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讲述“德国制造”的秘诀。德国工业品之所以在国际上成为“精良”的代名词,来源于日耳曼民族严谨、忠诚的工作作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兴衰,靠的是每一位员工高度的执行力和忠诚度。
企业兴我则荣,企业衰我则耻。企业与职工之间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没有企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势,就没有员工发展提高的优良平台,同时也无法保证个人收入的稳定。为此,作为公司一名员工,都应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多做一点贡献。只有大家齐抓共管,共同奋斗,企业才会兴旺发达,才会有条件保证员工工作岗位的稳定性,才会有能力增加员工收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反之,若职工为了一己私利、一己之便,消极怠工,玩忽职守,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害,严重的会造成各种事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职工就要对自己的公司忠诚,就要培养这种“慎独”的境界,进而形成习惯,养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那么怎样对公司忠诚呢?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在工作中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都是一个样,都要尽心尽力地干好本职工作,不存在推委扯皮、应付差事等不良现象。对那种“漠不关心企业大局、本职工作得过且过”的行为,我们都应该鄙视和制止。
当前我们环保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长期的话题,也是非常艰巨复杂的问题。只有依靠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当仁不让的主人公精神,公司才能迎难而上,长足发展。员工们,对企业的忠诚,就等于对待我们的衣食父母,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本岗位努力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有一种品德,不论在何时何地,她都会受到人们的赞美。
有一种品德,如果你持有她,人格就会得到升华,如果你不慎丢失了她,那么你就可能一文不值。
有一种品德,她不仅是我们立身的基础,而且也是任何一个组织战斗力的保证。
这种品德,她的名字就叫做“忠诚”。
古人云:“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云:“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可见自古至今“忠诚”一直被人们视为美德,直到今天她依然年轻,依然为我们的社会所珍视。
忠诚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对于我们机电开发部人员来说,忠诚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我们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时时刻刻准备着,为构建和谐安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零差错,让我们生产的每一套设备在工程上都能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产品,做的每一个工程都能成为样板工程。如果把公司比作一条航船,那么我们就是船员,双手就是划动大船的浆,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伸出双手划浆,我们的航船才能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我们作为环境公司的一名员工,更要加强对自身的约束,爱岗敬业,怀着一颗对公司感恩的心,热爱本职岗位,认真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快速成长起来,同时恪守“忠诚企业,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
2020即将过去,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新的机遇,等待我们用智慧去把握;新的篇章,等待我们用汗水去谱写!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黄总和刘总周围,以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永不褪色的精神开创营口环境公司美好的未来!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世界儿女,人们在这儿辛勤耕耘,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土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付出,没有一句怨言。可是,如今社会,科技发展飞速,人类过度砍伐,无限制地开发土地,致使资源锐减、环境污染严重,水土大量流失……
迄今为止,世界上80%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了;将近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污水的排放量超过400多亿吨,从而造成了五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许多动物被灭杀;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了环境。
世界如此,中国又如何呢?
中国,一块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地方;中国,一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国度;中国,一个孕育了十三亿人的土地……
却在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快,资源正大量的减少: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石油、煤炭、天然气及其他资源过度开采;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等等,这些给我们的家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中国的版图上,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丝绸之路的繁华美丽也已变成过往的美好……
几十年前,斯文赫定把罗布泊比作一片仙湖,但现在,罗布泊,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夏季气温高达七十摄氏度,没有一棵草,一条溪,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原来一望无际的绿洲已成为渺无人烟的荒漠,抬头望去,四周皆是漫天飞舞的黄沙。一棵棵的树木被伐倒在地,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人们不断伐木取材,社会是繁荣昌盛了,可是土地却大量流失,绿化逐渐减少,导致山洪、泥石流等灾难降临了,肆虐毁坏人们的家园。
资源保护,人人有责;
爱我国土,人人有责;
珍惜资源,爱我国土,不要再让我们的地球家园伤痕累累!
世界————————中国,我们都是一个家!
保护土地资源,我们人类,责无旁贷!
从小,我就崇拜老师,渴望自己以后也能身登三尺讲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年前,十五岁的我虽然还是一个懵懂的男孩,却在中考结束后义无反顾地报考了湟中师范。天遂人愿,我被师范录取。三年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自以为十分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教17年来,我教过小学、初中、高中,有过许许多多的欢乐,也有着太多太多的感触:
初为人师的日子里,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因为年轻,有的是热情;因为年轻,有的是精力。所以,那时的我教得投入,教得认真,也愿意付出爱心、耐心。当然,有付出自会有收获:教学成绩优秀,师生关系融洽,一切的一切,都曾是我这个忙忙碌碌的年轻教师感到充实,感到快乐。
偶尔有教过的学生来访或收到他们的来信,总会有一种被人牵挂的感动萦绕在心间。当别的教师厌烦地谈论学生,哀叹自己命运不济时,我却认为我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我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追求。我总在想,即使再苦再累,我这个教师也当得无怨无悔。
然而,人是会变的!
