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技术调研报告(精选34篇)
一、诸暨市香榧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面积、产量均占全省一半
诸暨是香榧(细榧)的原产地,细榧品种是由赵家镇的杜家坑、里宣等村的宣氏祖上选育出来后,通过嫁接繁育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不断向嵊州、绍兴、东阳等县市传授和扩散。x年诸暨市攻克香榧落果难关,并在整个榧产区推广,使香榧获得前所未有的丰产丰收后,全省掀起了香榧大发展热潮,细榧良种已成为各地争相种植的主栽品种。目前全省香榧林面积3.9万亩,产量 000吨左右,其中诸暨 .95万亩,处于盛产期的香榧林面积0.54万亩, 998年起平均年产量500吨以上,x年达到687吨,创历史最高记录。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50%以上。
(二)科技兴榧取得显著成效
诸暨市历来重视香榧的科研。从xx年代的香榧人工授粉、圃地育苗、小苗嫁接,到七、八十年代成立林科所,专攻香榧科研,取得了种砧、根砧嫁接育苗、扦插繁育等科研成果,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施科技兴榧举措,进行科技攻关,并重点抓好成果推广、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使全市的香榧产量从推广香榧保果增产技术前的年均 30吨猛增到500吨以上,发展香榧面积从原来的年不到300亩猛增到现在的3000亩,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县市的发展。香榧科研推动了整个香榧产业的发展。
(三)加工企业注册商标快速增加
随着香榧连年丰产丰收,产量翻番增加,诸暨市的香榧加工企业不断增加,且商标意识明显增强,注册商标连年递增,品牌大量增加。 994年前全市香榧没有注册的商标品牌,都叫枫桥香榧。 994年6月,赵家镇工贸实业总公司申报注册诸暨第一只“枫桥”牌香榧商标,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加工生产。至xx年,全市已拥有注册商标46只,在市区开设专卖店的企业达到25家,年加工销售规模在 00吨以上的企业有3家,涌现了“冠军”、“老何”等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厂房、设备不断更新,加工方法也从传统的铁锅手工炒制发展到现在的用铜锅机器炒制,产品的花式品种不断增加,外观包装也越来越精美。
(四)注重名牌产品的保护和发展
为利用枫桥香榧的名牌优势,保护和发展香榧产业,市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枫桥香榧”参加国际国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农产品质量评比等,并获得了金奖产品称号。近年又将“枫桥香榧”创建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首批浙江省绿色农产品,枫桥香榧(细榧)基地获得了绍兴市级绿色农产品基地的称誉,冠军、老何、榧皇等品牌也相继通过了绍兴市级绿色农产品认证,并已申报省级绿色农产品和森林食品基地。
诸暨市也先后获得了“中国香榧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香榧之乡”等称号,同时开展了《枫桥香榧原产地保护》的申报,建立了《枫桥香榧自然保护小区》,开展香榧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和保护、省级林业特色基地——《诸暨万亩枫桥香榧示范基地建设》、《香榧品种改良、技术改造》、香榧质量评比等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标准,规范了栽培与加工,使创牌、提质、扩产工作不断深入,促进了全市香榧生产的良性发展。
二、香榧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低
诸暨香榧基地的经营水平虽比周边县市高一些,但集约化经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基地发展上偏重数量扩张,而忽视质量提高;在基地管理上大都是粗放管理,雄树不足,陡坡土薄的榧树不砌坎培土,只进行劈草抚育,盲目施肥施农药,乱授花粉人为形成大小年等,其结果是香榧的质量和效益相差悬殊。如去年好的村亩产高达 06千克,而差的村亩产只有40千克,相差一倍多。
(二)榧农的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近几年应用保果技术后,香榧产量大幅度增加,但质量反而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家一户传统的小农经济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所造成的。一是摘青,因香榧多、劳力少,怕偷窃等原因而提早采摘;二是处理不及时,因采摘时间长,没及时剥壳处理,或堆放场地不足,堆放过厚导致发热腐烂而变质;三是为省时省力而单纯施化肥、不施有机土杂肥,使香榧的香气、鲜味、松脆度有所下降;四是长期用外地的劣质花粉授粉,导致香榧的外形和品质发生变化。
(三)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大
香榧虽然是高产出的干果树种,经济收益期长,但其产前生长期长,进入盛产期需 5年以上,且苗木投入较大(香榧嫁接苗每亩需400元以上),管抚费用较高,因而一般农户难以承受。
(四)宣传缺乏力度,科研经费短缺
诸暨于 997年8月获得当时全国唯一的“中国香榧之乡”称号,**年3月获得“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香榧之乡”的荣誉称号,但至今未立一块香榧之乡的宣传广告牌。枫桥香榧多次荣获国内外优质农(林)产品金奖,**年评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除当时诸暨报上有报道外,也未见有大的宣传动作。诸暨市林科所成立后,政府每年下拨的只有人头费,项目经费极少,近年来林科所很少添置过新的仪器设备。
(五)品种选优改良工作落后
由于长期的无性繁育、随意采穗和不同的栽培环境和管理,品种内已发生较大的分化,在结果习性与产量品质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长期来又忽视香榧品种的改良,至今没有建立良种采穗圃和规模较大的良种壮苗繁育基地,良种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较大地影响了香榧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六)经营分散,品牌杂乱,产业化程度低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香榧树零星分散地分到一家一户经营,难以进行统一的集约化管理。同时,加工企业(农户)多、规模偏小,46只注册商标加上没有商标的杂牌,使销售市场鱼龙混杂,销售的香榧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而作为行业管理的协会组织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发挥不了产业协会的应有作用,也影响了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香榧生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共性技术之一是科学施肥。香榧生产涉及千家万户,除榧农对科学施肥的认识有差异而没有做到合理施肥外,缺少对香榧树需肥情况和检测土壤、肥力情况的简易仪器,也是香榧难以实现科学施肥的重要原因。因香榧树的大小、结果的多少、立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的好坏等因素不同,香榧树的需肥情况也不同,使得榧农不知道香榧树缺什么肥、缺多少肥。
共性技术之二是优选法授粉。人工盲目授粉是当前人为形成香榧大小年的主要原因。因香榧树高大、榧果细小而无法疏果,用授粉控制大小年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而目前我们缺少对香榧科学授粉,以防止香榧大小年技术的研究,其结果是香榧的效益和质量相差悬殊。
关键技术是香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目前除在传统的加工方法上略有改进外,产品种类单一,没有大的突破;对新产品的开发和加工机械的研制滞后;每年4000~5000吨的香榧假种皮没有较好利用,缺少对香榧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四、香榧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产业发展导向
市委、市府要把香榧发展列入今后诸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增加资金投入,出台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高质量地建设好省级林业特色基地——万亩枫桥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技术改造试点工作,加快香榧发展速度,在xx年前保质保量地完成省下达给诸暨的8万亩香榧基地建设任务,使全市香榧总面积达到 0万亩,年产量达到 500吨。
设立市香榧发展基金,每年切出专项资金50~ 00万元,用于香榧科研、新产品开发、加工设备研制、《无公害香榧》标准推广应用、古树保护、质量评比、协会建设、扩大宣传,创立名牌、实施奖励等方面。
(二)加大科技兴榧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项目这个载体,把研究责任落实到项目承担者。二是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开展诸如良种选育、遗传育种、密植速生丰产、香榧剥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和营林新技术,不断吸收、借鉴和应用其他产业的先进技术,促进全市香榧生产的发展。三是要加强林科所建设,建立“中国香榧研究所”,引进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为科技兴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原则,市有关部门已先后制订了《枫桥香榧(细榧)技术条件》、《香榧良种与丰产栽培》、《无公害香榧》等系列标准,今后要大力宣传推广这些标准,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来规范香榧产业。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和奖惩制度,使严格按标准生产加工的榧农和企业得到鼓励,不按标准生产的受到处罚,以提高香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加诸暨香榧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
(四)加强宣传,提高诸暨香榧知名度
香榧虽然是中国特产,枫桥香榧的`声誉也较大。但实际上,香榧的影响力主要在我国的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宁波等少数的南方城市,大多数北方人根本不知道香榧是什么东西,更不要说国外了。因此,要真正做大做强诸暨的香榧产业,除了提高质量、扩张数量、创立名牌外,还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建议在把香榧作为诸暨市树的基础上,在市区设一条香榧路(街),两边种植香榧树。在因特网上设立诸暨香榧专业网站(中英文),并在其他较大的经济信息网站上网,向全国和世界宣传介绍诸暨的枫桥香榧。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上多层次开展香榧的宣传活动。在诸暨城市广场、火车站、杭金衢高速公路上设置“中国香榧之乡--诸暨”的巨幅广告牌。
(五)加强香榧协会和合作社建设。
要加大对协会的投入,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协会与榧农、企业的联系,强化协会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促进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要鼓励企业自办基地和承包经营基地,还要鼓励和支持榧农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以解决香榧因分户带来的经营分散、规模偏小、管理不便等问题,培育有一定规模的香榧种植大户和高质量的香榧基地。同时要扶持、培养和发展几家集香榧种植、收购、加工制作、市场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走出一条以协会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附:双语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任何工作的开展,语言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在不断发展,首要是靠语言来推动,没有语言的沟通,就没办法进行感情交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县作为省重要的藏族聚居县,为推动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实一支优秀的双语人才队伍非常有必要。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省西北部和州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 . ℃,年绝对最低气温-33.7℃。幅员面积 06xx年中,县财政积极发挥职能,推进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在本级财力极为有限的的情况下,分别在xx年安排4万元,xx年安排4万元,xx年安排4万元,xx年安排4万元,xx年安排2万元工作经费给县少语委专项用于双语工作。
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双语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各方面条件差,使得双语人才不愿到基层就业,原有的一些优秀人才也大量流失。还有一些部门和一些领导同志不能够及时发现优秀双语人才,既使发现了人才,也不敢放手使用,这也是双语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兼通的少数民族干部及各类专业科技、技术人才。兼通的少数民族干部及各类专业科技、技术人才缺乏,是由于少数民族人才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和接受的基础教育不同而形成的。往往是精通藏语的汉语基础差,汉语基础好的干部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差,造成德才兼备、兼通,能够担当重任的民族干部及专业科技、技术人才数量不多。
(三)干部双语教育培训不平衡。从整个县干部及各类专业科技、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看,党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干部参加双语培训机会较多,而基层干部的培训机会少。从培训效果看,由于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培训内容陈旧,知识更新缓慢,客观上延缓了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学习应用双语新知识、新技能的时间,加之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紧缺,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也使干部的双语教育培训工作出现了有量乏质的现象。
(四)双语培训缺乏统一教材,培训效果不明显。由于汉藏双语人才培训正在探索阶段,缺乏授课教材,授课教师一般都是当地藏语老师,但并不精通各部门业务知识,从而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从近几年的培训来看,培训人员不固定,在第一线与藏族群众直接打交道的乡镇工作人员和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最需要进行双语培训,但忙于业务工作,无法参与培训。
(五)双语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缺乏。由于需要开展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区域多为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地方财力有限,无力安排大规模的双语培训,加之双语人才队伍建设无上级专门的经费支持,导致双语培训工作规模较小,效果较差。
四、加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由民语部门与各地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汉语民语双语技能培训的相关规定,按规定开办培训班,通过培训,双语技能合格者,发给证书。
(二)建议国家民委与国家人社部等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编制方面出台规定,在工作人员配备方面,在现有力度上,进一步吸收当地少数民族的双语人才。
(三)建议上级相关部门把双语人才培训列为在职培训范畴,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在本单位内挑选熟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送到上级双语人才培训机构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持合格证书回原单位服务。
(四)建议上级相关部门把双语人才培训工作经费纳入预算,设立专门的经费,进一步强化双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支持。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总体工作安排,常委会财经农经议事组和咨询委财经农经工作组成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市质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市质监局工作情况汇报并与局班子成员、有关站科所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召开了由市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部分人大代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质监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和质监工作相关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法律法规,认真履行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职责,积极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努力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面强化质量基础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实施意见》为总抓手,积极推进以提高质量、振兴经济、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活动。鼓励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引导企业争创产品,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全市有中国2个,山东省38个、山东省服务11个,居烟台各县市区之首。拥有山东省食品通用实验室和山东省建筑密封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省级质检中心,均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先进的设备和过硬的技术,为本地企业产品检验提供了便利。二是努力做好标准化工作。以消除无标准生产为主要内容,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目前,我市有27个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证书;全市生产企业主持(参与)起草、制定了国家标准67项、行业标准33项。近年来,还先后制定、申报了长把梨、大葱、富有柿子等地方种植标准,为我市特色农业的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三是切实搞好计量服务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强检计量器具做到全面覆盖,确保量值准确。以节能减排工作为契机,对全市9家重点耗能企业采取边检定边登记的方式,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档案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引导企业将节能降耗向纵深推进。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活动,对社区、学校、医院、眼镜店等单位的计量器具进行了监督管理。近年来,共组织6家单位参加了“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申创,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二)以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为重点,认真履行质监工作职责。一是以确保群众“食无忧”为目标,加强全市食品企业监督管理,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建立健全了食品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将每个企业划分到具体监管人,明确了监管人员和企业的责任,指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巡查、回访和分类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的行为。近年来,针对我市粉丝、葡萄酒、即食海产品、食用植物油等十类重点食品行业,指导企业全部建立使用食品添加剂登记台账,全市150多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未出现过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现象。二是以有效监控、安全运行为目标,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为切实做好日常安全监察工作,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健全了企业特种设备档案,与全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采用定期巡查、定期回查和安全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受检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近年来,市质监局等部门每年都根据不同的专项检查安排,对全市压力容器和管道、汽车罐车、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重点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有力维护了全市安全生产良好形势。
(三)深入开展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以打假治劣、净化市场、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积极介入重点工程开展执法服务。对全市在建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的建筑材料进行抽检,重点对耐火材料、建筑门窗、电线电缆、钢材、水泥等进行把关,年均抽查样品近200个批次,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二是认真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有关部门每年都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农资生产销售企业的标签标志是否符合规定、农资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好坏等,同时要求经销者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从正规厂家和批发商进货,并按要求验货,不得销售手续不全、过期和失效变质产品,保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适时安排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开展了桶装饮用水、粉丝、地沟油、乳制品、电线电缆、地条钢、“黑心棉”等专项整治行动50多次,查处案件100多起,较好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市质监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帮助企业建立产品质量体系方面推出了一些新举措,但是与企业的愿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对这方面知识了解较少,多数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自检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
(二)依法行政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执法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有时不能正确把握和使用,在公正执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调查中有企业反映,个别执法人员在收取费用时标准不一,存在弹性空间大、收取“人情费”,甚至趋利执法、超标收费等问题。二是监管执法还不是十分到位。目前,我市质量监管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质量监管还不到位。调查中了解到,全市1800多家企业,市质监局的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管对企业的覆盖面只能达到40%左右。如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对食品小作坊的界定和管理出现了“真空”,真正纳入管理的只有140多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三是“多头执法”使企业疲于应付。质监局由于“三法一条例”执法任务重,内设站所分别承担不同的检查、检测、检验任务,内部协调不够,使企业频繁接待各站所的各种检查,耗费精力大,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质监干部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偏低,突出表现在重处罚、轻服务,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义务等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形势发展,依法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部分干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自觉、不努力,习惯于老常规、老办法,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当前质监工作的要求。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建设“实力龙口”、“幸福龙口”的压力很大。质监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方法,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巩固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的领跑地位提供质量保障。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经济中心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好本部门的职能作用、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对全市企业有关人员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要增进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改进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鼓励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帮助企业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二)严格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建立从源头抓质量的长效监管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管。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切实加强计量、标准化和认证等基础性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监督管理,明确监管责任人和重点监管区域,强化日常巡查和重点抽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卫生条件、产品销售范围、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管理,提高我市食品安全质量。探索建立质监局各站所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尽量避免“多头执法”现象的发生。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规定,特别是对有关规费的收取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严格依法办事。积极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处理好管理与责任、服务与收费的关系。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为全市各类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推行阳光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系统行风廉政建设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质监干部队伍,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加强对质监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改进服务态度,规范工作行为,创新监管手段,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严格把握标准,增强规费收缴的透明度,杜绝违规收费和“人情费”现象,树立质监部门良好的对外形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x市积极实施科教兴文战略,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其创新活动的普及和活跃程度对提升x市工业整体创新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x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技术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一)研发企业数量增加,大中型企业占据绝对优势。x年,x市工业企业中有14家企业开展了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活动,比去年增长27.3%,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4%。全市4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有3家开展了研发活动,占大型企业的75%,远高于中型企业(10.40%)和小型企业(1.26%)的水平,大型企业因为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占据明显优势。
(二)研发人员队伍稳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队伍继续壮大,从事R&D活动人员数量明显增加。x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的人员1740人,比上年增加60人,增长3.6%。以投入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1425人年,比上年增加45人年,增长3.3%。从事R&D活动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量稳步增长。x年全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达到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其中博士10人,占R&D人员总数的0.6%;硕士40人,占R&D人员总数的2.3%;本科43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5.1%。
(三)R&D经费内部支出较快增长,投入强度稳步提高。R&D经费是工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血液,是影响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x市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筹集经费,结合本企业的产品特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x年,工业企业投入R&D经费2.43亿元,比上年增加0.63亿元,增长25.93%;R&D投入强度(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24%,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较大,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来源渠道占比情况看,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例为98.69%;其余为政府资金,占1.31%。由此可见,企业自筹资金是x市R&D经费最主要的来源形式。
(四)R&D项目数大幅增长,自主创新项目研发趋于活跃。x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展R&D项目166项,比去年增长25.8%。从R&D项目来源看: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是主要来源形式。x年全市自选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95.2%;其次是地方科技项目,为3%;其他科技项目为1.8%。从R&D项目合作形式看:独立研究是主要合作形式。x年全市独立研究的R&D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89.95%;其次是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比重为5.72%,与境内独立研究院机构合作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重2.41%,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的比例为1.92%。从R&D项目成果形式看: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和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是主要成果形式。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中,有49.2%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有45.8%的项目成果形式表现为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两种成果形式的R&D项目数占R&D项目总数的95%。从R&D项目技术经济目标看:开发全新产品是主要技术经济目标。x年开发全新产品项目数占规模以上工业R&D项目的比重最高,为55.7%,其次是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为38.9%。
二、创新产出成果及新产品产出情况
(一)专利授权数量增长,专利申请质量逐步提高。x年,全市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71件,比上年增长1.2%;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22件,增长22.2%,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7%提高到12.9%。截至x年底,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3件,比上年底增长28%。
(二)出版科技着作数量及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量稳步增长。x年全市共出版科技论文18篇,比去年增长11.11%,占威海全市的9.28%;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7件,比去年增长16.67%,占全威海市的7%。
(三)新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良好。从新产品的生产情况看,x年新产品产值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从销售情况看,新产品销售收入3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新产品出口额达9.8亿元,增长18.8%,扭转了上年下降的局面。
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型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偏低,其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x年全市有417家工业企业单位,17家有科技活动,14家开展了R&D活动,开展R&D活动的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3.4%,比例较低。全市开展R&D活动单位占比过低主要是受小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强的影响。x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单位数76.3%的小型工业企业中仅有1.3%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大多数的小型工业企业未开展R&D活动。这暴露出x市小型工业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二)政府资金占比偏低,其引领和放大作用有待增强。x年,虽然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实现增长,增幅达21.2%,但政府资金占内部支出比例依然不高,仅为1.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占比较低,将影响其引领和放大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高素质研发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缺乏优秀的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x年x市工业企业R&D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数为486人,占R&D人员总数的27.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3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四)研发投入强度相对偏低。研究开发的财力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仍然存在投入强度偏低问题。据国际通行标准:当R&D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达到1%时,企业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达到2%3%时,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达到5%时,企业才有竞争力。目前,x市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平均为0.24%,企业R&D投入偏少,使得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研发。
(五)发明专利数量偏少。x年,工业企业中,申请1件及1件以上发明专利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1%;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件及1件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所增长,但就整体而言,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依然偏少,在威海市所占比例也较偏低。
