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的心得体会(23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23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 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个语句。前者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后者则是说,聪明敏捷并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这两句话出自古代圣人之口,但是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中蕴含这这样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各自都有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拿我们班来说吧,不到五十人的班集体,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音乐,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猛将。。。。。。多少这样的同学值得我们学习啊!

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要做到不耻下问就不容易了。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向别人请教。

我们身边有不少不耻下问的例子。白居易 自幼聪明,五六岁就会作诗,没写完一首诗都 去读给邻居家的不识字的老奶奶听,以便修改。一个不识字的老奶奶怎么能比得上一个有文化、聪明的诗人。他们如果不放下架子,怎能取得成功而留名千秋?

同学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吧,虚心请教,我们会成长更快!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2

于丹《论语心得》就是要揭示《论语》在今天的广泛意义,是《论语》的古意今解,古语今用,透析《论语》的泛化价值和教育意义。《论语心得》在于“心”,心灵感悟,这种心灵感悟来自于丹自身对《论语》的品读和对人生的感受,而心灵感悟,是需要用心来读来解的,也需要用心与人对话的。于丹教授讲《论语》,不在 《论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的解释作文章,而在《论语》的整体性,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 匙。从人生之道、处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灵之道等七个方面总结《论语》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 亲切,娓娓动听,感性自然,颇多警句,深入透辟,哲理隽永,耐人寻味。于丹用她女性独特的魅力和方式向我们讲述《论语》的柔柔之美,恬恬之性,拳拳之情, 深深之意,跨越时空,与古圣人直面对话,倾谈处世之道、交友之道,字字句句,发人深省,沁人心脾,变深奥而浅出,化腐朽为神奇。《论语》的深奥难懂,在于丹《论语心得》,则以浅显动人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妙语连珠,通俗易懂。而且少了许多女性的花拳绣腿,多了许多直言告白,于丹一曲《论语》心得,唱得人心舒畅;一番《论语》感悟,解读的眼明耳顺。于丹《论语》“论剑”,激荡着学者的情真意切,荡漾着女性的细腻温馨。

于丹《论语心得》故事连绵,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有理有据。于丹所述故事,不囿于《论语》和孔子,而多哲理故事,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的故事道出了“仁者不忧”的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故事诠释了“仁爱之人”的气度……每一个故事就是一章《论语》,就是为人的启示,就是处世的经典,读之受益终身。

于丹向我们展示了圣贤的仁爱,透视了君子的道德,崇尚一种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浮躁而闲情逸致,少争斗而宽容和谐;知满足而 淡私欲,晓道德而远邪恶。于丹话《论语》心得,不仅阐释古人的仁德风范,而且穿透今人的心灵世界。于丹《论语》心得,春风化雨,却又震撼人心。于丹《论 语》心得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于丹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告诉了我们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全方 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向我们传递着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启迪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安宁的生活态度。

品味《论语》,是一种享受,品味于丹,是一种情趣。读懂古文《论语》显现的是知识的渊博,而读懂于丹《论语》心得则是一次人生的升华。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这是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一开始就告诉大家的。读《论语》不必要字字有解,句句有义,不要把古人的思想想的太复杂,我们可以把艰涩的古语简洁化,把复杂的思想单纯化,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

于丹说:“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方式读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穷经呢,把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了解了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叫做《六经》注我,就是真正 好的学习是融会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它来诠释自己的生命。”这也就是于丹要告诉我们她的《论语心得》的目的意义就是“《论语》注我”——借《论语》来诠释 自己的生命。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 非常敬佩 他,是因为他视人如己,要求统治者关爱弱者,爱护 百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四处游览、讲学。“仁”是他的思想表现,除此之外,孔子还主张以德教化人们,以礼治理国家,他有一部著作,名为《论语》。

《论语》集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我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在《论语》集里,有许多句子是可以做为我的座右铭的,也有许多句子是终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学自己要对别人做什么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承受这样的事,如果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我觉得《论语》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效法的地方,《论语》里面的这种人生修养 ,我认为是永远年轻的,所以这种学习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我还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4

《论语》历年来被誉为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读了《论语》后,我有所感悟。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

