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嫣,是汉武帝的宠臣。两人感情深厚,甚至同睡同起。因此有野史言,他们两个是结龙阳之好。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汉武帝和韩嫣的野史秘闻(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生活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童话“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的著名故事,最早见于《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说胶东王刘彻几岁的时候,姑姑长公主刘嫖把他抱在膝上,问道:你想娶媳妇吗?又指着身边一百多名女官和宫女一一询问,刘彻都说不要。又指着自己的女儿说:娶阿娇好不好?刘彻说:好!如果真的能够娶阿娇作媳妇的话,我愿意造一座金房子让她住。
长公主于是反复央求汉景帝,终于说服了他,使得刘彻和阿娇得以成婚。
后来,因为汉武帝阿娇故事,“金屋”成为富贵和情爱的象征。《隋书�列女传》说贵族女子生活形式,就包括“坐金屋,乘玉辇”。《旧唐书�音乐志》里的皇家庙堂乐章,有“瑶台荐祉,金屋延祥”的句子,《贞观政要》里说:“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金屋”和“瑶台”相对应。唐代诗人宋之问有“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的诗句,“宝席”与“金屋”对仗。宋人文同《王昭君》诗写道:“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明代孟称舜《娇红记�会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感叹:“蓦遇着这金屋娇娘,蓦遇着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一篇,又有如下的文字:“相府请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以当金屋之选。”看来,无论对于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金屋”都代表着一种生活理想,似乎这“金屋子”中所收贮的,全是美好。
其实,对于后宫女子来说,“金屋”所深藏的,往往是情感的悲剧。“内庭”人们迷信的“金屋宠”,有多少可以实现?又有多少可以长久?
这位阿娇,史书上称为“陈皇后”,后来被汉武帝冷落,在后宫幽哀地独居。
电视剧《汉武大帝》告诉我们的,似乎是阿娇有些简单化的不免过分的表演所显示的骄横无理,导致了刘彻与她感情不能相合。剧中双方厮打的场面,和村野男女也差不多。其实,历史的真实情形,也许是相当复杂的。
李白《妾薄命》写道:“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对于阿娇的命运,有生动的描述。同时也揭示了富贵和情感的复杂关系,蕴涵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句,其实体现了认识古来性别关系的一种真知。
《汉书�外戚传上》记载,这位陈皇后在卫子夫出现之后,多次寻死觅活,致使汉武帝愤怒,这就是李白诗句中说的“妒深情却疏”。后来她又信用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用巫术诅咒汉武帝喜欢的后宫女子。事情败露后,楚服被处死,枭首于市。汉武帝宣布废去陈阿娇“皇后”称号,命令她退居长门宫。李白“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诗句,说汉武帝和她恩情已绝。
据说阿娇住到长门宫之后,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作得好,于是送上黄金百斤,请他写一篇解愁之辞。相如为她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心生伤感,于是又得亲幸。元代诗人杨维桢的诗句叙说了这一故事:“阿娇盼美目,阿娇贮金屋。金屋瑶华春未老,长门一夜生秋草。蜀才人,金百斤,受金为我赋《长门》。《长门》写春愁,君王见之为伤秋。临邛沟水东西流,不知悲妇悲白头。”宋人范浚《读长门赋》诗也写道:“阿娇负恃颜姝好,那知汉帝恩难保。一朝秋水落芙蕖,几岁长门闭春草。自怜身世等前鱼,旧宠全移卫子夫。独夜不眠香草枕,东箱斜月上金铺。晓惊永巷车音近,失喜疑君枉瑶轸。临风望幸立多时,却是轻雷声隐隐。年年织女会牵牛,百子池边侍宴游。自从一落离宫后,无复穿针更上楼。人言消渴临邛客,天下工文专大册。黄金取酒奉文君,冀悟君王赐颜色。赋成果得大家怜,凤觜煎胶续断弦。不似昭君离汉土,一生埋没犬羊天。”其实,长门怨妇复得亲幸,“凤觜煎胶续断弦”,只是一种妄想。还是宋人王恽的《当熊词》说得好:“大笑陈妃望幸心,千金空买《长门》怨。”
南朝梁柳恽《长门怨》诗:“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又费昶《长门怨》诗:“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同样是“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的意思,也都说君王情感的变化,已经覆水难收。李白又有《长门怨二首》:“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从“金屋”到“长门”,一个女人以帝王专爱为惟一寄托的情感旅程,真的是太短暂了。
