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延随,男,中共党员,现任台前县侯庙镇许集村党支部书记。许延随同志在发展传统外出务工及建筑行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思路,大力发展经济,切实提高村民收入。大力发展边角经济。许延随利用建设文明乡村的契机,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确立了发展边角经济的思路。村集体投资20余万元购买了垂柳、法桐、海棠、樱花、碧桃等经济类苗木花卉,栽植在沟渠两侧、房前屋后及村内闲置地块。20XX年成功创造全省首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投资1000万余元新上石油套管配件项目,集体收入60万元。引进山鸡养殖,家具制造,服装加工等企业八家,总投资6000余万元,可就业300余人。垂钓园,农家乐正常运营。通过专业合作社自愿入股模式鼓励村民入股分红,实现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村民收入。极筹建种植发展区。在村北集体土地上建设了生态莲藕池40亩,并种植了10亩3000余株葡萄树,通过专业合作社自愿入股模式鼓励村民入股分红,实现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村民收入。
20XX年以来,他带领村支部班子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狠下功夫,谋划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00平方米,活动广场6000平方米,户外健身器材10套。
许延随同志始终将新村建设作为村庄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以改善居住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按照“拆旧建新、占补平衡”的用地机制,一是规划了新村建设区。在村东北侧规划了新村建设区,征求群众意愿,自愿报名,按照统一标准自建房屋。依托S101道路,在全村四周将住宅区、养殖区和耕种区进行便捷高效连通。同时,对村前低洼荒地及村内主干道两侧的闲置空地进行高标准绿化,围绕“通、净、绿、亮、文”的建设标准狠下功夫,努力打造村容村貌新形象。同时,组建了常态化保洁队伍,配备了保洁员,并购置了小推车、扫帚、铁锨等保洁工具,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街道宽敞,地面干净。将村保洁员信息制作成责任牌,安装在对应责任区,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站在秀丽的隽山上,处处展现着迷人的景象,齐鲁大地又添风采,文明发展共建共享……”走进高新区宝山科技生态园区隽山村,一阵阵舒缓悠扬的歌声萦绕耳畔,村民们正在哼唱“村贤”作词作曲的村歌,广大干部群众在聆听传唱村歌之中,感受浓浓乡情,激活创新创业兴旺产业、扮靓生态宜居家园的热情。
点燃“有马力”的强村引擎
“由于过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道路年久失修,路面泥泞、坑洼不平,如果赶上大雨天,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隽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成宝志回忆说,7年前的隽山村进村一条路,车辆经常磕底盘,是亲戚不常走动,朋友不愿进村,领导眉头紧皱的“落后涣散村”,与周边村庄形成鲜明对比。
临危受命,20XX年4月28日,成宝志回到隽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针对多年来隽山村落后的现实及老百姓热切的期望,他带领村两委从修建第一条进村路开始,着手解决道路硬化问题。“无论多难,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将路修通!”成宝志撂下了狠话。村里修路没钱怎么办?自己垫一块、村民筹一块、对上争取一块,成宝志带领村两委经过多方努力和村民“一事一议”,整修了村里的主次干道,隽山村终于摆脱了晴时灰雨时泥的状况,现在村内实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100%全覆盖,全路域无障碍通行。
路通人和,盘活村集体经济成了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利用隽山村的区位优势,向区里争取收储盘活闲置土地,被收储的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前来租地建厂,同时解决了部分村民就近打工的问题,村民增收有了保障。”成宝志告诉记者,隽山村通过“一村一策”,土地被收储后,加之对原村集体企业进行盘活整改,村集体收入从起初的年均50万增加到现在的350万,解决了新村建设等资金问题。
“新村一期开槽,建设资金仍是首要难题,我想方设法与开发商沟通,最终说服开发商先施工后结算,并按约定如期支付了工程款,开发商被村两委的真情和诚信所感动,主动帮助村里完成了后续楼房的建设。”成宝志用4年时间兑现了自己上任时的承诺,20XX年底,隽山村旧村老宅全部拆完,430户18栋住宅楼完成建设,实现了户均一套房的目标。如今,隽山村依山傍水,生态优美,小区内实行党员挂包制度,落实了路长制、网格化管理,还专门设置了电动车充电棚和智能充电桩,实现了电动车集中管理,机动车停放有序。通过旧村改造,隽山村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成宝志做的几件事情,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从心里认可了这位村书记,村民成希铁说:“成书记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他把我们村里的事都放在心里了,自己吃亏也要把村里的事办好,我们村里的人都很佩服他。”
描画“有颜值”的美丽乡村
住进新居的村民都知道,隽山村更大的新村建设手笔还在后面。
