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大全优秀5篇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篇1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条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二)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三)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四)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

(五)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六)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第十一条民族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要求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

处方书写规范 篇2

通知

因我院处方管理存在不足,一直未能达到《处方管理规范》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执行医疗规范,特对我院处方开具管理规范如下:

1、我院药房打印处方为白色普通处方和绿色儿科处方,除以上两种处方外,其余急诊、精神、麻醉等处方微机输入必须同时书写标准处方送药房管理,并将微机当日打印处方手写签名。

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3、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

4、患者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及诊断应书写(录入)完整、正确,不得缺项。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诊断栏书写格式为先地址后诊断,中间用“/”隔开(如 “大义堂/上呼吸道感染” ),不得使用“购药”、“自购”等非诊断名称。

5、药品书写(录入)一律使用通用名称,不得使用商品名及化学符号(如 “阿莫西林胶囊” 不得书写为 “阿莫灵” , “10%氯化钾” 不得书写为 “10%KCL” 等)。

6、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如 “地塞米松10mg iv qd” 。而口服药物不需书写用法,如 “阿莫西林胶囊 0.5g tid” ) 。静脉输液每一瓶配伍用药为一组,下一瓶输液应启用新组。口服药物用法改变也应启用新组。

7、精神、麻醉药品实行单方、单药,输液器、注射器、吸氧管等材料需另开方。

8、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

9、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以上操作规范将与绩效挂钩,对执行不力者将予重罚,望各科医护人员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义堂中心卫生院

医务科

2008年11月23日

处方书写规范及质量标准 篇3

处方书写规范及质量标准

处方是由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病人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病人调配和发放药品的依据,也是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和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是重要的医疗文书之一,对药品的使用管理有重要意义。

一、 处方的分类和处方内容

处方分类:普通药品处方;精神药品处方;麻醉药品处方;其他处方,如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处方 处方内容:一般分为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3部分。处方前记为医院全称,处方笺的标

题、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和处方日期。处方正文左上角为“R”,取药或请去的意思。正文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药方法。处方后记为医师签字、盖章、调配人、核对人、记账或收款人签字及价目栏。麻醉处方用红色字体印刷以示区别。

二、 处方权限、限量

凡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在当地医疗主管部门注册、被所在医疗单位聘用者具

有处方权,进修医师经医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有处方权,实习医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处方,其处方必须经上级医师签名方可生效。有处方权的医师应将本人签名式样留在药房以作鉴别。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不得为自己及家属开方取药。

处方应有的限量要求,普通用药一般为3日量,不得超过7日量,对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

延长。

三、 处方书写规定

1、 处方原则上用中文或英文,以蓝黑墨水或圆珠笔书写。要求字迹清晰,项目书写完整。内容包括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年、月、日,药名、剂型、规格、数量、用法和医师签名或印章。老幼年龄按实足岁或月填写,新生儿写到天。

2、 药品剂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因医疗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医师须在剂量旁签字,方可调 配。

3、 药品用法应写明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注明每次剂量和每日用药次数。外用 药品应写明用法及用药部位,剂型应加以说明。

4、 西药处方每一药品必须分行书写。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与普通药品不得同开一 张处方。

5、 急诊处方应在右上角注明“急”字,药房应立即配发。处方当日有效。

6、 药品单位

(1) 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 (2) 液体药物以毫升(ml)为单位。 (3) 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注明规格含量。

(4) 片、丸、胶囊等以片、丸、粒为单位,注明规格含量。复方制剂写明规格、单位即可。 (5) 抗生素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和抗毒素类以规定单位计算。 (6) 中药以克为单位

(7) 不允许使用“#”或cc等代替单位

(8) 凡做皮试的药物,医师应在该药物下方注明“皮试”或“续用”,操作护士需要用红色笔

注明皮试结果、批号并签名。

(9) 药品调配完毕,配方、复核药师都应在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

四、 合格处方的质量标准

1、 处方项目必须填写齐全,书写正确,符合规范要求。

2、伍禁忌,无超量给药。

3、 特殊用药方法应注明。

4、易认,书写及签名或印章无越格、越位及倒置。

5、医师签名全或盖本人印章。凡调剂、复核均应双人签名或盖章。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篇4

中成药处方举例

中药饮片处方举例

第一条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 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条 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二)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三)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四)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

(五)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六)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第十一条 民族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要求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 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A 艾叶 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 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B 槟榔 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

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白果 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浙贝母 9~15 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