《 轮台罪己诏 》或《 罪己诏 》是汉武帝所写的一篇作品。也是早期皇帝反省自己罪过的文学作品之一。 汉武帝晚年杀戮太过,颇思悔悟。李广利伐匈奴不利,全军覆没,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懒,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 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下在轮台宫殿里下《 罪己诏 》:「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在前92年的时候,汉武帝曾在建章宫中看到了一个带剑的男子,以为是刺客就派人细细搜查,结果侍卫们仔细搜查之后都没有找到,于是汉武帝将看管宫门的都给处死了,之后汉武帝又封闭城门,细细搜查,直到11天之后才重开城门,也就在这时巫蛊事件发生了。丞相公孙贺的儿子仗着自己的父亲和姨妈卫皇后的声势,竟然擅自挪用军费,结果被逮捕入狱,而他的父亲公孙贺希望将功赎罪就请命抓捕侠客朱安世,结果朱安世被捕之后反而诬告公孙贺以巫蛊之术诅咒陛下,结果调查之后罪名属实,公孙贺父子以及很多的相关人员都被杀害。
而且汉武帝年老病重的时候梦到有木头人打自己,因此怀疑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自己,而他的宠臣江充受命调查此事,结果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先后数万人因此而死,江充还只是胡人巫师陷害太子,太子担心自己因此被杀就按照自己老师的计策先手抓获江充等人,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造反,结果和汉武帝一番大战,刘据兵败,自杀身亡,卫皇后也随之自杀,在这场祸患之中死去的人数不胜数,这场祸患不只是让汉武帝辛苦培养的继承人死去,朝中大臣也很多都受到牵连被杀,并且先后有几十万的人受到牵连,导致大汉的威信受到了考验,成为了大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到汉武帝晚年,他建明堂,垒高坛,树“泰一”尊神,大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多次封禅出游,令大批人入海求蓬莱真神。为了通神求仙,他听信方士之言,把宫廷被服都弄成怪模怪样,还造30丈高的铜柱仙人掌,用以搜集甘露,和玉屑饮之,以为可以长生不老。并任用江充,最终酿成“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数万人。
经济上,由于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和肆意挥霍,国库已经空虚。汉武帝用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将盐铁实行垄断专卖,并出卖爵位,允许以钱赎罪,使吏制进一步腐败。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于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并且愈演愈烈。
军事上,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之后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
以上种种打击使汉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戍兵以备匈奴,汉武帝驳回桑等人的建议,并下诏反思自己,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史称“轮台罪己诏”。
韩嫣可以说是对汉武帝非常重要的人,可以让汉武帝与他同食同寝。韩嫣是一个持宠而娇的人,正是因为这份骄傲让他最后的结局并不美好。那么历史上韩嫣究竟是何人?人们口中韩嫣与汉武帝有肉体关系?那么韩嫣真的以色侍君了吗?韩嫣,字王孙,在汉武帝刘彻还是胶东王的时候韩嫣和刘彻是同学,逐渐有了深刻的感情。后来刘彻成为汉武帝后,韩嫣也成为宠臣,官至上大夫。韩嫣非常会讨汉武帝的欢心,因为汉武帝即位后曾想讨伐匈奴,韩嫣就去学习胡人的兵器和阵法,与刘彻形影不离,据说经常出入汉武帝的寝宫。
韩嫣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后非常傲慢,历史上有江都王事件就是说在公元前137年,将赌王受诏与皇帝刘彻一起去上林苑打猎,当时刘彻身为皇帝还需要清道,就让韩嫣坐上副车先出发,后面还带了上百个骑兵,结果刘非以为御驾,让随从避让,自己伏地拜见,结果韩嫣看都没看他,驾车而过,刘非倍感屈辱就向王太后告状,此后王太后对韩嫣更加不满。据《史记》记载,韩嫣常常与汉武帝一起嬉戏,当时被李当户看到过,李当户认为韩嫣不逊当场打跑了韩嫣,还有就是王太后进宫前曾育有一女名金俗,韩嫣知道后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找回了金谷,让母女重逢。后来韩嫣因为进出永巷不受禁止逐渐与宫女有了私情,太后知道后便赐死给韩嫣,汉武帝曾向太后求情,但是没有成功,韩嫣因此而死。