我在书中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求看看自我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齐来,仅有用知识丰富自我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我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我的工作和学习。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我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没有像孔子与他的弟子做到,比如,不守信用,性格软弱,说脏话,不懂礼貌等。可是,读了论语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领悟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会那么不懂事了。

《论语》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朋友,多读一些好书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是的,心动不如行动,大家快点看看吧!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5

《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如果你认为《论语》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 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 吗?有朋友 从远方来,不也快乐 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一书实在是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人生永远的灯塔。孔子其人更是难得的圣贤,他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6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了《论语》,它像一个无声的智者,教会了我许多道理,让我深受启发。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还知道了做人要守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乐于向别人学习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知之为知之》,它是这么说的: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识是: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这就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一种实事求是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知其不是,才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是最谦逊的,这也正是他们伟大的地方。

在《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过则勿惮改》,里面是这么说的: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我理解为:孔子说:“君子如果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和威望,而且学问也不会牢固。行事当以忠厚诚信为本。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不要害怕改正。”我心想:如果一个人要交朋友,那么他一定会交一个比他好的朋友,但优秀的人就会因为他不够好而不和他交朋友。想来想去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么做会导致人们不再有朋友!这么大的发现,怎么能不告知妈妈呢?二话不说,我立即飞奔到妈妈面前,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她。听我说完我的发现后,妈妈笑着告诉我:“傻儿子,孔子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和自己自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我这才恍然大悟。

《论语》中,还有许许多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让我受益匪浅,它让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渗入我的血脉,伴随我茁壮成长。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7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 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义的。立要是内在的立,只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简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外在。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敲门转身就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直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东西,金钱,名誉等等。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来”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现在的人就应该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了。最后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内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人生与天命都是不定的,没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当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观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间好坏,能了解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静气的去面对了。我们经常说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责任推卸给别人。这么难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这个社会,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样,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内心已经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实也就是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在筛选之后,融汇到一起,并进行提升。当知天命之后,就要来到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了。

“耳顺”便是无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顺”在知晓天命后,区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个人要是想做到耳顺,我想就要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个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岁。肯定经历过了无数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经历过所有的规矩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那么就能随心所欲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来膜拜。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门去膜拜你?佛像谈谈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几刀才走上了今天这个岗位,为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绘的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到最后,必须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孔子所说的境界,是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参照的镜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有条理,有序的生活。英国科学家之前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也许可能更好的激励我们。在当今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也许能够在20岁就领悟到孔子所说30岁要领悟的东西,在30岁就能领悟到40岁的境界,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有用处了。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8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不嫌弃一粒粒比自己小的石子。密林之所以密,是因为它不嫌弃一棵棵比自己小的树苗。

——题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富含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读了这篇著作,我受益匪浅,不仅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还知道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本书,记载着孔子说的每一句有道理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了孔子好问好学的学习精神,他自己成了老师,但仍然不断求学,而我们,遇到一点点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小小的困难就不理不睬。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有长处的人。这些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只有谦虚,才能有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放下骄傲,虚心向别人请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对这句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它说的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我觉得很有道理,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学习重要,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如果只是死读书,肯定没有多少收获,所以就应该将读书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所收益。

论语中还有一话我也很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我不喜欢的,你肯定也不喜欢,所以我不会给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意做,所以你不会勉强我去做这件事情。让我深刻领悟到,做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绝不要强人所难。

《论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论语》,我喜欢!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9

在我读的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语》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说人可以分成四种;一种是生下来就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学习才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懂得的人;最后一种是要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懂得却偷懒不肯学习的人。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第一种人几乎没有,第二种人也很少,大多数是另外二种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可不要做第四种人,不学习就想成功。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自以为是第一种人而不去努力学习,变成了第四种人。一辈子都一事无成。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0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从初中开始正式学习《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内容的,然而,在中国大地上,我们从小就被耳濡目染,即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论语》带来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的朝代更迭,历史的车轮也不断滚动,唯一不变的是孔子通过《论语》等经典著作注入到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精髓内容,因此,可以说《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并且它的影响力远不止在中国大地上,而是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可能没有那些古今的那些文豪对论语有着独特的见地,但是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群有着我们自己独到的且对我们以后的人生路有影响的见解。读论语其实同时也似乎是在为我们自己的人生寻求答案。《论语》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对我们的人生态度和个人心态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在《论语》的下我们的思想变化的。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

