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在腾飞
作者:长春市九台区南山小学四年二班 宋词
中华复兴中国梦 全国人民在践行 经济规模在增长 一带一路方向明
城市高楼拔地起 机场码头全开通 实现农村城市化 高速高铁城乡行
信息技术在发展 网络联系全球中 国防力量在强大 战机航母是新型
科学技术大发展 神州系列飞太空 祖国繁荣和昌盛 国人志气加倍增
我是未来接班人 建设重担我继承
北京俗语和童谣
欧阳靖飞的转帖┊欧阳靖飞的首页
一、几句北京俗语
北京话里俗语很多,大多有“典”可据,即有其出处。北京是辽、金、元、明数代古都。清朝在北京建都二百数十年。北京话的俗语中与少数民族有关者不少,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有关者不少。兹举几句北京俗语为例,以窥其源。
1.要菜。北京话说人“摆谱儿”、“摆臭架子”、“故意卖弄”等为“要菜”。如“别在这儿跟我要菜啦!”意思是说别摆臭架子了。此话原是指太监而言的。清因明制而设内官,但鉴于明代宦官的弊病,所以朝廷立法,严禁太监干政,并把太监打在极低的地位,视之不齿于人类。虽然如此,但是太监仍仗皇家势力在外大摆其谱儿,总思在各种场合抖抖威风,表示他不同于一般人。清朝太监有个特点,在皇宫和王府里身居奴下奴的地位,不但皇帝和王贝勒不拿太监当人,八旗官兵和一般旗人皆鄙视之。可是太监一离开皇宫和王贝勒府第,立即挺胸伸脖儿,摇身一变,以老爷自居。各行业者图其手头阔绰,利用其变态心理而趋奉逢迎,太监则以此为扬眉吐气的机会,欣然接受,不惜掏银子。那时不但官宦人家讲究大办喜、丧、寿、诞诸事,一般人家也以搭棚办事为体面。搭棚办事只希贵客光临,所以太监很有出份子参加红白事的机会。北京有“口子”承应办事,包办酒席。在“落作儿”之日,口子的茶房就向办事人家请来几位“里扇儿的”(太监。民间以此尊称之)。下面就说到“要菜”了。 众人入席,茶房依所定菜单一一上菜。这时,高踞上座的太监每见上一菜,立即摇头摆手,撇嘴咂舌,连说这种菜简直无法入口。茶房早知必然如此,上过三个菜后,就走到“里扇儿的”面前请安,口说“请老爷点菜”。这时太监必胡乱点个菜名,茶房遵命传厨师备办。其实他要的菜并不比席面的菜好,但“老爷”要摆这个谱儿。饭后,太监大把地掏银子,赏给厨师和茶房。因此那时口子上的人希望办事人家多请些位里扇儿的。
太监要菜是为了摆臭架子,故意卖弄他是皇家和王府的使用人。由此,北京话里产生了“要菜”这个俗语。现在这个俗语仍为人们口头使用。
2.熬鹰。“熬鹰”也说“熬大鹰”。北京话说熬夜,特别是不得已而彻夜不得睡眠为“熬鹰”或“熬大鹰”。这句俗话来源于满族驯鹰法。凡鹰鹞等猛禽之属,小自雀鹰和鹞子,大至黄鹰和海青,捕来后,必须严加调驯,始可供猎用。猛禽性烈,极难服人指挥,这就必须“熬”。雀鹰和鹞子用大网和攒叉捕捉,黄鹰(大鹰)用鹰杆子捕捉。捉来以后,先戴上帽子,将两眼盖住,放在架子上。过两天开始熬。人在架前,看鹰稍一闭目,立即用小棍敲它一下,鹰就醒了。过一会鹰困得又闭目要睡,人又用小棍敲它一下。这样,整夜不许鹰闭眼瞌睡。这样熬过数日,鹰的野性渐被消磨净尽。这就是熬鹰的方法。由此而形成北京俗语“熬鹰”或“熬大鹰”。比如说受人干扰而不得睡眠,或别人某种活动使自己没法睡觉,就说“你在这儿熬大鹰哪!搅得我整夜没得睡觉。”别人夜里不想睡,也不叫自己睡,就说“我不能整夜陪着你熬鹰。你这样熬大鹰,我可受不了。”
3.吃官饭放私骆驼。北京话说拿着工资干私活儿,或利用办公事之机办私事,常说“吃官饭放私骆驼”。这句俗语来自清代八旗军饲养驼马的制度。那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清代八旗兵不时奉命在各地执行军事任务,而且大多在边陲地带,因而需用极大量的马匹和骆驼。八旗每一旗每一参领都有官马和官驼,每个佐领有官马而无官驼。因军用马匹和骆驼数量极大,已成为军中一项大事,所以饲养工作极为重要。八旗军在关外和口外有大面积的牧场,专门饲养和放牧军用马匹和骆驼。北京八旗驻军各佐领皆有马匹,有军用马场;各参领更有骆驼饲养和放牧的场所。因此事关系军事甚大,所以极受政府重视,设有专门饲养员担任牧养。到了清代后期,各项定制渐趋松弛,竟有私人饲养马匹和骆驼,委托公家的饲养员在公家牧场中代为牧养。官马官驼数量极大,私人所养的为数甚微,官牧场甚是宽阔,极少数私人驼马牧养其间是不会被发现的。私人想这样占公家便宜,必须买通饲养员。只要花银钱使饲养员同意,就一切万事大吉。后来人们就说这样的饲养员吃官饭放私骆驼。凡利用公家的便利条件而利私者,皆可用这句话。现在这句俗话仍活在北京话中。 4.少不征南,老不扫北。早年北京旗人皆知这句俗话。本世纪六十年代,北京东郊的旗人仍知此语。这句俗语纯系清代八旗兵留在北京话里的,现虽已不似从前那样通用,但在清代曾流行二百余年。所谓“少”,指的是年轻人,“老”并非老年人,而说的是中年人。清代军方调兵赴各地作战时,对战士年龄有所考虑。调到南方(云南、两广等地)去作战的战士,多选中年人。调到北方(内蒙等地)去作战的战士,多选青年人。认为反过来是不宜的。为什么呢?原因如下。军队领导认为南方风气开化,才将入伍的青年战士易受诱惑,而中年战士思想不那么简单,处世有经验,不易为外界诱惑所动。因此征南不选用青年人。反过来看,北方气候严寒,风沙飞扬,年岁稍大的人不及小青年更耐得住。因此,派年轻人到北方去作战为宜。