乘坐着便民服务电瓶车穿行在整洁而宽敞的村内街道上,一路走来,好似每一处角落都会“说话”,都在讲述“隽山村的发展故事”。“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广场、学生候车棚;建设平安智慧小区,完成100余个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智能门禁、智能车棚等建设,实现了楼区全封闭管理;隽山自然生态景区、儿童乐园、村史馆、党史馆项目,融入《道德经》传统文化元素,完善“幸福泉”“吉祥谷”“幸福路”等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的老年公寓今年重阳节将投用,全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拎包入住”;4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将建成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中心……
“过去只能坐在台下看演出,现在村里组织了戏曲大舞台,我们个个成了主角,唱歌、小品说演就演,跳广场舞更是不在话下。人漂亮了,精气神也更足了。”村民隽秀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新,区别于旧,是村民们新生活的开始。一应俱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远程教育大屏幕、戏曲大舞台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
“打造‘有颜值’的魅力村韵,我们注重挖掘符合隽山村发展的生动鲜活元素,努力打造村民幸福生活的根脉,突出隽山村的独特魅力。”成宝志告诉记者。
营造“有内涵”的现代新村
“日子过好了,村民的精神不能垮下去,鼓了钱袋也要富脑袋,腰包鼓与讲文明一样不能少。”成宝志说,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新生活,“好日子”既包括村容村貌、环境改造等“面子”,更需要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群众素质等“里子”。
“只要村里发生矛盾和纠纷,成书记肯定会到现场,直到解开误会为止。”从担任村书记至今,所有发生在村里的纠纷和矛盾,成宝志都会到现场及时化解,令村民啧啧赞许,村民纷纷称赞他办事公正、处事公道,做到矛盾不过夜,纠纷不出村。但时间长了,成宝志琢磨着,光埋头拔穷根,村民的素质跟不上,发展也是短暂的。于是,在他号召下,每年村里公开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公公和五好家庭等优秀代表,并制定了退出机制,评上的披红戴绿、上光荣榜,喜报送到家,“退榜”的摘牌谈话,脸上无光,村里一批批“先进”“优秀”脱颖而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起正能量,引领出新风尚。隽山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高新区和谐稳定先进村居等。
单靠评先树优难以全面提升村民素质,成宝志另辟蹊径,20XX年,隽山村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涵盖“传统文化、村居文化、红色文化和党建文化”为底蕴的党建文化一条街,成为隽山村一道亮丽红色风景线,居民了解党史知识、增强党性观念的“文化街”。“文化一条街对大家启发非常大,不定期的更新民俗见闻和风土人情,现在大家没事都愿意来这转转看看。”80多岁村民隽士清告诉记者。
建设美丽乡村,隽山村补齐了文明建设这个“短板”,在挖掘农村文脉,坚持以文化人,把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育和传播红色文化,大力活跃农村群众文化,以美丽乡村建设扮靓百姓生活。
成宝志说,“少讲大话、空话,多做真事、实事,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赢得群众的信任。”成宝志在村党总支书记的这个平凡岗位上,以勤政敬业的工作态度、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依赖和敬佩。
任职以来,她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信念,扎根家乡沃土,将一个人心涣散、外债累累、环境脏乱差的村庄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安定和谐、富裕文明的省级文明村,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作为一班之长,她带头亮承诺作表率当先锋,带领村“两委”班子勇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淄博市“时代先锋”基层党组织、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她本人被选为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张店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淄博市担当作为好支书、淄博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她就是张店区马尚镇九级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袁艳会。
带强班子,不让一人掉队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党员干部就是带领广大群众前行的“头雁”和“领跑者”。
九级村现有党员177名,这是一股建设新农村的巨大力量,然而带好这支队伍却并不容易。上任第二天,袁艳会召集全村党员开会,可到会党员不到一半,她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党员队伍都带不好,村里怎么发展?作为“一班之长”,袁艳会深知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她下决心把党员队伍带好。
袁艳会提出了“以党风带动民风,以民风带动村风”的理念。她说:“我要给全村的党员群众作表率、树标杆,党员向我看齐,村民向党员看齐。这样,全村的风气就会积极向上。”