四、对策与建议
(一)拓展自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为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一是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相关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品种,开展信贷服务。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及相应机构、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承担竞争风险。
(二)培养建立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才能具备较高技术的开发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山东曲轴总厂有限公司,一直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到现在已经培养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600多人。以前对于引进的先进设备的改造维修,都需要请外国专家,但是现在对引进国外设备的改造维修自己就能搞定。他们自主研发的以锡代钼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加工曲轴工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使每支曲轴的成本价格降低了700多元,仅此一项,企业年增效益上千万元。
(三)引导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企业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随时调整科技项目的研究方向;并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推介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等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取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产。
我县技术创新情况汇报材料工厂班组建设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报告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提纲。
现在,在质量技术监督队伍中,存在有少数干部不思进取、责任淡化、作风懒散、学习松懈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文化的支撑。要推进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质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大力加强质监思想建设,构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质监政治思想工作,在广大质监干部中确立一种奋发向上、干事敬业的进取氛围。然而,目前少数质监人员在质监思想建设的认识和运作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质监思想建设片面理解为文体、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务虚的形式,没有从组织领导、服务企业等方面和促进、提升监督与服务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二是在运作上不切实际,重形式,轻实效,把精力花在部署环境、营造场面上,生搬硬套,缺乏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把思想建设看作灵丹妙药,希望一劳永逸,结果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质监干部职工是质监思想建设的主体。开展质监思想建设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充分利用精神、制度、物质诸方面的文化积淀,在质监管理的全过程,更多地融入情感和思想建设的因素,营造一种良好的质监思想建设环境,用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凝聚人心,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建设理念渗透干部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增强团队的战斗力,树立良好的质监形象。要从五方面抓起:
一、建立组织,培养精神。
创建学习型组织,关键在于加强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建立机制,营造自觉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各级质监部门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通过推行网上学习、考试竞赛、现场练兵、能级管理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大力倡导自觉学习、在岗学习、自学成才,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把学习引入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促进,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和谐结合。同时要引入学习激励机制,建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和专业人才档案,实行能级管理,奖励和重用优秀业务人才,在全系统形成一个尊知重才、以学为荣的良好导向,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事业造就人才,人才引领事业”的崭新局面。同时,构建质监思想建设还必须积极塑造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忠职守和富有特色的团队精神,并围绕这种团队精神,积极培育质干的团队意识,使广大质监干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团结观念、道德观念和创新观念,从而改变质干原来只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势,潜意识地对质监部门这个组织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整体工作的良性快速发展。
二、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工作活力。
创新是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源头活水。没有创新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取得优良的业绩。一种好的质监思想建设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和新鲜的活力,能够激发广大质监干部的士气,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质监干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质监部门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建立和发展先进的质监思想建设,一定要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创新作为工作、学习的灵魂,进行观念创新,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质监环境;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注重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丰富创新内容,为质监工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
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对人的管理关键在于以制度管人管事。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建设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任何一个群体或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质监部门在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切实重视质监思想建设,把制度创新与开展质监思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重视质监干部的思想实际和情感需求,避免出现制度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对立情绪和抵触情绪。同时可借鉴和引入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管理领域,对现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工作规程和岗责体系等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块,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的内在要求进行整合和规范,将质监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全员参与、过程监控、持续改进”的监控管理体系,实行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制度管理,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四、规范行为准则倡导道德风尚。
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价值标准。从事业、人生、社会等方面总结提炼价值观,作为干部的.人生追求目标,用新的使命、新的目标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大力弘扬质监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个人行为准则。对干部在工作、社会活动等场合下应有的礼仪和修养进行明确规定,使全体干部明白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以此约束和规范干部的道德行为,体现质监思想建设的价值取向。同时要联系实际,创新机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干部职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开展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及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倡导高尚的道德风尚,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形象。
五、建立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要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培养干部职工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干部职工在工作、学习中取得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对干部职工工作的肯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给他们以成就感。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换和末位淘汰等制度,实行能级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把哪些真正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做到人尽其才,优胜劣汰,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任何工作的开展,语言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在不断发展,首要是靠语言来推动,没有语言的沟通,就没办法进行感情交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县作为省重要的藏族聚居县,为推动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实一支优秀的双语人才队伍非常有必要。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省西北部和州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绝对最低气温-33.7℃。幅员面积10620平方公里,最远的夺曲寨和雅尔寨远牧点距县城160公里。辖区内居住有藏、汉、回、羌、彝等12个民族,总人口7.8万人,其中,纯农牧户12603户6.6万人,藏族人口7.2万人、占92%。
二、财政支持双语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在过去的五年中,县财政积极发挥职能,推进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在本级财力极为有限的的情况下,分别在20xx年安排4万元,20xx年安排4万元,20xx年安排4万元,20xx年安排4万元,20xx年安排2万元工作经费给县少语委专项用于双语工作。
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双语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各方面条件差,使得双语人才不愿到基层就业,原有的一些优秀人才也大量流失。还有一些部门和一些领导同志不能够及时发现优秀双语人才,既使发现了人才,也不敢放手使用,这也是双语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兼通的少数民族干部及各类专业科技、技术人才。兼通的`少数民族干部及各类专业科技、技术人才缺乏,是由于少数民族人才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和接受的基础教育不同而形成的。往往是精通藏语的汉语基础差,汉语基础好的干部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差,造成德才兼备、兼通,能够担当重任的民族干部及专业科技、技术人才数量不多。
(三)干部双语教育培训不平衡。从整个县干部及各类专业科技、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看,党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干部参加双语培训机会较多,而基层干部的培训机会少。从培训效果看,由于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培训内容陈旧,知识更新缓慢,客观上延缓了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学习应用双语新知识、新技能的时间,加之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紧缺,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也使干部的双语教育培训工作出现了有量乏质的现象。
(四)双语培训缺乏统一教材,培训效果不明显。由于汉藏双语人才培训正在探索阶段,缺乏授课教材,授课教师一般都是当地藏语老师,但并不精通各部门业务知识,从而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从近几年的培训来看,培训人员不固定,在第一线与藏族群众直接打交道的乡镇工作人员和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最需要进行双语培训,但忙于业务工作,无法参与培训。
(五)双语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缺乏。由于需要开展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区域多为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地方财力有限,无力安排大规模的双语培训,加之双语人才队伍建设无上级专门的经费支持,导致双语培训工作规模较小,效果较差。
四、加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由民语部门与各地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汉语民语双语技能培训的相关规定,按规定开办培训班,通过培训,双语技能合格者,发给证书。
(二)建议国家民委与国家人社部等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编制方面出台规定,在工作人员配备方面,在现有力度上,进一步吸收当地少数民族的双语人才。
(三)建议上级相关部门把双语人才培训列为在职培训范畴,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在本单位内挑选熟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送到上级双语人才培训机构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持合格证书回原单位服务。
(四)建议上级相关部门把双语人才培训工作经费纳入预算,设立专门的经费,进一步强化双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支持。
第一部分:说明
1.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的作用是为评审,决策提供的框架文件。是新专业开发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2.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新专业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其中的风险提出经过调查,分析,而后得出的初步意见。特点是:必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控制。其中可行性是重点,风险控制是难点。要求是:可行性要有调查,有依据,有数据,有充分的论证。风险控制要有分析,有预判,有防范措施。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必要性写得充分,而可行性写得简单,只有论点没有分析,依据,数据,论证不足。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分析和预测。这样的结果是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没有质量控制,没有风险控制,起不到文件的作用。
3.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的依据(输入文件)是关于新专业开发的社会和企业调查的调研报告。
4.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经专家,学校领导评审后,需要进行的是做新专业开发计划。
5.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一.必要性分析:
①新专业开发的目标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②新专业开发背景
·新技术,新职业及学校发展的要求
·社会企业对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 ·生源的分析
·社会其它学校同专业的发展概况:规模和人才供给情况
二.可行性分析:
①对于新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环境
②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比较优势:教师,设施,模式,理念,质量,经验等
③经过企业调查和专家评审,能提供出专业发展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课程框架计划和对资源的需求
④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预判和控制
⑤学校能够提供新专业发展必需的资源:资金,设备,教师,场地
三.结论
6.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需经过专家评审和学校领导的批准
7.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经学校批准后,,学校下发新专业开发任务书,各系,专业依据任务书进一步完成新专业开发的详细计划
一. 目标与背景
1.新专业开发的目标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2.新技术,新职业及学校发展的要求
3.社会企业对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
4.生源的预测分析
5.本地区其它学校同专业的发展概况:规模和人才供给情况
6.国家社会与劳动保障部关于该职业岗位(群)的资格标准(简述)
二. 基础与比较优势
1.对于新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
2.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比较优势:教师,设施,模式,理念,质量,经验等
三.专业建设初步方案
⒉该专业的课程框架计划
四.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判和控制措施
五. 新专业对资源的需求分析(现有的和需要新增的资源)
3.该专业对学习环境的需求 学校内部实践场地的需求
六. 结论
依据局党组制定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x月-xx日,由教育局副主任科员赵×宇同志带队,对部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会同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等单位人员座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二、调研方式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三、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xx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xx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xx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2、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xx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20xx年以来,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课堂“、“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2500人次。全县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全县共有5所学校276名教师和652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xx县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年来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学校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效能低下
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质仍是考试成绩,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各项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高。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2、基本保障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需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县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很大,但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售后维修基金或采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故障较多。一些设备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当初高价买来的设备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较大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其严重。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因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很多学校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1、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先进科技的了解和认识,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实效。
2、推进“两平台”建设
加快xx县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全县教研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强“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售后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发展的相关机制,及时维修、更新硬件设备。
为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xx]30号)和__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县农业局相关股室联合组成调研组,近期对我县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深入调查、个别座谈、进行专题研讨分析的基础上,调研组认为,我县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及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引起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由县和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构成。20xx年机构改革后,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县植保植检站、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县粮油经作股、农环站、农业执法大队、县茶叶办、县柑橘办等单位,共有13个机构,实有人数106人,编制数为108人。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是原来独立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共有19个机构,实有人数33人,其中干部身份14人,工人身份19人。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21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11人,初中学历及以下的1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33人,其中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及以下14人。
二、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县现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与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运行失灵
20xx年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隶属关系由原来的县管或县乡双重管理改变为乡镇管理,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政府。县级业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而大多数农技人员还要参与乡镇其他工作,出现多头管理现象,很多业务工作难以协调。机构改革没有适应基层的需要,农技推广体系断层,体系运行不够顺畅,出现“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
(二)工作条件艰苦,经费严重不足
1、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部分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除有门面开展农技咨询服务外,没有集中办公的场所,有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虽然有办公室,但办公条件差,缺乏工作经费、检测设备、电脑和交通工具等。由于县农业局作为其业务主管部门,自身财力差,负担重,无力给予经费支持,而一部分乡镇政府又没有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列入了的数额也是微乎其微。乡镇财政不能保证农技站的业务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镇农技站存在靠经营谋生存,轻公益性技术服务的现象,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实施。
2、工资待遇无着落。我县自20xx年对乡镇站所人员进行改革以来,乡镇农技站由乡镇管理,但所有上岗人员的工资都没有按照公益事业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标准执行,大部分乡镇农技人员津补贴不能落实,其他福利无从谈起。在岗的33人中仅3人为全额拨款人员,年人均县财政拨款8700元,其余30人为差额拨款人员,20xx年、20xx年财政拨款年人均5000元,20xx年为7000元。他们的工作经费除了上级拨款外,要全部自筹,经费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社会保障严重滞后。我县乡镇农技站人员除1人未参保外,其余32人都于改革前参加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并且20xx年6月以前的保险已于今年全部落实到位,但是,改革以后所有人员的保险已经全部转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照我县相关文件精神,自20xx年7月以后由乡镇政府落实在岗人员的养老保险金,该项工作自开展以来,由于财政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仅有个别乡镇落实到位,大部分乡镇还在筹措资金,没有完全落实。5年来,全县共拖欠30人的养老保险金约51万元。至于其他福利如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则无从谈起。
(三)业务本末倒置,推广工作弱化
乡镇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管理错位,政事不分,过多抽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政府政务工作,造成服务功能弱化。据调查了解,我县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被抽调从事乡镇政府中心工作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的乡镇还十分严重。有一半的乡镇农技人员平均每个月开展农技服务在10个工作日以内;有三成以上的乡镇农技人员对工作时间保障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四)培训工作滞后,素质有待提高
农技站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后,乡镇农技人员普遍反映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明显少了,原业务主管部门与农技站已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业务部门想管也管不上,想管也无权管,造成业务主管部门与农技站的联系逐渐减少,对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相应减少,直接影响了他们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对乡镇农技站的管理,应规范到县乡共管、以县管为主的管理体制上来。但要真正实行这一个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县乡两级的关系,解决好相关的遗留问题,弄不好就会出现因财政包袱过重而“两不管”的局面。
(二)、落实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待遇
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按照国家对公益事业岗位工作人员待遇的相关规定与标准,把乡镇农技人员的各种待遇落实到位。
(三)、合理设置机构,加强基层农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便于集中财力搞好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设施的利用率,本着交通方便、地理特征相近、产业结构相似、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地域成立区域片站。这将有利于:一是人力资源的整合。改革后,基层农技人员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减员,全县19个乡镇和1个国有农林场,共保留农技人员编制37人,平均每个乡镇不足两人,根据乡镇农技站众多的职责和较为广泛的服务范围,在工作上表现为力不从心。通过区域建站,可以较好地调整人员分工,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可以有效地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将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到刀刃上,更有利于配齐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如我县白云乡和皂市镇,蒙泉镇和夹山镇,楚江镇和二都乡、易家渡镇、新关镇等,不仅小气候差异不大,而且交通方便、产业结构相似,建立片站,不仅大量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而且还能使各种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完善。三是便于建立良好的试验示范基地,利于新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四是便于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与规范,有利于促进县域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全面实施。
(四)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要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化的农技推广组织,鼓励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要大力扶持并鼓励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分流的人员领办民营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和经营服务实体。鼓励和支持供销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兴办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开展各类农技推广服务活动,加快形成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技推广格局,为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科技支持。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建基地,科技人员搞服务,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要大胆创新,把农业技术体系溶入到农业产业化企业中去,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基地,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产量高质量优的原材料,以提升自身品牌,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创办自身的科研推广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地发展。
(五)加强技术培训,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及农民素质
1、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财政支持、制度保证、定期考核等措施,促进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选送部分技术骨干进修。
2、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创新方式。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努力为科技特派员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积极推进“科技入户工程”。把技术培训作为农技推广的重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搞好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指导,重点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好各项技术措施和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主体培训,推广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提升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效能,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形成以户带户、以户带村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新模式,努力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按照xx市农业局要求,我于2月1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农业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抓产业,建基地、上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趋势凸显。
我们活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机械作业等关键技术措施,使全市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种植业优势区域发展,现基本形成了西部水稻、东部玉米、中部水稻、玉米、杂粮混合种植的粮食生产优势板块,连续三年实施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提升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
特色农业也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上营、新安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以平安镇为主的绿色水稻种植;以溪河、白旗为主的肉鸡养殖;以法特、亮甲山为主的生猪养殖;以朝阳、舒郊、二道等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等等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现在,我市本着早认识、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早出成果七个方面,在行动上坚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督导到位、落实到位,坚持农业科技攻关不动摇、坚持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动摇、坚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不动摇、坚持扎实农民科技培训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不动摇、坚持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惠农政策农民致富不动摇。在工作上重点完成七项工作: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双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村科技创新工程。
