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介绍(精选5篇)

我们都知道,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这么多年过去,对于甲午战争我们不能忘怀。下面是整理的甲午中日战争介绍(精选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起因:日本觊觎朝鲜已久 篇1

在诱因上,甲午战争和10年前的中法战争有类似的地方,就是战争的蓄意挑起方利用了清朝与有关国家(分别为朝鲜和越南)的“宗藩关系”问题。就甲午战争来说,是日本利用了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此事也历经了多年的过程。

早在前边述及的19世纪70年代初日本来华议约、换约的时候,它就别有用心地向清政府探询它对中朝关系所持态度。对日方的目的以及隐伏的祸患,当时李鸿章即有比较敏锐的觉察,他说,“日本觊觎朝鲜历有年所,朝鲜为我东土屏蔽”,“倭寇江浙尚是沿海肢体之患,倭侵高丽则为辽京根本之忧”{1}。的确,日本觊觎朝鲜决不是单单限于朝鲜,更在于将它作为跳板入侵中国。在实施步骤上则是环环紧扣,步步进逼。1875年秋,日本军舰擅自进入朝鲜江华岛附近测量海口,进行挑衅,最后竟攻毁朝鲜防军炮台,并登陆滋扰,此即所谓“江华岛事件”。鉴于传统上中朝“宗藩关系”存在的事实,事后日方派员来与清朝交涉,旨在否定前不久订立的《中日修好条规》中关于中朝关系的规定,杜绝清方对它染指朝鲜的干涉,甚至要中国“保全”它与朝鲜“交好”。总理衙门理所当然地予以抵制。李鸿章当时亦对此事密切关注,并且日本使者森有礼专门拜访了李鸿章,想说动他从而影响总理衙门。其间的谈话颇有可供揣摩的意蕴。

森有礼算不上是日本最高决策层的人物,只是一个“外务少辅”,但他那一副无赖嘴脸和一番歪理谬词,却可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日方的意态。而李鸿章的“义正词严”之中也掩不住不惜以妥协求息事宁人的倾向。早在这个时候,似乎已为十来年后大战中双方的基本情状提供了预示性的信号——

李鸿章当然也以前订《中日修好条规》中关于中朝关系的规定,为抵挡森有礼否认中朝“宗藩关系”的“法器”。但森有礼不买账,竟说:“依我看和约没甚用处。”李鸿章一听着急了,赶忙说:“两国和好全凭条约,如何说没用?”森有礼不遮不拦,说:“和约不过为通商事可以照办,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以旧条约。”李鸿章直言反驳:“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森有礼并不服,说是“《万国公法》亦可不用”。李鸿章不能不有些愤然了,他道:“叛约背公法将为万国所不容!”又指着桌上的酒杯打比方说:“‘和’是和气,‘约’是约束人的心,如这酒杯围住这酒不教泛溢。”森有礼回答:“这个‘和气’无孔不入,有缝即去,杯子如何拦得住?”李鸿章以“森大人年少气盛发此谬论”责之,话题又直接落到《中日修好条规》中关于中朝关系的规定上。森有礼说,代表日方签约的伊达宗城已经在野,“自来和约立约之人去了便靠不住”。李鸿章反驳:“约书奉有谕旨,盖用国宝,两国臣民子子孙孙当世守之。”森有礼又说需要变通,李鸿章答以“未及十年换约之期不能议及变通”。接着又辩论起朝鲜是否中国“属国”,森有礼说不算,李鸿章坚持说算,是有别于中国本土的“外藩”。森有礼又说到朝鲜不肯与日本“和好”。李鸿章说,不是不肯与日本和好,“是他自知国小,所以谨守不敢应酬。其与各国皆然,不独日本”。