清代北京内城专住八旗人户。有清二百数十年,发生过几次大战争,零星小战连年不断。因此北京内城住的旗人出征频频,成为当时社会上常见常谈的事。由此而使这句话变成了北京俗语。它反映清代旗人的军事生活。
5.叫了王承恩啦。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后称景山)。他自杀前,曾奔出皇宫到大官宦家求援,但无人救他。最后迫不得已而吊死在煤山,当时跟随他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王承恩随同自缢身死。北京是数代建都之地,历代政治、军事等行动也在北京话中留下痕迹。崇祯孤立无援而自杀的事,给北京人留下深不可灭的印象,竟由此而留下俗语“叫了王承恩啦”。意思是说人到了穷途末路了,一筹莫展了,陷入绝境了。当然用此俗语也不一定严重到死亡降临的地步,凡说人没办法了,无计可施了,皆可用此俗语。比如说某人办事无方,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建议,终于办不下去了,就说“这回他可叫了王承恩啦!”或说“你早要是听人忠告,何至于弄得叫王承恩呀!”或说“别管他,早晚得叫了王承恩。”
6.官马屁股。北京话形容人胖,特别是形容人脸胖圆了,说“成了官马屁股啦!”这句俗话来源于清代八旗养马。八旗兵各佐领皆饲养军马,俗话称之为官马。国家规定官马的“马银子”,就是每匹马所需的饲养费,官马的饲料由国家拨经费供给。官马吃国家供给的草料粮豆,十分充足,所以官马肥胖。私人养马由个人出资负担,其草料决不如官方供给的那样充足,所以私马比官马瘦得多。马肥最突出地表现在屁股。马一肥起来,其臀部就胖成大圆球形。清代八旗兵在北京驻军二百数十年之久,官马肥胖的大圆屁股给北京人以深刻的印象,由此而形成这句俗语。说人胖,常说“胖成官马屁股啦!”瞧那孩子多胖!脸都胖成官马屁股啦!”“还说他瘦哪?脸都成官马屁股啦!”
7.打狼。北京话说许多人集聚而行,常说“干什么去?打狼去呀!”为什么说许多人同行为打狼去呢?这来源于满族传统的围猎方式。在狩猎器械落后,武器杀伤力差的条件下,满族自其先世就采取围猎的方法。许多人列队走到适当之处,人们形成一个自大而小的圈,取包围形式,将圈内的兽类围住而打,称为围猎。围猎只有青壮年男子参加,老弱和女子例不参与。但打狼则全部落的人都参加,青壮年男子在前,老弱和女子在后,人人手执棍棒刀矛,齐声呐喊。打狼必须人多,需要声势大,喊声震天,才能将狼吓住。这种打猎的方式为满族人自关外带到北京,年深日久,给北京人以深刻的印象,形成了这句俗语。人们看见许多人同行,常开玩笑说“你们打狼去呀!”
二、几首北京童谣
老北京幼年说唱的童谣中也有不少“典故”,与少数民族和地方民俗有关,并涉及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方面。兹举几首为例。
1.北京旗人家的儿童自幼就由长辈教唱: 金轱辘棒烧热炕,爷爷打板儿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
今儿个唱,明儿不唱,
插上柳枝接着唱。
听了这段童谣,可以得知数点。首先是烧热炕,炕烧热了,奶奶歌唱,爷爷打板儿,必是伴奏。既然是一直唱到天亮,说明是在夜里唱。今天唱过之后,明天就不唱了,等到插上柳树枝再唱。当年老北京儿童不论旗汉,人人幼时皆熟知这段童谣。这个童谣不是唱的,而是说的。今溯其源,找到满族从关外带到北京来的萨玛信仰习俗。
满族承其先世女真人的萨玛信仰,入关后自皇家至于官兵家庭皆依旧俗不断跳神以求福祉。满族各氏族皆有本氏族的萨玛,由女性担任。凡朝祭、夕祭、背灯换索、柳树求福诸祭,皆于家中举行。萨玛多由年长的老祖母担任,跳神时萨玛唱神歌,众人打板如伴奏一般。这个童谣的内容就是冬天晚上烧好了热炕,举行背灯祭,奶奶唱神歌跳神,爷爷打板。今天唱完了,明天不唱,等到“插上柳枝”再接着唱。所谓插上柳枝就是举行柳树枝求福,目的是求佛多妈妈(fodo mama)保佑孩子们。求福祭时,采来柳树枝插好,用索绳将柳树枝与神板连结起来,给孩子们换新索,换下的旧索放在西墙上挂着的“妈妈口袋”里。童谣说插上柳树枝求福换索时接着唱。满人入关将这个旧俗带到北京,沿之而行。至道光时代,民间因费用问题,杀猪祭神难以负担,祭祀次数渐减,但仍在一年举行数次,至少三次。完颜氏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五福祭神”一文中说,那时其家祭祀是“乐陈而不作”。乐虽不作,但萨玛仍跳神歌唱。
这段童谣的来源与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直接相关。虽仅几句,但内容丰富,甚有研究价值。近年研究满族萨玛教者颇不乏人,写了不少文章,然其内容大多雷同。其实乾隆时编了一部《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所述翔实,再作泛泛之论,已无必要。倒是这段童谣道出了事物的真像。
2.旧时老北京家的孩子们常常双双对立,每人先自己一拍手,然后二人对拍手,同时连说带唱这么一段童谣:
(说)打花巴掌的(读dei,阴平),正月正,
老太太抽烟看花灯。
(唱)烧着香儿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啊。
江西腊呀,霭杭尖啊!
