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奢侈品的营销策略(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经济持续走强,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市场份额已占领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的第三位。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与欧、美成熟的奢侈品市场相比较还属于快速成长期,正从偏重于快速消费品的奢侈品市场向成熟的奢侈品市场发展,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合理规划销售渠道,对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奢侈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奢侈品;中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销售渠道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
牛津辞典中对奢侈(品)(Luxury)的释义为a thing that is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essential.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市场份额已占领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的第三位。奢侈品在当今社会被认为具有实现自我、体现个人风格、标志身份、显示社会阶层等作用。
据贝恩公司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3060亿美元的奢侈品(其中约六成消费来自大陆以外的地区,海外消费的增长势头格外强劲),占当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的约五分之一。奢侈品研究专家断言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将成为下一个世界奢侈品的“战略必争地”。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则给出另一份数据:全球奢侈行业40%的销量将由中国消费者创造,到201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之一。
目前,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有八成左右已进入国内市场。Gucci 在北京的门店数量是纽约的3 倍,而Louis Vuitton 在上海新开的店面则可以媲美它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旗舰店。Chanel 不仅之前推出过一系列带有中国元素的款式,还在2011 年夏天将一款复古版Coco 带进了中国国家美术馆。美国IQPC携手世界奢侈品协会(World Luxury Association)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办2013年度国际奢侈品圆桌峰会,为中国新形势下的奢侈品市场进行了多行业讨论。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奢侈品的产品策略
奢侈品产品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
1、品质卓越和设计出众
奢侈品产品通过奢华的价值感和富贵的气质,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奢侈品品牌纷纷通过品牌历史、文化、设计、制造等将市场定位在与自身品牌定位一致的高端市场。世界顶级奢侈品在设计和外观表现上总是独具个性,从外观上就给人以独一无二的感觉。
2、产量稀少和用料独特
奢侈品营销一般采用“饥饿”营销策略。根据二八原则,选择奢侈品路线本身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放弃80%的大众顾客而瞄准20%的金字塔顶端顾客,在中国销售奢侈品亦是如此。通过推出限量版等方式,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把握因为稀缺,所以物有所值的概念。
3、“原产地”概念
国外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大都采取直接将原产地产品运进国内市场销售,即特别注重“原产地”概念的推广。2011年10月,世界顶级酒庄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第一次破天荒地直接委托拍卖公司拍卖其酒窖珍藏。顶级葡萄酒的投资回报更加惊人。据统计,10种法国波尔多地区出产的最顶级葡萄酒,在过去10年的回报率高达500%。
4、奢侈品往往注重其悠久的历史和王室、贵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往往与王室文化和皇家御等贵族阶层专用产品有机联系起来。例如1904年Cartier成为英国王室的皇家珠宝供应商,这一殊荣背后的光环使Cartier得以逾越其他珠宝品牌,一跃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并经久不衰。
5、独特的概念联想和“艺术”概念
2009年9月5日至11月22日,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携手在故宫举办“卡地亚珍宝艺术展”。这是是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展览中展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二)奢侈品的定价策略
奢侈品制造商将可以传递给消费者的最大让渡价值尽可能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消费者满意,使得高端定价策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奢侈品的高端价格自然地细分了目标顾客和非目标顾客。
理论上奢侈品公司完全可以采用全球的统一价格。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境外奢侈品的价格一般比国内售价便宜3―5 成。正是和国外存在的差价,使精明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选择直接到国外购买奢侈品,或通过便捷的网络付一笔代购费托人从国外代购,从而造成奢侈品牌在国内的旗舰店、专卖店销售业绩增长速度远落后于港、澳地区或欧洲市场。但国际奢侈品公司从全球市场来看,依旧获得了满意的销售和市场份额占有。
通过延伸和扩展品牌,创造多个梯度的价格空间是扩大目标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方式。例如阿玛尼通过一系列副品牌的推出同时把价格向下延伸,扩大了目标消费人群,培育了核心品牌的潜在消费群体。
(三)奢侈品的渠道策略
奢侈品的渠道策略从整体上讲就是保持对市场的有限覆盖,从不在渠道中提供大量的产品以供消费者选择,使得渠道始终保持在一种相对不饱和的状态。在有限的前提下,则尽可能的要求完成对目标市场的有效覆盖。
营销渠道的功能是把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渠道主体的品质、数量、形象都直接影响到奢侈品的形象、消费者的效用和企业的利润。奢侈品品牌建立销售渠道和网点一般有以下5种方式。
一是通过旗舰店树立品牌形象,增加奢侈品附加值。通过旗舰店建立品牌理念,在顾客心目中树立奢侈品的品牌形象。
二是通过专卖店的高档选址,提高奢侈品附加值。
三是通过多品牌店和百货店专柜,增加奢侈品销量。旗舰店和专卖店的选址提高了奢侈品附加值,而多品牌店和百货店专柜主要用以增加销量,增加利润。
四是通过选择和培养国内区域有影响力的奢侈品经销商,快速的渗透市场。选择经销商发展市场,对奢侈品品牌企业来说,市场拓展风险较小、能更好的渗透到目标市场,往往是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企业的选择。