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

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老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

这是对于读书方面的一些分享。当然,读书时我们不免要去思索人生,总是习惯性的想去拿自己和书中人物去作比较的,其实这些比较都是必要的,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会去选择比经历,与其这样还不如去比一下对人生的态度,儒家的思想里面有太多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恰恰相反,而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大动肝火,也还会因为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去悲伤。试问若我们摆正我们的心态会如何呢,其实我们所经历的一些美好或不美好的事情,可能都只是我们所必需要经历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变得更加的强大。其实就像我们曾经学过的一段话一样。“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品古今之往来,能人将相有多少不是这样的呢,所以我们更多的时候不要在意这些外物,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在人生的漫漫历程中,到中年之时,我们再来品调我们的人生往事之时也许会发现,随遇而安可能是一种极佳之心境。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现如今儒家思想正影响着世界人民的思想,它正带领着中国的文化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读《论语》而明了睿智。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1

假期闲暇时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一书,使我对《论语》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近几十年我国的教育忽视了对国学的学习,《论语》的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虽然从事教学工作,对于《论语》也只是看过,却并不理解其意,平时的生活学习也不涉猎。现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学的学习重视起来,学校也开始学国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应该先行,于是我又再次开始读《论语》,可是却觉得《论语》读起来并不轻松,于是采取走捷径读于丹教授所著的《论语》心得一书,读来对《论语》的学习轻松了许多,《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对弟子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人一辈子做到一点就够了,那就是“恕”。“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在我们的工作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关爱同事,关爱自己的学生,就是仁慈;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于丹教授在书中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著作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演变而出的是一种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对于我来说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宽容去原谅学生犯得种种错误,和学生共同改正错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用征求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各种问题和知识的学习中,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最正确的解决方法。遇事多思考,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不可武断的作出判断。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

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3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 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义的。立要是内在的立,只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简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外在。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敲门转身就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直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东西,金钱,名誉等等。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来”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现在的人就应该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了。最后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内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人生与天命都是不定的,没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当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观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间好坏,能了解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静气的去面对了。我们经常说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责任推卸给别人。这么难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这个社会,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样,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内心已经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实也就是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在筛选之后,融汇到一起,并进行提升。当知天命之后,就要来到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了。

“耳顺”便是无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顺”在知晓天命后,区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个人要是想做到耳顺,我想就要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个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岁。肯定经历过了无数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经历过所有的规矩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那么就能随心所欲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来膜拜。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门去膜拜你?佛像谈谈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几刀才走上了今天这个岗位,为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绘的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到最后,必须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孔子所说的境界,是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参照的镜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有条理,有序的生活。英国科学家之前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也许可能更好的激励我们。在当今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也许能够在20岁就领悟到孔子所说30岁要领悟的东西,在30岁就能领悟到40岁的境界,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有用处了。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4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而论语导读则是针对你在论语中不明白的,注意说明背景、说明用意,并对原义作适当的发挥和展开,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论语,并学会运用其。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那么在孔子眼里何为君子呢

论语导读中有很多话都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看法并作了解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认为家世国的基础,治国之前必须先齐家,家齐而后国治。为什么呢因为家就是人的调教之所,在家里把人调教好了,86.明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了,到社会上去自然会服从领导,尊君爱上。明白服从与尊敬,也就自然能与社会和谐,恪尽职守。

孝顺父母、善事兄长,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

所以作为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基础就是“孝顺父母、善事兄长”。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说明了仁在孔子眼里是十分重要的。

论语导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论语》是君子的一堂必修课。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5