(三)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示范辐射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市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加快,立体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先玉“335”玉米良种推广,优质玉米地膜覆盖,玉米新品种种植示范,土地深松旱作农业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重点应用,农业产出效益明显增加,特别是我市今年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产粮大县。
二、当前xx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已经迈开了可喜一步,部分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得到了发挥,但仍蕴藏的巨大可挖掘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我市幅员辽阔,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于水稻、玉米、小杂粮、药材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政府政策有力推动
市委政府“”期间提出实施“五大战略”的宏伟构想,其中在农业富民战略中对今后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为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科技为先导引领,政策为主导推动,利益为根本驱动的前提下,全市17个乡镇都具有产业基础,且初具“一村一品”雏形的特色产业显露端倪,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农业新技术运用与推广势头强劲
到目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从体制上、规划上有了较好基础,开局良好,广大农民群众已经认知,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份额逐年加大,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着眼点和立足点没有完全找准,农业部门协调配合需要更加统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三农”十分重视,每年投入逐步加大,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农方面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投入只偏重基础建设开发,各乡镇对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目标不够清晰,涉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资金难以整合,各自为战突出,因此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目标,形不成合力,限制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不足,举步维艰,基础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我老秘网县农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基础建设,轻产业发展,重传统产业生产,轻科技提升,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薄弱,加之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增收增效。全县10万亩沟坝地,可谓旱涝保收,但种植单一,传统耕作方式占主导地位,产业发展滞后,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只能维持现状,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弱,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生存困难。
(三)农业生产组织经营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人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老秘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开展的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比例仍然偏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四)农技推广体系与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在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被“转、并、撤”,乡级农技推广“网破线断”状态,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县直涉农部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短缺乏、老化、青黄不接,政治生活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门槛高,农业企业和农民融资困难。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少,农民创业缺乏启动资金,商业贷款程序繁,利息高,担保困难,不能适应农业季节性所需的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门槛高,贷款数额少,由于农业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
(六)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现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户,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淡薄,存在恋土情结和“红眼病”现象,加之土地流转费相对较低,农民担心今后的保障问题,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从而使土地难以有效的集中,形不成规模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七)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延伸不长
农产品加工领域,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完整产业链系统没有建立,产品流通领域也缺乏完善的物流系统。
三、 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
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全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定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应该抓紧组织农业各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市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发展投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围绕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推进基地建设,提高基地标准、打牢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农业招商,以招商为载体,紧盯大型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力争在引进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国家新的投资重点,完善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跑省跑部力度,争取更多对农业发展具有支撑性的项目落户我市,适时举行和参加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主打品牌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前景好、市场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其扩规模、提档次、升水平,提高其辐射带动力。
(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出台并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建农产品产加销和信息化服务新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乡镇站、区域站建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力推行农技人员联合作经济组织,联企业、联基地、联专业大户制度。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提高社会化水平。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
(一)介绍
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学习信息技术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积极发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和勤奋操作的优秀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一次学前信息技术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析学生,把握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在学年开始的时候,我为高一新生设计了一份问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情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想告诉老师”。根据调查表的分析(见图1-图10),我们努力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合理教学策略。
调查结果统计: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统计
约90%的学生熟悉键盘分布,15%认为自己的指法操作和姿势正确,62%认为指法操作和姿势基本正确,23%不正确。当然,老师只能通过观察来确认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样的,我们有必要充分发挥前15%学生的作用,帮助后23%的学生,从而加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据统计数据显示,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约有50%在“基本按要求操作”的水平以上,约有45%根本不会操作。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16%熟练操作的学生有新的知识去学习而不是“吃不饱”,如何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和班级之间的差异。
3、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教学内容中的“文字处理基本方法”是较大的一节,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网络基础场景及其应用”不仅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他们在实践中需要的。所以我以这些为出发点去了解学生,设计了这个问卷。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近70%的学生渴望学习更多,只有6%的学生是“不想学”和“学不学无所谓”,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很强;选择性学习者占24%,说明当代初中生有想法、有见解,这对于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设定学习任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想学的人的兴趣,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三)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制定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学生和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合理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好。
雕刻策略是一种教学决策策略。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媒体的综合考虑。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好、学生基础好、对信息技术学习要求强的事实,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主线,适当删除与小学重复学习的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联系。比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童心做作品歌颂祖国和家乡,教育学生美和爱国。学会用word写作文,做小报,培养学生使用电脑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使用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个超越时空的隧道,将互联网和光盘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广阔的世界,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感的刺激。
“合作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针对相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作、帮助和分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根据教材或老师的要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老师”适合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或者有代表性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如何制作它们。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观众的创作意识。让学生展示作品不仅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他们与学习伙伴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制作作品的方法,既能锻炼口语能力,又能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不断成长。对听者来说,说话者是同学和伙伴,表现出他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是老师不可替代的。同时,我的同学能做的,我也能做得更好,从而自然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的动力支持,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上述教学策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可以采用接受解决方案的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式。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再只是“一桶水、一杯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启蒙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是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想学什么,想得到什么,激发学生的成长欲望;帮助学生发现、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和保持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进步。
一、“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前景
(一)基本原理。“3D打印”是通俗的叫法,学术名称为“快速原型制造 ”(Rapid Prototyping & Manufacturing),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开发兴起的一项高新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采用材料累加的新成型原理,直接由CAD 数据打印制成三维实体模型。快速成型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不需要传统的刀具、机床、夹具,便可快速而精密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新产品样件、模具或模型。
3D打印机原理很简单,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然后再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胶水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完成后,要处理掉物品周围沾满的粉末,这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再涂上增强硬度的胶水。
“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耗材不同——后者使用墨粉,前者使用的则是一些可以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如树脂、塑料、陶瓷、石膏、金属等等。例如:助听器生产部门利用3D打印机扫描患者的耳朵轮廓后复制出合适的助听器。汽车定制公司利用3D打印机为汽车爱好者提供专门的汽车部件。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用3D打印机来完成对产品功能的设计,以避免在大规模生产后修改设计。医生用3D打印机来制造实习模型。博物馆用3D打印机复制真品,以避免参观者损毁真品,等等。
(二)发展前景及意义
工业化最大的成就是通过机械化实现了规模化大生产。而我们今天的“3D打印”技术则将规模化大生产可能演变为若干个体,打破集约化生产的传统模式。只要一台3D打印机,我们就可以在家里生产任何我们需要的东西,而且可以不断变化款式、样式。如今,新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生产制造业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随着各种打印材料(即制造原料)的研制成功,“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用于生产像珠宝、玩具、工具、厨房用品、衣服之类的东西,甚至可以直接打印人体骨骼、假肢、鲜肉,进行牙齿正畸和数字化种牙,有的还打印出了汽车、飞机零部件。未来我们的模具制造行业、机床行业、玩具行业、轻工产品行业或许都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取代他们的就是3D打印机。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20xx年或者20xx年,主要是人们适应和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也有产业自身完善成长的过程。
由于“3D打印”技术不需要生产线,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周期也得以缩短,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废弃。据美国一家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3D打印机、环保可持续建筑等将是美国未来增长最快的行业。20xx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拨款3000万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了国家级3D打印添加剂工业研究中心,并计划第一步投入5亿美元用于“3D打印”,以确保美国制造业不再继续转移到中国和印度。由于我国没有完成工业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成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而“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无疑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情况
(一)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3D打印”技术的历史由来已久。1986年,美国3D System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工业化的“3D打印”设备,1990年开始销售,短短几年中,形成了巨大的市场,1994年底全球已达900台,到20xx年年装机总数就已经达到6000台左右,以指数曲线在上升。3D打印设备应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开发服务,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麦道、IBM、Apple、丰田等都在应用;另一种方式为大学、研究所甚至六、七个人组织的服务机构以一台或数台成型机为中心,开展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目前,全球有两家3D打印机制造巨头,分别为Stratasys和3D System,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xx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亿美元和2.9亿美元。20xx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17.1亿美元。不过,这一数字仅占全球制造市场的0.02%。
我国从1994年开始研究“3D打印”,北京隆源公司于1995年成功研发了一台AFS激光快速成型机,随后华中科技大学也研制出了SLS快速成型机。目前国内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司实体主要有:北京殷华(依托于清华大学)、陕西恒通智能机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滨湖机电(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公司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另外,一些中小企业成为国外“3D打印”设备的代理商,经销全套打印设备、成型软件和特种材料。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购买了国内外各类“3D打印”设备,专门为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提供服务。其中,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杭州先临快速成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了“3D打印”服务中心,发挥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建筑、教育、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文化创意及文物修复、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3D打印机在国内企业级装机量在400台左右,20xx年以来年增速均在70%左右,市场规模超过1亿元。
(二)我市“3D打印”技术及应用发展现状
驻济高校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等多位教授近年来在“3D打印”方面组织博士生研究生进行了课题探索。我市重点软件企业山大华天软件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具有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快速成型设备、工艺材料、数据分层软件、成型软件、快速模具制造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凭借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以及拥有自主版权的高端CAD/CAM软件优势,华天软件也于近期开展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快速原型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及关键设备的产业化,通过快速成型设备的产业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技术服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机电产品开发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支持汽车、电子、机械等支柱工业发展,创造巨大效益。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产品快速开发研发、制造、服务中心,实现快速制造技术、工艺及成套装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形成我省乃至我国的快速原型制造产业和开发生产基地,实现该技术的持久和稳定发展。
济南亚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xx年2月在济南高新区注册成立,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之一就是从事3D打印机研制和生产。其技术是FDM熔融层积成型技术,原理是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同时三维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将材料选择性地涂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一层成型完成后,机器工作台下降一个高度(即分层厚度)再成型下一层,直至形成整个实体造型。其成型材料种类多,成型件强度高、精度较高,主要适用于成型小塑料件。现已研制出三代3D打印机,第三代机YesRap X原型机已经完成。20xx年销售出20台,销售的客户群体主要为模具加工类、艺术品创作类、教学类、模型制作类、零件生产类和个人爱好类。
三、制约我市”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3D打印”技术虽然已有近20xx年的发展历程,但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多困难。
一是认识不足。虽然3D打印机的发展已有数十年,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目前“3D打印”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企业甚至从没听说过还有这种具有“神秘功能”的机器。
二是价格不菲。目前,“3D打印”的耗材非常有限,主要是石膏、无机粉料、光敏树脂、塑料等,消费类的“3D打印”主要应用的材料为ABS和POA的塑料,不能完全满足工业领域的需求。工业应用的“3D打印”耗材,特别是金属粉末类耗材,价格非常昂贵,这是制约国内企业使用“3D打印”技术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件飞机零部件,打印这种样品的金属粉末耗材一斤卖价4万元,3D打印样品至少要卖2万元,而如果采用传统的工艺去工厂开模打样,仅需几千元。目前的3D打印机除了用来满足个人设计师和普通爱好者的个人3D打印机之外,其他的工业用3D打印机均价格不菲,每套大概需要十万美元左右,精度高的甚至达到120万美元。
三是工艺尚不完善。由于“3D打印”工艺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对快速成型软件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目前快速成型零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大多不能满足工程直接使用,不能作为功能性部件,只能做原型使用。
四、加快我市“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的对策
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提升我市工业领域的产品开发水平,同时有助于攻克技术难关,并且容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
(一)加强宏观规划与引导,推动3D产业优先发展。“3D打印”产业的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到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议将“3D打印”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业的相关规划中,并将产业纳入优先发展产业及产品目录。在财税金融政策上,鼓励企业投资、研发、生产和应用3D打印机,支持“3D打印”设备的进出口。
(二)加强产业联盟建设,推动“3D打印”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企业、软件企业、3D打印机及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组建产业联盟,利用有关平台加强研讨和交流,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促进“3D打印”技术发展的市场平台建设,包括3D打印电子商务平台、3D打印数据安全和产权保护机制、3D打印及周边项目投融资机制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科技研发扶持力度,提升“3D打印”技术水平。通过拜访、座谈会、QQ群等方式,与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同志进行沟通了解,高度关注企业研发动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有关国家和省相关项目,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建议设立“3D打印” 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推进数字化技术、软件控制、打印装置、材料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在研发扶持中,注重建立公平、公正的研发绩效评估体系,鼓励各研发主体探索不同的技术路径。加强对“3D打印”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对实施产业化的企业在市场销售、社会推广上给予政策支持。
(四)加强教育培训,促进“3D打印”社会化推广。建议将“3D打印”技术纳入相关学科建设体系,培养“3D打印”技术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资源,在每周的公益大讲堂中,设置“3D打印”技术相关讲座,邀请我市知名教授学者、科研人员及企业家进行讲解宣传。在市经信委网站、中国软件名城网站、中小企业各级分网等网站和《软件名城》杂志上陆续刊登“3D打印”技术和产业相关内容。依靠行业协会、博览会、论坛等组织形式进行“3D打印”技术和周边应用的培训。在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机构进行“3D打印”技术的展示、宣传和推广。发展3D打印服务中心,推广3D打印技术应用,为发展3D打印产业积累应用经验。
昨天龙老师把他参加通用技术第七届全国会议的听课结合在云南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发了给我,还要我回答他的四个问题,或者是交流对四个有关通用技术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看了后我也很有感触和共鸣:
1、通用技术课程已经有一批学校在认真的实施,部分学校配置了通用技术课程的专用教室及设施,组织了培训教师的活动;有中学主动、积极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充分学习、分析、评价其他省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自身实际进行改进与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并在全省的教师培训活动中交流、展示;有部分市组织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公开课竞赛,促进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活动;有一批学校在等待、观望。
2、龙老师听了全国教师技能大赛的六节课。它们有重动手操作、重分组讨论、重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有对已有知识或教材知识实验验证的倾向,有教学模式一致化的倾向。省内的五节课也有重动手操作、重分组讨论、重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能够学习、借鉴其他省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使自己能够理性地组织教学。但是,缺乏必要地分析与评价,小组讨论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探”无“究”或重“探”轻“究”,有“分享”无“辨析”或重“分享”轻“辨析”的问题被依样复制,评价的导向、形式的模仿造成了教学方法高度的“一致化”。
3、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态度、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等问题成为大家热烈议论的焦点。我们认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解与认识不足是学校开课不好的主要原因,而评价跟不上,管理跟不上是是学校开课不好的重要原因。”
4、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一、揭开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的面纱,用尽可能少的描述,最好用一句话,把其最基本的目标凸现出来,让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能够先瞄准,后开枪;使课程能够在老师有明确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实施,使学生与教师的教学经历、体验与积累能够建立在一个明确的基本认识之上,为他们进一步理解、认识课程与课程标准提供实际的、感性的经验。
技术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的教学,也就是现实中一个技术产品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方案到成品到使用保养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涉及的技术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二、坚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倡导教学多样化;坚持用实际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的成败,反对根据教学形式判断教学的优劣。条条道路通罗马意指到达一个目的地的路径有很多很多,达到一个目的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模式的“一致化”有可能扼杀教师的创新意识。
现在的通用技术课堂还是有很多传统课堂的影子,尤其部分省出现严格的纸笔考试评价后,这种趁势更严重,也是评价不符合课程特点导致的负面作用的一个佐证。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呈现形式也多了,但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特色的课堂例子还是凤毛麟角。但无论怎样,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还是要借鉴传统课堂一些好的做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作为刚进入新课程改革的云南和对课程还没有确定考核标准时,应该在方向正确,内容保证的情况下鼓励教学在教学模式上百花齐放,及时总结、反思、提高和继续实践再进行推广。
三、明确评价学生通用技术课程成绩的目标。评价要能够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全面开设,要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与认识,要能够促进通用技术课程联系客观实际的实施,要能够促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
评价方面,我觉得第一届通用技术学生全国赛有一个非常好的导向作用。
首先是通过网络,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利用40分钟,完成一些教材需要记忆、理解和应用的知识和思想方法。
其次是用三个小时在网络上完成对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分析、阐述,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用技术语言把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展示出来,形成方案。(作为一个省的考核,可以在高考的考场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完成,但对设计方案的评价比较困难,因为没有固定的答案,评价标准难以量化。)
最后是现场对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对作品的制作进行考核。这个实施起来因为要面向所有学生,比较困难,作为竞赛形式就容易解决。
四、研究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特点的评价方法,使它能够实现评价学生通用技术课程成绩的目标,客观反映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成绩与问题,能够为教育管理提供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真实情况,使管理成为有根据的理性行为。
学生作品的评价应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特点
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步工作:
(1)让小组成员和作品合照,把作品拍照,并把优秀的作品结合学生制作过程的的图片进行展览,增强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他们对创新活动的兴趣。
(2)让学生介绍、演示作品,优秀还可以进行答辩,并把过程录象。
(3)对优秀作品进行重新指导优化改进,让学生作品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奖。
(4)教师对作品的总结性评价。评价既重视结果,更加要重视学生在整个设计制作的过程,挖掘学生作品的亮点和反映出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合作精神。
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除了一个作品外,它还有足够的资料(文字,图片,录象和教师评价结论等)在反映作品的设计、制作、测试和评价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是一件完整的通用技术作品。
一、 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目标、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人数,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工资等)近三年人才招聘情况;未来人才需求的要求(学历、资格证书、技术水平等)
3.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4.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国内标准、国外标准、国内外著名企业标准)
