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这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它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这句中的“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他们与题目有什么联系?
答案
1、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2、"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1 全是曲写,是“扬”前的“抑”,是欲扬先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
2 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但作者并未直接写飞机上观日出,而是为写飞机上观日出蓄足了势,接下来,作者细致地描绘了日出时的瑰丽景象。并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描绘细致,居高临下,雄奇壮观。
3感受:《日出》在细致描写高空日出奇景的基础上,阐述“革命的哲学”,高唱“战斗的诗歌”,诠释“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盛赞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与无限光明的前景,从而大大加强了散文的思想内蕴和艺术感染力。
《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辅垫,全是曲写,是“杨”前的“抑”,是欲扬帮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对此进行充分的、细致的、油画般的描绘——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笔墨不多却令读者无法忘怀。 绚丽、雄放,善于用准确、新鲜而又富于变化的文词细致而完满地表现形象、描写细节和表达情感,是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特色。
海上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二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在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 “那间”表示时间很短”这样的近义词还有。
(2) “目不转睛”表现了作者的心理。
(3) “镶”的意思有:(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这句话中的:镶”字应该是第种解释。
(4)作者写了三种情况下的日出,分别是、 和 。
(5)巴金爷爷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你是怎么理解的?
参考答案:
(1)一瞬间眨眼间霎时
(2)对日出的喜爱和留恋
(4)天气晴朗时的落日有云时的落日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时的落日
(5)日出象征新生事物,具有激昂澎湃的生命力,其带给人们光明,走出黑暗,所以伟大。海面上眨眼的功夫,其从刚露头,便能照耀整个世界,渲染天空、大海以瑰丽色彩,越升越高,乃至让人仰望,所以堪称奇观。
一、比一比,组词。
早( ) 转( ) 刹( ) 范( ) 晴( )
旱( ) 传( ) 杀( ) 犯( ) 睛( )
镶( ) 辨( ) 芒( ) 蓝( ) 船( )
箱( ) 辩( ) 忙( ) 篮( ) 般( )
已( ) 夺( ) 圆( )
己( ) 奇( ) 园( )
二、选词填空。
壮观 奇观
1.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 )。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
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3.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六、你了解巴金吗?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参考答案:
一、早晨、旱冰;转移、传达;刹那、刺杀;模范、犯罪;晴天、眼睛;镶嵌、箱子;辨别、辩论;光芒、帮忙;蓝天、篮球;船只、一般;已经、自己;夺取、奇怪;圆圈、公园
二、1.奇观 2.壮观
三、1.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3.一道红霞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