少年时开始读论语,开始的时候情趣也比较高,喜欢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摇头晃脑,先把脑袋使劲的拗过去,再像模像样的拗过来,虽然读了若许年,毕竟年少理解力是跟不上的。由于肚子里有那么几句孔夫子的教诲,闲暇的时候自己便反刍、琢磨。我把那几句耳熟能详的金科玉律推敲了又推敲,琢磨了又琢磨,发现了些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发现了问题,就对《论语》起了兴趣,琢磨《论语》便成了一大爱好。为了更好的体验古圣先贤的智慧,每每有闲暇的时间我便拿起笔,在本子上工工整整的抄写那些名言警句,前前后后竟也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当然,单纯的抄写是不费事的,也花费不了那么多时间,况且对像我这样一个没有那么多闲暇的人来说空余时间尤为难得,我是一边抄写一边琢磨一边体会,另外,我在抄写的时候是怀着一个无比崇敬的心的。生怕自己的不用心把字体写的太丑以至于玷污了圣贤。那样,我会悔恨不已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有了自己的心的体会,而且这是一种前人重来没有提及的体会。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善为人者,不善人之师”,当然,现在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在这里不做讨论,我姑且战战兢兢的把它翻译为“做得好的人,行为高尚的人,应该作为那些做得不好的人,行为不高尚的人的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见谅,不要过分的苛责我的粗鄙和见识短浅。

《论语》说到底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的言行记录,来至于孔子的言传身教,换句话说,《论语》来至于社会生活,来至于俗世。《论语》是俗世的论语,是大众化的《论语》,要在生活中体会,在生活中感悟孔子的智慧。

现在,我们都是把《论语》拿到课堂上,把《论语》摆在大学者、大专家的案头,这是不科学的,《论语》它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俗世。我想,假如《论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或者是“阳春白雪”,那么它也不会流传至今,毕竟“阳春白雪”虽好,还是“下里巴人”更有生命力。

不能不说,我是十分的尊敬孔老夫子的。假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里面的“女子”确确实实是指广大妇女的话,我绝不会认为孔子是圣人;假如“贤贤易色”翻译为“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女子”的话,我甚至会第一个站出来骂老夫子是欺世盗名之徒。

然而,问题可能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离经叛道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背叛祖宗、曲解经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己的原因,我是不愿说也不敢说的,我只能把问题归罪于外。姑且认为罪魁祸首是达尔文吧,反正他是个外国人,更是个死了的人。我怕活着的人,可不怕死去的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中国那么有市场,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请问,这么赤裸裸的、冰凉的话语,要把道德置于何地。有人说我幼稚,说我单纯,达尔文的粉丝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人要遵从“自然法则”的,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是你自己是个“弱者”,活该受到凌辱,活该受到欺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一个社会忘记了道德,到处都是达尔文的拥护者,就不得不用刑罚来治理国家,然而,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不会再有人去扶了,行乞的人也只能可怜怜巴巴的瑟缩在垃圾堆里刨食,人与人木然以视,个人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犯法的人越来越少了,表面上看来社会越来越和谐了,其实不然,人与人隔着的不仅仅是肚皮,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看着对方,都怕暗算,都怕受伤。道德为基准的社会,知耻而有所不为,人与人相亲相爱,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责任让这个社会更和谐,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到处都是真善美。

时常听人们说,《论语》是腐朽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自然不仅仅是《论语》,还有《道德经》,《易经》等等,这些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的书被贴上了封条打入冷宫转移出人们的视线,仿佛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韪错事的后宫嫔妃。

《易经》当然也不是迷信,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归为了“三才”,人当与天地比肩!这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来没有哪一本书比它的作用更大。之所以古人那么重视礼义廉耻就是这个原因。人,顶天立地,为万物之灵,所以我们总要自觉地拉开与动物的区别,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便是禽兽的进化法则,中华民族最痛恨的就是禽兽…

可现在不行了,我们视乎在亦步亦趋的朝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靠近。

这时候,从新读《论语》就显得有必要了。《论语》是老夫子对于全体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也是给人类的一个定位,“天、地、人”,三才比肩!作为一个人总要努力的拉开自己与动物的距离。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6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的语录体散文,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而成的一本书。整本书共分20篇,分别是《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该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同时,该书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对于《论语》,我也只是大概地读了几遍,没有去深入地考察研究,但即便是这样,也在字里行间被孔子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为他的宽宏仁爱的胸襟和超人的智慧折服!也许会有许多现代的年轻人对于这本老祖宗留下来的书不屑一顾,觉得都已经是21世纪了,那种老朽的思想早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了。其实正好相反,生活在物质欲盛行的年代的我们越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论语》,听听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讲讲仁爱、孝顺、诚信、和为贵等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无尽的物质欲望冲昏了头,离我们的本真越李越远。其次,论语里面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等,到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实用性的。当然,毕竟是那个时候的著作,里面的一些思想在现在我们看来是片面的或者完全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读这本书,取其精华,取其糟耙。对于这本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我们现代人是很有必要一读的。下面我就大概地讲下我读这本《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善于学习,虚心求教