五是互联网作为新的营销渠道。国际奢侈品公司相继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把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和进行信息的沟通、产品宣传的媒介和平台。奢侈品网购和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细分市场。
(四)奢侈品的促销策略
与普通商品促销强调目标市场的覆盖范围越大越好不同,因而在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奢侈品要适当控制产品的销量,在促销活动中有意识的控制消费群体,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千金难求、或物超所值的急切购物心理。
促销策略要遵循“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原则。奢侈品品牌的美誉度和促销更多的是要依靠使用者的口碑相传。而口碑的传播更多要依靠公关手段来完成。让口碑这种可信度最高的宣传方式成为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助推剂。
多数奢侈品在产量有限,保持其高贵的姿态的情况下更能吸引消费者。奢侈品牌打折大多仅仅是出于是处理存货的目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促销。而给贵宾客人一个提前购买折扣品的消息,可算是对他们平时购买正价产品的感谢,也是一种特殊的待遇。在中国市场定期举行顶级品牌特卖会可能是挖掘更多潜在顾客的好办法。
三、结语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在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其高端定位和形象的有效传播,控制好市场价格、合理制定公关促销策略和进行有效的渠道管理。才能长期维护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有序、公平、稳定和高效的市场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贝恩公司:2012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贝恩观点[Z]。2012.
[2]吉启明。中国奢侈品市场与营销策略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斯特凡尼亚萨维奥洛:国际奢侈品的中国攻略[J]。商业评论,2006(6)。
一、奢侈品的特点
综观奢侈品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可以看出,奢侈品消费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需求收入弹性。与日常生活所需必需品不同,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即其需求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二是特殊的效用函数。对于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而言,其效用函数不仅与购买数量有关,同时受到奢侈品价格影响。本文将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奢侈品进行分析。
二、相关经济概念
在消费者理论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消费者面临市场如何选择商品,为此引入了消费者偏好和效用的概念。简单地说,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喜好程度。效用是衡量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偏好程度,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消费者认为某商品的效用高即该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高程度的满足感。
三、奢侈品与普通商品
经济学中讲求效用最大化原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有人们都是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或收益最大化的假设。理性人对商品的选择是在能够拥有的信息条件下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但是奢侈品市场中,消费者在同样的实用价值的情况下会选择比普通商品价格高出几十倍的奢侈品,这在表面上看来是不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奢侈品市场日益繁荣,究其原因是消费者通过奢侈品消费可以获得消费普通产品无法获得的效用
四、奢侈品的精神利益
效用是一个与消费者的内心主观感受相联系的概念,可以说内在心理机制是效用形成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与消费者心理相联系的,重点分析偏好的效用模型,将商品产生的效用分解为物质层面的效用和精神层面的效用。由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和人格构成存在差异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物质层面的效用与精神层面的效用所占效用比重大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消费者精神层面的效用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为了描述商品对消费者精神层面的效用差异,定义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精神利益的心理敏感程度为精神指数,用θ表示。以此为基础,我们来分析,关于奢侈品的消费选择模型。为了简化问题,同时使问题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作出如下假设:一是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产品价格以及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利益点为外生变量。二是假设理性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总和的最大化。根据以上假设与分析,构建基于精神偏好的消费选择模型。消费者偏好取决于精神指数的大小。
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精神利益敏感度的不同,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可得出下列三个结论:第一,两种商品仅满足消费者物质利益的需求,精神指数为零。第二,商品满足消费者精神利益需求且消费者对精神利益敏感,消费者对商品j的精神利益完全不敏感。偏好完全取决于商品的精神指数。第三,当商品i和j的精神指数均不为零时,消费者选择取决于二者精神指数的大小。
五、结束语