茉莉茉莉花儿啊。
(说)打花巴掌的,二月二„„
这个童谣是老北京的创作,是旗人的作品。
正月看花灯是京俗,并非满俗。女真人进入辽沈一带以前居于故土时,根本没有过新年之俗,过年过节是后来向汉族人学来的。满人进关后,以陈汉军人为媒介而大量吸取汉俗,才懂得看花灯。烧香和捻纸捻儿只表明老北京家老太太的悠闲生活。捻纸捻儿是为了吸水烟,水烟袋要用纸捻儿燃点。荣莉和江西腊都是花卉名称,无可论之处。“霭杭尖儿”是什么呢?这个词不见经传,无典故,无出处,查遍词书也难寻到。早年的老北京懂得它。到现在,真正懂得这个词的恐怕剩不下几个人了,剩下的那几个人不会年在七旬以下。 要弄懂“霭杭”二字,只有到满语里查找。
现存的满语词典很多,有中国人编的也有外国人编的,编纂的时代自清康熙年间至本世纪(20世纪)。中国人编的有《清文鉴》、《清文汇书》及其他数种,外国人编的有《满和词典》、《满俄词典》及其他数种。这些满语词典中都有一个词aigan,其释义是“练习射箭用的靶”。但是根据这许多词典一致的拼写法aigan,读音应是“霭干”,而绝拼不出“霭杭”这个音来。gan音“干”,hang才拼出“杭”音。是不是弄错了呢?并没弄错,这里有个音韵上的道理。了解此理,就知道gan发hang音的原因了。
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满语词典中的每个满语词,都是根据明代末年建州女真方言音而拼写出来的,但是女真语有数种方言,其语音各有不同。清初满人入关时带到北京来的满语方言音与词典中拼写的建州女真语音有些不同之处。建州音的g,在北京满语方言音大多发h音;建州音的n,在北京满语方言音大多发ng音。因此,词典中的aigan,在北京满语的发音是aihang。这样,用汉字译出“箭靶”一词的音就不是“霭干”,而是“霭杭”;这就是这首童谣里这个“霭杭”的来源。
清代满人以骑射为要务,人们自十几岁就练习步射(徒步射箭),年岁稍长就学习骑射(人骑在马上,马向前飞奔,人在马上射箭)。北京到处有八旗军营,练习射箭的地方很多,所以“箭靶”这一词的满语音普遍流传,人们口头上常说,渐渐进入了童谣中。诸书中对于清代满人射箭有大量叙述和议论,比不了童谣词生动有趣。
3.早年北京有一段童谣,其词句很多,这里有不少典故,它们与历史和民俗有关。录之如下:
上轱辘台,下轱辘台,张家妈妈倒茶来。
茶也香,酒也香,十八个骆驼驮衣裳,驮不动,叫马愕。
马愕马愕含口水,喷了小姐的花裤腿。
小姐小姐你别恼,明儿后儿车来到。
什么车,红轱辘轿车白马拉,里头坐着俏人家。
灰鼠皮袄银鼠褂,对子荷包小针扎。
阿哥阿哥你上哪儿?
我到南边瞧亲家。
瞧完亲家到我家,我家没别的,鞑子饽饽就奶茶,烫你狗儿的小包牙。
这段童谣的典故很多,先从“张家妈妈”说起。这里的“张家”依清代官方规定应写“张佳”。清代官方编纂《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人的姓氏,就像记载汉人姓氏的《百家姓》。大部分满族姓如钮祜禄、叶赫那拉等及其他,一看就知与汉姓无关,而是古肃慎之裔的姓氏。其中有些姓,如张佳、王佳、李佳、孙佳、刘佳等及其他,分明是汉姓加个“佳”字。这些“佳”字姓都归入八旗满洲姓氏之内。这个问题迄未引起研究者注意,故尚无人研究它。原来金代女真族统治者占领中原后,将大量汉族人强行迁入女真地区。这些汉人自金代进入女真,至满族共同体形成之时,已历时约四百年之久,他们已完全女真化了。构成满族共同体时将女真人编入旗的组织,这些人自然作为女真成员而进入八旗。他们的原姓(汉姓)后加一“佳”字,是他们进入女真后适应女真语的音韵结构而加的,清代将满语的这个——giya译写汉字“佳”。女真语(及后世的满语)吸收汉语译词时,例于原来的汉语音后面加一个音节,例如称“蒜”为suwanda,“蒜”音后加个da;称“布”为boso,“布”音后加个so等等。张家妈妈应写作张佳妈妈,其原因即在于此。再说“妈妈”,不是汉语表示“母亲”的意思,而是满语mama的译音,意思是“祖母”。童谣中说的是“张佳奶奶”。
为什么用十八个骆驼,不多不少呢?原来清代不论官方或民间,均将九头骆驼构成一组,驼与驼之间前后用绳串着,北京俗话将这九个一组骆驼叫做“一把子”骆驼。这有个来历。皇太极继承汗位后,以用兵征服蒙古部落为要务。以后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继续进行并终于完成了绥服蒙古的事业。清统治者强迫蒙古统治者纳“九白之贡”,贡品中有九头白骆驼。由此而形成定制,官方和民间养骆驼以九头为一组。两组共十八头骆驼,十八头骆驼连成两串,九头一串。童谣中的“十八个骆驼驮衣裳”之句,其来源即在于此。老北京皆知骆驼九头为一把子。“红轱辘轿车”是满族自关外带到北京的。清代有轿车和大鞍车两种,大同小异。讲究人家的轿车轱辘上红色油漆,一般的用黑漆。轿车的赶车人斜坐在左辕,随从人跨在车辕上叫做“跨车辕”。清代的轿车极显满族特色。