当时日本署理驻华公使郑永宁也在场,他帮腔说起“江华岛事件”中朝方开炮击伤日本舰船的事。李鸿章说,日方舰船本不该到朝鲜海域去,人家开炮事出有因。郑永宁说这次森有礼来到中国有三宗失望的事:一是中方不能保全日本与朝鲜要好的意思;二是总理衙门不明白他要和好的心思;三是恐本国臣民知道中国的态度,定要与朝鲜打仗。李鸿章说,若真是要和好的话,总理衙门不会不明白,“凡事不可一味逞强,若要逞强,人能让过,天不让过。若天不怕地不怕,终不为天地所容”。可日方偏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说要与朝鲜议定三件事:一是让它以后接待日本使臣;二是若有日本遭风船只到朝鲜它得代为照料;三是日本商船到朝鲜海域测量海礁它不能计较。并说若朝鲜不予议定,日本“必不能无事,定要动兵了”!这显然是赤裸裸的威胁。李鸿章则以“我们一洲自生疑心,岂不被欧罗巴笑话”劝解。森有礼说:“这也没法,日本百姓要去打仗,恐国家止不住。”郑永宁则说:“总要求总理衙门与李中堂设法令高丽(朝鲜)接待日本使臣。”李鸿章说朝鲜因“江华岛事件”正在气头上,旁人说也无益,劝日本暂且缓议此事。说着说着,森有礼突然冒出了一句“试思日本就得了高丽有何益处,原是怄气不过”的感叹话,李鸿章赶紧因势利导地附和,并写了“徒伤和气,毫无利益”八个字,在末尾还特别添写“忠告”二字送给日方。日方还是要求李鸿章转商总理衙门,“劝说”朝鲜与日本建立关系,李鸿章答复:“总署回复你的节略明是无可设法,但你既托我转说,我必将这话达到。”

李鸿章与日方人员的这次晤谈,地点是在保定直隶总督衙署,时间是1876年1月24日,即清历的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就要过传统年节的时候,李鸿章还在为“国事”忙碌,起码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的“勤政”吧?交涉中森有礼的“无礼”、郑永宁的“不宁”,难免让李鸿章着急上火,但森有礼那句“有何益处”的感叹,似乎让李鸿章突然看到了“转圜”的莫大希望,而他最后对日方的承诺也不是打“痞子腔”搪塞,而是立马就做的事情,赶紧与总理衙门沟通消息,建议将日方的意思通过礼部转行朝鲜,说是这样“作为收场,以示格外和好,借答来意,而略缓其逞强黩武之心,更于大局有益”②。

作用还真是“立竿见影”。面对日本的威逼和清方往软处“劝说”,朝鲜在2月末即被迫与日本签定了《江华条约》,其中载明“朝鲜国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所谓“自主”、“平等”的漂亮字眼,只不过是日本否定中朝“宗藩关系”、而它却强行染指朝鲜的掩饰而已,日本为侵朝而首先从“法理”上铺路扫障的一步做成了。接下来,自然便是变本加厉,步步进逼。

李鸿章他们如何应对呢?是主张朝鲜与西方列强也议定条约,以求形成对日本的牵制,制约日本对朝鲜动武。接下来的几年中,先是由美国,后有英、德等国接踵与朝鲜缔约。在李鸿章辈,是想使用“以夷制夷”的手段,但实际后果上,是朝鲜更遭受多头控制,局势更加复杂化。

甲午战争兵败鲜为人知的原因 篇2

说出来你会不信,那就是“开枪不瞄准”。

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军官回忆说,在朝鲜战场上,日本各师团一碰到中国军队就立即卧倒,一动不动。这时候,中国士兵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放枪,一枪接着一枪,直到子弹打光。等到枪声渐渐稀少,日本军队就开始冲锋,结果可想而知。

这不是编出来的谣言,也不是手机里“恶搞”的段子。1860年,一位英国军官来华访问。他看到淮军士兵开枪的姿势很奇特。朝前放枪,眼睛往后瞅。他推断这可能是放惯了手铳、鸟铳的原因。

1920年直皖大战,双方动用兵力20万人,消耗子弹几千万发。可几个回合下来,双方死了200多人。真正在战场上被枪打死的也就几十人。这种“恶搞”战争的作法,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逊以“极其恶毒”的口吻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建议中国政府恢复使用弓箭。一来弓箭比较便宜;二来可以对敌人造成真正的杀伤。

后来,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亲自编写步兵操典。他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异常详细地讲解了射击时的动作要领。他特别强调了“开枪要瞄准”这一关键性的动作。从这一点来说,后来北伐军所向无敌,“蒋校长”是居功至伟的。(资料来自《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此书的作者张鸣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历史学家,他极其善于从细微之处观察大历史,他还着有《历史的坏脾气》)

