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重阳节和风俗有哪些?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为“重九”。在我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是最能象征孝道思亲,尊老敬老的节日之一。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重阳节的由来简介【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桓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他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桓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桓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源于《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第二种说法是先秦之前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而当时也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祭祀仪式,因为我国南方地区在重阳节仍然有重阳祭灶的习俗。
1、源于易经
《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是重阳节的起源之一,在我国古代人的观念里,双九有寿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而双九也叫“重九”,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重阳节。
2、源于祭天活动
此外重阳节的源头还可追溯至先秦之前,在当时已经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而在西汉时期,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同时也在这个时候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
3、源于祭祀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大部分地区都有重阳祭灶的习俗,而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因此古代九月都有祭祀大火的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火的习俗逐渐消失。
1、赏菊。
重阳节古来又称“菊花节”,菊花是长寿之花,又是文人笔下凌霜不屈的象征。
农历九月,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2、饮菊酒。
菊花酒一直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所酿,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和粮食一起酿造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3、登高望远。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意因此为人们所推崇。
4、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香味浓有祛寒、止痛、驱虫等功效重阳之时,茱萸开始成熟为辟恶气,抵御初寒古时,人们有“折其房以插头”的习俗。
5、归宁父母。
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