“灰鼠皮袄银鼠褂”是两件衣服。清代满族人沿其先世狩猎者的传统习俗,穿用野兽皮衣极为普遍,但是不穿羊皮衣服。灰鼠和银鼠皆野兽皮,为满人常穿的。“袄”是长服,大襟,襟开在右侧。“褂”比袄短,其长到达膝盖,对襟。穿衣时先穿袄,再穿褂,褂罩在袄的外面。这是满族先世女真人的传统衣着。“对子荷包小针儿扎”表现十分浓厚的满俗气氛。“荷包”是有带的小口袋,但口袋呈圆形,荷包呈扁形。带穿在袋口四周,一抽带,袋口就缩紧。这是狩猎者出猎时身上必带的,用以盛放零星小件什物。荷包系在腰带上,它突出地表现狩猎者的生活。农耕者早晨出家门到田里劳动,田地不会离家过远,总是在村外不远之处。午间或是回家吃饭,或是在田边等着家里送饭来吃;总之是不必将一些器物随身携带。猎人则与此不同。离开家后,往往在遥远的山林中奔走数日至数十日,露宿野餐,所以必须随身携带必需之物。荷包的来源就在于此。满人入关后,原来的猎人成了官兵和差役,人们不去山林打猎了,但服饰仍依旧俗。荷包变小了,制作精细了,渐变为服装饰件;清代满人腰带上必挂精致的荷包。这就谈到“小针儿扎”了。满族民间盛行刺绣,北京话说“绣花”为“扎花”。荷包制作之精,主要在扎花的粗细。扎粗花用大针,要扎细花,就得用小针。“小针儿扎”是刺绣精细的表示。
“阿哥”是满语词age的音译。age译义为“老兄”、“大哥”,这是满人之间极一般的称呼。
“鞑子饽饽就奶茶”是满族共同体形成后产生的一项生活习惯。前面讲过,八旗满洲各佐领内编入了蒙古族人,后来又将蒙古族人编成蒙古八旗,从此满蒙二族人共同生产和生活,生活习惯互相影响和传播。鞑子饽饽是蒙古式的点心食品,奶茶是蒙古族人喜食的。后来这两种食品传入满族,入关时,满人已惯于吃蒙古式糕点,喝蒙古式奶茶了。
俗语和童谣极能表现民俗特点。在北京话里更是如此。北京是几个少数民族建都之地,是历时数百年的古都,诸民族的特点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及其他活动,有不少反映在北京的俗语和童谣中。语言本是反映社会的镜子,俗语和童谣则是一面镜子中最明亮的部分。农业社会的民间俗语多与农耕有关,北京的俗语则与民族、政治、军事等有关。例如北京话有“柳木脑袋”一语,意为“挨刀(挨杀)的货”。源自清代官员获罪被杀头后,收殓时配个柳木做的假人头,装棺抬埋。这充分说明北京是历时数百年几朝建都之地,随便一句俗语也与政治有关。
(一)正月正挂红灯。民俗风情、岁时节令
01、正月正挂红灯
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四月四,结伴去逛隆福寺;五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八月八,阜成门内走白塔;九月九,观菊喝杯重阳酒;十月十,天寒穷人没饭吃;冬月冬,北海公园去溜冰;腊月腊,买面割肉过年啦!
02、新年来到
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要顶新毡帽。
03、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04、 皇城根儿
皇城根儿一溜门儿门口站着个小妞儿有个意思儿白布汗褡蓝布裤子儿耳朵上戴着盘桓坠头上梳的是大抓咎擦着胭脂抹着粉儿谁是我的小女婿儿
05、正月歌
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06、月亮谣
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镰刀;十五十六大团圆。
07、放风筝
姐妹二人到城东,二人城东去逛青,捎带着放风筝,大姐放的是花蝴蝶,二姐放的是活蜈蚣,飘飘悠悠喜在空,好似一条龙。
08、前门楼子高不高
前门楼子高不高,三丈三,六丈六,十丈不够,九丈九。
09、哪屋元宵扑鼻香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嫂嫂屋里吃几个,奶奶床前喝碗汤,哥哥元宵我不要,送给隔壁张大娘,面对月亮哈哈笑,又是一年春满堂。
10、正月十五月儿明
正月十五月儿明,家家户户闹花灯,走马灯,凭气转,转出一片好风景,三娘推磨脚踢毽,吕布大闹凤仪亭,孔明手拿羽毛扇,刘备招亲下江东,天官赐福家欢跳,国泰民安享太平。
11、买个蒲包瞧干爹
小大姐,小二姐,你拉风箱,我打铁。赚了钱,腰里掖,买个蒲包瞧干爹。 干爹戴着红缨帽,干妈穿着高底鞋,走一步,嘎噔噔,毛蓝裤子鸭蛋青。
12、豌豆糕点红点儿
豌豆糕,点红点儿,瞎子吃了睁开眼儿,聋子吃了听得见,瘸子吃了丢下拐,秃子吃了长小辫。
13、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14、一个毽儿踢两半儿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果儿,绕花线儿,以踢带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15、风筝真好玩儿
风筝风筝真好玩儿,春风一刮飘起来。大沙燕儿,小屁连儿,还有悟空戏蜈蚣。黑锅底,真爱起,一个跟头折到底。
16、拉洋车
拉洋车,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爷放个屁,蹦的大奶奶二里地。二里地,下雹子,专打大奶奶的后脑勺子。
17、年年有个三月三
年年有个三月三,王母娘娘庆寿诞,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群仙。
18、长个针眼让人家看
偷人家的针,偷人家的线,长个针眼儿让人家看!
