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下面是整理的通往农业强国之路这样走学习心得最新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农业稳则天下安,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征程上,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大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使其在所有中国式现代化体系中一马当先、勇立潮头。
一刻都不能放松,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对中国这样的超级人口大国,拥有粮食的主导权才有国家现代化的主动权。在社会主义新征程上,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进农产品供给安全战略,才能奠定了国家现代化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基础。
坚持共同富裕,确保农村相对贫困持续缓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农业现代化,是逐步降低贫困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村和谐程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完善合作社+贫困户等经营方式推动的农业现代化,惠及到九成以上的贫困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路程上,消除贫困的重点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除了传统意义的农业现代化之外,还需要砥砺前行,继续承担持续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升级转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现代化。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将会成为我国使用举国机制进行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战略选项。
党建引领,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党中央通过派遣驻村工作队等方式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等方式激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和公共资源,既壮大了集体经济、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经营中长期面临的三种困境,又将农村的精神文明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进党建引领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城乡融合和城乡资源的高质量配置,加快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推动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不简单照搬国外模式,走适合自己的路。
明确根本保障:党的领导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都明确了责任目标。作为党的各级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加以部署,主要精力要抓乡村振兴。作为第一责任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农村人才不足的问题,要让农村里面事情有人干、有人能干。通过党领导三农工作,让我们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能够完成。
明确三大重点任务:01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抓好粮食生产,抓好其他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这对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恢复至关重要。下一步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要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头等大事。要抓好耕地的保护,也要抓好耕地的质量建设。这里面重要的抓手,就是要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把全部的永久基本农田都建成高标准农田。还要推进种业的科技创新,把粮食的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上。
0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促进要素的全面流动,这里面就包括了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其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进一步落实,如果说各个地方发展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是国家安全的需要,那么发展特色产业,就是各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以及我们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所以说一定要抓住土特产,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土特产的竞争力就会更高。产业振兴有成效了,人才就有了用武之地,文化、生态、组织也就有了基础,所以说要抓住重点任务来推动、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03推进农村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我们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间,不仅仅要解决农业问题,建设强大的农业,还要解决好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让农业强大起来的同时,使乡村美丽起来,使农民富裕富足起来。
明确两条实现路径: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双轮驱动实际上就是一个靠科技创新,一个靠深化改革。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科技创新重点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特别是要把公共部门的科技资源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举国体制,让科技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当中真正发挥作用。
深化改革一定要以农村的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为重点。一方面是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要稳,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之后保持30年不变;其次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能动。另一个方面是一定要把土地资源盘活,实现优化配置。
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和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业强国之路需要区别于当今世界上的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寻找“同归”前的“殊途”,走一条自己的路。
为什么在走向农业强国的道路上要体现中国特色?我国如何体现中国特色?蔡海龙告诉新京报记者,实际上,这与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短板息息相关。他提到,一方面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在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人均资源其实很少,资源禀赋如同“原生家庭”,是无法被改变的。
而另一方面,蔡海龙提到,与目前世界上的农业强国相比,我国的科技实力仍然相对落后;在生产环节,标准化程度还较低;而在农业经营方面,我国的品牌化运营和商品化运营能力还有待提高。“也就是说,在前端育种、中端生产、和末端经营上,我们目前距离农业强国都有差距,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我国‘大国小农’国情决定的。”蔡海龙说。
但每个“原生家庭”又都有各自的“家底儿”,这些也是我国在迈向农业强国过程中,中国特色的体现。“虽然资源禀赋缺乏,但我国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表现在我们既有像黑龙江这样,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黑色沃土,也有西南地区属于丘陵地带的小规模农业。”蔡海龙说,“这也决定了我国的强国之路肯定不是一条单一的路线,我们东北有规模化的农场,西南有具备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也注定了我国的农业强国路线是多样化的。”
同时,蔡海龙进一步提到了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背景,“即便很多地方经历了土地流转,但我国农业人口的体量还是比较多的,总体上还是以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这样的背景使得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升。但我们通过社会化服务,在某些生产环节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蔡海龙说,这是我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创新和手段,“我们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不多,土地规模小的弊端。”
最后,蔡海龙还提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14亿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吃得饱又能吃得好,创造世界未有的先例、如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实践中不以割裂农村和农民为代价,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的体现。