5.浙江省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三、 高职专业现状调查
1.专业在国内的分布情况
2.国内各地区专业的教学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类)
3.国内各地区专业的特色、教改动向和发展趋势
4.其他
四、专业教学资源分析(含师资资源、实训资源、培训教学资源、校企合作资源等的分析)
五、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关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
2.关于课程设置
3.关于教学改革
4.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关于师资队伍建议
6.关于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7.其他
培养学习动机,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变成他们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自发产生的,加之社会上各种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学习目的的教育,是老师的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学生正确想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和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的,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联系儿童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满足和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某科知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比如:学习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如果教师从多方面启发和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就能产生学习兴趣,而正是这种兴趣,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生数学,另外,某一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学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是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无止境,才能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意向和兴趣,因此,教材过深获过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介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指导他们单击有关课外活动等。
还要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不断增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认识到学科内容的社会意义,还不一定能产生学习兴趣,如果把学生组织的到实践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就是力量,同时感到自己的知识的不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如:教师有意识的组织对阅读课外书不感兴趣的为班级选购图书并要他们向同学介绍这些书籍,收集有关书评等,这些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就能产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或由于基础差,感到困难,活对学习的意义缺乏认识,或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因而学习动力缺乏,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的活动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学生各有优点,各有爱好,比如,有的学生爱劳动,有的学习喜欢体育活动,有的学生爱看文艺书刊等,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业学习上来。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学校请科学家文学家和先进人物向学生做报告,或组织学生访问他们;或介绍学生阅读伟大学者的传记,组织学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电影,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对学生经常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创设满足各种学习需要的条件,对于正在形成中想学习需要的巩固与发展极为重要,事实证
明,学生对某学科的否定态度,同他们缺乏满足学习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条件有关,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在学习中取得成绩,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确立各种学习需要,同时还要尽量创设满足这些学习需要的条件。
6、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应用所学知道的成效等,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积极性要高,进步要快,从心里学生说,就是给予及时的强化,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多学生的课堂上的答题、作业、考卷等及时作出评价,使学生知道正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对他们能否自主学习至关重要,在教育活动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递着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引导者,学生心里健康的指导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学习学习努力。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xx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刻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突出问题
1、信息技术课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刻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刻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2、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直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3、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5、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虽然个别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上述诸多的不利条件制约,但是,教学一线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想尽方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我们的教师亲自动手,查找硬件原因,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教师与修理工于一身;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教师便将水平好与水平相对差的学生组对子,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6、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7、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征订情况。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8、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眷查结果表明,有小部分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乃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认识模糊,思路不清,标准不明,执行不利等状况。有的学校近年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而信息技术教室却长期无力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有的高中学校,仍然受升学率所牵所困,对于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开设不够重视,对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抱着等待观望和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投入力度不够。还有的学校对信息化发展建设缺乏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或者对学校基本的信息化装备标准心中无数,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二)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开课,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2、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3、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卡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刻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应。如低年级儿童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长大了像爸爸那样有本事、作业完成时会对父母说我给你做完了”等等。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家长以什么样的形象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不仅影响了学习动机的特质,也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还通过一定的舆论、制度来影响小学生的意向、愿望。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体、媒介也随时随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学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学习教育又是通过教师进行的。一方面,教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又根据社会、学校的要求以及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不正之风、同伴中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小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采取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否则将收效甚微。相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一致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最佳。
2、小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
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包括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也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学习动机就愈来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制约与一些与学习结果直接相关的具体人和事。如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或奖励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学生则是因为喜欢教他(她)们这门课的老师,也就是爱屋及乌。一般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有强烈兴趣的小学生,往往会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门功课;意志坚强的小学生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冲突时,能以理智和客观标准决定取舍。
学习动机还与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会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动机和学习
动机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她)们会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强烈的自信心、好胜心、进取心,能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成功与失败。在动机的推动下,他(她)们会顽强拼搏、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同时在智力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开发。经实例证明,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其学习成效要好于没有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
正确的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和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学习好也可以增强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固然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反过来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求知欲得到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时,其原有学习动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学习效果则很好;动机错误或学习强度较高,学习效果则较差。
当然,两者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表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正确,短时间内学习较差,而有些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但当前成绩却很好。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仅是学习动机,还有其他因素,如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一时的物质奖励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小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会逐渐得到弥补,其成绩也将会不断得到提高,赶上并超过没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生长成熟和年龄特征,其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往动机强于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它起源于儿童与他人的接触,表现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谊感、亲属感、归属感等。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够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在小学阶段,交往动机明显强于成就动机。比如:小学生多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友谊感);为了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亲属感),当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责备、奚落而挫伤后学习会受到影响。因此,受这种交往动机支配的小学生能坚持学习,他不仅希望处于优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喜欢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学习能更有成效。
2、近景动机为主,远景动机为辅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他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起辅助作用。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长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一个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表扬,而由此喜欢上了数学课,后来换了数学老师,他这种由对数学老师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比较具体,作用也较强,故仍不失为引发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而言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研究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最终促进全体小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学习。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高新制造技术,代表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摸清我市“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情况,加快推进“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前景
(一)基本原理。“3d打印”是通俗的叫法,学术名称为“快速原型制造 ”(rapid prototyping & manufacturing),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开发兴起的一项高新制造技术。“3d打印” 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采用材料累加的新成型原理,直接由 cad 数据打印制成三维实体模型。快速成型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不需要传统的刀具、机床、夹具,便可快速而精密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新产品样件、模具或模型。
3d打印机原理很简单,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然后再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胶水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完成后,要处理掉物品周围沾满的粉末,这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再涂上增强硬度的胶水。
“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耗材不同——后者使用墨粉,前者使用的则是一些可以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如树脂、塑料、陶瓷、石膏、金属等等。例如:助听器生产部门利用3d打印机扫描患者的耳朵轮廓后复制出合适的助听器。汽车定制公司利用3d打印机为汽车爱好者提供专门的汽车部件。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用3d打印机来完成对产品功能的设计,以避免在大规模生产后修改设计。医生用3d打印机来制造实习模型。博物馆用3d打印机复制真品,以避免参观者损毁真品,等等。
(二)发展前景及意义
工业化最大的成就是通过机械化实现了规模化大生产。而我们今天的“3d打印”技术则将规模化大生产可能演变为若干个体,打破集约化生产的传统模式。只要一台3d打印机,我们就可以在家里生产任何我们需要的东西,而且可以不断变化款式、样式。如今,新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生产制造业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随着各种打印材料(即制造原料)的研制成功,“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用于生产像珠宝、玩具、工具、厨房用品、衣服之类的东西,甚至可以直接打印人体骨骼、假肢、鲜肉,进行牙齿正畸和数字化种牙,有的还打印出了汽车、飞机零部件。未来我们的模具制造行业、机床行业、玩具行业、轻工产品行业或许都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取代他们的就是3d打印机。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20xx年或者20xx年,主要是人们适应和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也有产业自身完善成长的过程。
由于“3d打印”技术不需要生产线,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周期也得以缩短,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废弃。据美国一家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3d打印机、环保可持续建筑等将是美国未来增长最快的行业。20xx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拨款3000万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了国家级3d 打印添加剂工业研究中心,并计划第一步投入5亿美元用于“3d打印”,以确保美国制造业不再继续转移到中国和印度。由于我国没有完成工业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成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而“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无疑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情况
关于“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3d打印”技术的历史由来已久。1986年,美国3d system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工业化的“3d打印”设备,1990年开始销售,短短几年中,形成了巨大的市场,1994年底全球已达900台,到20xx 年年装机总数就已经达到6000台左右,以指数曲线在上升。3d打印设备应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开发服务,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麦道、ibm、apple、丰田等都在应用;另一种方式为大学、研究所甚至六、七个人组织的服务机构以一台或数台成型机为中心,开展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目前,全球有两家3d打印机制造巨头,分别为stratasys和3d system,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xx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亿美元和2.9亿美元。20xx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17.1亿美元。不过,这一数字仅占全球制造市场的0.02%。
我国从1994年开始研究“3d打印”,北京隆源公司于1995年成功研发了一台afs激光快速成型机,随后华中科技大学也研制出了sls快速成型机。目前国内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司实体主要有:北京殷华(依托于清华大学)、陕西恒通智能机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滨湖机电(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公司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另外,一些中小企业成为国外“3d打印”设备的代理商,经销全套打印设备、成型软件和特种材料。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购买了国内外各类“3d打印”设备,专门为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提供服务。其中,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杭州先临快速成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了“3d打印”服务中心,发挥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建筑、教育、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文化创意及文物修复、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3d打印机在国内企业级装机量在400台左右,20xx年以来年增速均在70%左右,市场规模超过1亿元。
(二)我市“3d打印”技术及应用发展现状
驻济高校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等多位教授近年来在“3d打印”方面组织博士生研究生进行了课题探索。我市重点软件企业山大华天软件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具有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快速成型设备、工艺材料、数据分层软件、成型软件、快速模具制造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凭借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以及拥有自主版权的高端cad/cam软件优势,华天软件也于近期开展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快速原型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及关键设备的产业化,通过快速成型设备的产业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技术服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机电产品开发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支持汽车、电子、机械等支柱工业发展,创造巨大效益。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产品快速开发研发、制造、服务中心,实现快速制造技术、工艺及成套装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形成我省乃至我国的快速原型制造产业和开发生产基地,实现该技术的持久和稳定发展。
济南亚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xx年2月在济南高新区注册成立,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之一就是从事3d打印机研制和生产。其技术是fdm熔融层积成型技术,原理是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同时三维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将材料选择性地涂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一层成型完成后,机器工作台下降一个高度(即分层厚度)再成型下一层,直至形成整个实体造型。其成型材料种类多,成型件强度高、精度较高,主要适用于成型小塑料件。现已研制出三代3d打印机,第三代机yesrap x原型机已经完成。20xx年销售出20台,销售的客户群体主要为模具加工类、艺术品创作类、教学类、模型制作类、零件生产类和个人爱好类。
三、制约我市”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3d打印”技术虽然已有近20xx年的发展历程,但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多困难。
一是认识不足。虽然3d打印机的发展已有数十年,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目前“3d打印”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企业甚至从没听说过还有这种具有“神秘功能”的机器。
二是价格不菲。目前,“3d打印”的耗材非常有限,主要是石膏、无机粉料、光敏树脂、塑料等,消费类的“3d打印”主要应用的材料为abs和poa的塑料,不能完全满足工业领域的需求。工业应用的“3d打印”耗材,特别是金属粉末类耗材,价格非常昂贵,这是制约国内企业使用“3d 打印”技术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件飞机零部件,打印这种样品的金属粉末耗材一斤卖价4万元,3d打印样品至少要卖2万元,而如果采用传统的工艺去工厂开模打样,仅需几千元。目前的3d打印机除了用来满足个人设计师和普通爱好者的个人3d打印机之外,其他的工业用3d打印机均价格不菲,每套大概需要十万美元左右,精度高的甚至达到120万美元。
三是工艺尚不完善。由于“3d打印”工艺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对快速成型软件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目前快速成型零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大多不能满足工程直接使用,不能作为功能性部件,只能做原型使用。
四、加快我市“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应用的对策
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提升我市工业领域的产品开发水平,同时有助于攻克技术难关,并且容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
20xx年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学院取得的可喜成绩有目共睹。作为一只高职高专行业的生力军,我们的目标是将我们的学院办实、办强。20xx年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崭新年,为了使我们的学院更好的与企业接轨,使我们申办的专业成为社会紧缺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利用寒假时间系统的对于沈阳各软件技术相关企业进行调研,通过我们对于东软、沈阳华嵘联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亿之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网达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嘉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几家IT企业采用走访、电话采访、网络沟通等多种途径的调研,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收获。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做如下分析总结:
一、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现状分析:
由于现在世界上计算机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当前我们很多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的发展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过于单薄和简陋,毕业的学生除了在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行业和机关外,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化、高技能、高素质的需求。
据统计表明,职业教育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
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较低端位置。在软件开发、游戏软件制作、网络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在这里具有很大的就业的空间。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社会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操作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人才,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具备软件开发、手机游戏制作、网络游戏制作等能力的软件专业高等专业人才。
二、制定调研目的:
此次进行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进一步掌握软件行业的人才需求目标、能力要求以及行业的工作过程,以此来修改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
三、针对软件技术(软件测试)专业调研内容:
沈阳的软件测试行业是近两年软件的新兴行业,过去只是由开发人员对于软件进行测试,现在许多软件公司已经单独的开设了软件测试行业,作为高职院校的软件测试专业,我们培养的学生的岗位群主要为:
1、软件测试技术人员:入门级测试职位。主要负责建立测试硬件和软件配置,执行简单的测试脚本或者自动化测试,利用beta站点分离和再现软件缺陷。
2、软件测试员或者软件测试工程师:编写自己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程序,并参与设计和说明书审查,编写简单的测试自动化或者测试工具,在执行白盒测试时与程序员密切合作。
3、软件测试工具开发师或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主要执行白盒测试,能够开发测试工具或执行白盒测试。
4、软件测试负责人:负责软件项目主要部分的测试,为负责范围制定测试计划,监督其他测试员执行测试,重点收集产品的度量信息并向管理部门呈报。
5、软件测试经理:监督整个项目甚至多个项目的测试,和项目经理、开发经理一起制定精度、优先级和目标;为项目提供合适的测试资源---人员换、设备、场地等,为小组测试制定基调和策略。
四、软件技术专业的行业调研反馈的意见:
(一)针对学生基本素质调研情况反馈:
1、用人单位方面:
计算机的软硬件更新都比较快,用人单位并不要求学生学得特别多,而是基础比较牢固,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基础较差,体现在工作中简单的数据计算都不能完成。这可能与在职业学校这三年学习中语数外这三门基础课基础打得不牢有关。另外,计算机中一些最常见的简单的故障也不能排除,硬件方面知识太少,最基本的系统安装与维护都不懂。这与部分专业没有开设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这门课有关。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用机操作习惯,如有单位反映有些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经常一边吃零食,一边操作计算机。其次,用人单位反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培养目标定得高一些,尽量培养一些水平达初级程序员和程序员的实用型人才。
2、学生方面:
学生认为应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发展,随时调整课程的设置,计算机的教育不能拘泥于形式,旧的落后的课程应随时舍弃,
新增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尤其是网络游戏制作、手机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课程。根据学生基础和兴趣增设一些类似提高班的课程。其次就是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师水平,尤其是教师有责任心。另外是完善电脑机房的设备和管理。
(二)、企业对于软件测试专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 为了满足社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为了使软件测试方向的教育积极应对计算机市场的挑战,软件测试方向的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1、软件开发能力:作为软件测试人员,需要在测试过程中清楚了解软件的开发流程,并且掌握一定开发语言。
2、计算机组装及维护能力:某些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并且在测试试过程中需要干净的系统,软件测试人员需要根据需要自己组装并进行相应的维护。
3、数据库操作能力:现代许多软件都是前台与后台数据库相连,软件测试人员需要了解基本的数据库理论。
4、网站开发能力:目前大多数软件都是网站形式显示,具备网站开发能力能够更好的对软件进行测试。
5、软件测试能力:作为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软件测试专业开设课程
针对软件测试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应该开设以下课程:
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原理、数据库语言(Oracle/SQL)、网站设计、ASP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软件测试顶岗实习。
五、本地区用人单位调研论证:
通过对本地企业的调查表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虽大部分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但是以销售和技术支持等性质的工作较多。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软件测试专业现为新兴行业,在沈阳专门从事该性质的IT企业较少。因从业规模较小,故多数本专业毕业生无法学有所用。
2、软件技术专业中手机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从业较难。原因是专门从事手机软件开发的行业多数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沈阳相对较少。故本专业毕业生实习实训的企业较少,学生缺乏一定得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3、目前软件开发中需求较多的为游戏软件开发人员。由于网络的普及和兴起,网络游戏成为亿万网民热衷的业余休闲项目,故专业的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制作人员成为紧缺人才。
六、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思考
国家对职业教育相当重视,要求职业教育要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发展。那么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应该如何走呢?