18~30 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半夏 止呕、除湿 10~15g 开胃 15~30g 安神 大于30g 薄荷 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白术 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g,则能益气通便,则可通泻。

C 川芎 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 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

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

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

蝉蜕 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柴胡 仲景“大小柴胡汤”每剂用柴胡用半斤(折合约112克),一剂分三服,每服约37克,我用柴胡汤每按此量用,没见有什么不良反应。前提条件是有柴胡证。 多用解表,少用疏肝。

2~5g用于升举阳气,适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中气下陷之病证; 5~10g用于疏肝解郁,如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等症; 10~30g,主要用于解肌退热,临床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而致的发热恶寒、周身疼痛等症。 柴胡6克解肝郁,柴胡10 克升举阳气,柴胡20---30克可清热, 柴胡两钱以内升阳、四五钱入少阳透邪,六钱以上解太阳之表证,罕有一两以上用者。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他药味一倍有余,意在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意在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郝万山老师说:柴胡解热20克以上,解郁10克左右,升阳5克6克左右。 柴胡之大量运用还可通大便及行月经。详见章次公医案。 苍耳子 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D 当归 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

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

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丹参 大剂量--失眠 - 上海--姜春华

代赭石 9~18 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

24~30 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本品苦寒,入肝、心经。其药理作用为:镇胃降气,平肝熄风,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轻微收敛作用。

大黄 1~5 g有致泻作用。其致泻成分为葡萄糖甙元,番泻叶甙A、C,主要为蒽醌衍生物。 3~6g可止泻,9~15g可泻下;

两许--疔毒之毒热甚盛者 二两--癫狂其脉实者--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疗肝炎,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

大黄粉0.3 g以下有止泻作用。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的致泻成分的作用。鞣质的D-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

F 茯苓 研究结果发现,在 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 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附子 1枚-轻量-阳虚 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 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防己 小量能使尿量增加,而大量则作用相反; 汗防己小量则增加尿量,大量尿量反减少。 G 桂枝 在桂枝汤中用9g,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之功,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而在五苓散中用量不到5g,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

H 合欢皮 量小可以安神,量大可以化痰。

红花 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少用能活血,多用则破血。

0.9~1.5 g用于调养气血。在温补剂中加入少量红花,用于治疗产后血晕、头晕、眼花气冷等。

12~15 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取其有破瘀通经之功。红花小量养血和血,大量则活血化瘀。其药理作用是破瘀活血通经,表现为兴奋子宫、降压、扩张血管。 黄芪 常用量为9~15g,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 10克以下升压 ,15-30克降压 ,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 15g以下能升血压,30g以上可降血压,

气虚难汗者用之可汗,表虚多汗者用之可止。

其利尿作用在20g以内明显,30g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的影响,量在15g以内可升高血压,35g以上反而降压。

厚朴 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叶天士 (我不知道少用与多用的程度到底是如何)

J 决明子 3~6g治疗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云翳、虹膜炎等; 9~12g治疗老年性哮喘、胃炎、胃溃疡、急性肾炎、急性泌尿道感染; 20~30g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等。

鸡内金粉 3 g,用于治疗体虚遗精、遗尿等,尤其对肺结核之遗精有较好疗效。

4.5~12 g用于调理脾胃、消食祛积,尤其适用于因消化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纳不佳、积滞胀闷,反胃呕吐等。

15~18 g有化坚消石之功,可用于泌尿系结石及胆石症。

K 苦参 5~8g有利尿消肿作用,用治肾炎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等,并有平喘止咳作用,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 10~15g治疗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及各种皮肤病; 30~60g,可用于外治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眠症。

L 人参 常用量为5~10g,用于复脉固脱时可用至15~30g;

连翘 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一至二两,必能发汗,且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底微汗,翌晨病若失。------《医学衷中参西录》

龙胆草 小剂使用有开胃建胃之功,大剂则清肝胆湿热效著

M 麻黄 少用通阳消徵,多用发汗利水

马兜铃 常用量能止咳,用量15g时可致呕吐,30g以上可使呼吸抑制,血压下降; 关木通 常用量能利水通淋,用量60g以上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小便不利;

麦芽 催乳、回乳有以下三个观点:生麦芽通乳,“生”取其“生发”之意,量在30g以下;炒麦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60g之上。生、炒麦芽均可单独用于回乳,量60-120g。生麦芽、炒麦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为60g。

