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残疾的励志故事【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助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间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希望。
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间,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有一个新认识的好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好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好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爸妈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小时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杨佩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杨佩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杨佩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杨佩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杨佩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杨佩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杨佩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杨佩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杨佩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杨佩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杨佩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杨佩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杨佩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杨佩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相对于正常人来说,残疾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往往在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险阻。今天我们要为您讲述一位农村残疾人朋友的故事:他自立自强、在外人看来甚至还有些倔强,他用爱撑起了整个家,他的名字叫喻川源。
43年前,在一次意外中,喻川源摔伤了自己的右腿。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右腿也就一直比左腿短了几公分,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情都受到很大影响。直到四年前,长时间的骨骼磨损让他当初受伤的腿开始发痛,有时甚至会持续疼上一个多小时,只有吃止痛片才能稍缓痛觉。
右腿的残缺还不是喻川源最险阻的事情,他告诉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四年前政府征用土地搬迁过来修建的。当时适逢两个孩子双双上大学,光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愁坏了他,更不用说修房屋的钱。虽然当时的他承受了很大的生活压力,但这些险阻并没有让他退缩。
喻川源说:“我没有想要放弃,我认为你放弃了孩子的话,对孩子的一辈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始终想要把孩子养大,让他能够自食其力,大人始终要给他一点希望,给他创造一定的条件。”
孩子上学需要学费、修建房屋需要花钱,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问题,喻川源最后想到了种植真龙柚和荔枝树来补贴家用。他带我们来到了他的果园,在这里喻川源向我们讲解起了种植的不易。从挖土种苗、到施肥修枝、再到丰收回家,这些繁重的农务喻川源都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了下来。尤其是在今年把真龙柚从树上摘下来并挑回家,腿脚不便的他花了比平常人多了好几倍的力气才完成。他告诉我们,支撑他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就是源自他妻子的支持和鼓励。
喻川源说:“因为我老婆一直鼓励我,一定要努力一点,一定要把这个难关度过去,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经济上就要好一点,一直鼓励着我,精神上给我很大的帮助。”
