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波》后的心得体会(汇总4篇)

读《风波》后的心得体会(通用4篇)

读《风波》后的心得体会 篇1

《风波》是一首极富特异性的“情诗”。它不象二十年代初期一般情诗那样怯弱而羞涩,也不象同时代的“湖畔情诗”那样带着孩子般的甜蜜和单纯,闻一多的情诗是受过灼伤的,无论多么热烈,也不显露出表面的喜悦和轻狂,正如他的作人一样。

诗人对爱是虔诚的,“我戏将沉檀焚起来祀你”,一开始就点出了这爱的珍贵,然而这珍贵的爱竟来得如此之难,在诗人纯洁而执着的追求中还要陡起“风波”。“那知他会烧的这样狂!/他虽散满一世界底异香,/但是你的香吻没有抹尽的/那些渣滓,/却化作了云雾/满天,把我的两眼障瞎了;”青春的盲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看不见你,/便放声大哭,/象小孩寻不到他的妈了。”诗人以双目失明这一人生中极度的不幸,来比喻爱情追求中的风波。它不仅导致个体生命的残缺,更预示着美好追求的破灭。如果全身心投入的奋斗变成了徒劳,那么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年轻的心灵放声大哭,急于寻找爱的归宿。虽然这风波只是诗人极富戏剧化的虚拟,但那动人的真情却是不掺半点水分的。终于,真挚的爱心得到回报:“立刻你在我耳旁低声的讲:/“在这里,大惊小怪地闹些什么?”一句温存的话语,一个明媚的笑,驱散了那突如其来的风波留下的阴影,使“我”的心重新在温暖中复活。对爱的执着渴望几乎铸成大错,爱河中的银帆也会陡遇风波,经历了一番风险锤炼的“我”再也忍不住对爱的呼唤:“爱人!这戏禁不得多演;/让你的笑焰把我的泪晒干!”情人的笑象光艳的火焰,能将一切悲痛和苦难化为轻烟。“我”经历了风波的险恶,终于重新回到了爱的光环中。

《风波》是情诗,但又绝不仅仅是一首情诗,它那从热到冷,又从冷到热的波浪型曲线,典型地体现了“五四”一代青年在现实斗争中的情感变化。如果我们推进一层,将“我”视为“五四”青年的群体象征,将“爱人”看作一切美好追求的话,那么,“风波”则是一代青年在追求生活与事业的理想图景时必然遇到的挫折与磨难。现实的一切羁绊着他们的手脚,更有那沉檀香雾般阴险的陷阱,貌似芬芳馥郁,实际上却隐含了无限杀机,能“障瞎”追求者的双眼。焚沉檀是“我”主动选择的行动,但又是极为错误的一举,险些使“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真如那爱人所说的“一个好教训哦!”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中,初涉人生的青年很难一开始就走上追求理想的直路,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假象的迷惑,做出如“焚沉檀”一般虔诚而又幼稚的行动,引起恶浪骤风的侵扰。在初次遭遇的人生风波中,他们很可能“放声大哭,/象小孩寻不见他的妈了。”但只要爱与美的理想向他们发出呼唤,他们就会顶住风波的戕害,重新振作起来,让理想的“笑焰”把痛苦的“泪晒干”。不管诗人是否有意,《风波》都向读者提供了一种“五四”青年追求理想而中途受挫并继而奋进的象征化模式,体现了一种极为典型的时代情绪。这样的也许不是这首14行小诗包容得下的,但它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五四”时代的精神气息。[1]

读《风波》后的心得体会 篇2

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性,说,“无忧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但文豪的话有些不合事实……

生活便是如此,围城之外与围城之内罢了。不同的生活里,都有着辛酸苦乐,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里面生活的人们构成的一个小型市场,在历史年岁里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均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相应的你在很大概率上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旦你是那个小概率,基本上你就是教科书里赞扬的对象或是批判的对象,你就不一样。要实现市场之间的转换,实现社会圈子的突破,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教育影响人的思想,让人拥有更广的视野更丰富的见识,而一旦精神层面上有了改变,其他的改变水到渠成,也慢慢实现原有社会圈子的突破。教育是斩断代际贫困的利剑,不无道理。

