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珍珠鸟教学实录【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
2、找出文章描写小珍珠鸟特点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轻柔细腻的笔调,学习品赏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珍珠鸟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结尾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鸟是人类的朋友,从古到今,鸟,这个大自然的精灵是那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古人写乐不少诗歌来赞美鸟儿,谁能给我们来两句。(生答)
2、鸟儿是春天的使者,是快乐的精灵,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也许因为人类对它们伤害得太多,所以,鸟在人面前生行性胆小,心存戒备。人和鸟之间,怎样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相处,相互信赖的关系呢?我们学习乐课文<<珍珠鸟>>后,相信你会从中得到启发。
3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写什么?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再和同桌交流。
3汇报。
三。精读,理解课文。
1、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后,我是怎样对待它们的?请朗读1-3自然段,用----勾出,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汇报。
3、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句子。
4、我对珍珠鸟倍加关心和爱护,它们跟我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勾出。
5、由于我的关心爱护,三个月后,两只大鸟生了一只小珍珠鸟,它是什么样子的?
6、多可爱的雏儿啊,读出你的感受来。(女生齐读)
7、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那这只小家伙怕我吗?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它不怕我?请用══勾出后,读给同桌听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和同桌交流。
8、汇报,朗读品味。
9、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0、大家想想,我的一举一动带给珍珠鸟的是什么?珍珠鸟给我带来的又是什么?
11、此时,作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一时的感动流泻于笔尖,齐读最后一句话,思考:
a.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b.作者说的仅仅是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他还包括了谁与谁的信任?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当我们目睹怕人的珍珠鸟伏眠于作者的肩头时,我们的心灵进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人鸟相依相亲,和谐自然,在作者的心中,珍珠鸟不是玩物,而是一个平等的生命,“我”用爱心赢得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再读这句话。
2、多么法人深省的句子啊,我们也来写写,创造属于我们的名句,用“诚信”“奋斗”等语句仿写名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例:诚信,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奋斗,往往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五。总结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意盎然,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命如此美丽,请善待和珍爱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
六。板书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品味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2、体验“人与动物共存”的美好情愫,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片组图(“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这是一组人与动物共处的画面,能给这幅组图取个名字吗?的确,与动物相亲会给我们的带来许多乐趣。当然,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还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另一种动物。出示“珍珠鸟”图。
2、品读课文
⑴图上这种鸟是什么鸟?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能将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听吗?(第7段)
⑶同学们觉得珍珠鸟的样子可爱吗?可爱,是因为我们喜欢它。再读一次第7段(齐读),读出喜欢的感情来。
⑷珍珠鸟不光是外形可爱,雏儿的活动也很可爱。作者是怎样描写雏儿的活动的?默读课文,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上记号,然后交流。
⑸你发现小珍珠鸟的活动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⑹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我”有哪些举动?你是怎样看待的?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上记号。
⑺是呀,一只原本怕人的鸟,因为“我”的尊重、宽容、呵护,因为“我”的“爱”的付出,它同样也给予人以“爱”的回报。瞧,珍珠鸟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睡的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谁在做梦?为什么?
⑻梦境,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在作者看来,这美好的境界是怎样来的?
3、探究延展
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珍珠鸟”这篇课文,你也可以像冯骥才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请仿照作者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格言。冯骥才是文学家,我们在座的各位今后也可能有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请在所写格言下面注明未来的某某家×××。
参考格言:①信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②信赖,能创造奇迹。
③信赖,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
④信赖,给世界增添一抹温柔的色彩。
⑵机动研讨:
①“信赖,能在人与动物之间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实,“信赖”的意义又何止只限于人与动物之间呢?关于“信赖”的意义,你还会有哪些联想?
②你如何看待作者养鸟的行为?
《珍珠鸟》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一.导入
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
(2)可爱的小红嘴
(3)淘气的小家伙
(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
25.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教学目的:懂得善待生物,爱护生命,追求和谐世界。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习题引导,讨论。
一、新课导入
利用《让世界充满爱》中的歌词“如果人人都献出你爱,这个世界就充满美好的阳光!”