她带头亮承诺作表率当先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集中学习、议事理政、建言献策、为民服务、走访群众、党费收缴”6个方面,对全村党员进行考评,建立党员量化积分台账,每月考评一次,每季度对党员量化积分情况进行公示上墙,把党员的日常表现拿出来“晒一晒”、比一比,促使广大党员“比学赶超”。
为进一步解决部分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党性意识不强问题,袁艳会提出“三个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深化“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搭建“三个平台”,即九级村智慧便民服务平台、党员微信交流平台、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平台;组织“三种评议”,即党员自评、民主互评、组织考评。健全村党员即知即议、边学边改机制,为党员补齐短板、树立标杆,助推广大党员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袁艳会的带动下,九级村的村风正了、民心齐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连续8年在张店区马尚镇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20XX年村党委还荣获“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称号。
最让袁艳会欣慰的是,从20XX年至今,九级村经历三次村“两委”换届,她带领“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部连选连任,没有让一人掉队。
幸福路上,不让一户落下
九级村地处张店老城新区的接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发展商业经济的风水宝地,远近闻名的义乌小商品城就座落在九级村。
外人很难相信,20XX年4月,带着全体村民的信任,袁艳会接过九级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接力棒时,会是这样一个烂摊子——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当时村集体积累了近6000万元的债务。
面对村集体经济困境和村民们关切的目光,袁艳会向全体地民承诺:“日子越过越好,村子越来越美,是村民的愿望,也是我的追求,我们目标一致,我一定努力把工作干好!”
上任后,袁艳会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村中心广场的垃圾山。那里原是一处大土堆,因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积,日积月累变成十几米高的垃圾山,污染了环境,影响村容村貌。
搬走这座“山”,是对袁艳会和新班子的考验。袁艳会冒着酷暑,找政府、跑园林、到环卫,积极争取支持。一个月过去,人晒黑了,变瘦了,但政策到位了;两个多月过去,垃圾山搬走了,眼前亮堂了,一个占地50余亩的社区文化中心呈现在村民面前。村民们说,袁艳会搬掉的是一座垃圾山,树起的却是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形象。
发展是硬道理,村富才民安。九级村3000多村民,外来人口7000多人,村民们的盼富愿望与发展现状存在一定落差。袁艳会带领村“两委”认真分析全村发展形势,制定实施以服务业、租赁承包为主的发展模式。合作建设的淄博义乌小商品城,每年创收近1200万元;开发建设龙御大厦、万昊大厦、花好园等项目,每年创收500多万元;引导支持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建设了金塔农贸市场、九级村便民农贸市场两处,村内主干道沿街商贸房5000多平方米,增加村集体租赁收入1000多万元的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创业就业岗位;对全村62幢楼实施外墙保温工程,加强小区绿化,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重新安装生活区监控系统,新建小区机动停车场1。3万平方米,彻底解决了生活区停车难、出行不便的难题。
如今,九级村民每人每年可领取1000元口粮补助和1000元就业启动资金,村里每季度发放面粉、大米、食用油。春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逢节都有物资发放,仅春节发放的物资就达20多种。与此同时,还有水电暖、医疗保险、大病医疗、金秋助学和入伍参军等补助。
袁艳会常说,我们九级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不让一位乡亲在幸福路上掉队”是袁艳会和“两委”一班人的共识。
20XX年,村民李坤因车祸致残。祸不单行,他的父亲又遭遇车祸身亡,受不了打击和压力,他的爱人不辞而别,一家人陷入绝境。李坤的处境牵动着袁艳会的心,这个家成了她跑得最勤的地方。为帮助李坤走出困境,袁艳会跑前跑后为他申请了法律援助,争取到赔偿金,审批了救济款,还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残疾证。李坤的小女儿从小患有严重疱疹,两条胳膊常年化脓血肉模糊。袁艳会一方面帮她联系医疗专家,想法设法救治;到了上学年龄,又千方百计联系学校,把孩子送进校门。“是袁书记救了俺一家啊!”提起袁艳会,行动不便的李坤眼里噙满泪水。
在袁艳会的带动下,7名村“两委”成员每人都与村里的贫困户结对帮扶对子。
富裕文明,不让一个缺位
采访中,记者感到,最让九级村人骄傲的是,不是他们的富裕程度,而是村里的文明气息。
从20XX年开始,村里就拿出资金改造文化广场,建起中心大街千米文化墙、广场南侧法治长廊。尤其贯穿村南北中心大街两侧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走心”又“润心”。
爱国名人、模范党员的事迹,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分别在长廊的宣传栏上呈现出来,过往行人、村民不时驻足阅览。见义勇为的任宪芬、拾金不昧的钱勇、孝敬老人的张玉玲、热心大妈韩玉美等故事,都为村民津津乐道。
