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创业的小故事【优秀5篇】

最新创业的励志故事5篇经典 篇1

很多人的咖啡馆

78个股东意见能一致吗?

2011年1月7日,蚊二妞发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帖子——“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这不是非法集资吗?”质疑声紧跟其后,但也得到了拥有同样梦想的众多网友的支持。二妞的男友是学法律的,帮她做出解释和声明,规范了制度。一周后,就有一百四十多人报名,远远超出征集股东的数额。二妞赶紧关闭了帖子,按照时间先后,选取了前50名作为股东,总出资21万元。

随后,股东们纷纷把存折送到二妞手上。

“看到那么多陌生人直接把存折交到我的手上,那种被信任的感觉真是无以言表。”二妞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最终,50位股东,出资21万,咖啡馆的梦想向现实迈进了一步。然而,梦想实现的路上总是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

第一次股东大会上。通过自主报名、站台演讲,股东每出资2000元拥有1票的权力,最终投票选出5人组成的董事会,蚊二妞票数最多当选为董事长。接下来必须考虑的是,在不计收入的情况下,一间咖啡馆的一年运营支出到底需要多少钱?网友莫克发帖详细列出咖啡馆预算,得到的数字是70万元。现在,50名股东不得不面临的挑战是,增加股东还是追加投资?

“如果不增加股东不增加资金,21万很难把这件事情做好,可有的股东觉得股东太多了不好管理。”二妞分析,一些股东不愿意新增股东,也许是“潜意识里觉得已经得到的东西,必须要去保护,不希望有太多人加入进来分享。”

“那我是第一个发起的,如果我不愿意跟你们分享,还会有股东们,还会有我们的咖啡馆吗?”二妞的话点醒了股东们。激烈讨论后,大家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很多人的咖啡馆”这个平台必须做成开放的才可能生存下去。股东们又追加了一些投资,同时在网上开帖征集新股东30人,最终确定所有股东共80个人(后来2人因为个人原因退出),总投资41万元。

可注册又碰到问题。注册有限公司要求股东人数不超过50人,78个股东该怎么去注册?股权代理是个办法,但可行吗?“我们就给所有股东发短信,自愿报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注册股东,还有人希望让人代理,因为除了注册之外,投票权等其他权利都是一样的。一些股东找到自己信任的人代理。”最终,实际注册22个股东,其他的注册股东代理。尽管与70万元的理想投资额仍有差距。但是股东大会决定咖啡馆先开张,争取尽快盈利。

都说装修是考验情侣能否进入婚姻殿堂的一道坎儿,没想到股东们的分歧和困难也都跟装修有关。

在定装修风格时,股东们为到底是装成小清新风还是摇滚风各执己见,几番讨论后投票决定,小清新占了上风。风格已定。开始装修!谁知碰上个黑心装修队,水电改造完毕后,可能是看到股东们的孩子脸,以为他们不懂,想趁机捞上一笔,仅这一项就开出6万元的天价,股东们空前团结一致对外,跟装修队斗智斗勇。紧急召集几个懂装修的股东,在百废待兴的咖啡馆跟他们谈判,从晚上七点多谈到十二点多。

黑心装修队真是来者不善,居然说“不给6万就把东西全部拆走”,一个股东看出他们的计谋,说“拆吧!”成功接住一招儿后,再跟他们讲道理,软硬兼施,最终总算把价格一步步砍到了合理价位3万元。

2011年9月。绿色的招牌,近两百平方米的面积,小清新的装修风格,舒缓的音乐,艺术气质的店员。由78个年轻的股东管理,名为“很多人的咖啡馆”的咖啡馆在北京朝阳区芍药居开业了。

都不专业,谁来管理?

78个股东大多都是刚毕业的85后。他们没有商业经验,做事情凭着激情梦想,很理想化,但那又怎么样呢,就理想一把吧!