19、卖切糕
我的儿,我的娇,三年不见长得这么高,骑着我的马,拿着我的刀,扛着我的案板卖切糕!
20、 中秋节
月亮鞋,中秋节,吃月饼,供兔爷,穿新袜,换新鞋,跟奶奶,拉姐姐,上趟前门逛趟街。
21、三轮车
三轮车,真实兴,不用脚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偏称。
22、盖洋楼、卖窝头
我哥有钱盖洋楼,盖在前门五牌楼,楼上挂着金字匾,上写专卖窝窝头!
23、北京车子真不少
北京车子真不少,汽车三轮儿满街跑,电车环行围城转,火车开到前门站。
24、下雨啦
下雨了,冒泡了,老头带着草帽了,草帽尖顶着天,草帽圆当雨伞,叠只小船坐里边,飘呀飘呀靠岸边。
25、东直门挂着匾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儿,隔壁就是四眼儿井。四眼儿井不打钟,隔壁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就是国子监。国子监一关门,隔壁就是安定门,安定门一甩手,隔壁就是交道口,交道口卖白面,隔壁就是大兴县。大兴县写大字,隔壁就是隆福寺。隆福寺卖古书,隔壁就是四牌楼。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喝凉水。喝凉水把头抬,隔壁就是钓鱼台。钓鱼台没有人,隔壁就是齐化门。齐化门修铁道,南行北走不绕道。
26、八月十五月亮圆 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象银盘。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供上边, 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甜酒把月拜, 拜得月亮爷爷心喜欢,银辉朗朗洒满地,保咱天下都平安!
27、蓝靛厂
蓝靛厂,四角儿方,宫门口紧对着六朗庄,罗锅儿桥怎么那么高,香山跑马好热闹,金山,银山万寿山,皇上求雨黑龙潭。
28、 猜拳行令同赏月
荷花未全谢,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庆中秋。美酒多欢乐,整杯盘,猜拳行令,同赏月。
29、北京粥厂
火车一拉鼻儿,粥厂就开门。小孩给一点,老太太给粥皮儿,擦胭脂抹粉的给一盆儿。
30、 九月九
九月九,好晴天,我拉奶奶上万寿山,提黄酒,拿红毡,走到山顶往下观,高跷会,什锦番,南罗小鼓打得全。
31、一阵秋风一阵凉
一阵秋风一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严霜单打独根草,蚂蚱死在草根上。
32、平地茶园
平地茶园,雨来就散,刮风减半,下雪全完。
33、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四牌楼底下卖花生;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卖凉水;四牌楼北,四牌楼南,四牌楼底下卖大盐。
34、飞雪花儿
出了门,阴了天,抱着尖,进茶馆,靠炉台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出茶馆,飞雪花,老天爷,尽和穷人闹着玩。
35、 平则门,拉大弓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摇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打个火,抽袋烟,过去就是毛家湾。 毛家湾,扎根刺,过去就是护国寺。 护国寺,卖大豆,过去就是新街口。 新街口,卖冰糖,过去就是蒋养房。 蒋养房,卖烟袋,过去就是王奶奶。 王奶奶啃西瓜皮,过去就是火药局。 火药局,卖钢针,过去就是北城根。 北城根,穷人多,草房破屋赛狗窝。
36.腊七腊八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腊八腊九,冻死小狗,腊九腊十,冻死小人儿。
37、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38、 褡裢搭 褡裢搭,褡裢搭,我和褡裢做亲家,亲家的姑娘会梳头,一梳梳到麦子熟,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滴溜。
39、十不弦的鼓
十不弦的鼓,十不弦的锣,一群小孩唱秧歌,唱的好来别说好,唱的不好听打锣。
41、 打十不弦的不害羞
打十不弦的不害羞,挑着担子满街溜;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去,汴梁城里度春秋。
40、 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只蜡,一股香,二十三日祭灶王,一碟草料,一碗水,泼在地下上天堂。面对灶王把头叩,爆竹三声响叮当,上天多多言好事,回来给你关东糖。
42、腊月谣
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堂倌粘;腊月二十四,轻度需吃素;腊月二十五,吃鱼为大补;腊月二十六,备年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鸡;腊月二十八,馒头白面发;腊月二十九,顺心多吃藕;腊月三十过大年,大盘饺子庆团圆。
43、 打花巴掌呆
打花巴掌呆,正月正,老太太爱逛莲花灯,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二月二,老太太爱吃白糖块,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三月三,老太太爱抽关东烟,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四月四,老太太吃鱼不择刺,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五月五,老太太爱吃烤白薯,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六月六,老太太爱吃白煮肉,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七月七,老太太爱吃炖公鸡,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八月八,老太太爱吃面甜瓜,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九月九老太太爱吃莲花藕,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十月十,老太太吃饭不择食,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姜心辣呀,海棠花呀
北京童谣
(四)地理谜语,风物习俗
01、谁跟我玩儿02.杨柳青放风筝03.好花儿还是月月红04.萤火虫05.椿树芽拌豆腐 06.太阳和月亮 07.什么虫儿08.玲珑塔 09.大姑娘大10.房子里有箱子11.连环闷儿 12.数瓜13.三个谜语14.猴皮筋儿我会跳15.小淘气儿16.狮子山上狮山寺