大幅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是世界农业强国的重要特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应重点挖掘农业科技潜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一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首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世界农业强国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普遍具有较高的谷物自给率,如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多品类农产品长期保持净出口状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粮食安全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首要任务是发挥科技力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此外,还要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挖掘耕地潜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支撑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在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以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撑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是世界农业强国的普遍特征。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科技投入强度不够,科技创新体系效能不高,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农业品牌影响力弱。建设农业强国,要强化科技创新全面赋能农业生产要素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及生产工具智能化水平,做强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领域核心技术掌控力。
三是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已成为世界农业强国的普遍战略选择。例如,2021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农业创新战略中明确提出粮食作物、林业、牧业、乳业等四大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于绿色转型中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转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但任务艰巨。当前我国农业绿色转型面临耕地退化、资源约束、面源污染等多重挑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应致力于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升级,使我国农业发展在可持续地满足未来粮食、纤维、燃料和饲料需求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层干部要像不知火一样提高环境适应性,顺应新时代发展形势和工作要求,积极实现工作新定位,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专业素质,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新作为。不求人夸颜色好,重实绩、抓实效,追求内在成色实现真发展。不知火果实呈倒卵形,果面粗糙,多有突起短颈,是名副其实的“丑柑”;
但果汁糖度在13%以上,最高达17%,维生素c含量也远高于同类水果。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基层干部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初衷有清醒的认识,要像不知火一样“不求人夸颜色好”,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
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深挖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要一村一地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振兴,一家一户有实效性地帮助村民发展,让希望的田野实现真发展。久积尺寸之功,用心一、积跬步,让乡村振兴事业的薪火代代相传。不知火花果同株,别有一番景致:3到4月开花挂果,10到12月着色,次年2到3月果子成熟,两代同堂。乡村振兴战略高瞻远瞩,立足于当前谋划于长远2050年,致力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并非权宜之策,也不可能靠一代人就能实现。基层干部要认识到乡村振兴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树立坚定的阵地意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乡村振兴的长征路上守初心、记使命,久久为功;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蹄疾步稳、分步实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像不知火年年花果交替一样,让实现乡村振兴的燎原之火生生不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连儿湾乡党委贯彻落实“三农”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全程机械化全面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创新农机服务组织。近年来,连儿湾乡按照农业农村“三位一体”改革要求,按照“因地制宜、聚焦产业、服务农民”总体思路,从服务群众、壮大产业、增加收入等重点谋划,加快构建以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以村党组织书记任队长,农机合作社、农机户为成员的农机服务队,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主体,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规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截止目前,连儿湾乡共完成5支服务队组建,占全县服务队组建10%以上。
资源整合,搭建农机服务平台。依据产业布局,利用现有农机资源优势,村级农机服务队按照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行的要求,采取“机械入股、单机核算、统一派工、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方式,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服务,解决了小农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同时,连儿湾乡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找准产业方向,坚持市场导向,在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基础上,主动作为、先行先试,通过以低租金提供场地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闲置资源盘活改革,利用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通过强化农机装备,引进4家农机品牌销售企业入驻,并在乡级街道市场开展商品展销,进一步激发了农机市场活力,吸引周边乡镇群众到市场购买农机农具,不仅盘活了资源,扩展了营销渠道,进一步解决了群众购机多跑路、跑远路的问题,从而逐步实现“市场资源带增收,增收致富兴产业,产业兴旺促振兴”的共赢局面。
多元发展,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机服务,是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连儿湾乡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多业态、多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订单作业、代种代收、托管服务等模式,探索完善订单作业、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快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的信息化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逐步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全程全面、经济便捷、专业高效的农机化服务新格局。
人才培育,强化农机服务保障。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育强农业科技“尖兵”,立足乡村振兴和全乡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组织11名科技特派员指导发展特色产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业发展规划和技术培训服务,实现了科技人才“高位嫁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举办全市小麦全程机械化种植“田间日”活动,主导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常态化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和农机中心等单位技术人员开展讲座讲学、现场指导、咨询服务,培训各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3100余人次。