二、作者资讯
三、预习检查
“读一读,写一写”栏词汇掌握情况
四、课文朗读训练
范读课文——个人朗读——集体朗读(选读)
五、课文内容把握引导
(一)整体把握
(二)人鸟亲近的过程
1、人鸟亲近的因果(讨论)
原因(人为)结果(鸟状)
⑴“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在鸟笼上”→“格外轻松自在”
⑵“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⑶“我不去伤害它”→“蹦到我的杯子上”
⑷“抚抚它细腻的绒毛”→“友好地啄两下我手指”
2、表象:“离我较远”→“一点点挨近”→“淘气地陪伴我”→“居然落在肩上”
3、心理:怕人→胆大→亲近→信赖
(三)启发(结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六、主题把握引导(讨论)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学会文中生字,理解新词
3、体会珍珠鸟是怎么样逐步信赖“我”的。
4、读中感悟,培养孩子心中有爱、学会去爱,创造美好的境界。
教学重点:
1、感悟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明白有爱、会爱的人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奠定基调
1、读题,回忆主要内容,板书:逐步信赖
2、珍珠鸟什么样儿?指说
二、整体感知,逐步信赖
3、喜爱珍珠鸟吗?来看看吧,看看它是怎么样一步步地信赖我的。欣赏课件
4、看出来了吗?初步感知
文中哪儿重点写的?自读第四节,看看大致分几个过程
指说,板书:起先渐渐地后来
5、起先怎么样?
6、渐渐地呢?竟然什么意思?我会有什么反应?
7、后来?感觉?怎样交流?啄,好像在说什么?抚呢?再啄?
8、连起来说,加进想象更好。
三、完全信赖,美好境界,有爱会爱
9、完全放心还从哪儿看出?指读第六节,悟因为信赖,小家伙美美地睡着了,因为信赖,它做起了甜甜的梦,会梦见什么呢?
这不就是因为信赖而创造出的——板书:美好境界
看插图,想到了哪些词句?学生板书
10“我”为什么能获得珍珠鸟的信赖?指说,板书:有爱
11、你喜爱这样的小家伙吗?你有过这样的小鸟依你的情景吗?文中的我为什么能够呢?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温暖地抚摸是爱,静静地注视也是爱;逗它玩是爱,让他独自耍也是爱;为它做这做那是爱,啥也不做,放在心里默默地关注也是爱;给它舒适的家是爱,放飞它,让它自由飞翔也是爱。所以我们不仅要心中有爱,还要学会选择如何去爱。板书:会爱
正因为我有爱,因为我会爱,所以这个小家伙才完全信赖了,是不是的?
说到这儿,我又不由地想起我家小坦克了,你们想他吗?每次他一来,你们就围着他、逗他、抱他,可他的表现呢?现在明白为什么了吗?
