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原文及赏析优秀8篇

译文 篇1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三、节日饮食 篇2

(一)节日馈赠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增进感情的好时机,是一年当中仅次于年节的馈赠大节。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陕西醴泉称“送秋节”。往往在节前数日甚至月初就开始赶办节礼,相互馈送,路上行人往来如梭。直到今天,中秋节前送节礼的习俗依然盛行,几乎等同于年前送礼贺节。一般送礼要赶在节前,但也有在节后送的,如在甘肃洮州,中秋节后第二天以饼果馈送亲戚。

作为团圆象征的月饼和时鲜的瓜果都是馈赠佳品。其他节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广东东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蓝山,亲友间多馈赠鸭;在江苏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饼相馈赠;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馈赠糍饼,取意其圆;福建同安分节前一二日,亲友间互送月饼、番薯、芋魁,中秋时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湾嘉义,节前人们互送月饼、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礼数颇多,如在江苏地区,必要送礼的有学徒向师-父送礼,分家的儿子给父母送礼,女婿要给岳家送礼,书塾学生要给教书先生送过节钱。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亲戚之间互赠节礼。

在中秋节,母家给女儿家送礼较为普遍。在河南新安,母家携枣糕(用面叠作数层,下大上小,内夹枣)、月饼、梨、柿、石榴等看视女儿,称为“送糕”。在山东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节前家家户户买上月饼、鲤鱼之类的礼物,挑担、骑驴、坐车,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闺女。

对于新嫁女,母家送礼更为隆重。在浙江乌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盘或箱盛月饼,送至女儿家,叫做“致秋节”。浙江双林的新妇之母家必备果品、粉圆(意为团圆)相送。在江苏高邮,娘家给新出嫁的女儿送节礼,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给已出嫁的女儿送中秋节礼,第一次送节称“送头年”,礼品要丰厚,以中秋粿、月饼为主,再加酒、鸡、鸭。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浆加盐蒸熟)、糖粿(米浆加红糖蒸成)、肉粿(米浆加盐、肥猪肉、葱头油、葱叶等蒸熟)、芋蛋粿(也称槟榔芋粿)等各种,粿圆味美,象征团圆。女儿收下中秋粿和月饼,其它礼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几种礼品为压礼。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块块,分给邻居和亲戚、朋友,叫做“分头年粿”。

有些地方要给外孙、外甥送礼。在福建藤山,凡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饼,附以鲤鱼饼送给外甥孙。在江苏高邮,外婆要在中秋这天送给外孙扎制“宝塔”,直到外孙十岁为止。在福建福鼎,当舅舅的每年中秋节都要送给外甥中秋饼和柚子,有几个外甥就要送几份,直送到外甥16岁为止。

女婿也要给丈人家送礼,如在浙江温州,女婿送丈人的礼品,一般是一对鸭子加鱼、肉、豆糕。回盘用三锦、粉干、雪梨。有外孙的,必须加大月饼和“赏月食”。在浙江乐清,中秋这天女婿、外甥、干儿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馈赠礼物,俗称“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节”,礼物有粉干、鱼、肉等。女婿望第一个中秋要有鸭、鱼、肉等六样礼物,其余礼物则以月饼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时还带着丝竹伴奏,饶有情趣。

其他馈赠礼节,如在福建福鼎,当年有父母或长辈过世的人家,过中秋节时不能蒸中秋粿,要由出嫁的女儿或亲戚给家中送来中秋粿和月饼,称为“送孝”。在江苏高邮,此日求婚者多带着雄鸡、鹅、藕、月饼去女家“追节”。

(二)回娘家

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在这天出嫁的妇女要赶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当天又必须返回夫家,与丈夫团圆。俗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在山西,新媳妇在中秋节回婆家,必须由女婿来请,并且必要给岳父母送去月饼等礼品,女方家则要设酒招待女婿。山西临晋又把中秋节称为“迎婿节”。八月十六日,江苏扬州各家要接女儿回娘家,来吃剩下的“团圆月饼”。江苏连云港也是在十六日接女儿、女婿来家团聚吃饭,俗称“带闺女女婿来家翻芋头皮”。

(三)社交宴饮

为庆祝节日,城乡各界普遍停工放假一天或半日,备宴聚饮。商家普遍于中秋夜设宴,邀请重要客人,一同贺节。在辽宁西丰、吉林-海龙等地,商户辍业三日,设宴聚饮。官绅士子是日也多设宴会,邀朋友赋诗饮酒玩乐。在乡村,秋收即将结束,农人设酒食以犒劳佣工,酒足饭饱之后,还分给工人月饼、果品。在陕西洛川,村中有学校者,各家长率学生持礼为先生拜节,午饭时在学校内会餐。