“第一家店一定选个面积比较大的地方。这是股东们的共识,不然股东们来都坐不下。”二妞笑着说。“股东或探店或找信息或提供资料,选址小组四处奔波一个月,衡量租金和地点,最终签订三年合同租下这个租金最便宜,面积最大的地方,但每年24万的租金对他们来说”压力山大“。租金加上装修等花费。前期投资基本都花完了,找个专业的人来管理咖啡馆,是太奢侈的想法。于是没有商业经验的股东们不断”头脑风暴“。

为了真正实现很多人参与,他们成立了很多工作小组,比如吧嗒负责的宣传小组、咖啡豆负责的活动小组,产品小组、行政小组等等,各个小组组长相对固定,工作人员会不断轮换。因为小组的工作主要是在网上进行,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股东们大都远程参与,那么谁来管理这个咖啡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莫克了。他网名莫克gg,本名赵山君,大学毕业后曾任北京知名书店的运营总监。二妞的帖子发布没多久,莫克就开始关注,凭借运营书店的经验,莫克在咖啡馆的QQ群里提出各种建议和指导,从一开始,莫克就选择不成为股东。因为他觉得这群怀揣梦想正在路上的年轻人”需要一个人在旁边批评他们“。

后来他成为咖啡馆开业之初三个月的运营总监,免费的,两个股东做兼职店员,另外请了两个全职店员。因为店员都没有经验,莫克做过培训和指导后。大家就轮班当店长,当班的店长负责协调店里面所有的事情。希望用这个办法让大家尽快上手。半年之后,改用了轮值店长制,全职店员在这里当班时间长了,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做三个月的轮值店长。这种方法很奏效,现在店员们已经个个不凡,都能独立做咖啡,甚至能开发一些新品了。

今年的理想,明年的现实

现在除了日常的经营,每周咖啡馆都要做两次有趣的活动,体现咖啡馆的特色也招徕客人,想法也都是来源于股东。

朗诵会、咖啡学院、电影放映等等,活动大都很文艺,可能因为股东中很多是文艺青年。股东们还在不停地想各种活动方式,”五道营那边有个交换商店,我们正在跟他们沟通把他们交换物品的运营方式运用到这边来,但不是简单的以物易物,物品拿过来会有个定价,然后按照定价来换东西。“二妞介绍,”实际上咖啡馆是想营造一个平台,股东或者顾客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在这儿实现。“

股东们在共同实现咖啡馆梦想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是特别好的哥们姐们。他们经常会聚在一起。采访前一天晚上股东们还出去”腐败“了,聚餐后又回到店里聊天儿、玩游戏到深夜。”有个固定的据点儿玩儿,还是自己的,就像回家。“股东们为此自豪,关系也亲如家人。过生日的时候他们的”手机会爆掉,微博上有无数的人@你“。有个股东网名爆米花,那天她过生日,二妞在店里看到店员都买爆米花回来,为什么都买爆米花,二妞一头雾水。等他们在盘子上用爆米花摆成爆米花生日快乐几个字,二妞才豁然开朗。当时的照片也被股东在微博上疯转。

咖啡馆附近有几所大学,二妞和其他股东都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个活动的平台,当初菜单和定价也基本上都是针对这个群体的。也有人说,”感觉我们的气质很像学生,从整体的定位来说。‘很多人的咖啡馆’更像一个学生社团。“所以他们的理想是经营好这家店,更希望能开分店,并把分店开在大学更加集中的地方。

在股东的选择上。他们也有所思考。二妞说:”以前就是按照报名的顺序来,没有什么筛选标准。假如开分店再吸收新的股东就想设一些标准了。“因为他们发现股东的相似度太高了,IT行业和搞设计的居多,资源也差不多。发展的话可能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她还是希望股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至少这些人还没有被生活给磨灭梦想。

不管理想多么美好,生存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行业内一个咖啡馆要收回投资需要三年时间。二妞说,股东投的钱前期基本用完,运营费用都是挣的钱在支撑。但离真正收支平衡还有一点距离。现在交完一年的房租后,明年房租就很成问题了。最近股东们在讨论到底下一步该怎么发展。

最新创业的励志故事5篇经典 篇2

赖昌星一个流亡者的“穷途末路”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少年,到富甲一方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12年后的今天,赖昌星再次进入公众视线。7月23日,“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

在中国网友的眼中,赖昌星身负多种功能:打压油价、揭露FB等等。显然,赖独特的气质,以及他身上光怪陆离的传闻,让“赖昌星”这个普通的名字,在民间被演变成了一个集野心家与悲情英雄的传奇符号。赖昌星回来了,在多年与法律周旋中,他曾多次逃脱法律的制裁,但这一次,却不再侥幸。如同拉登被击毙后一样,中文互联网又陷入了集体狂欢中。

著名华裔评论家与媒体人丁果,在温哥华多次独家专访赖昌星。他在一篇对赖昌星的专访中这样写道:“他还是招牌式地戴着一顶帽子,当他倒茶时,我想象远华红极一时的时候,他在那座如今已经被拍卖掉的红楼里,被人簇拥着招待八方来宾,哪里用得着如今这般谦恭地让座倒茶?”