奢侈品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数学的相关方法我们能够对奢侈品市场进行深度的剖析,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摘要:奢侈品消费以其超大的需求潜力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而传统的消费理念则对奢侈品消费存在误解,这种误解抑制了消费需求,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需要更新消费理念,正视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服务于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带动向内需拉动转换。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表明,世界经济减速将成为事实。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3.7%,比2007年放慢1.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0.5%,放慢1.7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1.4%,放慢1.2个百分点;日本增长1.4%,放慢0.7个百分点。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美元持续贬值,汇市、股市、债市、期市及商品现货市场都受到冲击,对各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以上因素决定了我国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出口增速减缓和贸易顺差的缩减将不可避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正在减弱,我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消费和投资的拉动。在这一形势下,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由于奢侈品的需求潜力很大,因而,正确规范和引导奢侈品的消费,对于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于奢侈品的内涵
沃尔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中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现在,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人们消费奢侈品看中的往往是它的炫耀性功能,觉得奢侈品是过度消费消耗的东西,以至于挥霍等。
例如,“捷达”和“奔驰”轿车都是代步工具,在代步方面没有价格所显示的那样大的差异,差别在于他们代表的意义不同。“奔驰”的符号价值在于成功、财富和身价。在西方经济学中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将消费品分成了必需品与奢侈品两大类,把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即需求的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的消费品称为奢侈品,另一类则称为必需品。在我国的传统概念里,奢侈品消费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
其实,从经济意义上来看,奢侈品消费实质上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来看,奢侈品消费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内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理念的演变,许多昨天的奢侈品已经变成今天的必需品,而今天的许多奢侈品也会变成明天的必需品。例如,在13、14世纪,糖和香料是奢侈品,但在当今社会它们却成为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内涵的变化反映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当前更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奢侈品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奢侈品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奢侈品更新周期短且对市场的刺激效果显著
作为奢侈品的商品,除了具有商品本身固有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一种炫耀性功能,即显示消费者身份和地位的功能,所以,奢侈品应当是引领时尚的前卫商品。这一特点决定了奢侈品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具有较短的更新周期。
以服装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的功能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都市人追求时尚,展现自我,服装的发展渐渐淡化了它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功能,其装饰和炫耀功能似乎已成为服装的灵魂。例如高档的时装,面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作为普通服装的基本功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失去,但作为高档时装的炫耀性功能不久就会减弱,奢侈品的消费者更看重其装饰和炫耀功能,因而会随着流行趋势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在消费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很难想像一成不变的款式和风格能立足于激烈竞争的服装市场上。有市场眼光的厂家总是紧追流行趋势,不断推出个性化的款式,开发风格迥异的服装,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求个性的需求。一面是厂家层出不穷的新款推出,一面是消费者为追求时尚而不断膨胀的时装需求,这造就了服装市场供销两旺的局面,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市场销售额。
2008年,尽管雪灾、地震、股市泡沫破裂、经济衰退预期不断打击着消费者的信心,但纺织服装国内零售2008年1—9月却持续维持25%以上的高增长,屡超市场预期,直到2008年10月行业零售增速才出现放缓,显示了服装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的问题是需求仍然不足,2008年1—9月,行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速维持小步上升态势,纺织品与服装的库存金额却分别同比大幅上升了33。10%和25。09%,显示行业产需矛盾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刺激需求。
除时装外,其他奢侈品消费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对市场有显著的刺激效果。据报道,上海顶级私人物品展集中展示了顶级名车、游艇、私人飞机、珠宝名表、名酒以及各类豪宅别墅、高尔夫俱乐部、私人会所等。据统计,顶级私人物品展3天一共接待了超过7000位富豪,成交量达2亿元人民币。
(二)奢侈品需求潜力大且能充分吸纳购买力
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这就是说,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的增长就会更快。奢侈品不像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小的必需品那样,受所谓消费饱和的约束,即使收入水平提高,人们也不可能较大地增加消费。例如,对于食盐这种商品,即使人们收入提高了,人们也不会因此而增加消费。奢侈品消费就不同了,以旅游为例,当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还不敢奢望旅游,一旦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就会增加这种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可以从普通旅游变为豪华旅游,从国内旅游转向国外旅游,国外甚至已经开发了太空旅游项目,所消费的资金可想而知。可见,奢侈品消费的需求潜力是很大的。能够充分吸纳新增的购买力。
