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评课稿(9篇)

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执教老师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恰到好处,环节的设置为教学增色不少。下面是整理的棉花姑娘评课稿(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1

观摩了王老师的一堂《棉花姑娘》,我感触很深。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课,有些环节很值得我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教态亲近随和,很具有亲和力,时而洋溢,时而婉转,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寓教于乐,扎实训练;师生互动,交流自然,使课堂成为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王老师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采用多种策略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看画面、做游戏、猜字谜、表演等多个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巩固“识字”与“读文”的学习,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文本。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王老师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技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缺乏体验。王老师就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识字、理解课文的能力。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在朗读上,本节课以读贯穿教学,王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课文角色,分角色进行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会怎么想?她心情怎么样?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啄木鸟飞来了,青蛙跳来了,他们一个个都不能帮自己,棉花姑娘的心情又会怎样?三次同样的请求,王老师用适当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高兴——失望——痛苦、急切”等不同的感受。通过对课文充分的朗读,将语言逐渐吸收内化了。

整堂课中最出彩的是王老师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王老师创设了一个环节,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七星瓢虫向棉花姑娘介绍自己的外形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介绍过程中感悟语言,感悟情感,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如此灵动又高效的课堂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王老师课堂上萌芽破土的力量、拔节成长的执着和激情绽放的声音……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2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3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的这堂课《棉花姑娘》,可以说非常精彩、非常幽默、非常扎实。同样一节课,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就像一句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听完这堂课后的感受。潘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以棉花姑娘生病了,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为感情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我就抓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学习兴趣

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接着是对蚜虫的一种介绍,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潘老师在教学“治”这个生字时,她出示了甲骨文,说明是以前发大水大家建筑土台,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台”字。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教学评价丰富

1、课堂上潘老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喜欢潘老师的轻松幽默和有效的评价,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总的来说,潘老师的这节课是扎实、高效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简单、快乐。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4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习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习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5

今天,我要评课的内容是罗xx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那么先来简单地回顾下教学过程,首先罗老师基于课题,让学生认识棉花姑娘,再进行第一段的教学,把生字“蚜、盼、治”的学习落实在词语中,再落实在句子中。紧接着通过棉花姑娘和三位医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盼望着被医治的心情,并采取演一演的活动形式加深体会。同时,在朗读中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礼貌用语,最后再进行生字“只”“请”两个字的书写。

罗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我听完课后,内心有几点感触,我想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识字教学、朗读及指示性语言、写字。

一、识字教学

1、 首先我们来看看罗老师这节课在识字上下的功夫,一开始抓住姑娘进行形声字教学,再利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盼望、蚜虫、治病等词,另外,罗老师的识字教学,重在结合语境识记。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节课罗老师做到了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罗老师扎实地教授生字让我想起来《易经》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周一贯老先生的解释是小孩子一上学应先培养他端正的品行,让他正心、正德、正见、正行,为孩子奠定一生勤学敬业、和平处事、幸福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最神圣的功德。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孩子母语的启蒙,是小孩子养正的重要一步,而汉字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把识字教扎实了。

2、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放大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标中将以前的还应考虑改成特别关注,在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要凸显出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部分字已经音变义变,但是大部分的字还是能够顽强地凸显其表意的特征,通过字形,分析并理解字义。正如黄亢美老师倡导的字理教学,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阅读课依据字理进行析解词语和品味词语,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凸显汉字文化的魅力。

透过字理教学,让生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尽量做到生字教学既有浅出更有深入。去年我们学校有参与的我爱学习这个活动,透过字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字,提高生字识记效率,减少生字回生现象,也符合“人人过关”这个理念。在这堂课中,罗老师在教学生字 “盼” 的时候,提问这个字和什么有关,透过字理,形声字,从目,分声。本义指眼睛黑白分明,目美。引申为看、想望的意思,编了个顺口溜:用眼看,分分秒秒地看着。因此也了解了字义:棉花姑娘是多么期待呀,多么盼望了。