《论语》里面虽然大都是讲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也有些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到我们现在看来都是非常有理的,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地方。例如,《论语》里面讲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这些告诉我们现在应该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后进入了社会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有所作为。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内容里面再发现新的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

孔子很重视学习的态度,不仅要求我们要“敏而好学”,还强调我们要终身“好学不厌”,要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同时他提倡我们“不耻下问”和虚心求教,鼓励我们时刻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大多时候是我们身边无数的普通人。对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的“善者”之处,我们就要及时吸收借鉴过来,进而提升自己:对于“不善者”之处,我们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态度,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好好品味和学习。

二、要对人仁爱,孝顺守礼

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的观念和价值。孔子认为“仁”是君子的本质所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直诚信的君子,首先必须要学会仁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现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他本人首先却没有做到对别人给予关爱和应有的尊重,这种事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仁爱,提倡我们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要先学会去关爱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

其次,孔子对孝道和礼节非常注重。《为政》里有句话孔关于孝道的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段话的意思是讲:“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再如,“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说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这些话就告诉我们要多关心长辈,常回家看看,而不单只是给点钱给父母就算了。不过,孔子对“孝”的有些阐述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的,例如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要正直诚信,广交良友

孔子很提倡正直诚信的品格,经常提起君子这个名称。孔子认为,君子主要是用来指有道德、有修养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的情操人。在我们现在看来那也就是一个正直而诚信的人。对于君子所具有的正直诚信的品格,孔子有很多的论述。例如,他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认为君子的生命是向上发展和延伸的,小人的生命是是向下发展和延伸的,孔子道出了君子一个正直上进的品质。孔子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他看来君子应该是正直的,光明正大的,是没有什么见不的人的东西的。孔子很重视人的诚信问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可见诚信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孔子教导我们,无论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还是待人接物,无论是做学问、教学生还是治理国家,诚实守信都是一个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论语》里写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可见孔子对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很看重的,在他看来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孔子择友的标准很严格的。“无友不如己者”,告诉我们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对于与人交往时,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朋友相交重在一个“信”字,论语里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我觉得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没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来朋友。孔子告诉我们要广交良友,诚信交友,因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朋友的相伴,那样我们才不会孤独和无助,我们的人生才更加地顺畅,更加地有多彩。

四、要自然平和,泰然处世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泰然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论语里的一则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所谓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呢?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种自然、平和、泰然处世的心态绝对是值得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去追求的。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不追求我们做的工作要多么伟大的,只要跟我们的实际能力相符合就可以。

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论语·先进》“侍坐”。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谈论他们各自的理想。在孔子的其他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远大”理想后,曾皙却对孔子说自己的理想是,“暮春者,春风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灵的声音则恰恰被遮蔽了。正如于丹老师所说,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也许不同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那样的沉重,它却是所有那些人生大道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内在基础。

论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依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对于生活在充满物质欲的21世纪的我们,其中的许多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楷模,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和学习的。

对于论语给我们的启示,许多人都各有各的看法。于丹在《论语心得》中阐明:“《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所以,有时间就去读一读《论语》吧。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7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提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欢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我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所以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我,而不是不顾自我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团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

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礼貌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教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薄书一本,细读一遍,终生无悔。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8

最近的几节语文课上,我们都是在讨论《论语》。看了视频后发现,《论语》中大部分的资料都提到了君子。我想,君子这一词,应当是孔子毕生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他教导学生要奋斗的目标。

在孔子的理念当中,君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像一张白纸一样洁白,同时又带有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贵。虽然他不必须是大富大贵的富家子弟,但却散发着高贵,令人敬重的气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然这一切都是孔子梦想,世界上根本不会有这样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就连提出这一理论的孔子,自身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可是我们还是要向着这样一个目标去发展。虽然不能成为完美,但至少做到接近完美。