(四)节关

中秋节又是俗定的商家结账日。“凡钱债至五月节、八月节,必清结,谓之节关”,中秋是一年中第二次结账、还债的日子。节前,商户算账,给欠债的人送账单。到时,债主上门可以毫不客气的讨债,欠款者也会积极筹款,尽量还清债款。此外,这天也是老板与雇员续约或终止契约的时日。过节如同过关,所以有“节关”之说。在江苏,中秋节各商家在正午宴请伙计,赏节钱,作年中第二次结账,并决定店员去留。在安徽蒙城,书塾中需要请老师的,也在中秋确定,一直到次年中秋解馆。在河南阳武,家中多地的农户,备酒菜宴请佃户,以犒劳他们,当晚决定他们来年的去留。在山东冠县、莱阳、郓城等地,农村地主一般在当晚宴请佃户,佃户之间也相互邀请,商议退佃和租佃的有关事项。在台湾基隆,八月十五又称“契约日”,佃农与地主的朴耕契约至八月十四日止为一年期,到期地主可更换佃农或续佃,因此佃农多送中秋月饼和鸡鸭,希望能以此博得地主欢心。

(五)其他

商家在中秋节期间会举行一些活动,借此宣传自己,招徕顾客。

1、小摆设。在浙江温州,商界有一特殊的风俗,称“小摆设”。这一习俗最初源于普通人家,有些人家在赏月时会把玛瑙、琥珀、珊瑚、碧玉等小型雕刻品和花卉、盆景等摆出来,任人观赏,互相炫耀。在此基础上,光绪年间,温州几家铜锡店的店主开始专门雇用工匠,精心制作各式小摆设,此后历年越积越多,逐渐形成系统的陈列。中秋前后,一些商户在中堂内放置几张桌子的小摆设,有的摆文昌神庙,有的摆封疆大吏的衙门或王侯将相的府第,所有旌旗、对联、乐器、花圃、楼台、舆马、灯彩、烛台、几案、盘碗等一应俱全,细工制作,造型逼真。一般商家不过摆两三桌,大户可摆十几张桌,中堂摆不下,另辟房间单独陈列。这是商家利用过节时机进行商业宣传活动,以招徕顾客,推销货物,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小摆设习俗。在江苏也有类似小摆设的习俗,富户和大商店陈设“财神会”,制作的财神不足一尺,同时制作台阁、几案、乐器、博弈、戏具、什物等,缩至寸许,引得人们纷至观看,门庭若市。

2、月饼灯。在江苏地区,进入八月后,店铺便在门前悬挂特制的“月饼灯”。月饼灯均为圆形,以木作骨架,外面绘“和合二仙”、“嫦娥奔月”之类的图案。店家以此招徕顾客,推销月饼,所以无不精心制作,争奇斗胜。就连许多平日不出门的姑娘、媳妇,也多出来观灯,同时选购月饼。

3、中秋饼花。中秋贴饼花的习俗流行于闽东霞浦、福安、拓荣各县和浙江平阳、苍南一带,直到20世纪中叶还一度兴盛。饼花,是一种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装饰画,或画或刻印,内容以戏曲故事题材为主,也有当地风俗画,如中秋节互送节礼和小孩排月赏月的场面。画面色彩鲜艳、热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每年端午节后,饼花艺人就开始作画,每个艺人创作的饼花都有规定的饼店承包,饼花艺人会在中秋节前送给承包饼店一张“招牌花”(即特大饼花),内容多为嫦娥奔月。从八月初一开始,各饼店就会把“招牌花”张挂于店外,以此吸引顾客。

《中秋月》 篇3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中国各地不同的中秋节习俗2016-08-17 10:24 | #3楼

中秋节是八月里最重要的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因处于仲秋之月,故也称“仲秋”。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根据节日时间,又称为“秋节”、“八月节”、“八月半”、“月夕”(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之相应,又称仲秋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于常时);根据节日活动,又称“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因是日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湖北汉口则将中秋俗称为“太太节”。

全国普遍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期,但有些地方则于八月十六过中秋,如浙江宁波、台州、舟山等地;还有的地方提前过中秋,如在广东清远,白石潭乡在十三日,三坑等各乡在十四日过中秋。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一般观点认为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的礼俗基础上形成的。另一种说法,八月十五正是庄稼成熟的时期,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大概是秋报的遗俗。