“赖氏”的“另类奋斗”

1958年,赖昌星出生,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赖昌星上学很晚,直到9岁才踏入学校的大门。童年时期的赖昌星,就表现出了与同龄人不同的经济头脑。儿时玩伴赖永独回忆,早在读小学时,赖昌星就跟他一起卖过油条、包子、冰棒,还从果农手里买进水果,再在公路边卖给路人。1973年小学毕业后,他先是在家种了一阵地,然后跟着哥哥一起到部队挖了一年多水井,之后又去了泉州挖防空洞。工程做完后,赖昌星回到了烧厝,与5个村民集资办了一个小的汽车配件厂,每个人出几百块,几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工人。由此,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

两年后,他单起炉灶,开了一个纺织机械厂。纺织机械厂的创办赶上了改革开放之后来料加工型经济的发展大潮,这为赖昌星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之后,他又相继开办印刷厂、雨伞厂,并从中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

然而真正触动他的并不是已有的产业,而是倒卖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当时,几乎全国的客户都提着现金跑到南方沿海城市,寻找可能的货源,轻松转手间,价格便已翻了几倍。赖昌星发现,在石狮这个走私的前线,走私的利润空间巨大。

在确信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逐富之路后,赖昌星带着400万美元资产离开了石狮前往厦门,不久后移居香港。随后,他开始大规模走私活动。

1999年,中国开始大规模打击走私犯罪,赖昌星被查出其名下的厦门远华公司进行国际走私,走私货物的总金额高达500多亿元人民币,偷逃税款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十二载的“流亡生活”

1999年案发后,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赖昌星逃至加拿大,开始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活”。

逃亡初期,赖昌星在加依然出手阔绰,曾斥巨资130多万加元(近800万元人民币)购入位于温哥华西57街的一幢上千平方米的花园式豪宅。过惯了犬马声色、纸醉金迷日子,他的娱乐生活自然也不会冷清寂寞。这样的生活持续到2001年11月,加拿大移民局以非法移民罪将赖昌星夫妇拘捕,直到2002年6月两人才获准有条件释放。

外界判断,赖昌星之所以过起有如“红楼”的生活,是因为他刚到加拿大,误判了形势,以为可以太平无事。但赖昌星回应说,自己是为了排解恐惧的心理,所以经常白天泡在赌场,晚上才回酒店打电话给国内的人了解案情进展。“特别是在头两个月,每天都听到很多不好的消息,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想多想,就只好到赌场去麻痹自己。”

赖昌星表示他的饮食习惯很简单,平时只是自己在家里做些家乡菜。“我最喜欢吃地瓜稀饭。”他强调,“只要有地瓜稀饭和咸鱼,我就感到非常满足了。”赖昌星还自己亲手种植台湾青蒜。“过去在福建老家经常吃,但在加拿大则很难在市面买到。所以就特别到有后院的朋友家里借了一块地来种。”

“猫捉老鼠”的穷途末路

可以说,赖昌星从劣迹败露到出走加拿大再到被遣送回国接受法律的制裁并非易事,而是牵扯到多方利害关系的一场博弈。赖昌星之所以能够从1999年出逃加拿大至今十余年方才被捕归案,其中既有他不断上诉拖延时间的“耍赖”行为、“死刑不引渡”等原因,又与中西方文化、制度差异,中加双方的利益权衡等深层次的因素密切相关。纵使干扰因素如此之多,国际环境如此复杂,我们仍然可以在这场“猫捉老鼠”中体会到中国政府的种种努力。

1999年,中央政府成立专案组,一举破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经济大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寨。

2005年,在中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和加拿大有关部门的认真审查下,赖昌星的“难民”身份被否定。

2009年,加拿大总理哈珀开始了他的破冰之旅,在胡锦涛同志、温家宝总理与哈珀总理的会谈中,中方仍然要求加方尽快遣返赖昌星,了结相关案件。

2011年,正值中国领导人访问加拿大参加二十国峰会之时,中国外交部要求加方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首要嫌犯赖昌星遣返回国接受法律审判。

最终,这种种的努力换来了今日之成果——赖昌星被遣返回国,接受中国法律的制裁。

“流亡者”丧钟的敲响

那么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赖昌星并非一般人物。他的呼风唤雨,他的缜密,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了解,因为事涉走私,事涉掉脑袋,所以关乎核心机密的事,他肯定不会轻易告诉别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他也该留一手。