首先,我们应该借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东风,与时俱进,修炼内功,形成质量强专业,要用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化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这一点应该从教师做起,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人员和技术交流。
第二,高等职业学校要合理设置专业和安排课程的开设,要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教学,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学生以后也要终身学习,那么他们就必须在当前年龄段打好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加强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可以考虑采用必修和选修的形式,计算机操作基础(包括Windows、Office等)、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络基础知识和C语言这些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必修的课程,其余作为专业选修课,但规定每个学生至少得选多少门。同时对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提高培养目标,如定位达初级程序员的水平。
所以,从当前形势看,高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必须合理,紧密与社会企事业相联系,培养固定企业需要的专业计算机类人才;同时根据发展不断调整,才会使高职教育符合社会发展并且大有所为的。
计算机系:冯书晶 20xx-2-27
1、调研目的
本调研的目的在于对西安市莲湖区行知小学的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动机作调研研究,试图摸索出一些共同性的规律,以便为本次小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2、调研方法
(1)调查对象是行知小学的五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共111人,其中六年级一班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实收有效问卷48份;六年级四班54人,男生29人,女生26人。实收有效问卷43份。
(2)材料参照小学生动机发展水平的特点,自制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调研问卷。共13个题,为选择题与主观作答题相结合的形式。
(3)①大多数答案便于作量化统计处理。②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语言浅显易懂。③反映儿童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一般态度,又能反映情景性动机以及任务动机。④选编注重对小学生的教育性。
(4)资料处理。学生无需填写个人信息,只写明班级,性别。按照男、女统计人次并算出百分比;同时了解被试平时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作为分析参考。
3、调研结果
通过调研发现,小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动机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上网,搜集漫画图片,查找资料,看新闻,玩游戏。(2)轻松一下,认识课外事物。(3)学会操作电脑,认识编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完成作品,收获快乐和知识。
按调研整体人员来分的话,这四个类型分别占的比例为:第一种:51.2%;第二种:9.3%;第三种:34.9%;第四种:4.6%。
其中按男生选择来分的话,这四种类型在男生中占的比例分别为:第一种:35.2%;第二种:4.8%;第三种:45.3%;第四种:14.7%。
按女生的选择来分的话,这四种类型在女生中占的比例分别为:第一种:38.3%;第二种:40.8%;第三种:11.3%;第四种:9.6%。
4、问题讨论
通过统计问卷结果,发现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水平较低,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即教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没有思考能力,不会对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2)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教师讲书本知识。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上网,希望教师不要控制电脑,是可以让学生自由上网。(3)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程就是玩,放松一下。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学生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这对他们来说是相当难得的放松。而且信息技术课不会考试,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更加觉得这是一门可以自由玩乐的课程。(4)男生多喜欢操作电脑,认识编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网玩游戏。女生多为轻松一下,认识课外事物。上网查资料,用小软件画画等。
5、启发及建议
5.1借鉴教材,更新内容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课本上的内容往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而且,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又非常抽象,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灵活地改编教材,把新的内容补充进去,使学生容易接受。
5.2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低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使学生也学得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小组竞赛,给予奖励。目前很多教师喜欢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任务,但小组协作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不动脑,只有一两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完成任务。通常来说,每个人都有争取第一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经过恰当的引导会转化为学习动机。
(2)利用游戏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所谓游戏化学习,就是用游戏化的思维来设计整堂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习得相关知识,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靠简单的记忆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利用游戏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3)创造机会,学生讲课。心理学研究表明,亲身参与的事情,往往会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自我表现的学习动机,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涉及某些内容时,教师会请一些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当“老师”,跟全班同学讲解操作步骤。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4)注重校本课程,融合本地文化。学生生活在当地,对地方文化比较熟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机地结合本地文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地对待学生,同时还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灵活运用有关策略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切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为了创建我院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实用性人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结构、学历层次,以便为我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我院、系曾多次组织系教学负责人、有关教师,就软件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问题分赴沿海、长沙等城市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一方面向当地教育局、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了解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发和投放我院毕业生推荐材料1000余份。调查反馈信息如下:
一、 软件技术专业社会需求现状
信息产业部调查显示,中国的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平均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目前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这个需求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目前中国的高校每年有仅5万名IT专业毕业生,预计毕业生数量的增幅每年也仅在7-8%左右。因此未来5年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到20xx年,我国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市场目标,从业人员规模上要形成80万人开发人员队伍。然而现有的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国内企业现有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大约只有20万人,要达到20xx年80万人的规模,至少需要补充60万的人才缺口。
二、 企业对现有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计算机类岗位的招聘条件正日益苛刻。如调查中,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几家大型的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从要求应聘者具备“实战,此外,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广泛性,计算机行业的任何一项产品和成果均非个人能独自完成。因此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用人单
位将应聘者是否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潜质作为考察标准之一。正如许多企业负责人在调查报告中所填写的那样,作为一位在企业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的人员首先要具备的素质为:有创新性,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工作范围内专业问题的熟练处理,合作精神。
三、 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情况的反馈情况
1、毕业生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意见和希望
调查中,毕业生对学院这一调查活动的开展表示了欢迎和全力支持,他们普遍认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专业业务处理能力三部分组成。
2、毕业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调查表明,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普遍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差,都有一个感觉会做却做不好的阶段,自己有种眼高手低的感觉。他们认为学院的教学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总结
综上所述, “软件技术专业在中国是一个新事物,很多人还在观望,关键是要办好”。有些专家就此谈到,“一些软件企业反映,计算机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他们不愿招应届毕业生而愿招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如果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的毕业生也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还需要工作几年才能适应,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现在比追求学生数量更重要的是切实把这个专业办好,办好了,软件企业愿意要它的毕业生,报考自然会踊跃了。”千秋基业,教育为本。在21世纪,信息系全体师生充满信心,决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从为学生着想出发,为把我系建设成专业特色明显、学科优势突出的名系、大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而奋斗。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20xx年8月
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xx市农业局要求,我于2月1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农业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奎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抓产业,建基地、上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趋势凸显。
我们活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机械作业等关键技术措施,使全市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种植业优势区域发展,现基本形成了西部水稻、东部玉米、中部水稻、玉米、杂粮混合种植的粮食生产优势板块,连续三年实施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提升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
特色农业也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上营、新安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以平安镇为主的绿色水稻种植;以溪河、白旗为主的肉鸡养殖;以法特、亮甲山为主的生猪养殖;以朝阳、舒郊、二道等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等等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控至现在,我市本着早认识、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早出成果七个方面,在行动上坚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督导到位、落实到位,坚持农业科技攻关不动摇、坚持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动摇、坚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不动摇、坚持扎实农民科技培训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不动摇、坚持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惠农政策农民致富不动摇。在工作上重点完成七项工作: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双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村科技创新工程。
(三)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示范辐射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奎年来,我市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加快,立体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先玉“335”玉米良种推广,优质玉米地膜覆盖,玉米新品种种植示范,土地深松旱作农业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重点应用,农业产出效益明显增加,特别是我市今年取得了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被国务院评为产粮大县。
二、当前xx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已经迈开了可喜一步,部分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得到了发挥,但仍蕴藏的巨大可挖掘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我市幅员辽阔,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于水稻、玉米、小杂粮、药材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政府政策有力推动
市委政府期间提出实施“五大战略”的宏伟构想,其中在农业富民战略中对今后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为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科技为先导引领,政策为主导推动,利益为根本驱动的前提下,全市17个乡镇都具有产业基础,且初具“一村一品”雏形的特色产业显露端倪,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农业新技术运用与推广势头强劲
到目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从体制上、规划上有了较好基础,开局良好,广大农民群众已经认知,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份额逐年加大,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着眼点和立足点没有完全找准,农业部门协调配合需要更加统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三农”十分重视,每年投入逐步加大,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农方面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投入只偏重基础卡设开发,各乡镇对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目标不够清晰,涉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资金难以整合,各自为战突出,因此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目标,形不成合力,限制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2、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不足,举步维艰,基础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我老秘网县农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基础卡设,轻产业发展,重传统产业生产,轻科技提升,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薄弱,加之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增收增效。全县10万亩沟坝地,可谓旱涝保收,但种植单一,传统耕作方式占主导地位,产业发展滞后,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只能维持现状,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弱,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生存困难。
3、农业生产组织经营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人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老秘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开展的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比例仍然偏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4、农技推广体系与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在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被“转、并、撤”,乡级农技推广“网破线断”状态,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县直涉农部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短缺乏、老化、青黄不接,政治生活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5、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门槛高,农业企业和农民融资困难。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少,农民创业缺乏启动资金,商业贷款程序繁,利息高,担保困难,不能适应农业季节性所需的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门槛高,贷款数额少,由于农业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
6、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现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户,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淡薄,存在恋土情结和“红眼病”现象,加之土地流转费相对较低,农民担心今后的保障问题,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从而使土地难以有效的集中,形不成规模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7、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延伸不长。
农产品加工领域,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完整产业链系统没有建立,产品流通领域也缺乏完善的物流系统。
三、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
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全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定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应该抓紧组织农业各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市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发展投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围绕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推进基地建设,提高基地标准、打牢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农业招商,以招商为载体,紧盯大型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力争在引进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国家新的投资重点,完善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跑省跑部力度,争取更多对农业发展具有支撑性的项目落户我市,适时举行和参加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主打品牌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前景好、市场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其扩规模、提档次、升水平,提高其辐射带动力。
(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盔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出台并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建农产品产加销和信息化服务新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居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乡镇站、区域站建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力推行农技人员联合作经济组织,联企业、联基地、联专业大户制度。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提高社会化水平。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应主动或者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公开或者使其知晓有关政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它是公民行使宪法规定的知情权的基础,也是政府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的重要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行政务公开,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实行政务公开,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实行政务公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务实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行政务公开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委托我们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因此,所有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行使权力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我们的全部工作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群众所拥护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政务公开,使政府的主要行政活动及其结果让群众了解,受群众监督,必然促使各级干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观念,从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更加努力地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事情办好。只有这样,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信任和拥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实行政务公开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历史经验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依赖于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直接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可以督促我们尽可能地把有关政务公之于众,让广大群众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将促使我们建立—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国家机关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实行政务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透明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约束,行政、执法部门也同样需要法律约束。市场经济又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公正无私,把保护公平竞争作为一个基本准则。政府部门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法律和政策服务,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实行政务公开。
4、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是保证决策正确与科学的关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新的形势,行政机关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断,仅靠几个领导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
5、实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高度重视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约束。实行政务公开,把政府应公开的工作内容、办事程序及其结果如实地公之于众,让人民群众来评判和监督,可以有效地发挥权力的正面效应,制约权力的负面效应,可以有效地防止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滋生,这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在实行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务公开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上级部署,在实行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开展的也不平衡,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
1、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缺乏全面性。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具体,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只公开办事制度、年度目标、为民办实事等一些群众早已熟知的事项,对一些群众普遍关心、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大宗物品采购、工程项目发包、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财务收支情况、各类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却未公开或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2、公开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的公开过于强调政府在政务公开中的主导地位,公开什么内容,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公开都由政府部门和有关主管单位决定,群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容易使政务公开实际上成为只是政府自己的事情,是政府机关的一种“社会”。没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仅是注重政府向公众单向传输信息,对群众普遍关注或利害关系人急需了解的事项公开不够,因而不能实现政府和公众的双向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的效果。
3、公开手段有所局限,缺乏多样性。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政务公开仅局限于通过印制小册子、上墙公开、工作流程表等传统形式公开。还有的部门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公开栏、公开墙、公开册等,而现在只是在会议上简单的说说;有的单位公开栏选址不当,利用率不高,排版设计马虎,有的公开栏已经破损,不能再使用。还没有把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平台,有的网站缺乏专业人员维护,网站内容更新缓慢,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4、公开制度不健全,缺乏长期性。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政务公开法,政务公开的内容只是散见于《档案法》和《保密法》中,至使一些单位还没有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有的甚至对政务公开的宗旨不明确、内涵模糊,不能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及其每个职位的职权相结合。有的单位公开次数较少,一年才公开一次,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过后一年半载不见翻新。有的单位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未建立长效机制,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5、整改措施不够落实,缺乏实效性。有的单位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而轻公开后的结果,往往一“公”了之,缺少与之互动的信息反馈平台,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甚至是群众找上门来反映问题,也置若罔闻,更谈不上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个别单位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没有对群众提出的要求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该正面答复的不答复,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及时解决。
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本人认为既有主观亦有客观。主观方面,一是群众对政府事务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层次低。二是有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指导帮助不够。三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较差,法治意识不强,甚至夹带个人私欲,在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持抵触排斥情绪。客观方面,一是政务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对政务公开工作监管薄弱,搞与不搞一个样,导致政务公开形成一股风,风声过后就不再公开了。二是对违反政务公开制度的人和行为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三是各地各部门基础不一样,经济实力和条件不一样,所承担的职责有别,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的全面实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政务公开在中国可谓是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该项制度一定会有较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推进政府机关的政务公开,本人将在单位这些年来对此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向大家作以介绍,或许从中有所启迪和借鉴:
市质监局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是起步阶段。工作重点是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公开了本系统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责任追究和举报电话;第二阶段在,是规范阶段。工作重点是围绕创建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服务、收费最低、政策、审批最简、信用、治安的“六个最”目标,启动“一站式”服务,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第三阶段在至今,是提高阶段。工作重点是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市局实施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开展的机关文化建设之中,对每名工作人员的职责、行为、绩效实行“千分制”考核,细化到每名员工的岗位职责、作风建设和工作绩效。具体措施如下:
1、规范内容,适时公开
我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后,市质监局党组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组织,制定出台了本部门的政务公开方案,首先对本系统的16项工作职责、128项工作程序、鉴定检验工作时限、各项行政事业收费标准、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工作责任等进行规范,然后采取在日报、广播电视报上开辟“质量在线”专栏、在电台上搞辩假识假讲座、在电视上搞打假、文艺专题、在政府网站建立质监网页、在市局醒目位置挂“加强文明建设,提高道德素质”牌子、在单位设举报箱、在社会上广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对质监系统办事职责、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办事纪律、重大事项8大类12项政务公开内容进行了公开,并且做到应公开的全部予以公开。
2、适应发展,不断深化
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后,市质监局进一步将本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第一,在内容上深化。从强调履行部门职能的公开深化到发挥部门职能,将市局开展的支持全民创业活动、下企业审批制度、减免审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持证收费、挂牌服务等进行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开展“社会满意服务年”活动,为社会提供“十项内容”和“十项措施”的满意服务,从简单地查处“三乱”,变抓行业作风,创“六个”,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为进门热心、办事顺心、离开舒心。第二,在管理上深化。从要求履行自身职责的多一些,深化到对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上来,24小时为企业开通服务热线,变坐门等客为上门服务。变一次性检定检验收费为全年打包服务、全全候尽职尽责。对工作人员从公开职责深化到包括领导在内的全员公开。明示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接受社会、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也接受本单位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监督。第三,在形式上深化。从公开事深化到公开人,既体现正面要求,又突出负面激励,将谈话制度、12365投诉处理等进行公示,进行警示,从公开结果深化到公开过程,边干边公开,有反馈有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例如,就检定出租车计价器问题,我们接到市民的建议,主动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等。从自我评价到社会评价,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向社会发放5000份征求意见函、表、卡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评价结果。第四,在方法上深化。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用制度来保证系统的政务公开顺利、有效的运行,做到了规范管理,强制落实。并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千分制”考核项,进行立体、透明、公开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优秀的给予奖励,基本称职的取消公务员年度奖励工资。实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提高管理、执法整体水平,从一月一调度变为一个季度召开一次管理质量评审会议,每半年通过一次内审,每年通过一次外审,将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纳入管理体系之中,都在大家的监督反馈之中,变由几个人管理、为全员管理、全员参与。这项工作已经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首肯,并在全市机关管理大会上作为典型介绍了经验。