与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形成较晚,在汉魏民俗节日体系形成时期,中秋节尚无踪迹。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才形成习俗,但中秋节还不是一个大节。北宋太宗年间,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后,中秋节日渐隆重。明朝以来,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一直流传到现代,中秋节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特别丰富,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进行,包括拜月、赏月、吃团圆饭、吃月饼,以及在月下进行各种游乐活动和观月占候活动等,天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

浙江中秋节的习俗:吃鸭扑芋和水晶月饼 篇4

中秋以吃月饼示团圆,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晶月饼别具风味。此时新鸭肥嫩,全鸭炖芋艿子为时新佳肴,俗称“鸭扑芋”。解放后,每逢中秋,各家团聚、吃月饼,亲友间亦互相馈赠月饼。一些团体举行联欢活动。民间有吃“鸭子芋艿”、水拖糕等浙江中秋节习俗。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国皆然,是个大节,唯宁波兴十六日为中秋。中秋,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演变成赏月、团圆的风俗,“月是故乡明”,使旅外游子思乡归里阖家团聚。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的来由,按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浙江中秋节习俗》载:中秋本八月十五日,相传元末方国珍以已生日改之(见《桃源志》);一说为史越王(即南宋宰相、鄞人史浩)之母以十六日生故易之。以后传说各异,一说史浩从临安返里过节,归途马失前蹄,坐骑受伤,夜宿绍兴,于十六日才到,故百姓也等至此日过节;另一说谓史浩之子史弥远,时任宰相,归途受官员宴请而延期,此说已为乾隆《鄞县志》纠误。

赏月 篇5

(一)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故而得名,也称“团圆饼”或“月团”。月饼,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应节食品,还是节日馈赠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满月,喻意着人间的团圆,寄托着人们追求人生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月饼”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但当时的月饼只是一种普通饼食,并没有与中秋联系起来。一般认为,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始于明代。民间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元末张士诚利用中秋节民间互送麦饼的习俗,在饼中夹带字条,暗中传递消息,约定八月十五晚上一同起义反元。在辽宁锦西,则将类似的传说附会在岳飞身上,而且在当地流传甚久。此外,还有唐高祖、杨贵妃、刘伯温定名月饼的说法。明代中秋月饼十分流行,亲友间以月饼作为礼品相互赠送。到了清代,月饼已成为祭月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祭月时必用一种特制的月饼,较日常月饼“圆而且大”,俗称“团圆饼”。各家在糕饼铺订购或自行蒸制一个特大月饼,直径一二尺。购买的大月饼表面印有月宫蟾兔、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老北京饽饽铺出售的团圆饼是以白糖、冰糖渣、桂花、桃仁、青红丝为馅,以香油和面烤成,是素品。家庭自制的大面饼,以红糖为馅,有的则嵌枣,老北京人还在表面用木戳或临时采摘的花果(如麻-果)蘸胭脂以印上红花,然后蒸或烙熟。祀月时,供于月前,北京人多镶在特制的木架上当作祭月的神位。祭毕,依人数平均切开,每人一块,凡家庭成员一概有份,取合家团圆之意。江苏徐州称为“得月沾光”。每人所分得的一份,多数是当时吃掉,也有的留至除夕再吃。在外未能回家者,也给其留出一份,家人仔细收藏,待他回家后享用,或是直接寄给本人。在北京,对于住闲的、仆人、听差的、管事的,一律不分给,叫做“不与外人团圆”。这种大月饼一般不用于送人。

作为食品的普通月饼,旧时除了在糕点铺买,多数人家都是自制,称为“打月饼”,以麦面、黍面或米面包糖、枣馅,或蒸或烤制成。在山西,每逢节日临近,村村都要架炉,或是在家中自制月饼,或是将备好的材料交由手艺高超的师傅制作。在内蒙古武川,中秋节正逢农民秋收之际,家家都须制作月饼,用白面、红糖、山油调和制成,也用以敬神和馈赠。民间还有一些奇形月饼,在山西繁峙县,习惯把中秋月饼做成球形;晋西北地区的农家在打月饼时,特意为小孩做一些兔儿形状的小月饼,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取意月中玉兔,表达对孩子的祝福。无钱买月饼的贫苦之家,还会自制一些代替品,如旧时在浙江文成山区用番薯和芋头切成片状以代替月饼,上海的穷苦人家和农民大多自制南瓜饼权且代替月饼。