回到正题。既然每种生活都有着自己的苦乐,那又何必羡慕他人,又何必揣摩评价,做好自己便是。

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境遇里,须有一颗跨界之心,须有一个大于自己圈子的视野。就像探照灯一样,光圈之内是自己的视野,这个视野不能仅仅照亮自己,还需照亮一点周围的未知,未知世界无穷无尽,这一点“多余”的光圈,从静态来看,是更好生活的需要(视野影响心态)*;从动态来看,是发展的需要。

七斤嫂、九斤老太,鲁迅对这两个女子的描述,有共同点,那便是鸡零狗碎。个人最近感觉有点深刻:家庭女子谈论的话题过于琐碎,想法也简单浅,谈不了大事。是环境原因:每天面临的都是这些小事;是历史原因:男主外女主内;还是女子本身的特性?历史千年,一代一代人重复上演人生、生活的故事,我比较相信是因为女子自身的特性,虽然我自己也是女子。身为人,我应该是不能看透这个问题的,身在此山中又怎能看清山的全貌。短短20年人生经历告诉我,环境影响人,女子确实也有特性,不知道40年后我怎么看。我在不断改变自己。

八一嫂的人物形象告诉我,谨言慎行啊!

而《风波》带给我的另一大感受就是,政局安定是福。

*视野广了,人更通透;某个方面不如我们者,让我们知道自己本应满足,帮助走出困境;某个方面高出我们者,让我们知道前路漫漫,需砥砺前行……

读《风波》后的心得体会 篇3

小说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封建的主题。

小说通过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封建。因为一条辫子使人担惊受怕,惟恐丢失了性命!也可以从九斤老太的话中体会到这一点。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当七斤没有生命危险之前,村民是多么需要他,又带点嫉妒。但七斤出了事后,村民对他不理不踩,甚至认为有些畅快。最后又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这样的一波三折也是围绕着“风波”而发展的。

其中从七斤带给人们城里的新闻和赵七爷有学问而受到尊敬中又可以看出,知识是多么重要!

最后六斤还是裹了脚,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并没有脱离封建的阴影。

赵七爷是一个乡村酒店里的主人,所谓的遗老,有学问的人。他总是靠假学问来骗人。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表现长期以来封建势力对人民的统治之严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国民的愚昧。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七斤嫂是一个欺善怕恶,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贯正确的人。从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国民的劣根性。

七斤是《风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七斤没有头脑,不加分析的相信赵七爷的谎话,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恍惚。村里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灾乐祸。

读《风波》后的心得体会 篇4

《风波》这篇文章是我在校本课程中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它主要讲了一个叫九斤的人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与还有个叫赵七的人,说皇帝要坐龙庭了,没辫子的人及全家都要被砍头而引起的一段风波。

不用说,七斤便是文章的主角,七斤是村里出名人物,因为从他的祖父到他,已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天都能进城,在村里有飞黄腾达的意思。七斤这个人物立场不坚定,先剪了头发,而当听说皇帝要座龙庭时又想要留头发,最主要是想保住他的脑袋。

赵七爷在文中虽不是和七斤一路的人,但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却和七斤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墙头草两边倒的人,只是赵七爷表现出来的这个人物形象更要明显。

七斤嫂,七斤的妻子,虽是农村妇女,可一点也没有农村妇女的淳朴、善良,反而十分的泼辣,在文中描写她骂七斤是死尸的囚徒和骂八一嫂是偷汉的小寡妇,这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显出了她的丑态。

平时,这些人对七斤十分尊重,可当听说皇帝要坐龙庭了,又对七斤显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再当听说皇帝不座龙庭了,又对七斤恭敬起来,可见村里大多数人都是见风使舵的人。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在一九二一年一月,那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而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人的旧思想还没有被抛弃,没有坚定的信念,摇摆不定,革命怎么会成功呢?

鲁迅先生的视角放在的是一群农村人身上,可表现的却不是一样的,可见他老人家的文笔功底的深厚,同时他的写作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去回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