3、加强领导,保证实施
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有效推进,市质监局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监察科为责任单位。第一,明确责任,定期考核。市局党组非常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及时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管理责任,及时指导、协调政务公开工作;各职能科室负实施责任,及时公开、推行所属政务。实现了“十个指头弹钢琴”的工作格局。第二,完善制度,保障效果。强调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行政审批方面,审批项目能减则减,已从的24项减少到的4项,并且保证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保证一个窗口办理。选派高素质、负责的人员作为首席代表对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全过程办理,保证行政相对人满意。市局的行政审批窗口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窗口,又被评为红旗窗口。在行政执法方面,实行科所队“三位一体”捆绑运作,用利益联,用责任分,靠执法开路,靠执法提供保障,靠执法树立形象,实现行政执法主体、程序、结果合法,几年里在行政执法上没有一次违纪案件、没有一件行政复议案件被撤销、没有一件行政诉讼案件败诉,被市政府评为“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政府法制办授予“辽宁省人民满意的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称号,是全省质监部门中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当年市获得该荣誉的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届评为“文明机关”。在综合管理方面,重点体现在改革管理体制,整合系统资源上。把计量所与衡器所、特检所与锅检所进行合并,合并后的两个所,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服务手段得了增强,社会功能进一步完善,更加适应政务公开工作形势。质检所通过改造升级,一次性通过省级的验收,并排在了全省前列,被评为省质监系统十佳规范院所,目前该所已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召开了科技兴局大会,提出了科技兴局发展战略。在财务管理方面,成立了财务核算中心,市局与3个区分局、5个直属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网上运行,已经推行两年,效果很好。在学协会管理方面,学协会全部下放到技术机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没有在学协会兼职的。在管理机制方面,实行下企业审批制度,实行零距离服务、快捷服务和亲切服务,实行事前告知制和轻微违法不予财产处罚制,进一步加强了软环境建设。第三,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监督制度,保障相对人在政务公开中的救济权利。对于单位员工违反有关政务公开制度、规定的行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信息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践诺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部门责任公开道歉制和公务员责任行政赔偿制。并允许相对人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方式取得救济。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市质监局及其所属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业已呈现出递进式推进的良好态势,达到了有领导、有组织、有机构、有制度、有措施、有效果的要求。全面对外公开,实现了阳光行政;全面对内公开,实现了透明管理。全市质监系统领导班子民主、团结、和谐,干部群众想事、干事、成事的工作氛围与日俱增。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具体表现在:思维方式变了,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式变了,活力不断增强;工作环境变了,效率不断提高;执法环境变了,权威不断提升;管理模式变了,内容跃上新高;基础条件变了,服务水平提高;领导方式变了,执政能力增强;人的需求变了,文明成果凸现;工作思路变了,根基越打越牢;发展策略变了,整体合力增强。
以上是我对当前政务公开粗浅的认识和本单位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及取得的成绩,与政务公开要求还有差距。要保证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还必须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完善政务公开立法,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因此,国家还要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法制化建设,尽快制订《政务公开法》及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机关必须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程序等,保障政务公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党政机关政务公开每个环节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预审、评议、反馈、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制度规范操作,以此推动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调研课题,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明生同志的带领下,组织农口部门领导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同时考察学习了XX市XX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xx市XX区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情况
XX区白鹿原现代农业区位于XX区东南部和东北部,包括席王、红旗、灞桥、洪庆、新筑、狄寨、新合7个街道办,128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24万人,耕地总面积80000亩。规划区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适当集中,接二连三,关联互动”的规划思路和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与白鹿原文化,集示范性、效益性、生态性与休闲性于一体的“三区、两带”新格局,其中白鹿塬核心区形成“一心、三带、六园、九点”格局。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XX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和农业部关于“主导产业强村、工商企业富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结合该区植被茂盛、特产丰富、自然风景秀丽、又靠近城市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2019年全区耕地面积18.7万亩,农业总产值21.75亿元。其中以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万亩,年产粮食5.2万吨;以樱桃、葡萄、猕猴桃及小杂果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9万亩,年产各类水果12万吨;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基地1.6万亩,年产蔬菜15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5%,形成21.5万亩林地;奶牛存栏量达1.3万头左右,年产奶类6万吨;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个,认证无公害产品23个,“灞桥樱桃”、“灞桥葡萄”获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2019年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称号,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南果、北菜、沿河生态”的基本格局。
(三)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发展现代农业意识不断增强
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91元,是2019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6%,增长在XX市排名第一。全区已培育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9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121个,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55个,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XX市统筹发展示范区”和“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
(四)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区重点发展了西安灞苑葡萄科技园、广茂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兆龙有限公司、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洪塬鑫养鸡场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初具产业园区化、生产规范化、组织合作化、环境生态化的加工龙头企业和公司龙头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小区。目前,全区注册的农产品品牌有灞苑牌葡萄、白鹿塬、东李牌樱桃、新合牌蔬菜、东方牌乳品、兆龙牌牛肉、洪塬鑫牌鸡蛋等10余种,有力地促进了示范村果蔬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五)农业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XX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在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给(排)水工程、电力电讯和热力工程等方面,区政府先后投入数十亿资金,对其进行了整修和修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二、南康现代农业的现状
20xx年10月,我市被省农业厅列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我市为实施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把我市打造成集“规模种养、精深加工、商贸流通、科研实训”于一身,融“低碳示范、客家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一流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聘请了西南大学和中柑所的农业规划专家精心编制XX市芙蓉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财政拨付规划编制费80万元。力争把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三星级休闲农业旅游区。
我市立足本地实际,按照“三园五化”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循环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民创业园,生态化种植、清洁化养殖、合作化推进、品牌化经营、标准化建设),创建了面积超过19.69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循环农业,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开发建设,推行“猪—沼—果”立体开发模式,做到“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山底养殖”,果园之间种植生物隔离带,水保措施同步跟进,力求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示范园区打造成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根据农业资源条件及产业特色,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出特色突出、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一带、四区”的布局结构。即 一带:章江滨水景观-休闲农业带 四区:(一)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二)低碳循环农业示范区(三)现代农业科教园区(农三所)(四)绿色甜柚产业示范区)。
三、南康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增强科技研发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效益有待提高。从我市园区来看,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靠“广种薄收”和政策扶持来维持的,从中反映出我市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尚未真正成为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经济、社会、生态“三合一”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
2、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园区技术人才普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业主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金缺口较大。部分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缓慢,大面积连片土地供给不足。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和对策
1、统一认识,强化领导。要充分认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深层意义,应以建设工业园区那样的热情来建设农业园区,要对农业园区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制订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成立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园区建设提供服务。
2、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合理区域布局。要运用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使园区成为农民、市场、企业三者相连的桥梁。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要把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业主主导。政府主要是增强服务职能,加强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抓好典型推广,在制订政策、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引导发展上多下功夫。有选择的引进新品种,让园区在新品种的引进、研发、试验、推广上起到农业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要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要在致力发展农业园区的同时,实现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3、多方筹措,增加投入。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和扶持政策,同时要管好和用活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整合涉农部门的力量、资金、项目资源,向园区建设重点倾斜。另一方面要制订一些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各类社会资金。在搞好园区规划前提下,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业主,广泛吸引龙头企业进区开发建设,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承包开发。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激活机制,农民参与。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造就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氛围,使农民成为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完善耕地流转政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制定有利于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鼓励政策,使农民变消极为积极,支持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探索土地折价入股,通过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土地利润分配的办法,一方面使农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另一方面使土地以新的形式转换成对农民生活的长期保障,既保证了农民切身利益,又促进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
5、探索建立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耕作的单一经营思想,拓展为旅游业与农业园区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观光农业注重经营养殖、种植园,种养品种以新、奇、特吸引游客,游客通过观赏、采摘、烧烤、垂钓、消费农产品,其利润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亚洲3D打印展览会近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它被认为是华南最具影响力的3D打印专业展览会。在许多企业的展台前,3D打印机以及打印成品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工业领域,3D打印概念近年来都非常火。作为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30年前就已经被研究,美国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运用。
有专业人士认为,3D在国内的火爆,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国外专利技术到期,这为国内发展3D打印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20xx年,全球3D打印市场的规模大概是50亿美元,而这一数据在20xx年为30.7亿美元。20xx年中国的3D打印市场规模为10亿元,预计20xx年将增至100亿元。尤其是今年2月,国家三部委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业发展推进计划(20xx—20xx)》,中国3D打印产业被认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并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应用市场。
国际著名调研机构IDC亚太区成像、打印和文件解决方案项目主管MaggieTan在本届亚洲3D打印展览会上认为,中国市场很快会超越日本市场,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3D打印的市场。20xx年,中国3D打印机出货量37260台,“到20xx年,我们期待这个市场将会翻倍。”
据了解,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与以珠海及周边城市的珠三角,占据了中国3D打印产业市场的80%份额。行业内共识,只要占领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就等于占领了中国3D打印市场的制高点。
应用
煤老板用3D打印技术挖煤
MaggieTan说:“直到20xx年之前,人们都会质疑,3D是不是只是一个噱头,但是人们现在慢慢意识到它是一个真正在技术上可行的东西。”MaggieTan举例,中国在飞机制造行业也已经开始使用3D技术制造一些零部件,它改善了成本效益,飞机机身的重量也减少了不少。
珠海天威是全球最大的打印机通用耗材制造商,他们也在本月正式宣布由2D产业向3D产业转变。董事苏健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一年多时间实践,他们发现3D市场应用非常广泛。“有客户买我们的机器去煤矿,我们都非常奇怪。原来他们要打一个模型出来,告诉工人应该怎么去挖煤,所以这个行业每天都有新的应用。”
苏健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国内家庭购买3D打印机很少,国外家庭购买3D打印机用于DIY已经非常普遍。“这和大家的生活水平有关,也跟知识水平有关。”正因如此,苏健强认为,国内的家庭为3D打印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他还认为,在学校进行3D打印推广,让学生尽早接触3D打印知识,可以改变学生的观念,这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天威集团董事长贺良梅对中国3D打印市场的前景也持乐观态度:“中国用3D打印不是最早的,但是3D技术在中国会跟手机、电脑一样迅速普及,中国在3D打印领域也会成为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但目前市场的不成熟,也成为业内的一个共识。珠海市耗材行业协会副会长、再生时代董事总经理李广连有自己的观点:“现在3D打印让人感觉每个行业都可以用,每个行业似乎都没有一个大的突破,每个行业都在想办法找市场。”MaggieTan就说,中国今天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年轻也非常不成熟的市场,技术支持和服务还不足够。“如果你卖了一个硬件给一个大客户,还要考虑的是能不能给他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可能是3年,可能是5年,这样客户才能够意识到,这个新的硬件能够跟他们已有的设备集成在一起。”
隐忧
政府和企业如何避免盲目性
3D打印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李广连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政府层面对3D打印产业有很多的政策支持,但是政策的扶持需要方向和突破点。如果不找出一条差异化的实施办法,而是一味地“撒胡椒粉”,将难以奏效。李广连指出,在政府现在还很热衷此事时,有些企业一开口就要扶持,但往往也没有什么成果出来。
李广连认为,要发展3D产业,仅仅有政府支持,没有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依然行不通。更为重要的是,发展3D产业要寻找到与当地产业链相结合的地方。例如珠海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那么是不是可以想一想3D打印如何与健康产业相结合。
李广连表示,近年来在3D打印产业上,各种应用、各种新的技术出现非常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无序的竞争。现在价格的竞争非常大,这非常不利于国内3D打印产业的发展。“我现在已经看到有1100多块钱的机器,一旦真的进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我觉得对于中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是灾难性的。”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卫东此前在首届珠江西岸装洽会上也表示,大家对3D打印的热情,有些方面的热度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有些方面的热度又是过度的。“比如说像桌面机的3D打印机,中国现在超过上千家的公司在做。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公司成立呢?在一段时间之内,它们有生存的空间。但是,对于未来,我估计这上千家中有九成以上要倒掉,这有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苏健强也说,现在很多企业,尤其很多中小企业都去做3D,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华,但日子并不好过。“你不是做一个表面的东西出来,要有自己的技术,还涉及应用和销售,形成整个配套。”
观点
业内人士谈3D
国内落后20xx年
国内3D打印起步晚于国外。李广连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0年前是技术门派在研究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后走向市场。但国内相对来说,专门研究这门技术的科研机构还是比较少,就如珠海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学院去研究这门技术。“短时间内要想出现一个工业级的高峰,就必须引进很强的团队,形成产业链。”
苏健强也有相同的看法。他直言,一些企业会认为3D打印机很简单,但是在很多展会上,这些企业三年前是这台机器,三年后也是这台机器。“3D打印不仅仅是一部机器,还需要研发材料和喷头。海外开源技术你可以运用,但开源的东西是工程师用的,你要改进,让普通人可以应用。”
xx年我处确定了实现__个亿收入的宏伟目标,其中:处里下达给我们公司全年的收入指标是____*万元。为此,我们班子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致认为挑战与把握同在,风险与成功并存。我们将紧密围绕我处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继续深化好内部管理,不断探索,持续创新,重点抓好“管好”和“理顺”工作,写好“做精常规作业、做强措施作业和做大高新技术”这三篇文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技术素质一流的施工队伍,确保年收入突破____万元,争取年增加产值__*万元以上,为推进我处建设和谐企业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第一部分:我们完成____万元收入的优势与把握
06年1-10月份共修井__*口,其中检下泵井__*口,热注井__*口,冲砂检泵井__口,防砂井*口,挤灰井*口,找堵水井*口,创产值____万元。后两个月预计修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其中采油厂常规作业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合作开发措施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
目前来看,我们有“四大传统优势与必胜信心”:
一是全年日均交井__口、年产值__万元的生产经营水平的能力优势;07年,我们在现有队伍数量不变和市场份额不减少的基础上,在全年日均交井保持在__口、全年完成__万元收入方面,我们是有必胜信心的。
二是地域近、井况清、人员熟和经验多的服务优势;在现有用户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地缘优势,与用户实现互利共赢,在满足用户新需求方面,我们也有充分信心的。
三是有5台轮式修井机和__台履带式修井机,具备适应各种中小修作业施工的设备优势,在承接一般中型修井和复杂技术施工作业任务方面,我们也是有很大信心的。
四是有一支具有连续5年保持最佳创效单位、能打硬仗、用户口碑很好的队伍优势,充分挖掘技能专家技师多的技术潜力,继续打造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作业队伍,在建设一流作业队伍方面,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部分:目前,我们完成__*万元收入的弱势与难点
从06年作业工作总量来看,我们公司完成的常规作业井比重偏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措施井比重偏小,由此表现出我们的小修作业对采油厂的依赖性较大。随着采油厂的常规作业井逐年减少,措施井逐年增多,我们小修作业的工作量必然要相应减少。由此可见,在作业技术服务单一的情况下,我们要实现____万元的收入目标,将受到采油厂常规小修井减少的制约,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难点。
目前,我们存在三个方面的弱势与工作难点,对全年8000万元收入的完成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大多数区队还不能完全达到措施井作业的技术需求;二是稀油区块施工难度大、工序衔接还不够严密,施工进度未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三是职工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一般性习惯违章还存在,虽然遏制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但一些小磕小碰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效益和满意服务也是效益的观念在职工队伍中还没有形成绝对的主流意识,品牌意识还不够强,无功作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是成本全员控制上,单井核算没有实质性推进,与发展的全新理念相比还有差距。
(三)在队伍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一些基层干部的执行力不强,使一些生产指令和安全防范措施不能100%执行到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是职工培训的内容单一,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渠道好没有新的突破,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很规范,离现代企业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部分:我们必须做好的“三篇文章”和实现的“三个历史新跨越”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确定新的发展方向,构思新的发展谋略,实施新的发展计划,主要做精、做强、做大主业服务,培育作业技术品牌,扩大措施作业总量规模,增强创收能力和创收渠道,扩展我们的生存发展空间。
我们要做好的三篇文章是:一是做精常规作业,稳固住现有常规作业的服务市场;二是做强措施作业,逐步扩大措施井作业的服务市场;
三是做大高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拓宽新的服务市场。
第一是做精常规作业井这篇文章
每年至少要完成中、小修常规作业井__口,交井优质率和用户满意率达到95%以上,力争产值收入____万元。
第二是做强措施作业井这篇文章
我们将重点在各种措施作业井上多下功夫,完成各种措施井50口以上,一次成功率和用户满意率达到__以上,力争产值__*万元。其中:完成挤灰井__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左右;油井防砂__口以上,创产值____万元;找堵水井__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左右;化堵*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水平井5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
第三是做大高薪技术服务这篇文章
我们主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样板队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扩大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普及面,重点教好、学好、用好sagd技术,全面提升全员应用新技术的整体素质。力争措施井至少年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应用至少2项10井次以上,从而扩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展市场影响,增强竞争实力。在做好上述三篇文章的同时,我们力争实现“三个历史新跨越”。
一是要适应新形势,创新管理机制,经营承包指标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在06年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管理工作要全面创新,重点放在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和向管理要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准,确保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力争超过06年,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二是要开拓新思路,适应未来发展,扩展市场份额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我们要以建设稳定和谐和持续发展的作业公司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拓管理新思路,主要在完善管理规范上和丰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加大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力度,用全新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公司的持续发展,力争在扩大市场份额和抢占市场制高点上,续写新的辉煌,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三是要夯实新基础,浓厚文化氛围,加强基层建设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我们在06年创建局处两级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典型示范,规范基础工作,通过思想引导,机制激励,考核约束,使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全面开花结果,力争有50%以上的区队达到勘探局制定的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水准,在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上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第四部分:我们力争完成____万元收入目标、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三个历史新跨越”的基本思路
为完成____万元收入指标,达到超额__*万元目标,打牢最坚实的基础,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我们公司主要从创新管理入手,在精细化管理上舍得投入,在整治薄弱环节上肯下功夫,围绕写好做精常规作业、做强措施作业和做大高新技术这三篇文章,认真制定了“三个三三”的基本思路。
第一是做精常规作业这篇文章,重点完善“三个机制”,实现“三个进步”。
做精常规作业,是指常规的检泵、下泵、热注准备、冲砂、注灰、简易打捞、补孔、射孔等施工周期在一般两三天的期限内组织完井,从现场准备到施工操作直至交井投产,全部达到精品井的质量标准,方案符合率和施工一次合格率都能达到100%,全优率、用户满意率和结算率都在96%以上,无功作业控制在1%以下。用我们大面积的精品井服务,赢得用户信赖,打造出我们一流的常规作业井的服务品牌。从而减少无功作业和产值流失,提高常规作业产值的结算率。经过我们测算:我们的精品井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产值收
入和产值损失就会各增减____元左右。
为此,做精常规井作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一篇文章。我们重点实施精品服务,通过完善“三个机制”,力争实现“三个一流”。
一是继续完善单井奖励机制,鼓励精品作业,减少服务瑕疵,完井质量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在继续完善24小时优质高效交井奖励、当月产值损失奖励和超深井高效交井奖励以及高难度复杂施工井嘉奖的基础上,要继续深化单井奖励机制,实行精品井加倍奖励政策,同时,实现非精品井加倍处罚。合理运用奖励约束这个经济杠杆,充分引导区队、班组多交精品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杜绝人为责任的工序返工和无功作业,作业交井质量力争创出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并居于领先地位。
二是继续完善现场考核机制,深化三标作业,赢得用户好评,现场规范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全局创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东风,抬高工作起点,完善具有全局先进标准的现场考核机制,抓好213和212两个区队的典型示范,强制推行先进文化理念的施工现场,用全新的现场文化,重新规范我们公司整体的现场标准,力争全年有90%的施工现场达到96分以上,有50%的现场达到97分以上,用户对施工现场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整个公司的施工现场水准力争达到领先水平。
三是继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倡导绿色作业,打造一流品牌,服务信誉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重点健全公司、区队、班组和各个岗位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编制各种防范、预警、抢险和处置实施方案,建立具体有效的操作应用流程,加大防范措施的投入力度,在提高防范能力上下功夫,重点实行岗位责任风险承包,发现隐患就按事故处理,力争从根本上杜绝“三违”行为,为彻底消除井喷污染、人身伤害和工程事故的隐患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实现规范化操作,无害化施工,打造讲安全、重环保、保质量的服务品牌,整个公司的服务信誉创出一流水平。
第二做强措施作业这篇文章,主要做到“三个推进”,争取“三个提高”
做强措施作业,是指油井的酸化、压裂、找堵水、防砂、复杂打捞、挤灰等施工周期一般在三天以上的期限内组织完井,从施工准备到施工过程直至交井投产,全部符合用户的设计要求,方案符合率和施工一次合格率都能达到100%,全优率、用户满意率和结算率都在96%以上,无功作业控制在0.5%以下。用我们优质高效作业的服务,赢得用户信赖,打造我们一流的措施井的作业品牌。通过我们不断扩大措施井的服务品种,来增加措施井作业工作量,从而提高产值,达到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的措施井每增加一口,产值收入就会增加10万元。
为此,做强措施作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二篇文章。我们在做强措施作业上,做到“三个推进”,保证“三个提高”。
一是扩大服务领域,推进技术更新,提高服务种类
在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要把目前能够承接的酸化、压裂、找堵水、防砂、复杂打捞和挤灰等措施作业逐步做好做强。同时,还要在其他措施工艺上做出新的尝试,从而增加措施井的服务品种,扩大措施井的服务领域,增强措施井的服务实力。07年,我们力争在增加措施井服务种类上有所新的作为,至少在三口井上成功完成新的措施作业,增加30万元以上的产值收入。
二是满足用户需求,推进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在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在扩大措施井作业规模的同时,重点落实“环环相扣,工序紧密,措施有效,一步到位”的服务方针,进一步完善措施井的施工准备、施工现场、施工操作和交井投产的服务规范,把措施井的规范化服务再推进一步,把措施井的服务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实现严密组织,科学安排,精细操作,措施准确,施工有效,从而把措施井服务质量做强。保证每口措施井都能做到:施工措施一步到位,交井投产一次合格。力争缩短施工周期,为用户赢得宝贵的投产时间,为我们获得产值和利润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实施完美服务,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信誉