P 胖大海

1~4枚,有开肺解表、清热利咽之功,用于风火犯喉而致的声音嘶哑。

12~15枚有通便之功,可用于头目风热疾患,合并有大便热结者。 Q 牵牛子 少用可泻下通便,祛除肠中积滞,多用则峻下逐水,攻逐腹中积水。

R 肉苁蓉 6~12 g,有补肾助阳、益精血之功。适用于阳痿不孕、腰膝冷痛、筋骨无力等证。 15~18 g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肠燥津枯之大便秘结之证。本品助阳而不燥,滑而不寒,是一味既补阳又益阴的药物。

S 升麻 少用(6g以下)有清热解毒之功;多用(10g 以上)有升阳举陷之效。

3~10 g,有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之功。用于风热头痛、中气下陷、斑疹不出等。g时,有报道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苏木 量小和血,量大破血

赤芍 胆红质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可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

白芍

6~30 g。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30~45 g有利尿作用,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等症。白芍长于养血敛阴,虽有利尿作用而不伤阴。

用量若在30克以上,对大量吐血的确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岳美中医话集》 大量治疗腹痛也很好

芍药甘草汤的芍药用量要大。

桑白皮 6~9g有退热作用,10~12g有祛痰镇咳之功,15g有利尿及轻泻作用; 水蛭 1.5g研末吞服,1日2次,主治肺心病; 5~10g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所致头晕; 12~15g,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原因不明的症瘕痞块,本品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石菖蒲

1.5~3 g作药引,有明目、开音之功。用于治疗角膜溃疡、声音嘶哑等。

4.5~7.5 g用于开窍。治疗湿温病之湿浊蒙蔽清窍者,以及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9~12 g有通利小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石淋或热淋。 3g治疗冠心病; 6~10g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梅核气(神经官能症); 30g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慢性肠炎所致的久泻。

山楂 6g祛瘀力强;9~12g温通力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15~30g治疗慢性胆囊炎、萎缩性胃炎。

三棱 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生地 大剂量--类风湿-- 上海--姜春华

熟地 凡下焦虚损,大便滑泻,服他药不效者,单服熟地就可止泻,然须日用四,五两,煎浓汤服之亦不做闷,(熟地少用则作闷,多用转不闷),少用则不效。--医学衷中参西录 90-120克对糖尿病晚期尿液浑浊有特效。

山茱萸 常用量为5~10g,急救固脱时用至25~30g;

W 五味子 大剂量,约100~150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奇效。四川---刘祯吉

1.5~3 g时,有敛肺镇咳之功。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如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

6~9 g有滋补益肾之功,用于肾虚型咳嗽、遗精、滑精及久泻久痢等。g以上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过高

X 希签草

6~9 g,对慢性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9~15 g用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兼有四肢麻木、腰膝无力、头痛、头晕者,较为适宜。 玄参

9~12 g,有滋阴降火、清热润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以及肺热咳嗽等。

18~30 g有祛虚热,除烦躁之功、用于热病伤阴、阴虚火盛出现的烦躁不安者。

30~90 g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瘰疠、脉管炎等。玄参苦甘而咸寒,用于热证有清热滋阴、消炎解毒作用。虚热实热均可应用,但以滋阴见长 小蓟 大剂量--降血压-- 上海--姜春华

夏枯草 常用剂量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

Y 元胡 少用止痛,多用安神 薏苡仁 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洋金花 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克,每日用量不超过1.5克,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克。

郁金

3~10 g,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所致的肝区痛、泌尿系疾患引起的肾区痛、妇科血瘀痛经等。

10~15 g有行气利胆的作用,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能升高血清蛋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增进病人食欲。

30~60 g有较好的排石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结石。本品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凉血破瘀,善治肝胆,善行下焦。

Z 枳壳

3~12 g,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滞诸证。

15~30 g可用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等脏器下垂证。药理研究证实,枳壳对胃肠、子宫有兴奋作用,能使肠蠕动增强,子宫收缩。

炙甘草 1~2g有调和药性的作用,5~lOg温肾养心,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知母 大剂量--控制血糖-- 上海--姜春华

枳实 常用量为3~10g,用治脏器下垂时可用至60~100g; 泽泻 治眩晕非30克不为功。

6~10g治疗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暴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的多汗; 15~20g,可治疗乳汁不通、急慢性湿疹; 25~30g,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低血糖所致的眩晕等。