为给党员提供一个功能多样的活动场所,为村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办事大厅,袁艳会主持新建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90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楼。楼内设乡村振兴馆、党史村史馆、“四议两公开”大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可容纳400余人的多功能党员活动中心。
如今,行走在九级村,从新时代文化广场,到法治文化长廊,看完文化墙,再观村史馆……文化墙“会说话”,村史馆连历史,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一如春风拂面。
王勇,男,197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赵州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西关村坐落在赵县县城西部,国道308贯通南北,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户籍人口2318人,707户,共有党员99人,村民代表50人,村监会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党支部5人、村委会3人。20XX年村“两委”换届,王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新一届“两委”班子全方位、多角度挖掘各项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主动分析对比自身的优劣势,找差距、补短板、树标杆,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党建为先,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落实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他要求支部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党建任务进行职责分工,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细化任务。强化学习教育,促进党员素养提升,他细化学习安排和内容,采取集中学习、小组研讨和学习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确保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落实组织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支部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增强了党支部工作的活力。
攻坚克难,推动城市更新和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底到2022年初,为了配合全县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展,作为村支书,王勇同志带领村“两委”干部不分昼夜的对需要拆迁的村民做思想工作,对政策法规进行细致解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完成了8户村民的签约和整体拆迁,以及永安路项目涉及的14户部分拆迁。其中福享家园、永安路项目,拆迁完成后整理闲散土地18亩,全部纳入村集体所有,增收410多万元。
改善民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任后,他带领“两委”班子克服困难,对24处私搭乱建进行了一次集中拆除,还路于民,还空间于民,并且在永通路路南拆除违建后的空地规划了一个小型绿荫公园,建成后将“点靓”群众家门口的生活。绿化扩建、修街筑路、洒水作业等等大大小小的事,只要是和群众利益相关的,他都尽心尽力、毫不马虎。尤其疫情期间,他特别重视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好“五包一”的各项制度,在督促疫苗接种时,还对行动不便的村民,开车上门接送,做到应接尽接。对全村11户脱贫户坚持定期走访,及时了解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
“三治”融合,打开和谐善治乡村治理新局面。推行“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发挥村情恳谈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判团作用,进一步健全“三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规范民主决策、强化监督制约,推广“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构建基层民主自治管理体系。为了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他主张成立调解委员会,村警务助理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坚持以评立德,挖掘各类典型,党建年会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推选,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激发群众道德自觉,形成文明新风尚。
“我们村基础条件比较好,得益于政策支持,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发展无止境,接下来,我将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取得更大的成绩。”说起未来,王勇充满了信心和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