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文化”一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乡的东海人龙舞,它是标志,更是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人龙舞——舞动的文化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和其它一些特大喜庆日,必连舞几个晚上的“人龙”,东西两街户户张灯结彩,家家老幼皆出,人流如潮,热闹非凡。“人龙舞”表演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组成,他们身穿黄色或者青色服饰,配以红色肚兜或腰带,经过化装打扮,就变成黄龙或青龙。人龙的构成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它由一个高大威猛、身强体壮的彪形大汉身负两个个少年组成。选一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用红绸带绑在龙头胸前,将点燃的香让小男孩口咬一支为“龙舌”,两手各执一支香为“龙眼”。 另一小男孩骑在龙头肩上,双手执扎香为 “龙角”;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它由一个个少年跨坐在青壮汉子的肩头上相继仰卧分节连接而成;龙尾最活泼,它由龙脚倒背一轻巧,腰力较好的小男孩,头戴“龙尾”后仰着饰演;引龙者用点燃的香插在斗笠上为“龙珠”。整条人龙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等;北方龙舞的制作一般高大粗重,风格古朴刚劲;南方龙舞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龙舞从色彩上可分为黄、白、青、红、黑等,以黄龙最为尊贵。龙舞的构图和动作一般具有“圆曲”、“翻滚”、“绞缠”、“穿插”、“窜跃”等特征。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民间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耍小龙,青壮年舞大龙”的说法。舞龙人数少则一人舞双龙,多则百人舞一大龙。
“人龙舞”是湛江市郊东海岛(粤方言区)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一种大型的广场艺术。
过去每逢农历中秋,或年晚丰收时节,当地人都要在街道或广场上表演“人龙舞”,每次表演都要持续三个晚上。
“人龙舞”是我国龙舞的一种,但它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用人体接架组合。龙头由一个身高力大的青年身负三个小孩,分别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小孩,双脚叉开,以示龙尾。 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胯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
这种“人龙舞”一般长十来米,由五、六十人组成,也有长数十米,由百余人甚至数百人组成的。耍舞时轻便灵活,动作粗犷而又威武逼真,犹如生龙活现,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操作自如。
近年来,当地艺人还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乐曲、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臻完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东海一绝”。
流行地区:湛江市郊东海岛地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人龙舞”是力量的化身,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以几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随着传统节日逐步由现代节日代替,人龙舞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展示平台自然也日益减少;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审美需求日益提高,人龙舞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其他科技性娱乐形式的挤压,人龙舞的吸引力也在无形和有形中不断地被削弱;人龙舞的人员流动很大,常常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导致人龙舞的保护与发展一直徘徊在举步维艰之中,人龙舞仍然面临着濒危失传的威胁。随着时代变迁,人龙舞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处于衰落状态,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有必要对它进行尽快抢救和整理。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古籍《海康县续志--风俗》记载:"龙舞,舞龙者一人为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手抱前者脚夹后者,挨次第抬向街直走,则念曰:骑龙头龙头落下水,骑龙尾龙尾竖上天。" 湛江的"人龙舞"始于明末清初。 据当地老人讲,东海岛的民间有一种说法:逢年过节看大戏或逛圩街,小孩都喜欢坐在大人肩头上,手拿零食或小玩具在老街一路招摇。艺术产生于游戏。农闲时为寻开心,大人便扛着小孩与另一对父子在康王庙前斗力斗智,谁先把谁拉倒就胜出,"人龙舞"由此应运而生。湛江人龙舞有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表演者练就了快速托人上肩的稳健动作和步法,队形流畅多变,动作一气呵成,远望动感十足,近观粗犷雄壮,成为中华龙文化延伸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