川芎15克 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来自一位绍兴的老中医

乌贼骨、瓦楞子--大剂量--胃溃疡剧痛

芍药、甘草--大剂量--呃逆 -- 上海--姜春华

龙骨、牡蛎 6~10g有摄汗作用,对鼻衄、月经过多者有止血作用,治疗高血压有潜阳之功; 12~15g,对支气管哮喘有定喘作用; 20g,有安神作用。

黄连、龙胆草 用1~2g能健胃,增进食欲,3~6g可燥湿泻火解毒,大量则会刺激胃壁引起恶心、呕吐; 苍术--麻黄

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相等,临床 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

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 如两药相等,临床 常见能发大汗; 剂量是: 10g:10g 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 剂量是: 没有提及

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 剂量是: 18g:6g 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 剂量是: 12g:3g 药物之间的比例

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量越大,疗效越好。先生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各组药物疗效最佳的用量比例,

如柴胡与白芍为6克比9克, 人参与白术为10克比9克,

桑叶,薄荷,牛蒡子为9克、6克、6克。

对前人的经验,先生师古而不泥古,将其放至实践中检验和改进,

如左金丸,古人沿用黄连、吴茱萸6:1的比例,而先生发现6:4效果更佳,遂改进使用。 此外,先生还善于利用药量比例的变化改变处方的主要作用, 如桔梗与枳壳,咳喘必用,

若以6克比4克或5克,则重在调节气机升降,以上浮宣肺为主; 而6克比6克,则重在调和痰液,使之易出。

处方书写规范 篇5

目前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处方书写不完整(主要是手写处方),缺项多。如诊断、患者的联系电话未写;药品的通用名、剂型、用法、用量未写;医生漏签名等;

2.部分药品的皮试未注明;

3.“精二”处方超量未注明原因和重签名;

4.手写处方的字体及英文缩写太潦草,收费员看不懂; 5.造影用的药品无单独开处方;

6.超剂量、超天数的处方未注明原因和重签名;

医师开具门诊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一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中药材除外)。

7、 处方格式不规范(标准格式请看后页)

质控科、门诊办、药学部

2009年3月20日

处方书写格式

1.标准处方格式

Rp:药品名(剂型) 单位剂量×总量

Sig.单位剂量 用法 每日次数

例1: Rp:Inj.

青霉素钠

80万U×6支

Sig.

80万U

i.m.

bid (皮试)

例2: Rp:头孢克洛干糖浆

125mg×6袋

Sig.

125mg

tid

2.简易处方格式

Rp:药品名(剂型) 单位剂量 用法 每日次数×天数

例1:Rp:Inj.

青霉素钠

80万U

i.m.

bid×3 (皮试)

例2: Rp:头孢克洛干糖浆

125mg tid×2

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书写规范

1、 认真填写处方前记。

2、 处方头:凡处方都以R或Rp起头。

3、 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及剂型规格的数量。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l)为单位,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4、 1) 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 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 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 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 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 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医师规范处方示例(省去处方前、后记部分): (一)、(主药、佐药顺序)

1、阿莫先胶囊

0.25g x 24粒

Sig 0.5g 四次/日

口服

2、去痛片

0.5g

x 9片

Sig 0.5g 三次/日

口服

3、维生素C片

0.1g x 18片

Sig 0.2g 三次/日

口服 (二)、(管包装示例)

六神丸

30粒

Sig

5粒 二次/日

口服 (三)、(指明用药部位)

1、氯霉素眼药水

10ml x 1支

Sig

2滴 四次/日

点右眼

2、酚甘油滴耳剂

10ml x 1瓶

Sig

2滴 四次/日

点右耳 (四)、(规格、数量)

1、庆大霉素注射液

4万u x 2ml x 6支

Sig

4万u 二次/日

肌注

2、青霉素G钾注射液 80万u x 6支

Sig

80万u 二次/日 肌注 (五)、胃舒平片

0.5g x 24片

Sig

4片

四次/日 饭前半小时嚼碎后服 (六)、痢特灵片

0.1g x 18片

Sig

0.2g 四次/日 口服

(应向病人说明,服后尿呈深黄色) (七)、丁胺卡那注射液

20万u x 6支

Sig

20万u 一次/日 稀释后静脉滴注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1、开写处方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处方若有涂改,医师需在涂改处签名(我院内部规定麻醉药品处方不允许涂改) 2.处方药量以三天为宜,七天为限,慢性病可开一个月的药量。特殊管理的药品按相关规定执行,一类精神药品三天,二类精神药品七天(用专用蓝色精神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口服三天量,注射剂两天量(用专用红色麻醉处方开具,注射剂我院内部规定为一次量) 3.药物名称中文应采用药品通用名或常用名,英文应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N),避免单纯用商