目前,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达到0.458,已进入联合国规定的收入差距过大的范围,为数不多的高收入者拥有大部分的居民储蓄。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越高其边际消费倾向越小,因此,高收入者的收入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消费,大部分收入沉淀下来,这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质量好、价值高、品牌响、炫耀功能强的奢侈品,以刺激高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吸纳他们充裕的购买力。将沉淀的资金通过消费引入市场,转化为生产资金。
汽车领域的世界十大奢侈品牌:法拉利、福特、大众、宝马、莲花、宾利、凯迪拉克、菲亚特、奥迪、劳斯莱斯,大部分已进入我国的高端汽车市场,正在充分吸纳富豪们的购买力。我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以年20%的速度增长。正在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世界顶级生活体验中国峰会”,“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纷纷亮相中国,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在中国选址开店。美国高盛公司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9%。法国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预言,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在这种形势下,应当致力于打造本土的奢侈品品牌,比如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第一裁缝”的永正裁缝、高档的红木家具、在中国历史上与皇家相关的贡品如南京云锦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奢侈品品牌的生长基因,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奢侈品品牌的符号,使我国的奢侈品市场被本土奢侈品占有,提高奢侈品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奢侈品消费能够催生新的服务项目并引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奢侈品消费首先催生的是商业广告。在许多情况下,奢侈品消费具有炫耀性动机,是一种“显眼的消费”、“装门面的消费”、“摆阔气的消费”,显富、炫富比使用商品更重要,因而要求商品或服务除了具有较高的质量以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要广为人知,甚至人所共知。这就要借助商业广告的力量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在重要媒体的黄金时段反复地广告宣传,将“某商品是名贵商品”的概念植入消费者的意识中,使社会公众形成共识,公认某商品是名牌商品,从而使该种商品具有了显富、炫富功能。这种运作模式便催生并极大地刺激了商业广告的发展,为广告商提供了大量的业务,也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了更高的附加值,同时也为有此需求的消费者造就了可据以显示身份和地位的名牌商品,从刺激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失为一种积极有作为的措施。许多名酒、名车、名牌服装等名牌产品都离不开商业广告的宣传。如果没有奢侈品消费对名牌效应的追求,也就失去了催生商业广告的土壤。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电视行业广告总额是450亿,央视广告收书包范文入为110亿。足见打造奢侈品品牌对商业广告的贡献。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种需要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正是如何使稀缺的资源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需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这种需要最初总是表现为对奢侈品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又会产生新的奢侈品需要,再度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步的。由于人的需要层次不断地提高,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消费需求热点,休闲娱乐便是其中之一。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和娱乐,文化娱乐业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文化娱乐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将会明显地提高,我国已进入文化娱乐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消费就会出现“脱物化”的倾向,人们开始出现普遍的文化娱乐和旅游动机,费用的投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休闲娱乐方式需要的不断创新,使得许多高新技术,甚至当代科技的前沿都被广泛应用于娱乐项目和游乐园的设计当中,这势必会进一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又例如体育健身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满足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体育健身业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也将成为今后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此外,奢侈品消费还极大地带动了服装、住房、汽车、家装、保健、旅游、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引发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过度和畸形的奢侈品消费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助长人们的炫富攀比心理,误导社会价值取向;资源配置可能偏离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大量的奢侈品被富人无节制的挥霍,扶贫工程所需资源却得不到满足;纯粹“装门面”、“摆阔气”的奢侈品消费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应当正确规范和引导奢侈品消费,使之真正成为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何莽,夏洪胜。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商业时代,2007(29)
