叶(自汗用苏子)山栀仁(炒)各3克甘草木香槟榔各1.5克功能主治治气郁,胸满胁痛,脉沉而

  • 梗连二陈汤

    药方名称梗连二陈汤处方陈皮、桔梗、茯苓、花粉、黄连、山栀(俱炒黑用)、瞿麦、木通。功能主治小儿痘疮干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 八味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八味款冬花散处方款冬花(洗,焙)7钱半,紫菀茸7钱半,五味子7钱半,甘草(炙)7钱半,桑白皮(炒)2两,麻黄(去节)2两,杏仁(汤洗,去皮尖,麸炒)2两,紫苏叶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