当人生的长河磨损了石头的棱角,当岁月的风霜刻深了额头的皱纹,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开始厌倦了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平淡而又劳神苦思的生活,觉得自己好累好累
渐渐地,我没有了热情;渐渐地,我没有了耐心,爱心也离我远去。我变了,轻者横眉冷对,重者暴跳如雷,甚至还会在昏了头之后大开杀戒。渐渐地,学生们离我远了;渐渐地,成绩不再理想;渐渐地,失落与空虚袭击着我,我仿佛身陷沼泽而不可自拔。
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的眼泪淹
没了我,让我在经过一番苦苦地思索和内心的挣扎后,终于找回了迷失的自我!
那年,我在共和初中带毕业班。公布中考成绩的那一天,一位一向具有上进心的女同学因几分之差落榜。泪从她的脸颊滑落,却打湿了我的心。看着流着泪的她的眼,我的心宛如刀绞。因为我知道,其中也有我的过错啊!作为人师,不能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求学梦,我又有何颜面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自以为了不起?
人活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们没有权力去干涉别人的生活,却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生命。
作为人师,我们应该以教好学生为己任;作为人师,我们可以对不起任何人,却不能对不起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是老师,这是我们的责任!
十年前干工作,我们凭的是热情;十年后干工作,我们靠的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切不可耽误了学生们的锦绣前程。
闭上眼,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双流着泪的眼。从此,我就有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教育信条:干平凡工作,过平凡生活,但绝不误人子弟!
也许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仍会有许多的挑战与失败、痛苦与失落在等待着我。但无论如何,我将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助通往成才路上的学生们一臂之力!
走过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我都愿意大喊一声:身为人师我不悔!
我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服务窗口单位,作为一个在服务窗口工作的质监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质监行业形象,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真心诚意地为企业服务。
在计量所这个大家庭里,我既能体会到计量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的风尚,也能体会到工作人员具有的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记得刚到这里工作时,业务极其生疏。正是身边的每一位计量工作前辈传授我专业技术技能,教导我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爱岗敬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待工作的热情、执着、敬业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和许多同事们一样,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工作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在实际工作中,主动下企业与企业老板们共同交流,探索企业发展之路,认真细致地检定,检验每一台(件)计量器具,确保合格率100%,从而使生产环节更加精确,产品合格率更加稳定,为企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受到了企业的赞扬由于我们的工作多数使在企业的生产车间中对计量器具进行现场检定、检验调修的。所以器具又脏又破,但用户的需要就是命令,为此工作时不怕脏、不怕累,还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有些用户对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不够了解我就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经检修的器具如在检定周期内使用时出现了问题,我都热情接待,为其免费检修。企业需要我们,我们就会随时为企业服务,急企业之所急忧企业之所忧,尽心尽责的为企业排忧解难,我们的爱岗敬业是对企业最好的承诺!
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每一个质监人为争创一流而自然流露出的那种奋斗精神,可以体会到质监人竞争的压力和拼搏的动力,感受到质监人奋斗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置身在这种氛围中,就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敬业的美,执着的美,热情的美!
真诚付出,就会得到丰厚回报。我们的工作得到企业、社会、政府的认可。我们一定要对政府负责、企业负责、人民负责的态度,科学公正地履行我们的工作职能,在队伍建设年里,我们要以实际工作来实践“服务经济打头阵、强化职能比贡献、提高素质强队伍、争创一流勇当先”的目标。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做一名质检人。新世纪的曙光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更高的姿态,更严的要求,更开阔的视野,更好的服务,更高的管理水平,不断的完善自己,开拓进取,力争把我们质检系统建设成为一个“科学、公正、高效、廉洁”、“政府需要、企业欢迎、人民信赖”的质监行业形象。
看了这期医院爱岗敬业的稿件征集通知,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美)阿尔伯特·哈伯德《把信送给加西亚》,里面有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工作很轻松,但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事实上,不仅教师如此,对待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才能做好。而这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
今天早上,我打扫屋子的时候,发现一堆报纸,静静地躺在书房角落的木柜里。时间在一点点流逝,纸质开始变黄,不经意间打开报纸,才发现原来是有关医院的一些新闻片断。它们扑面而来,顿时变得清晰透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致的轮廓人们已经耳熟能详,我们知道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第47医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了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而我们却很少记起成医人背后的故事。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
郑志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位退休的老人,现在任然担任我院大外科主任的工作。与郑教授相识是一种缘份,与郑教授相知更是一种福分。初次见到郑教授给人的感觉淡定平和,两鬓斑白,爬满眼角的细密皱纹,充满慈祥的面容。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很难把这位68岁相貌平常的老人与屡屡在我院重大外科手术中做出惊人成就的人物联想起来。
但他的确很特别。
西谚云:有一种性格就有一种命运。在郑教授看来,有一种性格就有一种生命造型。郑教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一直从事于临床工作和教学,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教书育人,他都竭尽全力、无怨无悔。郑教授说,40多年来,他前行的脚步曾面对荆棘但从未中断过;他思想的翅膀曾遭遇风暴,但从未停止过飞翔。直到今天他心中还燃烧着年轻时的激情。