韩嫣被记载在《史记�佞幸列传》里面,大家知道佞幸是指以谄媚而得到宠信的人,现在大家都认为韩嫣是以男色侍君的男宠,并认为韩嫣和邓通、张放等人一样都是和帝王有肉体关系,但事实上佞幸二字要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的。韩嫣在《史记�佞幸列传》被写“时嫣常与上卧起”,而汉武帝也将他比作邓通,这使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暧昧,其实有可能汉武帝和韩嫣两人真的是好友关系,作为帝王,身边就真的很少再有朋友了,韩嫣和刘彻从少年时就是一起玩到大的,心机很重的汉武帝也是人,他也需要释放心里的压力,而此时的韩嫣就是最好的对象,韩嫣对汉武帝进行谄媚可能是处于一种嬉戏,你看李当户当时撞见二人的嬉戏,并打跑了韩嫣,汉武帝一点怪罪的意思都没有,还有韩嫣和永巷中的宫女有了奸情被太后赐死,汉武帝为他求情,如果汉武帝和他是同性关系能容忍吗?
现在的人主要是受到了耽美文的影响,所以看到这么有些敏感的字词就容易想歪。历史上韩嫣虽然是佞幸之臣,但不一定和汉武帝有“以色侍君”的关系。历史上的韩嫣没有多大的功劳,最后还被太后赐死,但是因为汉武帝的关系也被司马迁记录史书,这算不算一种宠爱?
如果说秦始皇是开创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那么汉武帝就是建立完善了一套新的封建政治制度,并且奠定了中国未来的大致疆域。
纵观汉武帝的一生,他在位54年的时间里,总共是做了这么几件大事,首先他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制度格局,一改汉初一直沿袭的无为而治的方针,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其中蕴含着一种法家的治世思想,这种依法治国、不分贵贱的思想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了之后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制度的基础。
第二点他建立了统一的意识形态,通过将儒家学说提升为国家的正统学说的方式,将整个社会的思想规范化,掌控了主流社会的舆论风向,并且也没有完全废除其他的学说思想,使得其他的流派也能够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第三点他南征北战几次主动出击攻打匈奴,一改汉初以来匈奴势大,西汉和亲的局面,举一国之力将匈奴打废,为之后的匈奴臣服于大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通过正确的外交方式,武力威慑和拉拢并用,使得西域诸国感受到大汉的强大,使得大汉成为当时亚洲的政治中心,而且他南征南越,大大的扩展了中国的领土。
再来汉武帝改变了一直以来地方和中央分庭抗礼,国家实力分裂的局势,收拢了国家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对于西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谥号是中国古代的皇帝、诸侯等地位很高的人物死去之后根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给出的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其中很多皇帝的谥号因为非常出名经常被后人这么叫所以几乎就代替了他们的名字,基本上皇帝的谥号都是在死后才由后代帝王认可后宣布的,而汉朝又以孝治国,所以刘彻的谥号就成了“孝武”皇帝,那么这个“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般来说一个皇帝谥号都是和他的生平挂钩的,基本上分为上谥、中谥、下谥等等,其中上谥基本都是赞扬皇帝的功绩,比如“文”“平”等,而下谥就包括“厉”“炀”等等,基本上通过一个皇帝的谥号就可以判断这个皇帝在位时期的行为,而刘彻的谥号就是汉“孝武”帝,其中“孝”是汉朝的根基,而“武”就是对于刘彻一生的评价。“武”的含义很丰富,威强敌德可以称“武”,“刚强直理”也称“武”不一而足。
不过基本上来说能够称得上“武”的在武功上都有着杰出的成就,比如汉武帝刘彻,光武皇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等等,都是在位期间武功卓著,或是开疆拓土,或是收复失地,总之是在军事战争中立下了不小功劳的。而汉武帝的这个“武”除了武功卓著之外,估计也有着穷兵黩武的意思在里面,也是为了告诫后来人不要想汉武帝这样疯狂的征战,也是因此,之后的几个皇帝都恢复了汉初无为而治的方针,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汉武帝在汉朝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首先他的功绩是无可置疑,但是他的无情也是著名的,他也是汉朝唯一一个没有皇后合葬的人。
现在很多人认为汉武帝是和李夫人合葬的,其实不然,李夫人只不过是陪葬,去过茂陵的人都可以看到,李夫人的墓葬和卫青等人近似,根本不是合葬,合葬和陪葬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人这么觉得都是因为班固的《汉书》中的记载,其实关于李夫人的记载《汉书》之中的很多都是参考了野史的,可信度并不高,比如李少翁招魂一事就是从王夫人那儿搬过来的。那么汉武帝为什么没有和别人合葬呢?