要成为君子,就要学会培养自我的高尚情操。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异常是要坚持下去的时候。我们此刻身处中学,所以同学之间都应当是没有猜疑,大家赤诚相待的。

可是当我们身处社会中时,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身份,地位的差异,使得人们不得不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以往读过一本书,在里面贯穿其中的一句话是“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所以,即使是我们自身怀着赤诚之心,秉承君子之道与人交往,还是得处处细心。可是我也相信,若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秉承君子之道,在人们的相互感染下,整一个社会的氛围也会有所改变。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19

一看见《论语》,就让我回想起以前在初中时代的课程中学的几篇《论语》精文,在那个年龄阶段,那些之乎者也的俗套,直叫我觉得牙酸。一恍,就时隔春秋二十余年了,今天再次拿起《论语》,又是别一样的体味,认真读了几遍后,真的感觉到: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深读《论语》后,悟出以下学习、做事、择友的心得体会:

一、以《论语》学习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若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意义重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二、以《论语》做事篇

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告诉我们想要先做事,必须先把做事的工具磨锋利。那么,我们做事的利器是什么呢?扪心自问,做事无利器,唯有对待做事的诚实,对工作诚实、就不要自欺。每个人心里都对自己有一个期许,比如,希望做好事而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等等。但是,有的人希望受尊敬,却去做不诚实的事情,对所做的事诚实,就是凡事要尽全力做好。做到六七十分就觉得做好了,这是不诚实。对所做的工作诚实,就是多去实践多去思考,用知者不惑的态度去对待现今的工作,正如一例:孔子30岁跟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过了10天,师襄子让他再学一首新曲子。孔子答到其弹奏的技巧还未会。又过了10天,师襄子认为孔子弹曲很是熟练,要求他再学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和作曲者啊!"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琴。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和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师襄子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如果我们每一人都能按这种态度去对待工作,那么,纰漏百出、衔接断链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工作的效能与成绩就会更鲜明可见。

三、以《论语》择友篇

人生在世,除了亲属,还要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是被人鄙视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孤寂的人。所以,俗语讲:"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如何与朋友交往呢?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清楚地给我们归纳出了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益,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害。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人:一是正直的人。二是诚信的人。三是博学多闻的人。损友也有三种:谄媚逢迎的人,态度伪善的人,夸夸其谈的人。

北师大教授于丹又进一步给我们表明了什么是三益、什么是三损。"三益"的朋友是:交"有质"的朋友。是在做事和做人时表现出的正直,诚实,不骄不躁;交"有量"的朋友。对人宽容,心胸要豁达大度,要有做人的情怀。交"多闻"的朋友。广见博识,内涵深厚,知识丰富。"三损"的朋友是指性情暴躁。这种人头脑简单,自控力差,给你带来诸多的麻烦;另一种人是"善柔"型的,做事优柔寡断,容易干扰你的行为,误导你的决策;还有一种人更可怕,心怀鬼胎,表面称朋友,背后下毒手。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与人与已都满意是很难的,需要我们结交好的朋友,从中收益,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遗产,具有极大的继承价值,读《论语》、悟《论语》,这就是我从中觅得的修身、齐家的体会。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2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的杏坛剧场内传出朗朗的诵读声。20xx多名少年儿童齐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中国历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悬,孤灯一盏。橙黄色的灯光笼罩着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于桌旁,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初春的夜晚,仔细背诵着一本蓝色仿线装的,薄薄的小书——论语。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从辩论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赢家,是大赢家。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不是我说的。也许,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获胜,辩论为何不出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资太差,脑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说了些什么,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领导,开公司,或是你去当土匪,做强盗,当恶霸。如果你想做强,作大,你就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

说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学。我们中国人可是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等级社会的生活经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比不上。比如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互相倾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还有什么,大家补充。

总之,我们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国人是适应力最强的生物,在任何的环境里都可以生存。并且还有一整套自我娱乐的方式,我们是最喜欢内耗,窝里斗,最容易忘记过去,最经常变得麻木不仁,最喜欢隔岸观火,充当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说了,鲁迅先生比我说的强多了,不敢班门弄斧。