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在增加措施井服务种类和服务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措施井服务品牌的培育,进一步推进措施井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公司措施井服务的信誉。我们主要通过加强单井核算、质量承包、成本控制、工序监督和强化责任的管理手段,在措施实施上、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完井质量上,力争达到用户100%的满意,实现完美服务,无效措施为零。我们要初步打造出具有作业二公司特色的措施井服务品牌,从而提高我们公司措施井的品牌信誉,提高我们在措施井上的竞争实力。
第三是做大高新技术这篇文章,力争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提升”
做高新技术,是指我们把引进最新的井下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法和新装备等及时应用到服务实践,获得用户认可并不断扩大应用规模,从而壮大我们创收的技术实力。为此,做大高新技术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三篇文章。在做大高新技术上,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提升”。
一是转变职工培训观念,促进队伍技术素质的提升
我们主要在掌握和应用作业新技术上,继续实施“人才本土化”培养战略,加大培训力度,给干部职工搭建一个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平台,全面提高整个队伍的技术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油田的快速发展。我们主要通过深化技术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多元化培训等渠道,逐步培养整个队伍掌握sagd技术和大中修技术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培训目标是,措施井技术培训的普及率达到100%,sagd技术和大中修技术培训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努力培养“会学习、讲方法、能使用、重实践”的实用型人才,为做大高新技术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二是转变技术管理策略,促进外闯市场能力的提升
我们以曙工处外闯哈萨克斯坦大修作业市场为契机,重点改变以小修为主的技术服务格局,逐步向中修服务、特色技术服务和外闯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技术服务格局发展。07年我们要在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装备一套适应中修作业的施工设备,同时,准备一个能够胜任中修作业的施工队伍,最好的打算,能够完成3—4口中修作业井,实现公司历史上的新突破,从而,壮大公司争取外闯市场的技术能力。
三是转变技术服务理念,促进技术应用效益的提升
我们要抓好sagd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从而实现高新技术零的突破。首先,我们要选派最好的作业队伍参加新技术培训,抓好sagd技术的典型示范。然后,再逐步扩大应用的普及面,拓展新技术运用的新市场。我们将通过请专家授课、看教学光盘、印发辅导资料和现场操作以及岗位练兵等方式对sagd高新技术进行集中学习、消化和吸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的技术服务。我们应用sagd技术的目标是年施工__口井,每口产值在__万元左右,全年可增加收入__*万元。
综上所述,这是我们作业二公司实现年创产值8000万元以上及实现公司持续有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打算,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处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____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一
1.移动通信系统方面。
我们发现在移动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中,对基站建设技术人员的需求是十分庞大的,基站建设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要求不是很高,并且从事基站建设的人员的工资待遇比较优厚,而这方面的人才技术人员非常缺乏,潜力很大。必须要有从事基站建设和维护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经验,深入了解基站建设和维护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操作方法。通过我们前一年对基站建设的调研,使我们对基站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第2代移动通信网络即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告别了大规模建设基站的时代,对基站建设方面的人才需求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我过第3代移动通信的开展对基站和业务方面的人才数量又会有大量的增加。所以,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同时了解了与基站和业务开发相关的方面。
当然,基站建设仍然是我们的重心所在。首先,基站建设和基站维护工作是具备共通性的。基站建设和基站维护都是围绕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子系统的,它们的工作都是在基站展开的,都是对基站进行操作的,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是一致的。从事基站建设的人员是完全能够适应基站维护工作。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已形成一定规模,告别了大规模建站的时代,但是,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成熟,已经不单单是语音通信更多的业务是向着多种数据传输的方面发展的所以其投入商业运营指日可待,我们又将进入另一个网络建设和多方向业务开发和使用的时代,对基站建设和业务开发的人才的需求的高峰又将到来。所以,基于基站建设、基站维护和业务开发的发展前景,我们更加坚定了3G通信技术所带来的各方面的供需关系的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拥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是数量最庞大,我们也就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基站。如此众多的基站,其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又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移动用户的增加和通信理念的改变就需要更多的新业务来满足从而就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新业务的开发,所以就同样需要一批数量庞大的.基站维护人员和业务开发人员。需求是庞大的,但现在这两方面的人才是奇缺的。现在从事基站代维的基站维护人员,除了从基站建设岗位上来的,其余都是通过公司的短期培训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而各个公司的培训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大量、长时间的培训相关人员。从事基站维护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要求不高。从我们与相关公司的人员的交流和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的体验,对于基站维护人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高。比如某公司对与GSM网络基站维护人员的要求是:具有GSM网络基本原理知识,对移动通信GSM网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完全能够满足其对理论知识的要求。
2.光纤通信方面。
在这次调研中,了解到我国的光纤网络市场规模庞大,专业施工维护人员需求旺盛;光纤网络的主要增长点已转向为网络业务服务,我国以固定电话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光纤网络建设已趋饱和,而迅猛发展的移动业务和网络业务就成为光纤网络新的增长点。从而带来的人员数量需求还是很大的同时行业对光纤传输设备施工和维护人员的要求及其待遇还比较理想。
3.移动通信行业方向。
近几年的移动通信行业已经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各种条款来规范通信行业,各种新的业务也纷纷推出。移动运营商更加注重业务创新和品牌塑造。
近年来,随着3G网络的开展,移动运营商致力于加快业务创新和注重业务品牌。可以看出,传统的语音业务在将来不再是移动运营商获利的主要手段,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通话的需求,人们把手机当作娱乐、办公的工具。同时资费的规范对稳定移动通信市场秩序、提高运营企业自律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措施使用户在生活中少了很多麻烦,对移动运营商的满意度增加了,信任也增加了。
4.移动通信终端方向。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移动通信用户大幅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手机制造业也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而随着2.5G市场到3G的业务出现以后,手机定制已经在更广、更深的层面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所以从事通信所需硬件方面的开发即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
5.城域宽带网络的大力发展
随着网络和通信的发展和普及范围的不断增大,城域网开始建立,具有广播式业务信道和交互式业务信道的统一的城域网,这是一个集声音、图案和数据于一体的带宽、高速、多业务,能覆盖全地区、技术先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能与国内国际通信接轨、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广播电视和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城域网络。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到城域宽带网络的主要增值点已转向为后期运营业务服务,行业对维护人员的要求及其待遇也将发生改变。
6.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培养人才方向应该基于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光通信、INTERNET通信方面的测试、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维修及企业网络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通信设备的测试与维修人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掌握通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计算机通信网络使用、安装调试及维护的,能从事个类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制造与开发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硬件知识技能及通信技术技能。
7.就业前景:
即使每年几大运营商都会发布一个相对有规模的校园招聘计划,但通信类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优势。但是,近年由于网络宽带和3G通信技术的兴起,给疲软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当今Internet数据业务不断升温中,在固定接入速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3G移动通信系统也看到了市场的曙光,为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普通用户所关注。由此可见熟谙3G通信技术的专业人才在不久的将来就业前景将十分广阔。就业方向:通信设备制造、通信系统运营、通信系统施工企业、设备测试、技术支持、销售、辅助设计等。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太挑剔的话,我们在毕业后找份工作应该不是很难。
近年来,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经济逐年增长,__年畜牧业产值实现41.9亿,占农业总产值的65%,畜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技术人才储备严重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县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已刻不容缓。现针对我县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特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人才现状
(一)人员分布基本情况。平昌县畜牧食品局成立于1981年5月,现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内设8个股室,直属站所5个,共有干部职工348人。人员分布情况为机关管理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工勤人员25人。
(二)人员文化程度情况。在文化程度上,现有硕士生1人,本科14人,专科学历34人,中专(高中)学历216人;在专业技术职称上,有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2人,初级职称190人。
(三)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年龄35岁以下91人,36-54岁的190人,46—54岁以上的30人,55岁以上的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龄日趋老龄化。据调查,局属4个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36-55岁的占66.4%,而35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才仅占28%,人员呈现老年化;另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4%,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40.8%,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58%,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偏低。
(二)专业知识陈旧老化。进年来,由于经费等方面因素制约,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从未安排过脱产10天以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现有专业技术知识基本上都是干部职工参加工作前在学校获得的,少量零碎的则是通过网络和报刊杂志自学获取,专业技术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知识陈旧老化,对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专业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三)直属单位人才短缺。局属4个单位现有编制76人,实有编制61人,空缺编制15个,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现有编制23人,实有人数19人,空缺编制4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编制23名,实有人数15人,空缺编制8个;品种改良站现有编制14人,实有人数13人,空缺编制1个;饲草饲料站现有编制16人,实有人数14人,空缺编制2个。
(四)人才引进渠道呈短板。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对畜牧行业偏见,导致畜牧工作人员身价受损,社会知名度较低,许多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畜牧系统从事工作,然而现行招录政策门槛也较高,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加之待遇较低,不利于人才引进。
三、对策和建议
(一)适当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建议组织、人社部门适度放宽人才引进范围。根据需要,从招录本科学历降至专科,采取多渠道引进人才,尽可能从基层选调优秀的技术人才到相关单位,也可以跨行业引进人才,已便夯实人才队伍。
(二)准确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议主管部门应摸清现有人才情况,对现有的技术人才专门建立档案,并对他们的专业特长、专业爱好、工作成绩做详细的调查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专业技能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最终学有所成。
(三)切实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建议主管部门每年集中开展1—2次畜牧兽医技术专题培训,聘请专家和教授开展专题讲座,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推荐年轻的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函授,并分期分批派技术骨干到外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和讨论,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打破常规,对现行用人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应进行重点选拔和培养,并推荐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对相对弱势的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大奖励资金补助标准,积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甘愿为加快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步伐献计、献策、献成果,把他们的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振兴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引言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活动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的特点,确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为了让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优良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的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学前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析学生,把握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开学初,我设计了针对初一新生的调研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赛情况”、“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以及“想对老师讲的”几大板块。根据调研表的分析(见图1-图10),力争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调研结果统计: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略
2、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现状统计
学生中有90%左右的对键盘分布较熟悉,认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正确的有15%,62%的学生觉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基本正确,有23%的不正确。当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还要通过观察才能证实。如果确实如学生的自我认识那样,我们就有必要发挥前15%的学生的作用,对后23%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加快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统计数据中知道,对于使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层面以上的学生占50%左右,完全不会操作的有45%左右。怎样才能让操作熟练的那16%左右的学生有新知识可学而不是“吃不饱”,又要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得了”而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还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级差异很有好处。
3、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较大一个板块,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景其应用”既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实际中非常需要的知识。所以我把这些作为了解学生的切入点,设计了本次问卷。
在调研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有近70%的学生渴望多学,“不想学习”和“学不学无所谓”的总共只占6%,说明学生的求知*是强烈的;有选择地学习者为24%,说明当代初中学生有思想,也有主见,这对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设置学习任务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好信息技术课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制订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驾驭学生和教材,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
刻学策略是关于教学决策的谋略。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度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为提高教学效率,极大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好,学生群体基础肯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强烈的要求,并努力想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的实际,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进行教学,适当删去与小学重复的学习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富有童心的作品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用word来写作文和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上的和光盘里面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广阔天地,提供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协作学习”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小老师”适用于教学内容为一些同学已经掌握,或者还有代表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听讲者的创作意识。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让他们与学习伙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能锻炼口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其不断成长。对聆听者来说,演讲者是同学、伙伴,展示的是自己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亲近感是老师无法替代的。同时,自己同学能制作的,我也能制作甚至会更好,从而一种学习的*、创作的热情很自然地被激发起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中可采取坎解接受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只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是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愉快中进步。
一、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盟紧紧围绕实施现代农牧业发展战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已形成的肉牛、肉羊、牧草、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布局,依据农业部发布的年度主推技术和农牧民技术需求,积极开展农村牧区实用技术推广,促进先进实用技术快速进嘎查(村)、入农牧户、到田间草牧场。
畜牧业方面,重点推广了绵羊人工授精、牛羊胚胎移植、同期发情、性控、多元杂交、种羊系统选育、牛羊标准化养殖管理、舍饲育肥、动物疫病防控及高产饲料种植、饲料青贮、氨化等技术;种植业方面,推广了水地高垄栽培、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玉米“一增四改”、马铃薯“两增五推”、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先进生产技术,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85%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推广联盟,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围绕农牧业实用技术,构建由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市场化服务组织、农牧业乡土人才参与和分工协作的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技推广联盟,积极探索农牧业科技成果引进、推广、转化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解决了大量农牧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如: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草原畜牧业工程研究院、仁创沙漠资源利用研究院,承担了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优质特色肉羊、肉牛、马品系培育及产业化示范”等项目,解决了地方优良畜种保护和新品系培育的问题,在加速畜牧业优势资源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如:牧民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农畜产品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羊肥尾油脂产品、牛羊副产品和冷冻牛羊肉解冻、生鲜肉分割包装等技术研发,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二)通过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推广实用技术。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是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在农牧业生产中应用与转化的服务载体,是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核心。园区基地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牧民受益”的原则,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抓手,遴选文化程度较高、种养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农牧户或其他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作为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培育和良种畜引进与繁育,通过分户指导、交流观摩等措施,推广应用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如积极探索以牧业大户为单位建立农技推广示范点,在各苏木镇分别建立了33个典型示范点,示范推广了多肋骨乌珠穆沁羊人工输精技术、肉牛冷配技术、肉牛同期发情技术、肉牛育肥技术,以示范点带动农牧业技术推广,反响良好。目前,全盟共建有国家、自治区、盟、旗、苏木(乡镇)五级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104个。
(三)引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引领农牧民在产业化进程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政策扶持,引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如xx大庄园肉业公司、阿巴嘎旗额尔敦肉业等企业,实施了以公司为龙头,合作社、协会为载体,形成上连市场,下连牧户,中间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对基地产品品种质量的要求,极大推动了农牧民科学种养殖的积极性,联户经营、合作经营也为大规模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化机械作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四)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培养了大批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通过实施国家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和盟级“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同时,各旗县市(区)每年冬春季节都要组织农牧业科技大培训,以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田间学校、科技大集、入户指导、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开展适用技术普及化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据统计,每年开展的各类培训约10万人次,其中由农牧业局、就业局、扶贫办牵头培训的农牧民有2万人次,印发各类培训教材、宣传单、明白卡等近20万份。
(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拓宽了农牧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各地除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宣传片等传统模式宣传农技知识外,积极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技术,APP、12396、12316、蒙文科技信息等网络平台服务,拓宽了农牧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互联网+畜牧业平台已在、正蓝旗、太旗、西苏旗等地进行了农村信息化试点,为农牧户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直接进行畜产品交易提供了方便。
二、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工作不能形成合力。从调研结果看,全盟盟旗两级技术推广机构较为健全,并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苏木乡镇自20__年机构改革后,乡镇级原有农技推广机构与其他部门合并成立了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基层综合办事机构,人员人事任免、工资、原机构财产归乡镇政府,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对人员、财产不具备有效的管理。由于人员专业分工不明确,导致安排的业务工作执行不畅,配备的技术设备流失严重。
2、技术人员数量少、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几乎没有专职从事技术推广类业务的人员,人员多年不交流、不充实,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水平、专业结构早已不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需要。以牧区牲畜防疫和治疗为例,全盟79个苏木乡镇畜牧兽医站共有职工391人,其中302人为官方兽医,职业兽医仅有8人,这与全盟近1400万头只牲畜的防疫治病工作极不相称。我们调研的旗县均反映基层急缺懂得牲畜防疫和治疗、熟练配种和育肥以及指导农田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的专业技术人员。
3、实用技术推广经费短缺,基础设施、服务手段严重滞后。20__年—20__年,盟财政通过“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项目三年共安排了220万元专项资金。20__年,上级业务部门、盟本级和各旗县市(区)财政均未安排与实用技术推广有关的培训和业务经费。我们调研走过的四个旗县,除农牧业局经政府协调暂时拥有一处试验示范场地外,其他旗县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均没有所属试验场地,无法履行“实验—示范—推广”的职责。基层技术推广部门经费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4、农牧业生产经营现状制约实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农牧民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联户经营、合作社规模化经营还未全面实现,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作业存在矛盾,一些组织配套技术、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等新型农牧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使用受到限制。如,农牧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不合理,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中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低档次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三多三少”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地区和行业间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养殖业低,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低的“两高两低”矛盾依然存在。牧区机械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农区,剪羊毛、药浴、饲喂、清圈等机械化率不足10%,牲畜粪便处理设备基本空白。
5、生产经营者年龄老化、综合素质低下制约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农牧区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农牧区从事生产的绝大多数为50—70岁人员,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创新意识薄弱,生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和模式上,对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市场信息接受较慢,新型的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三、几点建议
解决当前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抓好“三农三牧”工作的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建议盟委行署尽快组织编制我盟现代农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高水准、前瞻性的制定支撑我盟现代农牧业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农牧业科技发展意见;农牧业主管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坚持把科技创新融入到引种、育种、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减羊增牛”战略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盟旗两级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专业站所要各有专长,至少每年确定一个课题,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经常深入基层,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活动;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体制机制不顺、基础建设薄弱、经费无保障等困难,帮助解决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把理顺和健全基层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强化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要求,建议在苏木乡镇建立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专门机构,明确编制,公开选拔和招录农大、职业学院等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灵活职称评定、完善激励机制,在选人才、留住人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嘎查村级农技服务点,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依托嘎查村级农牧业技术人员、植保员、防疫员、科技示范户、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建立开放运行的嘎查村级农技服务点。同时,采取政府购买、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鼓励发展各种民营科技企业,兴办各类民间农牧业科技服务、研究组织,特别要积极扶持疫病防治、剪毛、打草、佩戴耳标、机耕、运输、送水、设施维修等专业服务组织发展,为农牧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通过健全队伍,理顺关系,上下贯通,逐步建立起“官民”合一的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
(三)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要强化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指导和管理,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试验示范基地对现有农技推广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实践锻炼,努力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科研尖端人才,吸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加盟、技术入股,提升基层实施科技专项能力。创新搞活人员流动和工作考评机制,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民生志愿者服务计划等,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调研反映,xx职业学院每年约有200余名畜牧业专业毕业生,几乎全部被我区各盟市和新疆、青海甚至蒙古国聘用,且呈供不应求态势。而在我盟,一方面基层急需农牧业技术人才,一方面培养的人才不断流失,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涉农涉牧、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建立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切实从我盟农牧业长远发展考虑,出台培养、选拔、使用农牧业实用人才的规划和相关优惠政策,重视发挥xx职业学院在培养农牧业专业人才方面专业领先的独特优势。