月饼还是节期内馈赠的主要礼品,亲戚朋友之间无不互送以联谊。浙江台州的闽南、温州籍人,舅父必要向未成年的外甥赠送月饼,其中大者似盆,上面印有星星、玉兔等图案。儿童取大月饼,钻两个和眼睛等距的小孔,在饼沿插三炷香,朝着月亮窥望,认为可以看到月宫中翩翩起舞的嫦娥和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俗称“照月”或“拜月光光”。

各地的月饼形制多样。在山东济南,月饼大小成套,祭月时摞起来像个宝塔。江苏地区则称之为“套饼”,从大到小依次叠放,可套八至十层,最上面放一个“白兔捣药”。在福建福鼎,月饼又称“饼头”,有美人式、孩儿式、八景式、八果式、八宝式、百子式、角饼、碎饼等多种形制。浙江温州的月饼,主要有大月(大如盘,无馅,外敷芝麻)、三锦(即普通的酥皮月饼)、空心饼(圆形中空,内馅以糖,外敷芝麻)这三种,此外还有一种印成鱼、龙、麟、凤的饼饵,叫做“赏月食”。

我国月饼的种类,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各有所长;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等;从馅心讲,有五仁、椒盐、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酥皮、浆皮(即提浆)、混糖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图案月饼等。各式月饼在外观、口感、味道、工艺等方面各具特色。近年来,月饼的品种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如冰皮月饼、水果月饼、海味月饼、茶叶月饼、保健月饼等,各种新款月饼更加符合人们追求饮食营养健康的标准。

旧时糕饼店,一般过了中元节即开炉赶制月饼。民-国十八年《霞浦县志》曾载:“‘中秋节’为糕饼铺唯一之利市,近则斗巧争奇,价虽昂贵,而人家馈送视为必需品,不恤也。”各地糕饼铺的月饼生意,是一年中最赚钱的交易。直到现在,中秋节馈赠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依然盛行,人们无不在节前购买月饼以应时景,而商家甚至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在节前展开一场月饼广告宣传大战。(图8-卖月饼)

(二)团圆饭

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在供月之前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上海也称“赏月宴”。北京的主食一般为烙饼,因烙饼是圆的,形如圆月,象征团圆;菜品随时令和家境而定,富足之家尽享佳肴珍馐,贫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几斤肉,炒几个菜,买两包月饼,打两瓶酒,把这个大节过得像个样子。在山东微山湖地区,兄弟中有外出未归者,餐桌上也必要给他摆置碗筷,以示对游子的思念与祝福。

中秋节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加以改善,尤以午饭从丰。在山东济南,早餐吃米饭,中午吃水饺;胶东中午蒸饽饽、包子。江苏人家要自做糖饼或烂面烧饼,当作早晚充饥的食物。广西地区多吃米粉。四川人则于是日打粑,是将糯米蒸熟杵烂,做成饼状,并敷以黄豆粉,另捣胡麻仁,杂沙糖拌食;并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在山东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叫“麦箭”的应节食品,是用白面摊成煎饼,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湖南蓝山过中秋节,盛行吃角黍(即粽子),“家家用箬叶裹糯作角黍,多则实角黍于瓦缸,围稻草,燃而熟之,其风甚盛。”浙江武义在赏月时也吃粽子和蒸糕等。在吉林地区,人们普遍休息一天,杀猪宰羊,备办丰盛酒席,日间开宴畅饮以贺节。

(三)其他

中秋饮食的一个特点是尝新,包括吃各种时鲜瓜果蔬菜(用于供月的瓜果供品大多都是)、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思。如在山东诸城,自中秋这天开始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雏鸡等,叫做“尝鲜”。

八月初新芋成熟,芋头成为中秋时鲜食品,各地都有过节食芋头的习俗,也带有荐新之意。在广西桂平,拜月多用芋头,故中秋又称“芋头节”。在广东,人们煮芋置酒赏月,据说是为纪念元末起义之事。中秋节起义反元时,曾以敌兵的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作“剥鬼皮”。在海南临高也有“剥鬼皮”之说,是在中秋夜对月剥去天南星皮而后食之。在浙江温州,贫苦人家食煮粉干和芋艿。在江苏地区,烧芋艿(又名芋苗子)是中秋的应时食品之一(另有煮藕粥、剥紫熟菱)。江苏地区在中秋早晨祀祖,要吃桂花糖芋头。在江苏江阴,中秋食芋子,因芋谐音“遇”和“育”,故取月圆遇合和育子之意。

