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种东西,其实中国古代关于桥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桥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京师坊巷志》载:“地安桥,俗称大桥,旧为万宁桥”。始建于元代,在鼓楼与地安门中间。原来是一座木桥,至正二十二年(1285年)改建为单孔石桥,命名为“万宁桥”。又叫“海子桥”,“后门桥”、“地安桥”、“洪济桥”等。2000年2月重修,恢复万宁桥原名。
万宁桥曾是通惠河的重要枢纽,是积水潭港进出的水路通道。桥西设“澄清上闸”,通过蓄水放闸,使沿京杭运河北上的漕船直抵积水潭码头。当年积水潭水面宽裕,湖中舟楫密集、帆樯蔽日;两岸酒楼茶肆、歌舞升平。“燕京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万宁桥也是京城中重要的交通要道,中轴线穿桥而过,南北延伸。中轴线既是原北京城交通重要枢纽,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中心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15华里,堪称世界城垣建筑历史的经典之作。被梁思成称之为:“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民间亦有“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之说,传说万宁桥下有“北京”二字石刻,时间为元至正年间。这是用文字记载“北京”的最早记录,始于明定都北京之前。
万宁桥两侧有石质伏状镇水兽四尊。其中桥东北侧那只雕刻简单朴素,在额下刻有“至元四年九月(1267年)的字样,是元代遗物。其他几只为明代所刻。镇水兽长1.77米,宽9.9米,高0.57米,头顶雕刻有一对鹿角,嘴瘪翘鼻,两目圆睁盯着水面,四爪张开抓着花球,浑身披着鳞甲,尾巴卷曲。这种镇水兽的式样在京城之中绝无仅有,堪称一绝。
万宁桥地理位置显著,是历代人文活动的重要场所,元代是大都城百姓观看浴象的地点,桥畔建有万春园,是举子们庆贺欢宴之地;明清两代由于前海种植大量莲藕,每到夏季,是京城百姓纳凉赏荷的绝佳位置;火德真君庙是皇家祭祀火神的宗教场所,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到清代光绪年间,每到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万宁桥畔的火德真君庙都要举行祭祀火祖诞辰活动。
万宁桥亦名“澄清桥”或“海子桥”,是历代文人用诗文形式表现最多的桥梁之一。如:“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和“浩荡东风海子桥,马蹄轻蹴软尘飘。一川春水冰初泮,万古西山翠不消”。
万宁桥北侧为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据《京城古迹考》记载:“庙系贞观时建,元至正六年重修,万历三十三年始增碧瓦。春明梦余录云:后有水亭,可望北湖。今在地安门北。康熙二年,始列祀典,每岁春秋仲月上旬戊日致祭。内神殿二层,阁二层,或遇颓敝,官司修葺,庙貌常新。惟向时水厅遗址,悉为栋宇,隔一缭垣,北湖不可望矣。”
当你徜徉在万宁桥上,双手抚摩斑驳陆离的桥栏、望柱,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在心中油然升起。从微微拱起桥身中你能感受到古桥博大的胸怀、坚韧的脊梁。向西遥望,晨光中显露出湖水的清澈,景山的亭阁与琼华岛上的白塔交相辉映。“北京就在地安门外、地安门桥下正当中”。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燕王朱棣占领大都城之后,找到刘伯温,问他重建城池应该建在哪里好?刘伯温对徐达元帅说:“凭着你的神力往北射上一箭。箭头指向哪里,就在哪里修城。”于是徐达站在卢沟桥上搭箭拉开弓,朝北方把箭射出。这箭速度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无影无踪啦。刘伯温下令让士兵循着射箭的方向去找。早说,这箭飞着、飞着,就落在了北苑这个地方。北苑这地方住着几家大财主,唯恐在这里建造城池,这样一来,他们苦心经营的房产、地产将付之东流。几人一商量,就转手把箭射了回去。毕竟这几个财主不是习武之人,气力不大,结果这箭落在了后门桥这个地方。
刘伯温知道箭应该落的地方,就派人到北苑那地方去找。结果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后来一打听,原来是那八个老财主出的馊主意。
刘伯温传讯那八个老财主。这下子把那几个老财主吓坏啦。他们跪在刘伯温面前磕头求饶,嘴里还说,只要是刘伯温不在北苑建城,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刘伯温捻着胡须想了一想。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你们几个人把修建城池的银两包了吧。”
八个财主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刘伯温拿着图纸,找来工匠开工。先修西直门,再修安定门,这两个城门还没修好哪,哪几个老财主全都倾家荡产了。
过去北京城流传着一句话,至今还挂在老人们的口头上。那句话就是“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
北京城写在哪儿呢?原来在后门桥的下边,立着一根石柱,上面刻有“北京”二字。没到雨季,什刹海水量增多,水位一高,如果把石柱上的“北京”二字淹了,北京城就会发生水灾。这石柱是古代人测量水位的标志,假设什刹海的水接近“北京”二字,朝廷就会组织人力排水。
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二字,刻在后门桥的桥洞里。河水上涨时,如果把这2个字淹在水下,北京就有遭遇水灾的危险。故有“水淹北京城”之说。
至于“火烧潭柘寺”,原来潭柘寺大庙里有一口大铜锅,铜锅地下铸着“潭柘寺”3个大字。和尚们每天烧柴做饭,那火焰自然要烧到铜锅底下的“潭柘寺”。
老人们说:“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不仅仅是个传说。还有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意思。铜锅底下铸有“潭柘寺”字样,是告诫和尚们小心用火,预防火患。立在后门桥的石柱,则是预防水患意思。
在清代咸丰时,大臣翁同龢在1860年7月11日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记录。“雨复至,殊无情,直谚云: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去年潭柘寺佛殿毁于火,今年恐有水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