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错时错峰上学方案汇编3篇

小学错时错峰上学方案(精选3篇)

小学错时错峰上学方案 篇1

根据省州县文件精神,为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学校,保证师生安全,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师生错峰就餐方案,请全体师生员工自觉遵照执行。

一、安排和要求

(一)就餐路线及安排

1.就餐路线:各班教室–教学楼楼梯–操场–进入学生食堂(各班指定取饭菜学生)-各班教室内分列错峰就餐-对应洗碗区域洗碗-教学楼楼梯回各班教室。

2.就餐时间:

年级就餐时间洗碗时间洗碗地点1、2、412:3012:451、2年级食堂前洗手处4年级水池洗手处3、5、612:451:003、5年级食堂前洗手处6年级水池洗手处注:4月15日小学4~6年级先开学上课,就餐仍按正常下课后时间进行,1~3年级全部到校后,再按本时间进行就餐。

(二)错峰就餐要求及流程

1、各班在老师带领下,各班指定取饭菜学生按规定路线有秩序地前往食堂,做到不提前、不延后,学生不脱离本班队伍,不大声喧哗。

2.各班学生在班级内就餐时,分列错开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

学生戴上口罩排好队,在食堂院门口集中带至隔离室观察,并报学校处理就餐结束戴上口罩到指定地点清洗餐具到自己座位后取下口罩就餐值班教师测量体温学生戴上口罩按顺序到指定位置打饭菜带上餐具回到教室。

(三)学生就餐要求就餐前:

1.要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2.各年级学生必须严格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就餐地点进行用餐。上课教师不准拖堂,无特殊情况不能擅自提前或推迟就餐。

就餐时:

1.文明就餐。要讲秩序,不拥挤,不扎堆,不追逐打闹,不起哄,不边吃边讲话。

2.节俭就餐。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珍惜劳动成果,不剩饭菜,不乱扔垃圾。

3.严格遵守学校、食堂管理规定,服从值班教师的`管理和调度。

就餐后:

1.注意饮食卫生,及时、认真清洗餐具。不乱倒剩饭,剩余饭菜要倒在指定位置收纳桶;杜绝往垃圾桶里倒剩余饭菜。

2.节约用水。不乱开水龙头,洗刷时水龙头打开要适度,用水后要及时关水龙头。

(四)教师就餐要求

1.教师自带饭盒到教师餐厅窗口打饭,然后各自回办公室就餐或者分散就餐,不拥挤,不扎堆,不在餐厅逗留。

2.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二、就餐管理

(一)班主任管理

1.做好《食堂错峰就餐方案》的学习、落实工作。

2.各班值守教师必须带队进餐厅,就餐时跟班监控。

3.对本班学生排队、卫生打扫等进行培训和指导。

4.每班可具体划分就餐小组,设立组长,各负其责,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5.教育学生养成饭前洗手和餐后入班学习的习惯,对学生的检查考评,计入综合素质评价。

(二)教师管理

1.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要按要求时间准时下课,方便学生按时就餐,无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留学生。

2.班主任外出或其他原因,要委托同班老师认真做好班级就餐管理。

3.上体育课的班级下课后由体育委员整队后,从操场按照路线进入食堂打饭。

三、考评细则值班领导、教师会每天对各班学生餐前、就餐、餐后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入班级考核,每周五中午放学前将班级考核交总务处。总务处对学生就餐情况随机检查、进行评比,并把存在问题及时在下周升旗仪式上反馈。

小学错时错峰上学方案 篇2

按照《山东省中小学校20__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细则》、《山东省高等学校20__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细则》等文件要求,以及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成立错峰返校工作领导小组。

(略)

二、返校前准备工作

1、精准传达返程纪律要求。返程前,我校将以家长会、微信、QQ、电话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及家长精准传达全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要求,确保每一名返校学生清晰知晓各项要求,做到按时、安全、健康返校。

2、建立返程前健康信息台账。自3.16日起,要求学生每天的体温检测记录详细,家长签字,将学生及其家庭成员返校前14 天的行程去向等情况详细记录,并填写《学校师生健康备档卡》。通过摸排全面掌握返校学生所在地信息、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尤其是境内外重点疫区返回学生的状况,形成书面文件后报属教体局备案。