品名。 4.固体药物以克(g)或液体药物以毫升(ml)作为含量或容量单位时可省略该单位,但若以其他量词作为单位时则不能省略该单位,如毫克(mg)。 5.复方制剂可不写含量或浓度。 6.如果在一张处方上开几种药,应用阿拉伯数字标出。 7.如果几种药物的用法相同,可将这几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合在一起写,用法用量前加aa,含义为“各„。”。 8.几种药物合用可用符号“/”表示。 9.医师若开具药物的用法用量与常规不符,应在该药物用法用量旁再签字确认,以表明并非写错。否则药品调配人员有权拒绝调配。 处方书写格式分类 1.普通处方

必须注明每个药物的药物名称;最小使用单位的含量,浓度,装量或容积;最小使用单位的取用数量。 例:1.阿莫西林胶囊 0.25×12片×2盒(或 阿莫西林胶囊 0.25×12片×24片) S.0.5 一天三次(或 2片 ,一天三次) 2.氯氟舒松软膏 10g×1支 S. 外用,一天两次

3.10%氯化钾溶液 100ml×2瓶 S. 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 2 。输液处方

可以不注明每个药物的最小使用单位的含量,,装量或容积(液体药物必须标明浓度),只要按照“药物名称+实际使用剂量”的格式即可。 例: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注射用青霉素钠 320万单位 / ×6 S.皮试后静脉滴注,一天三次 例:0.9%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维生素C注射液 2.0

维生素B6注射液 0.2 / ×3 S.静脉滴注, 一天一次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三级乙等的综合性医院,地处郊区,开放床位750张,门诊患者不多,医院经济收入主要靠住院病人。自2007年5月1日实施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之后,我院很重视这项工作。对于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院早在2006年8月31日就制订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处方点评办法(试行)》(内二医[2006]139号),“要把处方的合理性纳入医师及其科室目标考核和奖惩范畴,使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等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1 资料与方法

抽查2008年1月13、14、15、16日门诊处方1000张,实时进行所用药品数量、每张处方金额、使用药品的剂型、含有抗菌药物的处方和不合格处方等统计分析点评;随机按顺序抽查2008年1月30、31日住院处方1000张,统计所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以及不合格处方等,同时结合病历进行点评。 2

结 果 2.1门诊处方抽查与点评

2.1.1门诊处方抽查情况: 门诊处方1000张,处方所用药品共计2770个,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总数2.77个;每张处方平均用药金额132.63元;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有120张,占12%;门诊处方中有抗菌药物处方440张,占44%;合格处方840张,合格率84 %;不合格处方160张,不合格率16 %。不合格的处方有:未填科别59张,未填费别21张,用药不合理处方80张。 2.1.2不合理用药处方例举与点评: 处方①:患者男,44岁,自费

诊断: 蜂咬伤 蛇药片20片×4盒

Sig 10片 Bid 续用: 头孢克肟胶囊50mg×12片

Sig:100mg Bid 点评:蜂咬伤(蜂蜇),若有皮肤感染者,可选用我院非限制抗菌药物。头孢克肟胶囊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对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差,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梭菌属等无抗菌作用,它有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瘙痒等不良反应,与蜂蜇的临床症状不易区别。该药是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当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或要有致病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如无报告,应有科室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签字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头孢克肟胶囊50mg×12片,价格较贵,每盒32.10元,属超范围无指征盲目用药。

[2]

[1]

处方②:患者女,39岁,费别 未填写 诊断:结肠癌

头孢克肟胶囊50mg×12粒×3盒

续用

Sig 100mg tid

氟哌酸0.1×42片 Sig 0.2 tid

维生素B6 10mg×42片

Sig 20mg tid

颠茄合剂 200ml Sig 10ml tid 点评:是结肠癌的治疗还是结肠癌伴感染的治疗,不明确。头孢克肟胶囊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是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16%)、大便次数增多(6%)、腹痛(3%)、腹胀(4%),与结肠癌有的临床症状不易区别,是否考虑只用氟哌酸胶囊就足够了。头孢克肟胶囊50mg×12片,价格较贵,每盒32.10元,不经济,属超范围无指征盲目用药。 处方③:患者女,38岁,自费 诊断:消化不良、胃炎

雷尼替丁胶囊0.15×14粒

Sig 0.15 Bid 甲氧氯普胺片 5mg×42片 Sig 10mg tid 续用: 头孢克肟胶囊

50mg×12片 Sig 100mg bid 点评:幽门螺杆菌已被公认为消化性溃疡病及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为了有效消除幽门螺杆菌,大多数学者提倡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红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等。头孢克肟胶囊对幽门螺杆菌作用差。 头孢克肟胶囊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是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最常见有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恶心等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与本身的疾病(消化不良胃炎)临床症状不易区别。头孢克肟胶囊50mg×12片,价格较贵,每盒32.10元,属超范围无指征盲目用药。