他的双臂缺如也,我第一次碰到他时,为他的空洞虚垂的衣袖而惊讶,同时,我惊讶还有他的书法。那字完全如惊龙逸骏,飘然于空。在十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他在乡下的一个简易变压器旁淘气,他攀爬,结果一道蓝色的闪光过后,他被击出数米,双臂黑焦,冒着刺鼻的青烟,他的命虽然捡回来了,但双臂却失去了。从此,他只能以脚代手,完成许多人难以想象的高难动作,像刷牙和穿针,包括写字。失去双臂的第二年,他从学校退学了,从此跟着做老师的父亲一起练书法。他父亲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书法独步,有欧体刘之美称,他的字酷似欧阳询。他失去了双臂,父亲自然像心头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老刘的妻子早逝,要不,这孩子也不会到变压器旁去淘玩。现在,一切都铸成现实了,他只好默认这残酷的现实,他得教儿子一门手艺。书法,儿子想学书法,这出乎他的意料,原先他双手健全的时候,他想教儿子学书,儿子死活不肯,现在儿子自己想学书法,咋学呀?没手没胳膊的,拿什么握笔?起先,他用嘴咬笔,结果写出来的字不甚理想,后来,儿子自己提出以脚为手,握笔写字。脚能够刷牙穿针,自然是已经巧到手的境界。脚书的字果然大有起色,先楷体后隶书,然后是行草。他的字在一点点进入境界,美妙的字是以大代价换来的,坐在一张特殊的凳子上一写就是半天,臀部生疼到麻木,他几乎无法站立起来,站立需要他父亲的帮助,后来,慢慢就适应了。他的字有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倔犟感,笔力特别有劲,一钩一画,完全是认真和从容的,蘸墨浓酣之余,他想到拜更有名的书法名家。他父亲带着他和他的字来到省城,寻找各书画院的旧交故友,省书画院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看了他的字,认定这是个好苗子,就要他当场写几个字。他坐在一张普通的靠背椅上,将笔系于右足前趾端,点墨,落笔,如走龙蛇,字瞬间成就,飘逸如风里的芦苇,俊逸如神骏出野。那位书法名家惊叹,倘若此子双手健全,当为天下惊。他父亲摇头说,倘若他双手健全,他可能一个字也不会练不会写。
寻常人喜欢一件事情,不容易;执著一件事情,更是不易,要想精于某艺,非有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的精力和投入不会有所成就。达芬奇画蛋,画了整整三年,将一枚普通的鸡蛋画得出神入化,他的画技精准而美妙,线条如神来之笔,靠的是基本功。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他的内心肯定比常人更加复杂、脆弱或者坚强,像他,为了练脚掌的稳定和力度转掣,将一块砖吊在脚趾上,努力保持平稳的状态,心里暗暗循着字迹来用力移动脚掌,握笔的两趾后来达到的灵活和方便甚至超过普通人的手指。这就是成功的秘密。他的书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停顿了一段时间,现在,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坐禅,字有筋骨了,有气势了,就应该朝着让字活起来的目标前行。字以草为活,草书需要更大的功力支撑,需要谛悟。他说到当年的憨山大师苦练书法的事情,说憨山僧入定后得摩耶罗禅(禅的一种极高境界),有了通凡圣的能力,自己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他说,他需要书法来圆满自己的法性。书字是一门功课,后来他因为私修庙宇获罪,被流放岭南。书法的修炼便因此而中断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朝廷特别宽恕了他,允许他重返牢山海印寺,才得以继续著书和修法。憨山的禅并不是静禅,是动禅,是外禅,行动即禅法,所以,他的书法也就是草书为主,动静之间气态万千,如千佛竞凑,万法来仪。启功先生极力推崇他和另一个高僧破山海明的书法: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书法如修佛法,佛法讲的是觉悟,静能生慧,静处生禅,于是他就学着憨山大师一样行为禅,春至,在江河溪畔,目触春水之泛溢生姿,春水明而百草生,春水的灵动就是书法内在的气场,是一个内敛的动态。夏天水恣意狂泄,那就是书中的大起落和连笔法,一气呵成。喧奔突,笔意之间,有一种动能,如水贮高处而突遇豁口,必然狂奔而泻下,那是一种自然的势能。书要有意念,用之留有余力。而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具备了这样的书法条件。所以,他的书法精进势在必然了。
数年后,我在省书画院碰到他,他已经是省书画院的骨干书画家了。他已经皈依了佛门,但不入寺,在家修行,称居士。所以,他一身素袍,待人接物,已经是静心敛气,眼神里已经没有了烟火气。自号其斋为蕉叶庐,他说,昔怀素大师以蕉叶为纸,书写不止,至于秃笔成山,号笔茔。他需要那种精力和毅力,书者的最高境界是不需笔不需纸,笔在心中,纸在身外,青山白云,碧树流水,皆为纸卷,心灵之笔勤写不辍,字才会有心灵气象,字如其人其形,精气所到,笔下如有神助。昔憨山僧在海门寺会天下众大德时,曾经说过:佛无色相,法皆空茫,何处求法,自在内心。内心即法即佛,禅宗说的顿悟就是这样的道理,书法到一定层次,就是向内心求艺求能力了。倘若心如止水,何艺不能精进?佛在内心,书艺也在内心。他赠我一幅字,两片写意蕉叶上,一行字如春雨淋漉,曲折蜿蜒,不能辨其踪迹由来,我由此感叹,书能如此,人生何难!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攻读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人要有一种伟大的欲望,还要有能够实现这种欲望的技能和坚忍。
——柏拉图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胜利与失败这间的差距并不似人们想像的那么大,仅仅是一念而已。欲望可以将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也可以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欲望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
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当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