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1

一、 课件、谈话导入。

1、播放视频剪辑(1999年国庆大阅兵——升旗仪式)

2、谈话、激情导入:

二、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要求:(幻灯出示)

(1) 默读,概括并写出典礼的程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 思考课文用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典礼过程的。

(3) 通过对第二部分的阅读,你体会到什么?

2、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 文本往往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遣词造句可不是随意而为,现在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课文第二部分中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思考: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

(2) 自学汇报。(教师引导,进行归纳整理)

A 掌声: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重点抓“排山倒海”、体会比喻的写作手法)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重点抓“雷鸣”、 体会比喻的写作手法)

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对比,都使用“一阵掌声”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本句:为什么一开始全场肃静,而到了后来每一声炮响,会场就……)

朗读指导:分析的同时进行朗读指导。

B 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欢呼起来、一齐欢跃起来,

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

(体会“一齐”、“投向”、“欢跃”,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练习背诵)

C 一阵热烈的欢呼……

3、前后对比,加深感情。

(1) 1949年前的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百年屈辱的历史。大家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谁来说说我们的祖国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都遭受了哪些磨难?(生自由汇报)

(2) 师:人民群众的心情无比激动、无比兴奋、无比喜悦,现在你们知道是为什么了吧。(幻灯出示练习“人民群众为……而激动” )

(3) 播放视频剪辑,(开国大典盛况)

、拓展

师:看到这里,作为参加开国大典的一位普通群众,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

四、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典礼: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2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

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

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

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

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四、探究领悟,升华情感

1、出示句子: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2、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提出探究的问题,如:

⑴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⑵ 如果把“流去”的“流”字换成“走”字,表达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 你读了这句话,内心充满着怎样的激情。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探究,领悟新中国的成立的确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总结探究的方法。

4、在课文中找出还需探究的句子,继续探究。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试一试,自己能找到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读一读,看一看吗?如果找到并读了,把篇名记下来。

2、写一写,依照课文的写法,记叙你喜欢的一个场面。

【设计特点】

本案例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现代教育传媒技术等手段,通过设疑、讨论、探究、释疑等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导学过程中,抓住课文重点,紧扣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自读自悟、升华情感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三维目标。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

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能力: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活动内容

开国大典

活动目的

通过创设情境,体验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激动心情,,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过程

1、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搜集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体验开国大典时人民激动的心情,并讨论举国上下为什么如此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探究国旗国徽国歌的来历,深入认识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3、模拟升旗仪式。通过模拟升旗仪式,重温升旗的要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思想感情。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4

一、读拼音,写词语。

diànniǔ dànshēng gǔwǔ wěiyuán zhānyǎng diǎnlǐ

( )( )( )( )( )( )

二、辨字组词。

秦( ) 檐( ) 融( ) 协( )

泰( ) 瞻( ) 隔( ) 胁( )

三、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旗帜飘浮( ) 翻天复地( ) 拖帽肃立( ) 忘加评论(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 ) 光明—( ) 开始—( )

欢喜—( ) 高潮—( ) 汇集—( )

五、判断正误。

1、用部首查字法查“未”,既可查“一”部,又可查“木”部。( )

2、“诞”字的第七画是廴。( )

3、“完”是“皖”的同音字,都读“wán”( )

六、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1、共同商量,以求取得一致意见。( )

2、恭敬地看。( )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4、庄严而恭敬地站立。( )

5、郑重举行的仪式。( )

七、比较下列加点词与括号里的词有什么不同。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热烈)的掌声。

2、群众的声音盖过了(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八、根据课文内容给一步到位句子排序。

①毛主席挥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②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③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④群众游行。

⑤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⑦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确的顺序是: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年 月 日,在 举行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至今已有 周年。

2、毛主席亲自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长,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 。

4、这篇课文是按照 顺序叙述的。

十、阅读短文,完成文后1~4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几个生活细节,了解一代伟人朴实平凡的品格。

2、结合剧情展开合理想像。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毛泽东的朴实平凡的品格。

2、难点:描写人物言行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想:

观看影片《开国大典》再对课文作简要分析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

二、课文研读

1、剧中写了毛泽东的几个小故事

讨论并归纳:主要写了四个小故事:

(1)观赏北平夜景

(2)吃羊肉泡馍

(3)会见程潜用湖南老乡

(4)与儿子交谈

2、从每一个故事中可以乍出生活中的毛泽东有哪些特点

讨论并归纳:建国初期,北平一片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机慢点走,想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羊肉泡馍馆里人们轻松的风趣谈话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这些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反对标语表现了他反对个人崇拜、在圆明园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与程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风度,不计前嫌、在对待自己的湖南老乡问题上,他热情招待,但决不迁就他们的要求、在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对儿子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站得高,看得远、他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跳出同期率的支配,他要找出一条新路,那就是民主、

3、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写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他是一个纯朴又带有封建思想的农民形像。他以毛泽东为骄傲。但又带有狭隘的小农思想。

4、剧中写毛泽东在圆明园像在思索什么,你认为他在想什么。

提示:可能回想中国的百年耻辱,想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将不会再重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三、作业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篇9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中国认人民对新中国的成了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2、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盛大场面?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朗读。

(6)指导书写生字词。

3、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大典开始,写了哪三件事?(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2)大典进行中,哪些场面最让你感动?(边读边画、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同时进行批注感想

(4)指导朗读,表现出群众欢腾、热烈的场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阅兵式部分。

(6)指名读课文第5段,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只礼花陆续…………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西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7)理解“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的意思?想想本文的中心思想。

(8)学生听配乐朗读课文,回忆全文内容。

4、总结、扩展

(1)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试写出课文的梗概。

(2)仿照课文写出3个比喻句。

(3)阅读自读课文的《刻骨铭心的国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