在汉朝时一般修帝陵的时候都会修皇后陵,夫妻死后都会入葬,虽然并不同穴,但是在规模制度上也要远超过陪葬的规格,也算是合葬,但是汉武帝的时候,因为几任皇后都被汉武帝自己给废掉了,先是陈娇因为一直没有儿子,再加上参与巫术迷信被汉武帝给废了,凄凉的死在了深宫之中,后来的卫子夫也是没有好下场,年轻的时候还受宠。等到年老色衰了,汉武帝就完全不喜欢了,以至于后面在巫蛊之祸的时候,卫子夫也被汉武帝废掉了皇后之位,无奈之下自杀身亡,葬在了长安城南的一角,后来汉武帝平凡之后也只是建立了思子园,对于卫子夫也没有一点表示,可怜了这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之后汉武帝直到死的时候都没有再立皇后,也就没有人和他合葬了。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时任太仆,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此大侠非彼大侠,是汉代的黑社会)朱世安,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世安捕获移送朝廷,其子之罪将以赦免。孰料朱世安怀恨在心,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丞相把祸事引到自己家族里了,终南山的竹子写不尽我要告发的罪状,斜谷里的树木也不够制作被牵连的人所用的桎梏。于是他在狱中上书朝廷,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当时的人对巫蛊深信不疑,武帝大怒,最后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
这时,方士和各类神巫多聚集在京师长安,大都是以左道旁门的奇幻邪术迷惑众人,无所不为。一些女巫来于宫中,教宫中美人躲避灾难的办法,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进行祭祀。因相互妒忌争吵时,就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上、大逆不道。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处死,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共杀了数百人。汉武帝产生疑心以后,有一次,在白天小睡,梦见有好几千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霍然惊醒,从此感到身体不舒服,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江充与太子及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皇上去世后被太子诛杀,便定下奸谋,说皇上的病是因为有巫蛊作祟造成的。于是汉武帝派江充为使者,负责查出巫蛊案。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夜间守祷祝及自称能见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为他们以邪术害人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他们认罪。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
在各种类型的古装宫廷剧中,总少不了皇帝的身影。而汉武帝作为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影视剧中的出现率也非常的高。见多了影视剧中一个个长得不一样的汉武帝,那么历史上的汉武帝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上的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从小便聪慧过人,有着极强的求知欲,还有着平常人所没有的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汉武帝四岁的时候,便以皇子的身份被汉景帝封为胶东王。而在他成为胶东王的同一年,汉武帝同父异母的长兄被汉景帝封为了太子。
在汉武帝七岁的时候,原来的薄皇后因为无子无宠被废;他七岁的时候,他那被封为太子的长兄被废去了太子之位成了临江王。废太子一个月之后,汉武帝的生母王氏被立为皇后,后来,汉武帝被立为太子。
在公元前的141年,汉景帝去世,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汉武帝即位,王氏成为皇太后。而在王氏之上,又有太皇太后窦氏。当时朝廷上的实权还掌握在这窦氏的手中,而窦氏信奉黄老之学,排斥儒术,在汉武帝推行儒术的时候从中阻拦,导致失败。一直到窦氏去世,汉武帝才算真正的掌握了大权。
在汉武帝掌握大全之后,便开始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他设立刺史来监察地方,他将财政权集中在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设立太学来专门教育儒学,他为儒学教育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他曾征战四方,他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战略家。
在汉武帝的后期,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这件事情也是汉武帝一生的污点,这就是“巫蛊之祸”,当时汉武帝迷信神仙方士之术,而巫蛊之术也非常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