17、高高山上一棵蒿18.蛤蟆谣19.墙上挂面鼓20.莲花儿灯21.万寿山22.起南来个黑大汉 23.有时落在山腰24.罗锅子桥25.小猫上炕捏饽饽26.颠倒歌27.一点一横长 28.小耗子上谷穗儿29.燕京八景30.小小子胖咕伦墩儿31.哥儿俩32.高高山上一根藤 33.东四西单鼓楼前34.云彩往东35.我唱一谁对一36.一盆玫瑰两朵花37.清代十八省 38.大马路宽又宽39.说你呆,你不呆40.风婆婆 41.过水面儿42.小秃儿上庙台儿 43.恭王府的墙44.二十四节气歌 45.浇好水,开好花46.扇扇子47.一园青菜成了精 01.谁跟我玩儿
谁跟我玩儿,打火镰儿。
火镰花儿,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 豆腐烂,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里边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边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里边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02.杨柳青放风筝
杨柳青,放风筝; 杨柳活,抽陀螺; 杨柳黄,踢毽忙。 03.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三岁小孩会栽葱,一栽栽到路当中,过路的人儿别伸手,让它开花结石榴。 石榴肚里一棵葱,早晨开花细蓬蓬,开花开到二三月,菊花儿开到九月终, 荷花开夏月,牡丹伴春风,好花还是月月红。 04.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
灯笼低,杀只鸡,鸡肚长,杀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星星闪又闪,好象满天萤火虫。 05.椿树芽拌豆腐
小椿树,棒芽黄,掐了棒芽香又香,炒鸡蛋,拌豆腐,又鲜又香你尝尝。 06.太阳和月亮
太阳下山岗,月亮升天上,太阳和月亮,天天捉迷藏。 月亮向西行,太阳从东上,太阳追月亮,总是追不上。 07.什么虫儿
什么虫儿空中飞?什么虫儿树上叫?什么虫儿路边爬?什么虫儿草里跳? 蜻蜓空中飞,知了树上叫,蚂 蚁路边爬,蚱蜢草里跳。 08.玲珑塔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塔前有座庙,庙内有老僧,老僧当方丈,徒弟有六名。
一个叫青头愣,一个叫愣头青;一个是僧僧点,一个是点点僧;一个是奔葫芦把,一个是把葫芦奔。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捧笙;僧僧点会吹管,点点僧会撞钟;奔葫芦把会说法,把葫芦奔会念经。 09.大姑娘大
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大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牛角灯笼二十对儿。娶亲太太俩把儿头,送亲太太耷拉翅儿。 10.房子里有箱子
房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匣子里有盒子,盒子里有镯子; 镯子外有盒子,盒子外有匣子,匣子外有箱子,箱子外有房子。 11.连环闷儿
闷儿,闷儿,两头不着地儿——尜。 你说尜,就是尜,里长骨头外长牙——锉。 你说锉,就是锉,忽忽悠悠往下落——雪。 你说雪,就是雪,半拉木头半拉铁——枪。 你说枪,就是枪,打完这帮打那帮——弹棉车。 你说车,就是车,光走平道不走坡——船。 你说船,就是船,两头着地中间悬——桥。 你说桥,就是桥,里长骨头外长毛——狗。 你说狗,就是狗,从东出来往西走——太阳 12.数瓜
西瓜圆,丝瓜长,黄瓜有刺,南瓜光。苦瓜青青味道苦,甜瓜好吃喷喷香。 玉兰瓜儿白胖胖,黄金瓜色金黄黄,南瓜肉,籽儿多,冬瓜脸上抹白霜。 13.三个谜语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花生)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藏着颗葡萄。(眼睛) 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到地底下。(胡萝卜) 14.猴皮筋儿我会跳
猴皮筋,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对 15.小淘气儿
小淘气儿,跳钻钻儿,脑瓜儿上梳着个小蜡千儿, 一年学了八宗艺,撞钟踢球打秋千。 16. 狮子山上狮山寺
狮子山上狮山寺,山寺门前四狮子。 山寺是禅寺,狮子是石狮。狮子看守狮山寺,禅寺保护石狮子。 17.高高山上一棵蒿 高高山上一棵蒿,两个光头去耍刀。两把刀尖儿落在葫芦儿上,一个葫芦儿两扇瓢。 高高山上一棵蒿,什么人打水什么人浇,浇来浇去一棵树,树根底下搭石桥, 石桥底下一溜沟,弯弯扭扭到通州,通州买卖真好做,烧饼果子一大摞。 18.蛤蟆谣
蛤蟆蛤蟆笑答答,清草池塘是你家。月夜齐声叫呱呱,不叫爸爸叫妈妈。 19.墙上挂面鼓
墙上挂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快布来补。到底是布补鼓,还是鼓补布。 20. 莲花儿灯
莲花儿灯,莲花儿灯,今儿点明儿个扔,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烧了回家睡。 21.万寿山
罗锅桥,万寿山,镇海铜牛在上边,卖豆腐脑的喝喝连连在海面 22.起南来个黑大汉
起南来了个黑大汉,头上插着两把扇,走一步,扇一扇,阿弥陀佛好热天 23.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片镰刀 24.罗锅子桥
罗锅子桥,罗锅子桥,一磴儿倒比一磴儿高。
灯笼儿闸草水皮儿上漂,银鱼儿咬着金鱼儿尾,大肚子蛤蟆桥边坐,哇儿呱,哇儿呱,叫声高。 25.小猫上炕捏饽饽
羊,羊,羊。跳花墙。花墙破。驴推磨。猪挑柴。狗弄火。小猫上炕捏饽饽。 26.颠倒歌
南北大街东西走,十字街头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却被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喝着藕来就着酒。从来没见过这宗事,三轮拉着火车走。 27.一点一横长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 28.小耗子上谷穗儿
小耗子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儿,大耗子哭,二耗子叫,一对儿蛤蟆来吊孝,咕儿呱儿好热闹。 29.燕京八景
琼岛春阴
西山晴雪
太液秋风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蓟门烟树
金台夕照
玉泉趵突 30.小小子胖咕伦墩儿