四、在线阅读,感受乐趣
12、有一只猫早等不及了,它就是人民作家老舍笔下的猫,读吧,看看有没有趣儿。
五、结语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忆江南》,李白《赠汪伦》……)
师:听到刚才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
生:“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生:“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教师同时板书“珍珠鸟”)
师:(解题)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
生:珍珠。我想珍珠鸟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师;想看看吗?(出示图画,学生情不自禁说:“好小啊!”)我愿意听到同学们看到之后再读题目的感觉。
(学生读题目《珍珠鸟》,读得很美、很轻)
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的。
(生开始默读,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举手发言)
生:我发现了,珍珠鸟胆子小!课文说“它是一种怕人的鸟。”
师:你读书真细心。好,你领着我们再读这句。
生:珍珠鸟啼叫的声音也很小,又细又亮,一定很清脆——“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声音显得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谢谢你给同学们借鉴。我们提示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相关句子读读,你呢,不用提示,就这么做了,真好。介绍珍珠鸟的特点,能直接用课文的句子读给大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你读的声音也像笛儿一样好听呢。
生: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师:你真会体会这儿化音。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它小得好可爱。
(学生陆续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等词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
二、人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师: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生:就是“小”)瞧这一个个“小”,我们会想到好多形容小的成语——(生:小巧玲珑)
生:还可以换一个成语叫娇小玲珑。而且胆子还小,那就可以说“胆小如鼠”。
师:意思一样,但就是不美了。(学生领悟,换成“谨小慎微”)
师: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
(几位学生发言,一学生说这里关键是文中的“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即兴精彩短评)
师:感谢你们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体会语言里的滋味。那我们就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师;“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生: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范读,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师: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
生:这声音,和它的爸爸妈妈叫得一样,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还更娇嫩,真好听。
师:(出示画面)快看,它钻出了笼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学生找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我不动声色的写……”、“……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句子,读得很小心)
师: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读了一句)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
师: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
生:一定是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
(连续有三五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那就是“不动声色”。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_____。”
(学生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师: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三、小鸟是如何理解信赖的
师: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
生:(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老师出示刚才学生说出的这段话,但把三个“一会儿”去掉了)
生:老师,这句话不完整了,你把“一会儿”丢了。
师:意思没有改变啊,用与不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说,这个词重复用了三次,表现了小家伙的调皮,让人好喜欢;也有的说,这三个“一会儿”,一个比一个程度深,把小家伙的调皮写得活灵活现了)
生: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神气十足”。去掉这三个“一会儿”,小家伙顶多也就“神气”,谈不上“十足”,可用上这三个“一会儿”,那可真叫“神气十足”!(该生朗读这段,表现了小鸟的“神气十足”)
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读,女同学读第一个“一会儿”,男同学读第二个“一会儿”,我读第三个“一会儿”,大家读了以后一定要像小家伙一样神气十足哦!
(师生合作读,读得很精彩。然后师生结合文本继续品味小珍珠鸟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教师不时肯定学生的精彩表现)
师:作者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生:神气十足),(引读)因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夜晚——
生:(读)“天色入暮,小家伙才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引读)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生:(读)“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课件打出这段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一人鸟和谐相处的状态,然后配乐朗读)
师:看,这就是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请给画面题词。
生:和谐。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呵呵,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划下来,读读。(教师板书这句话)
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你和我的题词一样啊。那这“依”就是——(生答:依靠,依赖)
师:从刚才细致的品味中,感觉到: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生:信赖)如果说小家伙一点一点的和人亲近,正像同学们说的心里放松了,行为上就——(生:就变得有些放肆了)
师:嗯?再想想,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形容此时的小珍珠鸟,别忘了它是那么可爱?
生:这个词用得过了,应该是“放纵”比较合适。(掌声)
师:真正的放松,还有点儿放纵,这是撒娇的表现,呵呵。至此,才可以说是完全的——
生:放心。把那颗“怕”着的,竖着的心彻底平放在心里了,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掌声)
师: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生: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
生: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朗诵中已经明显带着阅读后的体验了)
师:把黑板上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第二课时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
师:题目是珍珠鸟,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朋友送“我”这对关在笼中的大鸟,“我”觉得真好,大鸟也这样觉得吗?……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大鸟生气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人的可怕。
生: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出示图片)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师:听到笼中的父母会对小鸟的“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纷纷发言,大意是大珍珠鸟的眼里和小珍珠鸟眼里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珍珠鸟太天真了,大鸟们对作者是不信赖的)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身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
(提供关在笼中鸟的话外音,出示白居易的《看嵩洛有感》、司马光的《放鹦鹉》、欧阳修的《画眉鸟》),学生朗读)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给“笼”字加上方框)
(师生探讨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的不同,认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作者笔尖端流泻下“一时”而不是“一生”的感受,如果作者真正喜欢珍珠鸟就应该放飞它们,让它们自由飞翔)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小鸟的“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改课件:“信赖,就还它……”)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样多的感慨。一个“还”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你们理解和感受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就好比我们信赖一个朋友时,因为我们知道它是可靠的。,真实的,不需要作出什么来的一样。
生:所以我要说,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判断一切。这样的信赖不是真正的信赖。
师:那,我们就按照我们理解的信赖,改编改编教材。如你们所说,放飞它们,还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吗?