“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当开放,中秋佳节有喝桂花酒的习俗。节日这天,卖桂花酒的店铺生意特别好。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太湖之滨的苏州光福镇盛产桂花,当地有一种名为“桂花聚”的小宴会,邀集亲朋欢饮,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点心,如桂花猪油年糕、桂花酒酿汤圆、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浓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俗。在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分柚、掰芋、嚼螺时,皆对月剖弃外皮,名为“剥疵癞”,认为可去除疥癞。在广东始兴,妇女对月剖柚,谓食之目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了纪念教人们编织草鞋的张古老,人们每年中秋节以田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据说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过中秋节,各家多不茹荤,故称之“素节”。在贵州兴仁,小儿女于月光中炊食,谓之“煮月亮饭”。

浙江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观潮 篇6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时候的浙江中秋节习俗,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信仰与禁忌 篇7

中秋节是人们休息娱乐的日子,充满欢快喜庆的节日气氛,节日这天的游戏、竞技等游艺活动特别多。

(一)游戏

1、兔儿爷

兔子居月的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致使兔子成为月亮的象征。民间传说,月宫里的玉兔曾在八月十五这天下凡,用仙药治好了人间的疾病,为人们祛除了灾难。所以,为报答玉兔的恩德,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祭祀它。明代出现了兔子泥塑,作为小儿女祭月时参拜的偶像,据明代纪坤的《花王阁剩稿》记载:“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这种泥兔,北京称“兔儿爷”,天津称“兔二爷”,济南俗称“兔子王”,最初为中秋祭月所用,拜供之后就成了儿童的玩具。旧时,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就已面市,北京的东四牌楼一带,济南从普利门到舜井街的主要大街上,设有许多兔儿爷(兔子王)摊点。小贩们常将兔儿爷与兔儿奶奶成双配对摆置,吸引顾客。在天津,中秋节这天,妇女要把自己打扮得十分漂亮,特意稍晚时出门,去迎请(即买)兔儿爷神像。

兔儿爷,用黄土胶泥为料,用石膏模具磕出,再施以彩绘。民间艺人赋予了兔儿爷人格化的造型特征,兔首人身,脸面飞金,身施彩绘,或坐或立。各种兔儿爷的大小不等,大者一米左右,小者仅两三寸,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兔儿爷的形象多种多样,或捣杵或骑兽(有的骑狮、虎、麒麟等猛兽,有的骑鹿、象、马、牛、骆驼,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有的雕造成武将打扮,头戴金盔,身披甲胄,左手抱臼,右手持杵,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北京有一种特别的兔儿爷,端坐于莲花塘上,红莲碧叶,上映山石,石左为“刘海戏金蟾”图案。还有戏曲角色型的兔儿爷,出自《连环套》、《战马超》、《金钱豹》、《芦花荡》等戏曲故事,脸谱穿戴、身段神气皆栩栩如生,撷取两个就能组成一出戏。生活型的兔儿爷,扮成卖油、卖菜的小贩、剃头师傅、补鞋匠、算命先生等,社会群相应有尽有,穿着打扮、体态神情无不惟妙惟肖。还有模仿妇女形象的兔儿奶奶,在头上梳起“平三套”、“元宝头”、“苏州撅”、“二把儿头”等各种发型,穿戴也更加时髦。还有反映人生百相的,形体较小,安排在具体背景中,如听杂耍的、烧香拜佛的、坐茶馆的、娶媳妇的、出殡的、办满月的……,每组多至百十个,成为社会的缩影。还有一种通过提线可使其双臂和嘴唇上下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兔儿爷”,深受孩子们喜爱。

北京民间以兔儿爷为内容的歇后语很多,如“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兔儿爷掏耳朵——歪泥”、“兔儿爷过河——滩泥”、“兔儿爷打架——散摊子”,都带有戏谑性质。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兔儿爷一直流行于民间,此后逐渐衰微,有的技艺已经失传。

2、土人仔

土人仔,是一种流行于福建福州的泥塑。中秋节时,福州吉祥山和南后街等地都有出售“土人仔”的摊位。土人仔的样式繁多,有整套佛教人物,如观音、弥勒、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等,有的是整套道教人物,如八仙过海等,还有结合时尚的各种成套人物。此外,还有精制的小古董、小桌椅、小炊具等儿童玩具,小巧玲珑,栩栩如生。人们把买回来的“土人仔”摆放在厅堂,展示欣赏。穷人家买不起这种玩具,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瓦片造塔、造房子,用泥土堆假山,用泥巴自己塑“土人仔”。