3、建立省外学生返程行动轨迹台账。省外学生返校前,班主任要做好返校学生具体返校时间及乘坐交通工具等信息的统计工作,留存学生返海路程信息。

4、滞留重点疫区或有疑似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仍在海阳以外重点疫区滞留的学生,根据当地防疫工作安排,符合当地条件要求方可返校。如学生返校前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到当地指定医院就诊,同时向学校报告,申请延期返校;疾病治愈后,参照《师生健康复课查验实施方案》申请返校。

三、错峰返校安排

1、分期、分批返校。根据我校各级部学生人数,确保不出现人员聚集等现象,错峰返校时间做如下安排:7:30初四级部,8:00初三级部,8:30初二级部,9:00初一级部。

2、提倡学生乘坐私家车返校,减感染风险。乘公共交通工具返校的学生,要提供车辆及驾驶员等相关信息。

3、返校过程中的防控工作。学校将下发明白纸提醒学生在返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所有学生在返校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做好自身防控工作。

4、开学当天确需家长送学生到校的`学校,严格控制家长数量必须送的家长只准来一人,杜绝家长进入校园,

四、返校后入校要求

1、入校体温检测及登记。我校将在校门口设立三个体温监测点,进行体温检测、登记,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方可入校。

测温人员安排如下:

初四测量体温:宫兆欣、姜翠波、吕胤玲,登记:姜春、于建霞、冷海泳;

初三测量体温:孙红艳、孙旭玲,登记:王锐、项新忠;

初二测量体温:张国利、修宝华,登记:张希永、张德辉;

初一测量体温:姜春娥、冯恩萍,登记:高庆强、谭宁;教师测量体温:杨德淳,登记:姜凤海。

入校后,以班级为单位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二次体温检测,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第一时间上报。

2、返校行程核验及报备。学生入校后,班主任收齐学生的体温记录表和《学校师生健康备档卡》,重新组织填报《学校师生健康备档卡》并留存备查。

小学错时错峰上学方案 篇3

据邵阳市教育局官微消息,经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现就市城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有序复学复课工作通知如下。

一、复学复课时间

(一)中小学校复学复课批次安排

第一批次:20__年11月21日

市城区非高风险区高三、初三年级;

第二批次:20__年11月22日

市城区非高风险区高二、高一年级,初二、初一年级;

第三批次:20__年11月24日

市城区非高风险区小学一至六年级,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

(二)市城区中职学校和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继续执行现有防疫政策,待市城区第三批次及所有县市完成复学复课工作后另行通知。

二、复学复课要求

1.精准摸排师生信息。各学校要对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精准摸排,建立台账。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本单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复学复课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自查,按照《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对自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并逐个销号。

2.细化返校报到规定。

(1)返校前7天内无邵阳市城区高风险居住史及城区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和返校前7天内有邵阳市城区外旅居史,但属常态化防控区域的师生员工,凭湖南省居民健康码、行程码绿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师生员工复学复课疫情防控健康卡》,戴口罩、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入校。

(2)师生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缓返校:

①返校前近7日内有邵阳市城区内、外高风险区及发生社区传播疫情县市区旅居史的暂缓返校;

②本人健康码或行程码为红码或黄码的,以及共同居住人为红码的'暂缓返校;

③本人及其共同居住人返校前无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暂缓返校;

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处于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的暂缓返校;待隔离期满后持社区开具的《居家隔离解除通知书》返校;

⑤本人及其共同居住人是阳性感染者的,未完成市疫情指挥部规定管控措施的暂缓返校;待完成相应管控措施后持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和《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并按规定完成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凭湖南省居民健康码绿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卡》返校;

⑥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缓入校;待治愈后持医疗机构开具的健康证明和《健康卡》返校。

(3)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证明家长可以报纸质档或截图发电子档给班主任;《健康卡》需提交纸质档,可打印可手写,内容可文字表述,但需签字承诺。

(4)对因疫情防控需要暂时无法返校的学生,实行“一类一策、一生一案”的教学计划,同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工作。

3.做好师生个人防护。从即日起至返校复学复课前,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应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次、不漏一人,每天及时上报健康情况。返校报到时,要严格执行“家校两点一线”闭环出行,学生尽量由家长一对一接送,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要做好自我防护。

4.错时错峰返校。各单位要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制订复学复课具体实施细则,定人定岗定责,确保组织到位、保障有力、秩序井然,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置。

5.强化常态疫情防控。复学复课后,各学校要迅速组织学习并严格落实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综合组印发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和处置二十条工作要求》;各学校要全面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按要求组织核酸检测、加强校园环境整治消杀、动态管理好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的健康监测等校园常态化管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屏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