生:我们就把课文可以改写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会把笼子当作第二个家,从中传出的笛儿般的声音依然轻松自在。”
师:更重要的是,笼子的门是开着的,想飞出笼子就飞出,想飞回笼子就飞回笼子。甚至连笼子都不用设置,整个屋子就是小鸟的家。(擦掉“笼”字)
师:真正的信赖,‘我”还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动声色”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学生答出“大惊小怪”、“难过”“害怕”……)
师:真正的信赖——小家伙白天,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大鸟还会生气地叫吗?夜色入暮小家伙还在和我玩耍,大鸟还会再三呼唤吗?(改课件)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白天,小家伙不仅在我的肩头睡觉,哪怕在我的手掌上翻跟头,大鸟也不会生气的叫了,夜晚,假使小家伙贪玩一些,大珍珠鸟也不会再三呼唤小家伙赶紧回去了。”
师:是啊,真正的信赖非得等把窗户关久了,才打开吗?
生:不用。可以改写成——“不用多久,它最多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就飞出去了……”
师:“小家伙”想飞出窗外就飞出窗外,还可以再回来,依然趴在我的肩头做梦,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窗户,而是心灵的窗户。下面,就请大胆想象,因信赖创造的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听音乐,创作。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
生:我打开鸟笼,让它们出去透透气,可是它们一去不复返,就连小家伙也一去不复返了。鸟儿们感受大自然的呼唤,蓝天是鸟儿飞翔的家,草原是鸟儿生活的家,那树上的巢啊,是鸟儿休息的家。自由就是它们的家。
师:是啊,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鸟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还说“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信赖最基本的平等与平衡。如果你是作者你放不放?如果你是珍珠鸟,你飞不飞?
生: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放了他,因为我想给他自由。
生:我也会放。
师:老师想问你若是鸟,你飞不飞?
师:那你宁肯失去蓝天,丢掉你翅膀的飞翔?
生:我不会飞,因为这里很好,作者对我很照顾。
生:我也不飞,因为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我们飞走了,是自由了,可是面临的危险太多,不是又要它承受不自由吗?要自由,代价也是无价的。晚了,一切都晚了,要是回到从前,人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坏,也许就好了。
后面的学生都在说不会飞……
师:看来大家都习惯了这舒适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曾经飞翔的天空!作者放还是不放?鸟走还是不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这也不是放与不放,走与不走这么轻松和简单。一句话,我们人类不只是地球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下课)
板书:
珍珠鸟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中“笼”有几个变化:先写出,再加框笼,然后擦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同学们,请先看几幅鸟儿的图片。(学生欣赏课件)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珍珠鸟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3文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学生根据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阅读要求”开始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
2找出问题的答案。
四全班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1、珍珠鸟在作者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读所划的语句,教师大屏幕出示:
有十处,讨论,教师结合鸟的变化随机点拨:
(1)一开始躲进吊兰丛中。
(2)渐渐地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点熟悉了。
(3)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4)随后在屋子里飞来飞去。
(5)渐渐地胆子大了,落在书桌上。
(6)蹦到杯子上、低下头喝茶。我这时又有什么反应?
(7)跑到稿纸上,绕着笔尖蹦来蹦。
(8)啄"我"颤动地笔尖。作者是这样做的?假如你就是作者,会对小鸟说些什么?(9)、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鸟,会说些什么?
(10)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2、同学们,你从描写小鸟的这些变化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3、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处?
(1)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
(2)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4、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拓展延伸。
(3)试着仿照作者的这个内心感受,自己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的格言。
五再读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1)学生动笔写格言。
(2)集体交流,鼓励有创造性的学生。
六、总结全文。
1、听音乐结束课文
2、布置作业:把自己的格言展示在板报上。
板书设计
16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亲近我——相信我
↓
鸟和人的关系和谐、平等、融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