鲁迅先生原以为可以用笔做刀剑,用激烈的言词,大声得呼喊惊醒沉睡的中国人。可是她错了,文学的力量微乎其微,鲁迅本人也似乎被我们遗忘了。是毛主席率领的,手握着真正的枪杆子的百万雄师,彻底改变了中国,用政治和经济的力量改变了中国人。可是很遗憾,毛主席也犯了一个错误,以为单单依靠唯物主义,辩证法,就可以改变人的精神。于是,他打倒了孔子。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不论是孔子,毛泽东,还是鲁迅,他们对人性善和恶的两面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解决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质和所处时代而不同,至于结果,只有历史去评说了。我在这里说的,不过是发一点牢骚罢了。

随着我这并不聪明的脑子的一点小小的进步,我越来越感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其说一场经济和政治革命,不如说是一场人性的革命。如何能让劳动者联合起来,不是仅为自己的一点私利,团结一心,为捍卫胜利果实而奋斗。如何保证那些代表人民掌权的人真正的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更不是做剥削,欺压人民的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

更重要的是,究竟这种出自于公心,而非私心的推动力有多强大呢,真的可以代替私心成为推动历史的发展的动力吗?从历史看,至少目前为止,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人们的私利显然要比公心有着更为强大的推动力,确切的说,真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所以,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还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生命力的。战胜资本主义的道路,也就是战胜人类自己自私,自利的道路,是异常艰难的。但是,我相信,由于人的自私,自利而造成的对抉择的失衡,也就是对中庸之道得丢失——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是否知道有这么回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是如何去做到这件事,这是大家不知道的,为了真正做到平衡,不极端,除了要摆正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根本关系外,恐怕真正需要的是“吾日三省乎己“和“非礼毋视,

非礼毋听,非礼毋闻“的毅力和信念,是坚决的信仰和执行,而非理论的探讨。但我知道信念和毅力,这正是当今世界所缺少的(抛开对金钱的毅力和信念不算)——必会造成“群体短视“,也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注定了我们只有在一次大规模的毁灭之后,才会在废墟上建立这样一种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其意义有了极大的不同。孔子其实是最早的社会主义的倡导人,是第一从实践上去探索的学者,只是方向有些不同——他的学说是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把握,和各种实践的操作方法。这同样是儒家现代复兴的基点所在!

孔子和毛泽东,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他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一个用躬身亲为的实干家力量。改变了中国。所以,我喜欢《论语》,喜欢《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因为这些道理,不是辩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另外,本人工作学习很忙,实在没时间去把我的文章总结发展了,还望见谅。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我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而后才是改变社会,所以,不论是人性的善和恶,我都要潇洒走一回了,不论这水多混,我都要摸一回的。也许有一天,我会出淤泥而不染,那时,我也许会写出更有分量的文章吧!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2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经典,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

根据文字学家的考证,“儒”字兼有象形、形声、会意三个方面的特点。讲他是象形,是说“儒”的甲骨体画的就是一个人在沐浴濡身,表示修养身心,洁身自好;说他是形声字,是说“儒”字从“人”取意,“需”表示近似的读音;是他是会意字,是因为儒字的左偏旁的人表示人类,右偏旁表示需要,合起来的意思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仁”。《论语》涉及到求学悟道、礼乐规范、治国安民、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但都是为实“仁”这一道德规范服务的。

谈到学习,孔子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生和命运,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靠个人后天的努力。围绕学习,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方法、心情等提出一系列的经典理论。

谈到人际交往,孔子倡导自爱和爱人,极力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号召人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惩恶扬善,助人为乐,明辨善恶,多交益友。

谈到思想修养,孔子首先主张人应该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人生目标,要追求真理,清心寡欲,仗义疏财,勤俭节约,廉洁自律。

谈到为政治国,孔子用“正”解释“政”。他认为,所谓“政”,就是正义、正气、正道、公正、中正、正大光明。他十分重视执政者的德行和操守。他关心民生疾苦,反对烦政扰民,主张爱民、富民的仁政之道。

《论语》的思想内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都早早融进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论语》对中国史的深远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润,对民族美德的基本定位,无论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古往今来,一直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并非虚张夸饰之词。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22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毕竟我对其了解的深入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对其历史地位或性质妄加评论的程度。这个学期,思修课布置写《论语》的读书笔记 作为平时作业,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写一点点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错误,请老师给予指正。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篇23