这不是一段有趣的历史,它更像是一段黑色幽默。它以一种近似荒诞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走过了一条怎样曲曲折折的道路。中国人买来了洋枪洋炮,却没有学到“开枪瞄准”的“步兵心法”。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在向列强学习的方面,中国人总是三心二意,半推半就,稀里糊涂,得过且过;而我们东边的邻居却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甚至是矫枉过正。他们推行西餐,推广西装,普及义务教育;禁止武士带刀,禁止蓄发;甚至鼓励与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种”。从此,日本走上了一条“全盘西化”的道路。

此时,中国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方针。他的奏折让西太后大为赞许。

其实,即使是在当时,日本全盘西化的作法就引起中国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大学士徐桐就指斥日本“变国体,有违纲常;通婚姻,有违人伦”。可1895年甲午战争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中国人大跌眼镜。

从甲午战争结束至今,时间又过去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中,我们学会了“开枪瞄准”。但其他东西却依然学得稀里糊涂;

我们引入了足球联赛的制度,但公平竞争的原则却没人理会。

我们引入了义务教育的提法,但义得是国家的义务,还是公民的义务依然没有搞懂

我们引入了现代传媒,但新闻可信的却不多;

我们将“民主”写进了宪法,但“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宗旨却很少有人去实践,一听到不同的意见便喊打喊杀,乱扣帽了,乱揪辫子,甚至千方百计地去堵住别人的嘴巴。

可看看我们东边的那个邻居——那个曾经侵略过我们,至今依然虎视眈眈的“蕞尔小国”,笔者上面开列的所有东西,他们学得是何等地彻底。

当然,当然,当然,外国的先进经验应该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可有的人结合得比较好(比如毛主席),其它绝大多数都差强人意。只要有人提出与国际接轨,必定有人强调“中国国情”,强调“民族尊严”,强调“文化差别”,结果越学越走样。

“第五项修炼”的核心内容是打造一个便于沟通的内部结构,创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可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请专家来讲课培训基层干部,每个人花了几百元钱买学习资料。上了一个月课便立即结业。此后的三年,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照旧。问一问那些接受培训的干部都学到了什么?大多数人说没听懂。

机关事业单位是这样,企业又怎么样呢?我看也不怎么样!否则的话,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为什么在引进IPD管理体系时一再强调:“5年之内不许进行任何改良,不允许适应中国国情,即便不合理也不许动。”我想他一定是被“中国国情”吓怕了。

那么在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时候,一部分中国人心中的“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

一是好面子,不愿意彻底地放下身段,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向别人虚心求教。这些人是因为历史的包袱过于沉重。

二是得过且过,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懒散寻找借口。

而上述两种毛病在日本人的身上都没有。日本人承认实力,而且只承认实力。你比我强,我就要学习。而且学得认真,学得彻底。彻底到全盘西化,认真到一丝不苟。学习你,赶上你,超过你。

大化改新,日本学习大唐。学好之后,丰臣秀吉便要侵略中国。

明治维新,日本学习西方。学好之后,日本立即挑战英美列强。

在向先进国家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好好地向日本看齐。笔者绝非主张“全盘西化”,但是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地加以克服。

日本的民族特性完全源自武士道。而武士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剑道。剑道的核心是“残心”。

“残心”的概念是每一次挥刀必须全力以付,以果决的勇气和舍却一切的信念发起攻击。当一个动作完成之后,立即以同样全力以付的心态投入下一次进攻。剑道教育让日本民族面对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付,专心致志。

剑道要求剑士向对手鞠躬时,两眼必须紧紧盯住对手,鞠躬必须到位,以表示自己的求战是“真诚而强烈”的。剑道有句谚言:对手击中你时,你要心存感激,因为是他帮你发现了自身的弱点。剑道的系统教育帮助日本民族面对每一次学习都是“真诚而强烈”的。

