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典故(优秀3篇)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的文章或以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或以幽怨之情感人肺腑,一直为后世所传诵。那么你知道岳飞精忠报国的典故吗?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岳飞精忠报国典故(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岳飞精忠报国事迹 篇1

岳飞稍大些的时候,曾到邻县安阳(俺的家乡)韩琦子孙家中,给韩家充当种地的佃客。史无记载,不知这佃客做得如何。就我个人的看法,河南有两县,民风很有意思。这两县是林县和内黄。林县人小气,小气到刻薄自己、虐待自己,但却是细水长流过日子;内黄人很大气,大气到上顿撑死,下顿饿死的地步——打了粮食后,堆在院里,猪拱狗啃、鸡刨鼠偷,总之是人与兽共享,糟蹋完后,人兽共饿。所以,岳飞的大气(岳飞不但养将士,还养好多文客,更舍得往他们身上流水般的花钱,以致于有些官员不断的弹劾他,说他军中非战斗人员超过三分之二,花钱花得州县们敢怒不敢言云云)可能也是内黄风气的影响。所以他这佃客,我估计做得不咋地,应该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岳飞还在安阳的商市上做过冶安巡查员,名曰“游徼”。大约略相当于现在的城管。好在那时的安阳,还不会玩世界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花俏活儿,所以,我敢保证,岳飞做城管的时候,应该不会砸过小商小贩的摊子。至于是否讹小商小贩的酒喝,就不敢保证了。

两种打工方式,应该都不适合岳飞,所以从小到大,数次投军,充当“效用士”,但一直无出头之日。建炎元年(1127年)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受到张所赏识,这才受到重用,冉冉升起。

岳飞精忠报国事迹 篇2

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我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军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逐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消灭敌人,恢复故土,以报答父老乡亲。从此,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讶:“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精忠报国事迹 篇3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

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但“国”字没有一点,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