少年时开始读论语,开始的时候情趣也比较高,喜欢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摇头晃脑,先把脑袋使劲的拗过去,再像模像样的拗过来,虽然读了若许年,毕竟年少理解力是跟不上的。由于肚子里有那么几句孔夫子的教诲,闲暇的时候自己便反刍、琢磨。我把那几句耳熟能详的金科玉律推敲了又推敲,琢磨了又琢磨,发现了些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发现了问题,就对《论语》起了兴趣,琢磨《论语》便成了一大爱好。为了更好的体验古圣先贤的智慧,每每有闲暇的时间我便拿起笔,在本子上工工整整的抄写那些名言警句,前前后后竟也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当然,单纯的抄写是不费事的,也花费不了那么多时间,况且对像我这样一个没有那么多闲暇的人来说空余时间尤为难得,我是一边抄写一边琢磨一边体会,另外,我在抄写的时候是怀着一个无比崇敬的心的。生怕自己的不用心把字体写的太丑以至于玷污了圣贤。那样,我会悔恨不已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有了自己的心的体会,而且这是一种前人重来没有提及的体会。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善为人者,不善人之师”,当然,现在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在这里不做讨论,我姑且战战兢兢的把它翻译为“做得好的人,行为高尚的人,应该作为那些做得不好的人,行为不高尚的人的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见谅,不要过分的苛责我的粗鄙和见识短浅。

《论语》说到底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的言行记录,来至于孔子的言传身教,换句话说,《论语》来至于社会生活,来至于俗世。《论语》是俗世的论语,是大众化的《论语》,要在生活中体会,在生活中感悟孔子的智慧。

现在,我们都是把《论语》拿到课堂上,把《论语》摆在大学者、大专家的案头,这是不科学的,《论语》它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俗世。我想,假如《论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或者是“阳春白雪”,那么它也不会流传至今,毕竟“阳春白雪”虽好,还是“下里巴人”更有生命力。

不能不说,我是十分的尊敬孔老夫子的。假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里面的“女子”确确实实是指广大妇女的话,我绝不会认为孔子是圣人;假如“贤贤易色”翻译为“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女子”的话,我甚至会第一个站出来骂老夫子是欺世盗名之徒。

然而,问题可能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离经叛道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背叛祖宗、曲解经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己的原因,我是不愿说也不敢说的,我只能把问题归罪于外。姑且认为罪魁祸首是达尔文吧,反正他是个外国人,更是个死了的人。我怕活着的人,可不怕死去的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中国那么有市场,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请问,这么赤裸裸的、冰凉的话语,要把道德置于何地。有人说我幼稚,说我单纯,达尔文的粉丝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人要遵从“自然法则”的,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是你自己是个“弱者”,活该受到凌辱,活该受到欺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一个社会忘记了道德,到处都是达尔文的拥护者,就不得不用刑罚来治理国家,然而,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不会再有人去扶了,行乞的人也只能可怜怜巴巴的瑟缩在垃圾堆里刨食,人与人木然以视,个人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犯法的人越来越少了,表面上看来社会越来越和谐了,其实不然,人与人隔着的不仅仅是肚皮,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看着对方,都怕暗算,都怕受伤。道德为基准的社会,知耻而有所不为,人与人相亲相爱,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责任让这个社会更和谐,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到处都是真善美。

时常听人们说,《论语》是腐朽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自然不仅仅是《论语》,还有《道德经》,《易经》等等,这些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的书被贴上了封条打入冷宫转移出人们的视线,仿佛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韪错事的后宫嫔妃。

《易经》当然也不是迷信,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归为了“三才”,人当与天地比肩!这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来没有哪一本书比它的作用更大。之所以古人那么重视礼义廉耻就是这个原因。人,顶天立地,为万物之灵,所以我们总要自觉地拉开与动物的区别,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便是禽兽的进化法则,中华民族最痛恨的就是禽兽…

可现在不行了,我们视乎在亦步亦趋的朝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靠近。

这时候,从新读《论语》就显得有必要了。《论语》是老夫子对于全体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也是给人类的一个定位,“天、地、人”,三才比肩!作为一个人总要努力的拉开自己与动物的距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