3、张灯、猜灯谜

中秋张灯、猜灯谜,虽不如元宵节盛行,但也使节日充满了喜庆热闹的气氛。在福建建阳,中秋夜,每家要在屋檐下张挂灯彩,相传五代南唐破郡城时,练氏夫人令里民张灯,得免屠戮之灾,此后,为了纪念练氏夫人,张灯习俗沿袭至今。在陕西米脂、蒲城,各家张灯结彩,夜间朗如白昼,人们既赏月又观灯,天上人间美景尽收眼底。在广西平乐,也有在屋子高处竖长竿以挂彩旗、悬纱灯的习俗,各逞繁华。

是 夜,福建、台湾等地在街市设灯谜,一如元宵节。在福建政和,由士人专门设棚,出谜猜赏。在福建古田、霞浦,多于门前铺首悬挂灯谜,供游人猜射,猜中者得瓜果茶饼等奖品,或鸣放鞭炮以示奖励,众相娱乐,十分热闹。在福建福鼎,旧时每家饼店必在中秋夜出灯谜,灯谜主要来自民间,由当地人创作,具有地方特色,如地名谜“铁针钉石壁——南镇难钉”、“下雨不拿伞——白琳(淋)”、“溪江洗炭——乌溪”、“狭巷抬杉柴——南湾(难弯)”等。。在台湾基隆,商户多悬挂灯谜,猜中者奖以月饼等物。

柚子是南方地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应节时物,也可以之作灯燃点。在柚子上遍插香烛,点燃后,圆如星球,把柚子插在高竿上(或再将竹竿撑于屋顶),称为“点天灯”,广西地区也称“柚香”。或将竹竿向空高举,称为“望月”。在烛尽香灭后,放鞭炮,分瓜果、饼饵。在四川合川,可在一枚黄橙上插香百余支,置于高竿,竖在门外,叫做“烧天香”。

4、搏饼

搏饼,也称“戏饼”、“玩会饼”,俗称“搏状元饼”,是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的特有习俗。关于搏饼习俗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不同说法:一说元末某年的中秋节,人们假借玩饼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放鞭炮为号,各地一起发动反元起义;一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解官兵思乡之苦,特请一位部将设计出一套玩饼的游戏,让官兵在中秋节戏玩;厦门地区的说法,是郑成功驻军厦门时,由其部将洪旭设计出来这一富有乐趣的游戏,以解官兵乡愁。

厦门的搏饼游戏,以“会”为单位,一会以四五人参加为宜。每会有63块饼,大小不等,共分为 6种,即模仿古代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饼,代表状元)一个、对堂饼(代表榜眼)二个、三红饼(代表探花)四个、四进饼(代表进士)八个、二举饼(代表举人)16个、一秀饼(代表秀才)32个。据说搏饼最初是读书人占卜自己科考命运的一种方式。传入民间后,经再加工创作,占卜内容逐渐消失,演化为一种游艺习俗。搏饼时,桌上放一大海碗,每人轮流抓取6个骰子掷入碗中,按照游戏规则,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取不同的饼,最终夺得“状元”者为赢家,常放鞭炮庆贺。参加搏饼的人,连呼带掷,整个过程中,你争我夺,骰子声、喝彩声、戏谑声不绝于耳,气氛十分热烈。直到现在,搏饼成为厦门人中秋节最主要的活动,几乎每个家庭、各个单位都举行;甚至在节前数日就开始搏,中秋之夜达到顶峰;搏饼的奖品,也以其他各种东西代替了状元饼。

台湾地区的中秋搏饼活动,士子在赏月宴饮时,在特制的大面饼(名为“中秋饼”)上面用红笔写一“元”字,用六枚骰子掷出四红者得之,取“秋闱夺元”之兆。

5、舞龙

在广东德庆,中秋前后,糊纸为龙,燃烛其中,附以金鼓灯彩,沿街夜舞,谓之“舞香龙”,往往花费数十金。有时城内外以之斗胜负,连舞十几夜不停,后被官方禁止。安徽绩溪有游火龙的风俗,用稻草扎成长约丈余的龙身,由十余人用竹竿撑着,游走于各村,锣鼓队紧随其后,一路上向各家讨香,插在龙身上,游毕,烧纸箔,放鞭炮,将火龙送至河中。