小小子,胖咕伦墩,胳膊上戴着副金镯子,身穿红袄绿裤子,头上披着个外毛儿, 一笑俩酒窝,一走一哆嗦,拉着姐姐去买果子,买呀买果子。 31.哥儿俩 哥俩一边高,出门就摔跤。哥俩一边大,出门就打架。 32.高高山上一根藤
高高山上一根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33.东四西单鼓楼前
东四西单鼓楼前,九坛八庙颐和园,东岳西顶白云观,隆福白塔列两边。 34.云彩往东
云彩往东刮大风,云彩往南漂大船,云彩往北发大水,云彩往西披蓑衣。 35.我唱一谁对一
我唱一,谁对一,什么开花儿在水里?你唱一,我对一,菱角开花儿在水里。 我唱二,谁对二,什么开花儿像根棍儿?你唱二,我对二,韭菜开花儿像根棍儿。 我唱三,谁对三,什么开花叶子尖?你唱三,我对三,夹竹桃开花儿叶子尖。 我唱四,谁对四,什么开花儿一身刺?你唱四,我对四,玫瑰开花儿一身刺。 我唱五,谁对五,什么开花儿在端午?你唱五,我对五,石榴开花儿在端午。 我唱六,谁对六,什么开花儿拜日头?你唱六,我对六,秋葵开花儿拜日头。 我唱七,谁对七,什么开花儿在雪里? 你唱七,我对七,腊梅开花儿在雪里。 我唱八,谁对八,什么开花儿像喇叭? 你唱八,我对八,牵牛开花儿像喇叭。 我唱九。谁对九,什么开花儿香味久?你唱九,我对九,桂花开花儿香味久。 我唱十,谁对十,什么开花儿像羹匙?你唱十,我对十,玉簪开花儿像羹匙。 36.一盆玫瑰两朵花
一盆玫瑰两朵花,三个姑娘都要掐,四喜胡同五个小孩儿, 拿了六块七棱瓦,打着八仙庙里九棵树上的十只大老鸹。 37.清代十八省
直隶山东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连,安徽江苏共浙江, 江西湖北共湖南,福建广东并广西,云南贵州及四川 38.大马路宽又宽
大马路,宽又宽,行人道,在两边,警察叔叔中间站,指挥交通保安全。 过马路,要看灯,各种颜色要看清,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往前行。 39.说你呆,你不呆
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说你呆,你不呆, 把你推一推,你又歪一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 40.风婆婆
风婆婆,刮风来,大风不来小风来,大风刮得呜呜叫,小风刮得怪凉快。 41.过水面儿 香姜窝 喇叭罐,谷园 聚毛菜, 猪肉片 好大块,羊肉打卤过水面儿,不吃不吃两碗半 42.小秃儿上庙台儿
小秃儿,上庙台儿,栽了个秃跟头,捡了个秃小钱儿,买了个秃饽饽,招来个秃子伴儿, 秃子吃,秃子看,秃子打架秃子劝,秃子去告状, 一告告到秃衙门,秃衙门,秃板子, 单打秃子的屁股蛋儿。 43.恭王府的墙
恭王府的墙,豫王府的房,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 44.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雨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5.浇好水,开好花
浇花难,养花难,你不浇水花就干,一盆水,一壶茶,浇好水,开好花。 一盆水,三盆水,好花开得大大的。 46.扇扇子
有风时不煽扇子,没风时要煽扇子,不煽扇子是有风, 煽扇子时是没风, 不煽扇子没有风,煽起扇子便有风。 47.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 江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打进京。豆芽菜跪下奏一本,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面做先锋, 牛腿葫芦放大炮,绿豆角子点火绳。
轰隆隆大炮三声响,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扁豆扯起棚,打得大蒜裂了瓣, 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见害了怕,一头钻进污泥中。
01、 小耗子上灯台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叫奶奶,奶奶也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02、 一个蛤蟆四条腿
一个蛤蟆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咕儿呱 咕儿呱, 扑通一声跳下水 跳下水 两只蛤蟆八条腿儿, 四只眼睛两张嘴, 咕儿呱 咕儿呱,扑通扑通跳下水 跳下水
03、小白兔白又白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跑起路来真叫快
04、 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你不吃也不喝,就让老猫叼去喽。
05、耗子长了一身毛
快来看,快来看! 黑鸡下了白鸡蛋; 快来瞧,快来瞧! 耗子长了一身毛。
06、 看金鱼
小妹妹上公园 看金鱼真好玩 红嘴巴黑嘴唇 大红尾巴是花裙
07、 小蝴蝶
小蝴蝶,穿花衣,飞到东,鸡吃你,飞到西,猫抓你,飞到我的手心里,说了话,放了你
08、 尾巴谣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像把伞?狗狗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尾巴像把伞。 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最好看?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尾巴最好看。
09、 小叭狗带铃铛
小叭狗带铃铛,稀里哗啦到集上,买个桃,桃有毛,买个杏,杏又酸,买个沙果面蛋蛋 小叭狗上南山,拾大米,捞干饭,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叭狗白瞪眼
10、 小白兔去赶集
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辣椒当鸭梨。咬一口,怪辣的,再也不买带把儿的。
11、 小耗子上灯台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叫奶奶,叫不应,叫不应,拿屁嘣,嘣的俩只小眼红瞪瞪。
12、 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小喜鹊叫喳喳娶了媳妇不要妈
13、谁会谣
谁会飞 鸟会飞鸟儿鸟儿怎样飞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游 鱼会游鱼儿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摇摇头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马儿怎样跑 四蹄离地身不摇 谁会爬 猪会爬 猪儿猪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一起爬 谁会走 人会走 请问人是怎样走 两脚移动摆双手