而一当赖昌星开了“金口”,该案是不是将真正彻底大白于天下?不管是当初因为赖昌星的不在而避重就轻,或者是查无对证而矢口否认,还是因为他的不在国内而漏了网,这一次怕已经不可能“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要是这样的推理成为事实,或原来有的“小鱼”有可能成了“大鱼”,或一直隐着的“大鱼”将浮出水面,并不是没有可能。我们甚至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当赖昌星被遣返回国的消息一经传出,有人怕旱已寝食不安。

赖昌星的被遣返回国,是对那些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畏罪潜逃的一个严正警告。包括赖昌星在内的该案30多名潜逃者被一一遣返,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罪行,以为逃亡到了国外就可以逃避法律制裁,那是一页已经被翻过去的“老皇历”了。

一则消息令人眼前一亮:6月26日晚,公安部工作组从马来西亚将“3·10”特大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27名成员成功押解回京,至此该案最后一批大陆犯罪嫌疑人从国外全部押解回国,这一消息无不让听者大称“痛快”。而赖昌星的被遣返回国和新的侦查开始,如一颗重磅***再次引起一片叫好声,其意义不仅仅是说明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最后收网已经开始,而是用事实诠释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一个警示出逃外国的中国大陆罪犯只有戒掉“赖”字,举手投降,接受法律审判才是唯一出路:更为那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的“流亡者”,敲响了丧钟,这场战斗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最新创业的励志故事5篇经典 篇3

“玩”出来的CEO

作为2015年中国020潮流人物的获奖者,高玮的成功是从“玩”开始的。

多年前的高玮,不仅是一个球迷,还是一个比较贪玩的女生。她贪玩到,仅仅因为喜欢球星麦克尔·欧文,就在英国报考了足球产业管理。学习的过程是舒心的,但毕业以后,她才发现,这个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

原来,这个专业不仅收入低(年薪不到5万),而且成功机会也很渺茫。看着身边的同学通过创业都已经成为年薪超过50万甚至100万的成功人士,高玮如置身热锅上的蚂蚁。

可是,做什么呢?高玮毫无头绪。当然,也有人给过她很多建议,比如赛事运营、体育经纪等,但她都不太能接受,一来她觉得市场不太好,二来,她觉得也不适合自己。直到有一天,有个投资人建议她做体育主题的旅游,高玮眼前顿时一亮:体育是她的专业,而旅游这两个字,一念出来,就让人感觉到放松、惬意、舒适——更重要的是,能带着一大帮与她自己一样的球迷一起玩,想想都带劲。

人都说万事开头难。高玮却没尝过这种感觉。公司成立,推广期的时候,正值双红会,高玮正愁该如何推广时,一个在新浪体育工作的师弟建议她利用微博这个途径。于是,她开始大胆地尝试,结果,短短三个小时,她接的团就已经达到了50多个人。那一刻,高玮甚至误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她如孩子一样欢呼雀跃,如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告诉所有人她的成功。

然而,创业路漫漫,即使她开了好头,并不代表接下来的路会一帆风顺。果然,不久之后,高玮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接下来的一年里,她竟然没有成交一单。好在,她对这个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形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玮四处奔走调查,打听球迷们的喜好,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解说,与他们一起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球赛中流连忘返,或骑自行车徜徉在充满异域文化的街头,或像个真正的赛车手那样来一场激烈的PK,或像个学者那样参观各地的风土人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高玮接到了她冰冻期后第一个团。与第一次昙花一现不同,接下来的团越来越多,2014年的时候,高玮已经拥有了30多个团,这意味着她的成功才真正开始了。

此时的高玮,感受到的并不是成功的得意,而是欣慰。每当她看到球迷们能在比赛的最前线,对着自己最喜欢的球星发出自己的心声,并拍下合影……她都倍感欣慰。

面对镜头高玮说,在创业的过程中,比起创业中得到利润,更令她欣慰的是能得到球迷的认可。

是啊,谁会不喜欢一个能让自己边玩边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欣赏美景……一个能让自己在快乐的旅途中实现梦想的人呢?而高玮,她得到的不仅是球迷的认可,还有事业的成功。