(四)突出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视并解决基层农技部门开展必要的科学研究、实践创新和中间试验、多点示范所需要的试验场地。对现有以项目为支撑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优质良种畜繁育基地、农牧业新技术示范园等,要制定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统一挂牌命名,在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等方面给与扶持,力争把这些基地建成高效农牧业展示园,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示范园和引导群众科技致富的样板园,进一步促进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用科技武装农牧民头脑,使他们真正弄懂良种与良法配套、农牧机与农牧业结合、生产与生态协调,推动农牧业全面走上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五)加大农牧业科技资金投入。坚定不移地抓好现代农牧业发展,推动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通过规范土地、草牧场流转机制,推动企业和合作组织适度规模经营,为集中连片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提供可能。完善科技投入机制,通过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地方财政投入、金融部门支持等多种形式,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金融贷款为支撑、农牧民投资为主体、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牧业科技投入机制。聘请科研院所专家围绕绿色生态农牧业搞好项目策划与论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增加农牧业科技推广经费;鼓励群众兴办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组织,并给与经济补贴,充分调动群众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六)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职业农牧民。
首先,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根据农牧户专业化种养殖类别、职业化分工等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多批次开展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培训。面向生产、养殖、繁育等不同技术管理主体,精准制定菜单式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和精准度,确保每个专业化家庭农牧场主都熟练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其次,积极发挥科技增效示范典型的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效益对比等模式,发挥现场观摩教学的作用,促进科学种养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
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和青年农牧民回乡创业,对其中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热爱农牧业生产的青年骨干要在专业培训、项目扶持、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与倾斜。积极推荐他们到职业学院、农大等专业院校继续深造,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农牧业生产经营好的经验和作法,创造机会让他们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协作联盟,鼓励他们创办合作社或开展联户经营,努力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职业农牧民。
为了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快了机电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地社会调研。
一、机电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伊犁州已成为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现已有数十家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入驻伊犁,专业技能人才每年缺口达万人以上,其中机电专业人才缺口占其中80%。
据报载,我州机电技术工人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电技术人才已成稀缺。
据统计,目前我州机电操作人员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地区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州的机电技术操作人员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一方面,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机电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我州对机电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对机电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中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教改后的机电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技能型人才特色。
三、机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机电技术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职业学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中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4.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南方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
四、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臵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设备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
(二)机电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由渝西学院教师带队,我们重庆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一行32人于20__年11月底飞抵上海,对上海市的信息技术示范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小学。期间考察了这两所小学的校园软硬件建设、聆听了校长、教师们的经验介绍、观摩了示范课、进行了座谈讨论。考察结束后感受很深,受益颇多,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示,鼓舞了干劲,故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寄予笔端,以便与大家交流。
一.学校概况
我们此次考察的两所学校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小学。首先考察的汇师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创办于1884年,建校已有120年,1998年转制,是一所五年制小学。现有27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无论从师资条件还是硬件条件来看都是一流的名牌学校。北蔡小学是一所镇小,建校时间稍晚一点,但也有98年的历史,有一千多名学生,33个教学班,在名气上虽不如汇师小学,但它是一所非常具有特点的学校。学校曾被命名为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上海市愉快教育基地学校,上海市小学语文研究实验基地,浦东新区教科研实验基地,浦东新区青年干部培养基地。总的来看,这两所学校都各具特色。
二.校园环境
上海汇师小学的校园环境设计充分考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学校环境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主义关怀。一进校门,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向世人昭示着她不寻常的历史,在环境布置上,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彰显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橱框里陈列的学生制作、还是走廊上、墙壁上张贴的书法、剪贴、小报、绘画等,都让我们感到这所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学园,更是儿童自由发挥的乐园;而北蔡镇中心小学却别有风格。校园环境优美,有全塑胶操场、小花园、假山水池、象征“智慧结晶”的雕塑、学生艺苑书画廊、双语天地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无论是教学楼还是操场跑道,都显得很宽阔,有气势,呈现着浓烈的现代气息,体现着一个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大教育理念。
三.硬件设施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两所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当然首先要考察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汇师小学是90年代中期引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开设得较早,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除电化教室、电脑房、信息工作室外,每个教室均配有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和电脑。已建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硬件建设非常先进。北蔡镇中心小学也有电脑房、舞蹈房、图书馆、乒乓房、闭路电视、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室、阶梯室表演厅等设施,硬件建设稍逊于汇师小学,但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却别具特色,网络的利用率甚至高于汇师小学。
四.教学特色
汇师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也是徐汇区教育改革和办学条件颇具亮点的学校。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与教育教学骨干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这所学校发展的三个支撑点。该校教师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和反思,在理念、手段方面进行探索。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计算机不只作为工具,还应该营造环境、氛围,形成一种信息技术文化。而要营造信息技术氛围,必须以改造教师为中心。学校以样本自培活动为主要载体,对任职教师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是全市第一批教师自培基地。
该校的教学实践具体从两方面入手:
1、探索教学流程。教学流程通常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2、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包括:情景教学的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合作信息处理的设计。教务处焦教师特别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据她介绍,该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低年级以电脑画为主,中年级以制作小报为主,高年级以制作网页为主;同时学校很重视信息技术整合教育。从汇师小学出版的信息技术整合专著来看,该校在学科整合方面作了很深入的探索。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蔡小学很重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成立了科技、艺术兴趣小组,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因此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遵循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的原则。学校以自主教育,双语教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每年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教学节”、“体育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北蔡小学遵循学习的规律和教学规律,促进人的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该校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在:
1、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以文本学习与超文本学习为学习的内容,展开“小学生社团”和“网上学习”两个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集中力量开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建立健全多元、开放的学习评价制度,激发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质量。
3、这种学习不仅是在学校范围内,更应该是在广阔的社会。
4、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成为主流意识和自觉行为。该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地融入了“网络”的元素,他们在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并且该校的网络利用率非常高,“网络”教学及宣传成了该校的一大特色。目前,学校还将陆续推出一批探索性课题。
除了聆听了学校领导的教学经验介绍外,我们还听了两节示范课。我们所听的课中,无论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还是高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都跟我们过去传统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别,过去那种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的乒乓球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见了,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的课堂,在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活动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通过动手实验、合作讨论,表演,既掌握了知识,开拓了思维,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老师们能忠于教材,但却不照搬教材。他们更加注重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重知识技能训练,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我把这两所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点作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
1、都注重任职教师的培训,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
2、重视学习评价。
3、都在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的整合方面颇有建树,各自出版了整合教学方面的专著。
4、都注重营造一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氛围。
5、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促进学校教育。
它们的不同点是:汇师小学更注重于学科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根本,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宗旨,本着“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兴教学”的思想,突出名校的办学特色。而北蔡小学则以“依托社会,融于社会,服务社会,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在重视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重点,通过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健康心理和独立人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
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不仅要求教会掌握技能,更承担着学业水平测试的重任,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的不足以及教师的认识也有偏差,导致这门年轻的科目逐渐演变成为“四不像”,既不同于传统科目那样,却也没有自身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次调查重点先从教师入手,寻找教学方面的原因并分析对策。
一、调查设计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高中老师群体的特殊性,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采用网上在线调查的方式,这样便于老师们的操作和笔者后期结果的统计。本次调查一共抽取了城乡的几所学校,在抽取这些学校的时候考虑了城乡差别和学生素质的差别。通过这样的设计,基本能反映各个学校的基本教学情况。
二、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问题 6 个,争取能较全面地调查出想要的结果,调查结果主要采用在线调查网站自动生成的图表呈现,结果分析如下:
1.您对自己目前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A 不满意(6.26%)?摇 B 不太满意(43.75%)
本题主要调查信息技术老师对自己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目的是想知道他们对于目前自己教学的心理状态。选择“很满意”的人占的比例很少,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态度是有一定保留的,另外,通过笔者采取的对话交流得知,选择“较满意”的 50%,其实更多的不是对教学本身满意,因为上课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2.您是否愿意去尝试别的教学方法? A 非常愿意(25%)
B 可以试试(62.5%)?摇 C 不太敢尝试,怕学生不适应(12.5%)?摇 D 很满意,不愿意,习惯了(0)
选 D 的人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没有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特别满意的,大部分人还是表示愿意去尝试其它的教学法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不太敢尝试,怕学生不适应”。对于选择此项的老师,其实他们的心理很好理解,学生的习惯在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改变过来,而高中的信息技术有一个过关测试,所以这部分老师可能由于学生的素质原因,万一学生适应不了新的教学方法,耽误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3.如果遇到学生向您提的问题,您一时无法回答时,您一般会采取什么措施?(多选)
A.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独立探索答案或者问题(31.26%)
B.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答案或解决方法(62.5%)
C.在自己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法时再告诉学生(43.75%)
D.说一个大概的解答(12.5%)
当学生遇到问题而老师一时无法回答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老师会采取是什么措施呢?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老师选择“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共同寻找答案或解决办法”,还有 31.25%的老师选择“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独立探索答案和解决方法”,这两种老师的出发点都是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但是不同的是:前者鼓励小组合作,后者则是单兵作战,相对而言,在信息技术课上,小组合作探究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个从后期的对学生的调查就可以看出来。
4.您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到底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多选题)
A.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56.25%)
B.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理(25%)
C.提升学生信息素养(81.26%)
D.其他(31.25%)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科目,但和传统科目一样遵循教学的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从调查数据来看,选择“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人次最多,达到 81.25%,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上,大家还是比较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的,但是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很好的方法才行。这也正是我们老师目前最欠缺的。
5.您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多选题)
A.不熟悉新课程的内容(6.25%)
B.不善于组织探究式、合作式学习(31.25%)
C.不知道怎样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68.75%)
D.不清楚怎样开发课程资源(25%)
从调查数据看,有 68.75%的人次选择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25%的人次选择“不清楚怎么开发课程资源”,31.25%人次选择“不善于组织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仅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不熟悉新课程的内容”。其实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选哪个选项,都是出于对课程和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效果也由实践产出。
6.对于您所教授的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同学( )。
A.完全可以记住(6.25%)?摇
B.可以大部分记住(43.75%)?摇 C.只能记住一小部分(50%)
本题主要是测试就目前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掌握的情况。通过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可以完全记住的同学是比较少的,有一般的老师反映只能记住“一小部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老师上课所采用的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提不起学生兴趣,导致信息课对他们来说就像鸡肋,这种现象很可怕。
三、总结
以上数据基本是真实的、可靠的,可以反映一定的教学现状。从调查数据来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借助任务这个工具来驱动学生去学,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合理适当的任务介入,课堂是失败的,而且也无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有不少教师苦于想尝试新的教学法却又不敢尝试,原因在于他们“怕学生不适应”,这种担心似乎显得有点多余,其实学生是否适应,很大部分在于老师是否能够进行很好的引导,我们老师不能忽略
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是鲜活的学习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因此,在这方面,老师们应该多多加以引导。
聆听李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分析》专题讲座,使我对信息技术教学从理论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特殊性,同样也有优势,我们应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期末总结是每个学期末必做的一个作业,总结不仅让学生梳理了信息技术课上的收获与不足,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具有挑战性,需要灵感与创意,可以尽情发挥的作业;教师对作业的及时评价、反馈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就感,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关键要素。
老师每次都非常认真地讲解,而且让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原理,而不是具体细节操作,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索开发细节。作业的形式也没有给我们很大的限制,留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真正体会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是吸引学生的第三个关键因素。
二、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信息技术课
●我感觉信息课十分有趣;
●在创新创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更让我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
●体验到了收获的乐趣;
●我的作业上榜的时候,觉得尤其高兴;
●上信息课是一件享受的事;
●看到老师对自己的或肯定或建议,看到同学们精彩的作品,实在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期末时打开我的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的17次作业让我很有成就感。
三、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是由个人的兴趣、好奇心、快乐体验等所引发时,就是出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表扬、成绩、奖励、社会压力等所引发时,则是出于外部动机。
2、强化学习理论
强调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是外部事件。
(1)正强化:通过奖赏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如:利用好成绩、赞扬和一些特权等来刺激、奖励学生,激发学生养成教师期望的习惯与行为方式。
(2)负强化:通过迁移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如:利用不好的成绩、惩罚、剥夺权利等来阻止学生的某些行为,如一些小学生做作业是为了避免家长和老师的责骂。
3、需求学习理论
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固有的需求和内在压力,而不是由外在的奖励和惩罚。那么,人有哪些需求呢?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理论:
一个人,只有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爱、自尊、归属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去满足更高一级的需求。
需求学习理论:
当学生投入精力到学习中,主要是想满足三方面的需求:成就、归属、影响力。
四、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此外,玩计算机游戏是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事情,为此,我因势利导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
(二)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它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1、即学即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即学即用是激发学生间接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使信息技术学科在即学即用方面独具优势。作为一种工具,学习信息技术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应用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实不仅是学生,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文字处理之后,拿到自己用计算机打印出的第一篇文章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都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即间接学习兴趣。即学即用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创新的环境,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学生能力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吸引学生去创新,通过思考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即学即用,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后面加入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任务,当然要确保这些任务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相连。此外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学习告一段落时,加入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集中体现前面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挖掘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善于把所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要设计一些环节来显示学生的才能,让学生经常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2、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需要因材施教。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长,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50名学生。尤其是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门学科课堂教学都要重视的问题,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个问题又具有特殊性,从教学内容上有其难点,从上机教学的方法上又有其优势,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以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平台。文章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应用;直流输电
【中图分类号】tm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xx)08-0170-02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工技术中的新技术,是电力与电子技术(强电和弱电技术)的融合,已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未来输电系统性能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发电环节、输配电系统、储能系统等等。
一、发电环节电力系统的发电环节涉及发电机组的多种设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以改善这些设备的运行特性为主要目的。
(二)大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控制。静止励磁采用晶闸管整流自并励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造价低等优点,被世界各大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由于省去了励磁机这个中间惯性环节,因而具有其特有的快速性调节,给先进的控制规律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并产生良好控制效果的有利条件。
(二)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水力发电的有效功率取决于水头压力和流量,当水头的变化幅度较大时(尤其是抽水蓄能机组),机组的最佳转速亦随之发生变化。风力发电的有效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风车捕捉最大风能的转速随风速而变化。为了获得最大有效功率,可使机组变速运行,通过调整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使其与转子转速叠加后保持定子频率即输出频率恒定。此项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变频电源。
(三)发电厂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平均为8%,风机水泵耗电量约占火电设备总耗电量的65%,且运行效率低。使用低压或高压变频器,实施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低压变频器技术已非常成熟,国内外有众多的生产厂家,并有完整的系列产品,但具备高压大容量变频器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不多,国内有不少院校和企业正抓紧联合开发。
(四)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开发利用无穷尽的洁净新能源———太阳能,是调整未来能源结构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大功率太阳能发电,无论是独立系统还是并网系统,通常需要将太阳能电池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以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逆变器成为系统的核心。日本实施的阳光计划以3~4kw的户用并网发电系统为主,我国实施的送电到乡工程则以10~15kw的独立系统居多,而大型系统有在美国加州的西门子太阳能发电厂(7.2mw)等。
二、输电环节(一)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
柔性的交流输电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技术,近年来在世界上发展迅速。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如线路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降低输电损耗。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如机械控制的移相器、带负荷调变压器抽头、开关投切电容和电感、固定串联补偿装置等,只能实现部分稳态潮流的调节功能,而且,由于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响应慢,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柔性连续调节电力潮流、阻尼系统振荡的要求。因此,电网发展的需求促进了柔性交流输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到目前,facts控制器已有数十种,按其安装位置可分为发电型、输电型和供电型3大类,但共同的功能都是通过快速、精确、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中一个或几个变量(如电压、功率、阻抗、短路电流、励磁电流等),从而增强交流输电或电网的运行性能。已应用的facts控制器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调相机(statcon)、静止快速励磁器(pss)、串联补偿器(sssc)等。近年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已经在美国、日本、瑞典、巴西等国重要的超高压输电工程中得到应用。国内也对fact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每年都有数篇论文发表,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acts设备只有清华大学和河南省电力公司联合开发的±20mvar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asvg)
(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hvdc)
1970年世界上第一项晶闸管换流阀试验工程在瑞典建成,取代了原有的汞弧阀换流器,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正式应用于直流输电。从此以后世界上新建的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晶闸管换流阀。新一代hvdc技术采用gto、igbt等可关断器件,以及脉宽调制(pwm)等技术。省去了换流变压器,整个换流站可以搬迁,可以使中型的直流输电工程在较短的输送距离也具有竞争力。此外,可关断器件组成的换流器,由于采用了可关断的电力电子器件,可避免换相失败,对受端系统的容量没有要求,故可用于向孤立小系统(海上石油平台、海岛)供电,今后还可用于城市配电系统,并用于接入燃料电池、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目前,全球已建成的直流输电工程超过60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
1.天生桥—广州直流输电工程(20xx年)±500kv,1800mw,980km
2.三峡—常州直流输电工程(20xx年)±500kv,3000mw,890km
3.三峡—广州直流输电工程(20xx年)±500kv,3000mw,962km
近年来,直流输电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轻型直流输电采用igbt等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组成换流器,应用脉宽调制技术进行无源逆变,解决了用直流输电向无交流电源的负荷点送电的问题。同时大幅度简化设备,降低造价。世界上第一个采用igbt构成电压源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工程于1997年投入运行。
(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svc是用以晶闸管为基本元件的固态开关替代了电气开关,实现快速、频繁地以控制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方式改变输电系统的导纳。svc可以有不同的回路结构,按控制的对象及控制的方式不同分别称之为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晶闸管投切电抗器(tsr)或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我国输电系统五个500kv变电站用的svc容量在105~170mvar,均为进口设备,型式为tcr加tsc或机械投切电容器组。国内工业应用的tcr装置大约有20套,容量在10~55mvar,其中一小半为国产设备。低压380v供电系统有各类tsc型国产无功补偿设备在运行,但至今仍没有一套国产的svc在我国的输变电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