[1]

[1]

处方④:患者女,19岁,自费 诊断:慢性胃肠炎

加替沙星片0.1×12片×2盒

Sig:0.2 Bid

多酶片100片

Sig:3片 tid

胃蛋白酶合剂100ml×2瓶

Sig:10ml tid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0.1×24片×2盒

Sig:0.2 tid 点评:胃肠炎是消化道受到刺激、产生胃与肠失常的症状。胃肠炎大多是由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的感染所引起。加替沙星片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是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当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或要有致病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如无报告,应有科室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签字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2],又加上价格较贵,0.1×12片/27.90元,不符合经济原则,属超范围无指征盲目用药。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是调节胃肠功能的药物,多酶片已包含胃蛋白酶合剂的作用。多酶片与胃蛋白酶合剂联用,属重复给药。

2.2

住院处方抽查与点评

2.2.1住院处方抽查情况: 住院处方合格921张,处方合格率92.1%;不合格处方79张,不合格率7.9%。住院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是43%。使用抗菌药物的有430张,口服1种抗菌药物的70张;静脉注射的共计360张,其中使用1种注射液的169张,使用2种的182张,使用3种以上的9张。不合格处方79张的原因和点评:未写费别15张;漏写字的1张,注射用生长抑素3mg,误写成注射用长抑素3mg(实习同学开的,主任签名,药师调配发药,经过药师审核,均未更正);用量不明确11张;超范围使用抗菌药物52张。

2.2.2用量不明确处方例举与点评: 处方①:患者女,42岁,自费 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0.2)×9瓶

Sig:100ml,ivgtt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0

×10次 Sig:ivgtt 点评:用药间隔时间不明确,处方书写不规范,欠妥。 处方②:患者男,54岁,费别:保险 临床诊断:颈椎骨折术后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4支

Sig:10mg iv ×2次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头孢他啶1.5 ×1支

×2次

Sig:iv gtt×10gtt/分 点评:用药间隔时间不明确,特别是注射用头孢他啶,欠妥。 2.2.3 超范围使用抗菌药物例举与点评: 处方①:患者男,63岁,费别:农合 临床诊断:左耳囊肿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0.1 ××2次 Sig:iv QD 45滴/分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氨甲环酸注射液

1.0

×2次

Sig:iv QD 45滴/分

点评: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也是内江市二医院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住院医师开具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是不妥的,因未经上级医师或具有高级职称或科主任同意签名(处方或病程记录中未反映),也未见病原学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报告或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属于超范围用药。甲

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规格有2ml:0.1/24.00,10ml:0.3/57.6,一次要用0.3g,处方0.1/支×3,费解,即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给护士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性增长、延长该类药物使用寿命的关键。 处方②:患者女,17岁,自费 临床诊断:下颌骨骨折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注射用呋布西林钠0.5××10次 Sig:静滴 g12h 40滴/分

点评:注射用呋布西林钠(卓利菲尔)是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也是本院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上的参考剂量成人1日4~8g。该处方每日剂量2g,是否剂量不足?有待观察,处方上也未见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签名。经查阅病历:该患者是车祸,8月27日晚上10点50分至11点10分清创缝合术,未见讨论必须用注射用呋布西林钠。注射用呋布西林钠作为预防性使用是不妥的。根据《内江市二医院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精神,预防性抗菌药物应从非限制类中选择,“不随意使用新品种、昂贵品种”,而不应直接使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注射用呋布西林钠0.5g/28.50,1g/44.6,该处方一次使用1g,为什么要0.5×2,即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给护士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哌拉西林钠0.5g/2.90,头孢哌酮钠2g/16.79,头孢曲松钠2g/20.40等等均是非限制抗菌药物,效果好,相对经济。 3 讨 论

从这次抽查的处方来看,我院抗菌药物用量大、档次高、超范围用药,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时间间隔、疗程不正确。

对我院处方进行点评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进一步规范的效果,所以对点评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点评者,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行重点的分析,对严重的问题,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做到奖罚分明,及时沟通,督促改正。处方点评工作毕竟是一项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希望临床医师理解和协助,才能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临床医师选择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药品,药剂科尽快出台《药品供应目录》,提供药品的参考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