二、朗读及指示性语言

1、朗朗乾坤,朗朗读书声,提升朗读的底气,低年级的孩子具有乐唱喜欢读的年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我爱学习期末测评中,从我们学校的实际中,喜欢口头测评的人多于喜欢纸笔测评的。罗老师这堂课中,重在扎实地掌握三位医生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在个别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演一演地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能尽情地参与到朗读中,在读中慢慢体会“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多种形式的读已经有了,那么如何在正确朗读基础上,在流利、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2、罗教师的一些明确的指示性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尽量照顾全员,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其中比如:如果你读好了对着老师笑一笑,如果你划好了就坐端正告诉老师,尽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准备好的小朋友用立正的姿势告诉我,再比如说举手,让没有发过言的孩子摇摇手,比方说,有的孩子上来回答过问题了,坐下面的同学没机会上来,如果你和他答案是一样的,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性语言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

三、写字

打好习字书写的根脚,周一贯老师说:“写字不仅关系到巩固汉字,而且练写的过程也是学习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正如一句古话:心正则笔正,我们更是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罗老师对孩子们写字姿势,以及书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有一些写字儿歌,如果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记的兴趣。

说到这儿,回想起此次活动的,想起两个基本理念,我们听评课是基于研究、为了改进。“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愿做一个耕别人的园也荒不了自家的园的语文老师。”

以上我的发言较为简陋,不当之处,多给宝贵意见,谢谢您!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6

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执教老师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恰到好处,环节的设置为教学增色不少。

例如,在引入课题后,老师在“棉花姑娘为什么会生病”的问题后适时补充了一段蚜虫的自我介绍的录音。通过蚜虫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棉花姑娘处境的危险和痛苦。所以在老师“你觉得蚜虫怎么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出了对蚜虫的痛恨和对棉花姑娘的忧虑。这为课文后面的教学做情感上的铺垫。

再如,当教学到“七星瓢虫”时,老师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又补充了三句介绍七星瓢虫的话,并请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二句,介绍介绍。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对七星瓢虫这种益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有条理的说话,可谓一举两得。

查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一课十分关注内容结构的整体性。课一开始,媒体上雪白雪白的、笑盈盈的棉花姑娘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话峰一转“就在前不久的它可不是这样的。”指出了主要矛盾,“棉花姑娘怎么会生病的?”成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一段蚜虫的自述既补充了学生知识上的空白更激发了学生对棉花姑娘的同情和对蚜虫的厌恶,使学生仿佛身在其中,为后来的朗读指导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通过自由读文,很容易的找到了几位医生说的话,并从中明白了各位医生的专长,解决了课文的难点。查老师十分关注教材的细节。引导学生从棉花姑娘三次说话时的感情变化入手读好句子,并用朗读体会医生们帮不上忙时心中的愧疚之情。老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师生间的对读,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加深理解、深化感情,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课文的情意目标。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7

《棉花姑娘》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中的一篇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娄赛赛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来看图。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习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娄教师运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娄老师的这堂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8

理念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理念的外显。在新课程的脚步声中,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我们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最近,一直在看有关教育类的书籍。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如何能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且能焕发语文独有的魅力色彩。这次听了廖老师的课,我得到了许多启发。《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本文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两课时,前面一部分棉花姑娘的求助与后来得到蚜虫的帮助分为两课时。此次汪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前半部分,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汪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给“盼”找找朋友,“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蛋学生也写得非常扎实。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注重情境创设学习。

“以人为本”,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如:第一自然段中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让学生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2——4自然段的处理,这三小节结构相似,传统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是精讲第2自然段,3、4自然段段让学生自学。而老师对教材处理有独到之处,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先是情感诱导:1、棉花姑娘,在你最难受,最痛苦的时候看到燕子来了,你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2、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听了棉花姑娘的话,知道为什么不帮了吗?3、青蛙捉虫本领顶呱呱,你看,它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还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请求?三次同样的请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兴——失望——痛苦、急切),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是绿色、自主、和谐的课堂。总之,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性。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篇9

听完潘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潘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潘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 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让男生喊喊女生,女生来回答等等,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在书写生字“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潘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是一只可恶的蚜虫,学生朗读这几话是就会带着可恶的表情来读。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潘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潘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习,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