会议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蔡海龙指出,补足农业短板关乎顶层设计的根本问题,而根本问题的具体表现,即会反映为当下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他提到,资源禀赋的不充足,表现出来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如何保障重要农产品的充分供给,如何进一步提升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另外,小农户的劳动生产率低,表现出来的就是农户们会更关心怎样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庞大的农业人口生活在乡村,农民们也就更在意怎么能让乡村变得更宜居宜业、怎么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育、医疗、养老等等问题。”
蔡海龙表示,顶层设计是长远的规划,政策会推动短板补齐,而当下最受农民关注的实际问题,则是将短板具象化、具体化,解决问题更侧重于实干,更能体现实效。
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给出清晰界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在敬畏、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自觉把人类发展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范围之内,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保育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谋划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在农业农村大、人口数量多、水土资源少、生态环境差的基本国情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存在内容不够完整、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形,这与现实发展中所强调的“四化同步”政策,以及要千方百计的“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建强农业农村弱项”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举措要求,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由此更加彰显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且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基本特点;作为重要区域空间,农村担负着生态涵养、产品与要素供给的重要功能。可以说,良好资源环境和绿色生态空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底蕴,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更加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需要解决好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集约、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转型等诸多问题。惟此,才能夯实固牢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根基与环境基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积极保护好农业绿色的本色和农村战略后院的家底,构架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技术路线与施工蓝图。这就需要切实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认知,始终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农业农村产业布局,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角度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型,从农业强国建设的角度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着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目标出发,精准设计出一套打基础管长远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方案。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生态财富观与“金山银山”经济财富观的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加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性治理,不断强化对国土空间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着力推进降碳减污与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坚持不懈的持续努力,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的绿色根基。
2022年,我国迎来了粮食产量的“十九连丰”,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世界上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的饭碗,再次牢牢端稳在自己手里。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具备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但若要迈进世界农业强国的门槛,所要具备的条件,却不仅是这些。
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蔡海龙看来,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农业资源丰裕的发达国家,他们不仅具备规模化经营的条件,而且拥有很强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而另一类则是如以色列、日本、荷兰,也被称作农业强国,这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资源禀赋并不充裕,但能通过科技和精细化的生产,在某一产品和环节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那么综合来看,目前全球的农业强国有何特点?“三高”是蔡海龙给出的答案,“也就是高的劳动生产率、高的土地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他提到,最终表现在市场上,农业国家的农业产品会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它们通常质量优、数量多、对比之下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这是一个农业强国应该具备的能力。”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4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被一剑封喉。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14年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要求。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等挑战,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采取系统性、整体性的战略路径,“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粮食供给的可供性、可得性、可达性、可控性、可补(替)性和可持续性,提升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综合能力,确保端牢中国饭碗。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空间拓展食物资源开发路径。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支撑,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开发丰富多样食物品种,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绿色化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追溯体系。
提升粮食流通收储调控能力。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释放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保证产得出、产得优、卖得出和卖得好。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优化结构布局。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抓好政策性收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设立常平仓,加强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创新强化监管和执法,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优化运力结构,提高运力保障水平。充分利用粮食收储调控体系,适时收储和投放,平抑市场波动。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和应急配送中心保供稳市作用,打通粮食有效供给的“最后一公里”。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形成风险防范预案。
提升国际市场与资源利用能力。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内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不得不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把握进口规模和节奏。推进中国粮农企业“走出去”,加强培育国际化大粮商,到国外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打造国际粮食产业合作联盟,争取国际粮食市场话语权,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
提升节粮减损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注重解决粮食在收储、销售和加工过程中的浪费,推动各个环节使用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新装备的研发等。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长效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