最新创业的励志故事5篇经典 篇4

徐可,一年玩出个亿元公司

“叛逆女孩”,从英国辍学回乡创业

1995年出生的徐可,高中时去了美国读书,接着,考上英国的大学,并一路上到硕士。

2014年冬天回国探亲时,徐可去看望好友莉莉,对方无意间提起,在某音乐学院当教授的父亲刚退休,老人平时忙惯了,回到家里忽然无所事事非常烦恼。巧的是,徐可认识的一名美国留学生很想学中国民乐,后来经她牵线,这个女孩就跟莉莉父亲学起了古筝。

这件事给徐可的印象很深,后来她发现,其实生活中有技能又空闲的人很多,因种种原因,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本领转换成财富。这无疑是对“自身资源”的“冷藏”和浪费。同样,还有很多人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能,尽管有“威客”之类的技能交换网站,但真要让二者“结合”起来各取所需,具体操作时却很难。

有没有一种“神器”,让有技能、有多余时间的人和需要学习者,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对方,甚至成为朋友?徐可开始琢磨做个“价值技能社交”的App!

回到伦敦,徐可把自己的想法跟几个搞IT的朋友一说,大家都觉得靠谱。虽然国内也有出售个人技能之类的小网站,但在支付和信用担保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买卖双方”都不太感兴趣,业务一直冷冷清清。而徐可设计的方案,不仅巧妙解决了这些弊端,还能让思维活跃、喜欢社交的90后,通过这种“神器”,既学本领又能交朋友。

2015年2月,徐可想清楚了如何做这款陌生人社交应用产品,并为其起名叫ERA。想法完善后,徐可决定回国创业。“这不是瞎折腾吗?还没拿到文凭就辍学,做生意,万一失败了呢?”母亲听她要创业,简直暴跳如雷,母女俩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徐可绝不是个乖乖听话的孩子,逗比、恶搞、胆大闯祸,反正没她不敢折腾的。这年4月初,她带着几个懂技术的朋友开始筹备创建自己的“讯踪科技公司”。5月份搬到“没空调、除了办公桌站都站不下的20平米破居民楼”。许多同行笑称这里是个小作坊,并且吓跑了许多来应聘的人员,这让徐可一时哭笑不得。

“CEO除了团队缺人就去找人,缺钱就去找钱,需要项目方向就去画指标、做明灯之外,还要一路为团队披荆斩棘,开路扛把子。出了问题遇见困难第一时间带兵亲战!”这位辣妹苦笑说。无数个深夜她仍在电脑前工作,本想躺下小睡一阵再战,不料抬头惊讶地发现,天已大亮!

打造“神器”,让你的技能变财富

徐可向投资人推介产品时,最初很多人是拒绝的。还有人善意地提醒她说,“有了陌陌、微信摇一摇在先,谁要再蹚陌生人社交这个浑水需要极大的勇气,没有足够的创新必死无疑!”

的确,徐可在做ERA之前也意识到了99%以上的社交软件都会面临死亡的问题。因为巨头抢占了这块市场,大多数的新晋产品难以存活。剩下来的1%,可能是用钱去买数据,有了用户之后,数据也是不上不下,难以发展。

但徐可对自己的产品胸有成竹,她坚信这个“技能买卖+交友”平台因实用性极强,同时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具有无穷潜力。2015年6月,女孩凭着一股拼劲,9天内拜访了30家风投公司,终于拿到了天使轮的800万元融资。

7月,随着徐可团队的软件ERA正式上架,没想到,这款价值技能社交App上线后,颇受用户喜欢。对具备特殊专长和经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赚钱神器”。小到教人搭配服装、制作PPT、制作不同口味的咖啡,大到职业规划、创业经验等等,总之,只要你有“绝活”并有时间将其传授给别人,都可以把“资源”源源不断地转换成财富。

除增长知识外,更多的人想学一些实用技能。如游艇维修、小型飞行器的设计制作、怎样“海淘”等等,简直五花八门。到底该如何为自己的经验和劳动定价?这几乎是每一位走进ERA的“老师”,都需要反复摸索的历程。目前,在ERA 平台上收费最高的客户之一是奥美广告创意总监东东枪的课程——“如何把你的广告做‘对’”,分两次见面,一次一个半小时,收费15000元。即便如此,还是有100多人将东东枪收入了自己的“想见”名单。

令徐可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这个“技能买卖平台”,与需要者分享自己所长。徐可团队的首款产品上线后不到两个月,就拥有20万用户。

一年玩出个亿元公司

2015年10月, 徐可的ERA又用9天时间完成12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消息传出,在业界引起震动,一个95后黄毛小丫头,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能让风投如此青睐?