中秋夜,各地的儿童游戏也是丰富多彩,饶有乐趣。

6、烧塔。据传烧塔习俗始自元朝末年,为纪念刘伯温于中秋夜举火为号发动反元起义。民-国十四年《阳江县志》引《南海续志》载:“南汉时,‘上元’、‘中秋’辄登塔燃灯以兆丰稔,号曰‘赛月灯’。里巷亦垒瓦为塔,集薪燔之,火遍三城,亦奇观也。今其俗尚存云。则邑俗亦南汉之遗也。”当地认为是继承了南汉遗俗。在海南安定,则有烧塔“欲为科场者作文笔开花之兆”的说法。

中秋夜,儿童在野外拾瓦片垒堆成塔,高数尺,且有多孔,内填木柴或竹、草,放火烧塔,同时鸣锣击鼓,绕塔而戏,据说可以辟邪。在江西临川,待瓦片烧红后,再泼以煤油(或撒松香粉),火上浇油,刹那间烈焰冲天,明亮如白昼,极为壮观,可以从黄昏时分一直烧到夜深,直到无人观看时才熄灭火焰,称作“烧瓦子灯”。江西上犹称为“庆塔”,福建崇安称“烧宝塔”,广东石城等地称“烧梵塔”。孩子们有时还比赛烧塔,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在广东惠来,少年取瓦砾筑砌高塔,炀火煨芋。

7、玩灯

(1)柚灯。在两广一带,儿童喜作柚灯以取乐,即将红柚去瓤,镂刻花纹,内置蜡烛,儿童持灯结队游玩。广西宾阳的小孩则将这种柚灯放入池塘中戏玩,俗称“放果灯”。在广东增城,儿童提着柚灯游-行,边走边唱儿歌,称为“游耍椂”(当地音称“柚”为“椂”),因歌中每句都间以“耍椂仔、耍椂儿”一句而得名。广东东莞则称之“耍乐仔”。民-国时期多作纸扎的鱼虾、花果等形状的纸灯,在中秋节相互馈送,称“送耍椂”(即“耍乐”之转音)。

在四川合川、合江等地,儿童多将柚子或黄橙置于竿顶,用蔑编成龙头,糊以五色彩纸,插点红烛,数十儿童结队,举竿游走于街巷,称为“柚子龙”或“橙子龙”。

广东儿童还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在四川长寿,也有小孩将香插于橙上戏玩,叫做“玩香宝”。

(2)孔明灯。在广东乐昌、罗定,儿童削竹糊纸作长圆形孔明灯,底部中空,内贮膏蜡,点燃后借助热气,将灯冲向高空,有的还在灯上系鞭炮,随着灯的高升,鞭炮声响震数十里,孩子们仰视拍掌庆祝,乐在其中。

(3)蒿子灯。在山东潍坊,儿童将香粘插在青蒿上,点燃后擎弄翻舞,恍若万点星球,叫做“蒿子灯”。

8、其他儿童游戏

安徽绩溪的儿童在中秋节打中秋炮为戏。所谓“中秋炮”,是将稻草扎成发辫状的草鞭,长约五尺,粗至手能握满,在水中浸泡几分钟。玩时,十几个儿童聚在一起,挥动草鞭向石上抽打,发出如同放炮般的响声。

在安徽寿春,小儿于中秋夜手执火炬,成群结队走田野,路上摘取果豆等物,称为“模模”,以为游乐。在福建上杭,儿童捧月饼月下唱歌,称作“诱月华”。在福建福鼎,三五成群的小孩,在大街或田野与月亮赛跑,边跑边唱“我走月也走,我跑月也跑”,并不时抬头看月,感觉月亮总是跟着人跑。

在广西同正,大人将煨熟的芋头和花生藏于隐蔽处,让小孩搜寻,谓之“捉老鼠”。有时儿童还于是日斗蟋蟀,以月饼作赌注。江西南昌的小儿群以采百叶斗输赢,名为“摸青”。

广东阳江城中有小贩沿街叫卖糖鸡,即一种作成鸡形的糖,儿童争相购买玩耍。林葆茔有《竹枝词》道:“芋魁柚子贱如泥,争赏中秋月下携,十万人家三五夜,有儿童处有糖鸡。”