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心态。首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其次,要抛却已有的成见,将自己的心态归零;第三要彻底地,毫不走样地学习;最后才是有所发挥,有所创新。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解释和分析 篇3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对国防负重要责任的李鸿章也认为“倭人为远患而非近忧”。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朝鲜战场的失利,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还没有影响全局。这时候,清政府如果能认清形势,坚定地投入反侵略战争,并采取正确的战略,一定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可惜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奕?等都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羁糜为上,力保和局”。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外交和军事一样,都是国家政治行为的重要手段。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他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李鸿章首先请求英国调停,他考虑英国在华既得利益最多,日本侵华“英人必不答应”。但没有想到英国和日本已经在背后进行了交易,英国照会日本:“中国之上海为英国利益之中心,故须日本政府承认不在该港及附近为战争的运动。”当日本政府承诺英国在长江流域的权益不受影响时,英国不但放弃干预,还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以示支持。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说:“这个条约的性质对日本来说,比打败中国的大军还远为有利。”英国甚至对日军击沉本国商船事件保持沉默。就这样,中国被英国出卖了。

李鸿章转而请求俄国干涉,因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东北,与日本有利益冲突。但这时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尚未修通,在远东争夺的筹码还不够,并不想和日本闹翻,只是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了事。担任中国税务司长的英人赫德这样评价:“俄国人在天津挑逗了一番,过了两个星期忽然又推卸了,李鸿章讨了老大一场无趣。”清政府还请求德、法两国调停,那更是徒劳无益,白白浪费时间。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中,李鸿章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运筹,推动了洋务运动,组建起北洋海军和新式陆军,有利于提升军事实力。但因为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朝鲜战场失利,李鸿章在向朝廷汇报时陈述他的观点:“凡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绌,则利纯悬殊。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是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平壤之败,因由寡众不敌,亦因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海战之艰危,较陆军尤甚。海上交战,以船行之迟速,船之新旧,炮之大小分强弱。我国快船不敌,故海上交锋,恐非胜算。赶紧设法添购,亦不济急。”李鸿章的结论是“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强于我”。所以中国的武备“平内乱有余,御外侮不足。”李鸿章此论一出,立刻就有朝臣对他予以反驳:洋务运动搞了30年,花费了国家巨额资金,为何尚不能一战,与英法德俄不等相抗也还罢了,为何连日本都不能一搏呢?光绪皇帝十分恼怒,训斥李鸿章“怯懦规避,偷生纵寇”,要求北洋海军集中兵力,迅速出战。但李鸿章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北洋千里,全资屏蔽,实未敢轻于一掷”。命令海军“惟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

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军事力量对比,这是一般规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需要特定的条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军力相当的情况下,胜负又取决于什么呢,这就不是唯武器论所能解释的了。作为战争的主要指挥者来说,头脑中打不赢的阴影必然会对战局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部队士气低落,一味溃败的原因之一。

甲午战争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主要战役来看,都不是败在军事力量对比和武器装备优劣上。以黄海海战为例: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靠近中朝边境的大东沟一带海域相遇,一场震惊中外,对甲午战争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大海战爆发了。投入这次海战的中日舰队实力如下表:

军舰总数***艇数铁甲舰半铁甲舰重炮轻炮排水量中国舰队14460211413.5万吨日本舰队12012112094.1万吨

可以看出,双方舰队的实力不相上下。北洋舰队的优势是铁甲舰和重炮较多,其中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无论装甲、吨位、火炮口径都是当时世界领先、远东一流的战舰。日本舰队的优势是舰速较快、机动性强。单纯从军力上看,中国舰队还略占优势,但海战的结局却是相反。北洋舰队被击沉5艘军舰,受到重创;而日本舰队未失一舰,只有几舰受伤。黄海海战的胜利使日本举国上下欣喜若狂,天皇颁布敕令嘉奖有功官兵,还亲自谱写军歌《黄海的大捷》,歌中唱道:“忠勇义烈之战,大破敌之气势,使我国旗高照黄海之波涛。”而北洋舰队在此之后更不敢出海作战,完全失去应有的战略作用。

远东 篇4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简介 篇5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但之后日本帝国的野心不断膨胀,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而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当时清政府号称亚洲第一大舰队的“北洋水师”,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如今,中日两国又站到了历史新一轮的起跑线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以及一些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地发出战争言论,中国人脑海深处的历史记忆被激活。119年后,再回首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触碰的是中国人百年来内心最深处的创伤,但痛楚、耻辱、愤怒、遗憾之外,还应有更多的思考……历史不能假设,但可能会重演。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却也有惊人的相似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