作为一名军人,时刻谨记:“要不忘党恩,报效国家。”这种教诲培养出的感激党和国家的种子在郑教授心中深深扎根,历尽时光而不改初衷。
为了这一理想,郑教授“平生不羡黄金屋”,“衣带渐宽终不悔”,是那样的执着沉迷。郑教授今年68岁,回首间就将跨过“耳顺”之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更感到时间的紧迫,“不用扬鞭自奋蹄”。对于郑教授而言,工作不是牺牲,而是享受;工作不是重复,而是创造;医务工作者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应当如星辰,远望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永葆事业的激情。为此他放弃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抱着“治病救人”的理想,坚持在医疗战线上不断探索。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某件事情做好,而且当我们发现这件事情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努力干下去,直到成功为止。”郑教授说,在钻研技术改革之时,在漫漫长夜耕耘之际,他总是想起居里夫人所说的这句话,而这,恰恰是他能够不断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支柱。
冬去春来,日月交辉,在郑教授的人生篇章里写满了“充实”二字。不断奋斗、不断追求的郑教授走到今天已是硕果累累。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常说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恨不得再读十年书”,而这恰恰是“心血倾尽仍恨少,爱到深处痴几分?”治病救人与伏耕工作对郑教授来说早已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欲罢不能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历史弥坚的人生信念。
近年,一些好心的人总是关切地对他说:“您还干呢?别太玩命了。”言下之意:您都干了大半辈子了,干嘛还要拼命?当我再次提起这个问题时,郑教授淡然一笑,把目光移向远方,似乎陷入了沉思:“是啊,我为什么还要做呢?有一段时间,我确实无言以对。但后来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使我找到了答案。据说曾经有人询问一位登山者何以要登山,这位登山者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因为山在那里。’这个回答正中我意,他是如此简单而深刻。是啊,靠登山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还有生命危险,但对于登山者,山就是他的宿命。他抗拒不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有时,我也问自己:这片土地,这个时代,这个职业给了我一个什么样的精神指令,使我要不停地干下去?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在某种意义上思考并完成它就是我对世界的发言,它已经成为我生存的一种方式,年过60,我已不大可能去创造太多经典的美丽故事,但我要对脚下养育我生命的泥土尽可能做些朴素的回报。我不能不干,一如登山者不能不登山一样……”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郑教授正在为下一次手术,进行一场严谨的准备,看着郑教授忙碌的身影,我们祝愿这位老人身体健康,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在我记忆的湖泊中,还有许多像郑教授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就像鲜花一样常开在人们记忆的湖畔上,每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看到这些前辈执着的身影时,都不禁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研究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我们是否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而认真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我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
引一句罗曼·罗兰的话来为我们回答:“琴弦松弛,弹不出悦耳的声音;生活的闲散,点不然青春的火焰。”实现自我,是我们曾经的期盼,更是现实的挑战。岁月必将有消退的时候,当我们卸去装饰、洗尽铅华之后,是否会忆起曾经的付出,留下浅浅的笑靥……
记忆就像一位不速之客,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它就来敲击我们的心灵之扉,且还来不及询问“你是谁?”它就已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让我们还来不及审视自己。当我们回过神来,才发现:我们正在成熟,我们认为,一切珍贵的东西我们就要去学习。人生在世,一息尚存,绝不松劲,用我们的思想、行为、青春来改变这个世界,感染我们身边的世界,尽管我们会遇到“荆棘”,面对“失败”,挑战“极限”,但我们固执的认为,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用心去改造自己。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请让我告诉你:不论你身边有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你也能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不求名利,修身养性,其高尚情操为后人所称颂。《礼记大学》中亦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古人一直将“修身”放于至高位置。跨越历史长河,在当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修身养性依旧是重中之重,修身而后方能治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所谓“师者,表率也”。老师的思想和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在教学路上,我深刻认识到,修身先要“爱教”,而“爱教”关键在于“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形象,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加以模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而爱能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爱师、信师。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有学生不讲文明礼仪,每当此时,我并不会严厉斥责学生,我只是请大家背诵《弟子规》中关于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的句子。他们并没有收到老师的批评,却能够通过背诵古诗句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反省改错。爱学生从而让学生爱老师,进而爱学习,爱生活。
其次,修身关键在于扎实的行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作为老师,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为学生榜样,事事件件做大家表率,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
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完善自身。
让我们行动起来,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争做爱学生、学生爱的优秀教育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