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原文及译文【最新3篇】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狼》原文及译文【最新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译文: 篇1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节奏划分 篇2

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止。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甚,很。

惧:害怕

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紧张为难。

恐:恐怕,担心。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

乃:于是,就。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

隧: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尻(kāo):屁股。

自:从。

股:大腿

假寐(mèi):假装睡觉。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亦: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赏析详情: 篇3

一、整体把握

(一)主旨

本文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两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分别从屠户和狼的角度来理解。屠户最终战胜了两只狼,歌颂了人的勇敢、智慧和斗争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可妥协让步,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另外,从狼的角度来看,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作者着力突出狼的狡诈、阴险,“狼亦黠矣”但最终仍逃不了“而顷刻两毙”的命运,是不是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任何阴险狡诈卑劣的手段都战胜不了智慧和勇敢。讽喻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最终都要失败。

(二)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四段,是叙事,描写了整个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第二部分是第五段,是议论,表明作者观点,点明文章的主题。

第一部分叙事主要借助于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形象、展开情节。

第一段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第二段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虽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

第三段“屠大窘”,说明情况已处危急关头,屠户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面临生死屠户意识到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机敏地 “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来开防御之势,而狼亦“眈眈相向”,故事出现转机,同时营造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第四段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画。

这样四个段落写出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三)延伸

1、作家作品相关资料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但后来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遗世之作总近200万言。

2、关于《狼三则》其他两则

课文《狼》选于《狼三则》,其余两则如下: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 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3、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1)有叙有议,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这篇短小而生动的寓言故事仅二百余字,却言简意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层次井然,内容丰富,叙后有议,点明了故事的寓意。

(2)运用讽喻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了狼的本质。无论是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时贪心地“缀行甚远”,还是遭屠户防御时的“眈眈相向”,甚或是“目似瞑,意暇甚”的“假寐”,都是作者笔下极生动的刻画。故事结束时作者发表的议论,告诉人们道理,事与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3)语言精练生动,细腻形象。

文章写狼的“假寐”,“犬坐”的生动比喻,屠户与狼斗争时的一系列动词:“奔”、“倚”、“持”、“劈”、“断”等,都用得极为生动。文中还多次巧妙地运用了文言代词“其”,如“受其敌”“断其股”的“其”代狼,“故其后”的“其”代屠户,“积薪其中”的“其”代麦场;“奔倚其下”、“洞其中”的“其”代柴草堆。用一个“其”字分别指代几个对象,使文句更加简洁。

二、文章赏析

谈《狼》的艺术形象 (齐振信)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狼》在古今中外众多描写狼的寓言、小说中独树一帜。这不仅是因为它告诉人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 不应姑息退让, 要敢于拼搏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而且还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屠户和狼。

先说狼。

作品中的狼,除具备凶恶贪婪这一狼的共性外,最大的特点还在于阴险狡诈。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狼的动作、神态,以显示其性格特点。首先, 在屠户“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准备与狼殊死搏斗之时, 狼自知硬拼难于取胜, 在短短的“眈眈相向”之后,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径去”,并非放弃伤人之意, 而是另有图谋;“犬坐”,也并非休憩喘息以解“缀行甚远”之疲惫, 而是要牵制屠户, 免其走掉。两只狼在演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一个“径去”,一个“犬坐”,配合得何等默契!其次,小说描写“犬坐”之狼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短短六个字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狼眯缝双目的眼神和悠闲自得的表情。它之所以这样, 原因有二: 其一,狼从屠户“投以骨”、“复投之”的一再妥协退让中,洞悉他胆怯且抱有幻想的心理,认为屠户不会采取任何不利于它的措施;其二,狼企图以轻松悠闲的伪像来迷惑屠户,使其放松警惕,为“径去”之狼的偷袭作掩护。第三,在屠户杀死“犬坐”之狼后“,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段描写揭示了“径去”之狼的卑劣目的, 原来它的“径去”,是为了在前狼的掩护下,打洞于柴堆中,以便穿过柴堆从背后攻击屠户, 形成前后夹击的险峻形势。看, 狼是何等的善于玩弄权术! 何等的狡黠阴

险!然而,“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虽然两只狼诡计多端、机关算尽, 但最后也只得落个“顷刻两毙,只增笑耳”的可悲下场。狼的形象概括了一切凶恶狡诈、善于玩弄权术之辈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再说屠户。

屠户的最大特点是机警勇敢。但小说并未把他塑造成见虎就打遇龙则擒的一般英雄形象, 而是把他放在特定环境中, 逐渐展示他的性格特征。一开始,在两狼“缀行甚远”之时,他对狼的凶恶贪婪的本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个“惧”字形象地表现出他惊恐万分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紧接着以“投以骨”、“复投之”写他在惊惧之中唯一的举措,表现他想用妥协退让之术摆脱两狼的纠缠威胁,达到狼口求生化险为夷的目的。最后“骨已尽矣”,而两狼仍“并驱如故”的现实教育了他,他才认识到狼凶残且贪得无厌的本性,因此他急中生智,迅速奔倚柴堆之下, 占据有利地势,“弛担持刀”,抓住有利战机英勇出击,终于力毙两狼。表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特征。我们说屠户思想性格的形成过程, 展示了人们认识上的一般规律, 它启迪人们应如何同恶势力作斗争,具有其普遍意义。小说仅仅202 个字, 却为我们塑造了两个生动的艺术典型,收到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真可称之为精致玲珑的艺术瑰宝,使人观后赞叹不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