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骨碎补散

骨碎补散

《圣惠》卷六十九: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1两,当归3分(锉,微炒),白蒺藜3分(微妙,去刺),羌活3分,海桐皮1两,芎藭1两,桂心3分,仙灵脾1两,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微妙),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身体骨节疼痛,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七: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1两,蒲黄1两,木香半两,延胡索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芎藭半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磕损、落马辗着伤折,有恶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八: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半两(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半两(研细),虎胫骨半两(涂酥,炙令黄),败龟半两(涂酥,炙微黄),没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胡桃仁半个,一处烂嚼,用温酒1中盏下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七十一: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1两,萆薢1两,牛膝1两(去苗),赤芍药3分,海桐皮1两,当归1两,芎藭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槟榔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气攻,腰脚疼痛,腹胁拘急,肢节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二○: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炒黑色)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肾虚气攻,牙齿血出,牙龈痒痛。

用法用量盥漱后揩齿根下,良久吐之,临卧再用,咽津不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去毛)1两,当归(切,焙)1两,芎藭(锉)1两,桂(去粗皮)1两,蒲黄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泽兰叶半两,没药(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腕折,手足热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普济方》卷三○九: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骨碎补1两(燎去皮)。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接骨。主

用法用量分作3服,用童便调下,酒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9g,萆薢9g,牛膝9g,桃仁3g,海桐皮9g,当归9g,桂心6g,槟榔3-9g,赤芍3g,附子3g,川芎3g,枳壳3g。

功能主治足跟溃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圣惠》卷六十七:骨碎补散

药方名称骨碎补散

处方骨碎补1两,当归1两半(锉,微炒),牡丹1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白芷1两,芎藭1两,赤芍药1两,败蒲1两(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马坠车辗,踠折,呼叫疼痛,声音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 姜桂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姜桂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干姜、肉桂。功能主治寒气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钓钩藤散

    药方名称钓钩藤散处方钓钩藤、伸筋藤、石南藤、羊带归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珍珠帘根、豨莶草根。功能主治马(疒其)肿疡病后,筋脉拘急。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 角皂皮丸

    药方名称角皂皮丸处方皂角树根皮4两,当归2两,黄耆1两5钱,陈艾1两,人参1两,麻黄3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杨梅疯癣,及鹅掌风。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以土茯苓汤送下。摘录《

  • 经效阿胶丸

    药方名称经效阿胶丸处方阿胶(锉碎,微炒)1两,卷柏(去尘土)1两,干山药1两,生干地黄1两,鸡苏1两,大蓟(独根者最佳,晒干)1两,五味子(净)1两,柏子仁(别研)半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百部半两,

  • 硫黄酒

    药方名称硫黄酒别名明硫黄酒处方明硫黄2钱。制法上入乳钵内研细,入醇酒再研,功能主治杀癞风诸虫。主恶风,头面肢体隐疹魁瘰;诸风疼痛,肢体隐疹。用法用量明硫黄酒(《医统》卷九)。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 白豆蔻丸

    《圣惠》卷四十七:白豆蔻丸药方名称白豆蔻丸处方白豆蔻3分(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白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

  • 调中清热化湿膏

    药方名称调中清热化湿膏处方云茯苓6钱(研),广皮3钱,焦茅术3钱,藿梗3钱,紫厚朴2钱(炙),腹皮3钱,酒连炭2钱(研),条芩3钱(酒炒),白蔻仁3钱(研),香附4钱(炙),生杭芍12g,泽泻12g。

  •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药方名称橘红丸处方化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 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

  • 桂枝红花汤

    药方名称桂枝红花汤处方桂心3两,芍药3两,甘草(炙)3两,红花1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妇人伤寒,发热恶寒,四肢拘急,口燥舌干,经脉凝滞,不得往来。热入血室及结胸。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

  • 柴胡口服液

    药方名称柴胡口服液来源为柴胡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性状为棕红色液体;味微甜、略苦。炮制将柴胡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4倍量的水),收集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