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秦始皇历史介绍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秦夺九鼎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一直受国家所保护,由九州上贡的铁所制。夏、商、周是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一年, 周赧王五十九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发动联合抗秦。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不识时务的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昭王大怒。秦国早就想灭西周,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西周参与反秦,正好给秦国出兵以口实。公元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国只得到8鼎,但习惯上仍称九鼎)。自次年起(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公元前255年,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献出上党郡
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郡献给赵国。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与秦斥候相遇,秦斥候斩赵裨将(裨将,武职名)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赚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龅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9月,赵兵已断粮46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将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本有实力统一天下的赵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使得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
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所谓“封”,是指筑土坛祭天。所谓“禅”,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大臣们都不知道仪式该怎样进行,于是秦始皇把儒生召来询问。儒生们众说纷纭。秦始皇听了觉得难以实施,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到泰山顶上立了碑,举行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
焚书坑儒
秦朝建立后,于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先后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推行“焚书令”,规定“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
秦律规定,“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这就是“挟书律”。这与李斯所建议推行的“焚书令”的内容一脉相承。汉惠帝时,废除“挟书律”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而一些术士,如侯生、卢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他听信术士谎言,宣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术士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律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还说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贪于权势”,未可为之求仙药。始皇知道后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遂下令拷问咸阳的术士。事后,将相关460多名术士坑杀于咸阳。此即为“坑儒”。但实际上应为坑术士。《史记�儒林列传》也说“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
修筑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在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的情况下,征调如此之多的民力去从事非生产性劳动,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人数无法统计,千里之地尽是尸首,血流成河的惨剧,所以百姓十户人家里有五户想要造反也就不足为奇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民间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修筑长城的怨言。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 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 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 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 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身世
秦王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生在赵国邯郸,名为政,姓赵氏。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本为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后来赵姬怀胎十二月才产子,生下了赵政,实则为吕不韦与赵姬之子。秦王政是秦庄襄王嬴异人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该姬的真实姓氏失载,《史记》中称之为“吕不韦姬”、“子楚夫人”、“帝太后”。后世为了方便,称其曰“赵姬”。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因《史记》两处描写不一,故始皇为何人之子,后世众说纷纭。到如今依然也是一个谜。
登上王位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将近攻的对象选定为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秦赵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后改名名子楚),异人当时在秦国的地位并不很高。
吕不韦是秦始皇登上王位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当吕不韦在赵国遇到人质异人时,吕不韦已经是富甲一方的豪商,但吕不韦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觉得异人“奇货可居”,很快与异人成了好朋友,并献上美人赵姬(即秦始皇的母亲)。为了让异人将来可以登上王位,他拿出了1000金作为本钱,其中的500金送给异人,让他在赵国广交朋友,另外500金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然后由吕不韦亲自带去秦国以讨好太子安国君和其夫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吕不韦透过其弟与其姊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义子,华阳夫人再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子嗣,如此可使华阳夫人避免在年老色衰下失宠。华阳夫人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亲自接见异人。因华阳夫人是由楚国嫁来的贵族,吕不韦采取乡情攻势,事先教异人穿楚服,说楚语,加上异人本身的应对得体,华阳夫人果然大为感动,令异人改名“子楚”,收为义子;又说服安国君立子楚为子嗣。如此一来异人变为安国君之嗣子,其在秦国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驾崩,享年74岁。安国君即位,就是秦孝文王,华阳夫人立为王后,子楚被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很短,先是服丧一年,正式称王后仅仅三天便驾崩了,享年53岁。随后太子异人即位,也就是秦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兼封文信侯。但庄襄王在位时间也不长,三年后便驾崩了,享年35岁。
在前247年,年仅13岁的赵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帮助赵政铲除了很多政治上的潜在威胁,包括赵政的弟弟嬴成蛟。吕不韦不仅大权独揽,还与太后(赵姬)偷情。随着赵政日渐年长,吕不韦的行为有所收敛,并献假宦官嫪毐“侍候”太后。结果太后和嫪毐生下了两个私生子。假宦官嫪毐亦以王父自居,自称“假父”,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前238年,22岁的赵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玉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赵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秦王的军队,嫪毐最终逮捕。赵政将五花大绑的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诛灭三族,赵太后和嫪毐生的两个私生子也被杀。嬴政随后把赵太后关进雍城的萯阳宫。赵政随后以失职为名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两年后,赵政又派人给吕不韦送去绝命书,信中对吕不韦大加斥责,吕不韦服毒自杀。至此,赵政扫清了政权内部的威胁,成为秦国名副其实的君王。
死亡
秦始皇晚年寻求长生不老。为求不老之药,他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記功,炫耀声威。前210年(始皇帝37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驾崩,终年50岁。
秦始皇本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但赵高勾结始* *皇少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在秦始皇死后,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并赐公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前206年11月14日,秦始皇驾崩后4年,秦朝灭亡。
秦始皇, 姓名 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大统一封建王朝——秦王朝的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