14、臭蚊子,嗡嗡嗡
臭蚊子,嗡嗡嗡。 又咬人,又传染病, 我们要把蚊子打干净。 臭水坑,要淘清, 翻盆倒罐讲卫生, 从此蚊子不能生
15、 耗子娶亲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亲来到啦。
八个耗子抬花轿,俩个耗子放鞭炮。四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热闹。 耗子姐姐去送亲,耗子大妈迎花轿。老猫闻听来贺喜,一口一个都吃掉。
16、 小花猫
小花猫,上河西,扯花布,做花衣。 不要你金,不要你银,要你花轿来抬人,
四个吹,四个打,四个骡子,四匹马,咿哩哇喇抬到家。
17、 小鸽子满天飞
小鸽子,满天飞,飞到张家房,张家姐姐喂高粱;飞到李家坡,李家大娘给水喝; 飞到刘家院,下了两个小鸽蛋,刘家大哥搭个窝,孵出两个小鸽鸽。
18、黄狗看家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山采棉花,一朵棉花没采到,我的亲家又来了。 亲家亲家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公一碗,婆一碗,案板底下藏一碗, 猫儿过来舔舔碗,狗儿过来砸了碗,耗子过来吱儿吱儿爬上碗。
19、小喜鹊站树杈
小喜鹊,站树杈,开口叫,喳!喳!喳!!姐姐种菜妹种瓜,哥哥插柳我栽花。
20、 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 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 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 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 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21、斗虫儿飞
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往家跑小虫后头追。
22、喜鹊喳喳
喜鹊喳喳进了宅,早报喜,晚报财,晌午饭,有人来。
23、耳朵歌
什么耳朵长 什么耳朵短,什么耳朵遮着脸 什么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 马的耳朵短 大象耳朵遮着脸 大象耳朵遮着脸 什么耳朵尖 什么耳朵圆 什么耳朵听得远 什么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 猴的耳朵圆 狗的耳朵听得远 狗的耳朵听得远
24、高高山上一头牛
高高山上一头牛, 尾巴长在屁股后头, 四个蹄子分八瓣,脑袋长在脖子头。
25、喇叭花
喇叭花, 爬篱笆,爬到高处吹喇叭,嗒嗒嘀,嘀嗒嗒, 小孩小孩,该起啦
26、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 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27、小蝌蚪
小蝌蚪象黑豆,成群结队河中游, 慌慌忙忙哪里去,我要和你交朋友。 小蝌蚪摇摇头,转眼就把尾巴丢,我要变成小青蛙,游到田里保丰收。
28、板凳和篇担
板凳宽,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29、 西瓜
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儿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30、小狗汪汪叫
小狗汪汪叫, 门外谁来到? 开门看,是姥姥。 姥姥笑,把茶倒。 茶香,放糖 ,糖甜,买面,买来白面擀面汤,姥姥一顿吃个光。
31、点花歌
点,点,点杏花,收了杏,吃菜瓜。点,点,点桃花,收了桃,吃甜瓜。点,点,点荷花,来了藕,吃西瓜。点,点,点梅花,下了雪,吃糖瓜。
32、擗白菜
擗呀,擗呀,擗白菜呀, 大车拉呀,小车儿卖呀, 卖了钱给奶奶; 奶奶做了一双花儿鞋, 耗子咬半截; 东屋追,西屋追, 追得耗子拉拉尿; 东屋赶,西屋赶, 赶得耗子白瞪眼; 东屋截,西屋截, 截得耗子叫亲爷!
33、胡萝卜尖儿
胡萝卜尖儿,跳花山儿,花山后,驴推磨,狼抱柴,狗烧火,兔子上炕捻饽饽。 你一个,我一个,花 猫呐?上树了。树呐?锹刨了。锹呐?换枣吃了。 枣核儿呐?水冲跑了。水呐?和泥了。泥呐?砌墙了。墙 呐?猪拱了。 猪呐?剥皮了。皮呐?粘鼓了。鼓呐?小孩儿打破了!
34、红门楼儿
红门楼儿 白门槛儿 里面住着个小红孩儿
35、一个枣核大不大
一个枣核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一个枣核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 36.跳皮筋
小皮球一九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37、大头儿大
大头儿大 人人大头都朝下,不信回家问你妈,你妈大头也朝下
38、千条线 万朵花
千条线 万条线,落到水里就不见,千朵花 万朵花,落到水里找不着它
39、大姐山上出溜溜
大姐上山出溜溜, 二姐下山滚绣球, 三姐磕头梆子响, 四姐洗脸不梳头
40、 树上叫声高
有翅没有毛 爬得高又高 不吃粮和菜 树上叫声高
41、哥儿俩
哥俩一边高 出门就摔跤 哥俩一边大 出门就打架
42、说你呆,你不呆
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把你推一推,你又歪一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
43、起南来个黑大汉
起南来了个黑大汉,头上插着两把扇,走一步,扇一扇,阿弥陀佛好热天
44、六字歌
一二三四五六, 妈妈上集买牛。 一个头, 两个角, 三花脸, 四只脚, 五花大肚皮, 六月做活计。
45、忽听门外人咬狗
忽听门外人咬狗 拿起门来开开手 拾起狗来打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 骑了轿子抬了马 吹了鼓打喇叭
46、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在水边 什么尖尖街上卖 什么尖尖姑娘前 宝塔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尖在水边 粽子尖尖街上卖 花针儿尖尖姑娘前 什么圆圆圆上天 什么圆圆在水边 什么圆圆街上卖 什么圆圆姑娘前 太阳圆圆圆上天 荷叶圆圆在水边 烧饼圆圆街上卖 镜子圆圆姑娘前 什么方方方上天 什么方方在水边 什么方方街上卖 什么方方姑娘前 风筝方方方上天 丝网方方在水边 豆腐方方街上卖 手巾方方姑娘前 什么弯弯弯上天 什么弯弯在水边 什么弯弯街上卖 什么弯弯姑娘前 月亮弯弯弯上天 白藕弯弯在水边 黄瓜弯弯街上卖 木梳弯弯姑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