(二)竞技

1、闽东沿海几个县在中秋要举行几种民间游戏,即“三人骑大马”、“犁石”、“拔竹竿”、“点火把”、“车缸”等,这些都是带有竞赛性质的游乐活动,相传是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创造的。戚继光率兵抗倭期间,为防倭寇利用中秋节偷袭,创造了这几种游戏,组织百姓在中秋夜活动,众人来回奔跑,喊声震天,火光冲天,倭寇以为军队在调防练武,未敢进犯。后人为了纪念戚继光,将这几种游戏继承下来。

2、福建霞浦有中秋夜曳“太平石”的习俗,参与者是强壮男子或儿童,百余人组成一队。所谓的“太平石”,是选一块一米左右的平面方石,石头旁边夹以硬木,然后用麻绳捆牢固定,前面系一条数十丈长的粗麻绳,由一百多人拉着快跑,大石上坐一个指挥者,号令进止。儿童则组成小队,牵一块小石头。这样的大小队伍大约十几支,沿街呐喊,若是两石迎面相遇,则摩拳擦掌,互相争道,甚至各自打至重伤。关于太平石的由来:“旧传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倭寇扰宁戚南塘,参将援兵出安宁两邑殆尽,郡城几空。倭寇拟于中秋夜乘虚攻城,参将不得已,以曳石计疑之,满城灯光,人声、石声隆隆腾于郊野外,倭寇至塔旺街,闻声急退。明日,戚营大兵回郡,而城以保全,故曰太平石。”

3、福建顺昌县的仁寿有推石板的活动。四方形的石板,高5-10公分,一人站石板边缘,向右后仰,左右两边各有一人拉着他的手,后面一人扶着他的头,此人用力蹬动石板,待对方来时双方用力相撞,先倒地者为负。

4、在福建古田,中秋这天有分队举行拔河比赛的活动,十分热闹。

(三)其他

1、广西陆川的中秋节,县城南北街皆搭棚,于十五、十六夜请歌娘在棚上唱歌,男子在棚下聆听,或唱歌以和,称为“唱丰年歌”。在台湾,山桥野店,多有歌吹相闻,谓之“社戏”。

2、福建顺昌县的岚下与仁寿有坐木驴活动。木驴是用几条板条钉出平面,下面再钉三根圆木即成。驴前拴两条6米长的粗绳,上坐两三人,大的木驴可坐七八人,由年轻人拽绳,拖着木驴满街飞驰。木驴所经过的人家,必须在门前燃放鞭炮以迎送。

七、其他习俗

中秋佳节,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活动。

在广东龙山,中秋夜可以偷钓别人池塘的鱼,不受禁管,但只此一夜,其他时间则不可以。由于“物力消耗,人情亦渐贪吝”,民-国时期“此风不复睹矣”。

在广西同正,“各家妇女所自染之布,多于是夕月明之下捣之,至更阑犹闻砧杵之声,古音尚存,亦乐趣也。凡请看牛神沟洞、神游阴界、看花园、扶乩,亦多于此夜为之。”在浙江嘉兴,女子是夜种罂粟花,若是解衣播种则花倍加繁盛。

福建福鼎的中秋节有“抱南瓜”、“摘柚子”的习俗。中秋之夜,人们常到别人家的屋前厝后抱南瓜和摘柚子(这些南瓜和柚子称为“墙头果子”),不能算偷,即使主人发现了,也不能骂人,只能相送,有时还会提醒对方不要摔倒。当地有首山歌唱道:“八月十五过中秋,男男女女出外游,想吃墙头的果子,柚子皮仔(以为籽)沿路丢。”

在广西平乐,中秋祀神时杀鸭而不杀鸡,因“故老相传,鸭与鞑靼音近,当胡元入主中夏时,人民痛恨异族之亡我,竖旗举火以暗示揭竿起义,杀鸭者,杀鞑靼也。”

浙江中秋习俗2016-08-17 8:59 | #4楼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时候,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宁波地方欢度中秋节,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说起原由,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南宋宁宗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今宁波)人。他权势日盛,专权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热爱故土。每年夏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

有一年,中秋节前夕,史弥远因处理朝廷公务,迟了一天,骑马急急赶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于赶路,马又失蹄,坐骑受伤,只好回宿绍兴。等到第二天赶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弥远心中非常苦恼。因为年年中秋,都如期赶到,今年中秋迟了一天,不能与民同乐了。谁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从早思盼到夜晚,还不见史弥远回来,就一直未过中秋,等着他回来。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弥远赶到,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的风俗,改为八月十六日。一直从南宋延续到现在。

创作背景 篇8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最高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