其实说到底还是产品创意新颖,技术过硬。徐可说,ERA通过“接任务——做任务——拿奖励”的模式,在强系统评级下完成担保交易。在交易中,ERA作为第三方,承担线上担保的责任。而且能用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找到最需要的人,并在最低成本条件下完成交互。教导用户把个人时间价值正确变现和怎样把手中货币兑换成技能的有效时间。

而ERA在社交功能上最大的亮点在于,任务完成后,用户双方可以互评,并生成各自信用值;同时它还使用一套RAI认证体系:用户在线提交身份、学历等相关证件进行审核,保证前台账号资料的真实性。基于这样细致的实名认证,用户在筛选聊天对象时,自然可以进行更多更深度的选择。能有效防止用户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无效社交、被坑蒙拐骗。这也是大批年轻用户非常推崇它的原因。

10月下旬,徐可的公司搬入了上海凌空SOHO千平米的大办公室。在产品推广上,徐可算得上是高手,她曾不花一分钱通过微博热点事件营销,做了一个2000万PV的头条。而她最擅长运用明星红人进行粉丝经济营销,所以在网络上也积累了一大票粉丝,就连目前ERA上也有不少明星用户,如著名歌手薛之谦、叶熙祺等。徐可的用户,以“对时尚特别感兴趣,渴望学习多种新知识、新技能”的90后居多,“此外,这些新新人类的玩乐文化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市场经济,我大胆预测,认知盈余会是下一个爆发点。”她说。

如今,ERA已覆盖了北上广深外加杭州、武汉、成都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公司估值超过1亿元!但徐可并没有放慢继续“攻城掠地”的脚步,她雄心勃勃地说,要帮中国几千万甚至上亿有技能的人,都能把平时白白浪费的“空闲时间”,最终转换成财富!

最新创业的励志故事5篇经典 篇5

创业,咱风雨同舟

26年前,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早早地就意识到:自己的老板其实就是自己。于是他为自己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并立即付诸行动,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资源向目标迈进。他甚至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字和商标,以提醒自己将要为一切结果负责。最终,他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商业成功。这个年轻人就是迈克尔·戴尔。

相似的故事也曾发生在比尔·盖茨及一批年轻的中国企业家身上。他们的人生传奇大大激发了一代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不少人因此走上了创业的追梦之旅。

然而,一旦上路,你就会发现,创业之路并不像梦中望见的那么平坦,现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多时候,艰辛、坎坷甚至陷阱和痛苦会如影随形地接踵而来,像潮水般不停地一波一波涌向你,将你围困,将你击倒……你不由地会感到迷茫、恐惧,感到孤单无助。但是,这个时候你已经毫无退路了,投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想抽身、想洗手、想回到从前谈何容易!后退一步悬崖万丈。也许擦掉眼中的泪,咬牙走下去,还有一线生机——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这是那首“创业圣歌”《在路上》中的两句歌词,它道出了无数创业者曾经共有过的心路历程,因此听起来才那么撼人心魄,让每个曾经历过创业风雨的人为之眼含热泪!

没有梦想,是平庸的。但是,有了梦想就一定能摆脱平庸,走向成功吗?未必。因为现实就是现实,不是梦中的金光大道。在以往的采访中,我们曾遇到过不少失败的创业者以及对创业怀着满腔热情和幻想的年轻人,如果论梦想与激情,他们一点都不缺,但是若论创业的准备或经验,他们几乎都是一张白纸。他们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有人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有感于此,我们才特别策划、组织了这一期创业专题。

虽然本刊的宗旨就是“点燃梦想,激励创业”,而且我们以往一直密切关注着青年的创业问题,但是创业的艰辛、创业之路的坎坷漫长以及创业低成功率的现实,也不断促使我们理性地思考和对待这个问题。

本期,我们通过微博及其他方式,就创业的动机、创业过程中遭遇的某些问题,进行了随机的调查与交流,不少专家也积极参与,不仅撰稿支持,还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们将对创业中可能遭遇的一系列具体问题,陆续进行专题探讨,希望更多的朋友支持并参与进来。如果这些专题能够对广大的创业者朋友有所启发,或者哪怕有一点点的实实在在的助益,我们就满足了。

在路上,无论雨多么横,无论风多么狂,请记住我们愿与您风雨同舟,我们愿分担您的欢乐与忧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