2、王微微。关于发展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思考。中国物价,2008(9)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上涨,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存在着发展缓慢,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充分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助于促进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完善。本文从奢侈品的经济学含义出发,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奢侈品消费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奢侈品市场营销的建议。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本土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更好的地融入进全球化市场中,刺激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最近几年,奢侈品消费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世界很多奢侈品生产企业都看准了中国市场巨大的奢侈品消费量和广阔的消费前景,众多知名奢侈品集团,如法国香水集团,法国的香奈儿集团,瑞士名表集团,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这些欧洲市场上的高档消费品,纷纷登陆中国市场。
一、奢侈品的经济学含义
人们通常将“奢侈品”与奢侈浪费联系在一起,然而,奢侈品这个词在经济学的意义上并无贬义,仅指一种高档的消费行为。根据需求增加和收入增加的关系,消费品可以分为:必需品、劣等品和奢侈品。经济学上与必需品相比,奢侈品需求的增加和收入增加不仅具有正相关关系,其需求增加超过收入的增加,又称非生活必需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奢侈品具有呈下凹形的恩格尔曲线,具有大于1的需求价格弹性。
二、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渐强,消费能力即个人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刺激着奢侈品需求量不断上涨。奢侈品需求的增加给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需求拉动市场的发展,毫无疑问巨大的市场消费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之一。但现阶段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消费大都基于炫耀和从众动机。因此刚刚起步的中国奢侈品市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另外,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奢侈品牌,无法参与与国外品牌的竞争。
三、奢侈品消费现象的微观经济分析
1、消费者偏好
每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是由消费动机引发的,而动机又是源于消费者的需要和消费者偏好,基本模式如下所示:
需要——动机——行为
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享乐性消费动机。有些消费和购买奢侈品出于追求品质卓越的消费动机,即认为奢侈品与自身气质相符就会购买,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2)从众性消费动机。从众消费即在群体消费的无形压力下,消费者个人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与大数人相一致的消费现象。中国人传统的攀比心理较强,诱导从众消费的发生。(3)炫耀型消费动机。奢侈品以稀少,昂贵为特点。在此背景下,人们靠炫耀性消费来实现心理上的满足,赢得社会地位。奢侈品逐渐成了人们的身份象征,炫耀性消费也随之潜移默化的变成了我国奢侈品市场的一种消费习惯。
2、弹性理论悖论
奢侈品消费存在着弹性理论悖论。根据弹性理论,厂商会根据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厂商会对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奢侈品需求收入弹性>1,但由于收入和偏好的不同,即使对于同一种奢侈品,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价格弹性也将不同。此外,由于炫耀、从众等消费动机的驱使,当奢侈品价格提高时会使得消费需求增加,价格降低时需求减少。
3、效用函数
用X、Y、Px分别表示两种奢侈品的购买数量和奢侈品X的价格,则消费者购买奢侈品X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U(X,Y,Px)。即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效用大小不仅受到购买的数量的影响,而且与奢侈品的价格相关。
四、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营销建议
1、企业定位于产品的稀缺性
基于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偏好,可采取稀缺营销。商品理论宣称“任何一种商品只要不可获得,就会增加其价值”。有些产品因其稀缺而变得昂贵和奢侈,奢侈品便是其中的典例。奢侈品的稀缺性可能因为产品的原材料稀缺、制作成本过高、产品本身制作工艺复杂等因素,导致奢侈品产量较低,造成市场供给<<需求而变的奢侈;也可能因为人为控制较低的市场供应量。具体做法可以推行产品“限量版”,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等等。
2、企业建立特色品牌改善奢侈品供给状况
基于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和从众偏好,可采取品牌营销。由于炫耀、攀比等心理因素的驱使,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品牌奢侈品。从我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量上不难看出,国外品牌奢侈品的销量居高不下。国外奢侈品生产集团像制造产品一样,不遗余力的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同时用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和执着、专注、奢侈的精神不断为自己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品牌是奢侈品无形的价值。因此我国也应充分了解和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建立特色品牌,探询各种方法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价值和品牌内涵,以改变国内奢侈品的供给状况。
3、政府加强教育,树立消费者的健康消费意识
基于消费者的从众的消费偏好,可采取政府积极引导的方式。奢侈品消费市场是我国产品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众、攀比,炫耀的消费动机会驱使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感的衰弱。因此,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我国奢侈品消费趋向理性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做法可以由政府加强消费者的科学消费观的教育,用道德意识约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用舆论积极引导理性消费,帮助消费者树立起健康、文明、适度的消费理念,促进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