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优秀2篇】

寒食节,因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比端午节早200年左右。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优秀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寒食节的由来与传说 篇1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寒食节的习俗-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寒食诗词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的由来与传说 篇2

缘起:寒食文化发轫于介休吗?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不言禄,与母隐迹绵上(今山西省介休市)。晋文公求之不出,无奈之中三面放火烧山,想逼他偕母出山,但是赵衰、狐偃这两个也曾经随重耳逃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劳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举火,终于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上。后来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国人在介子推被焚的那天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

寒食节为介子推而设的记载可见于《后汉书·周举传》、魏武帝(曹操)《明罚令》及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等著述中。更早一些的记载则见于两千多年前经学家桓谭的《新论》,该书中讲太原郡风俗,不仅提到了“隆冬不火食五日”,还提到这是“为介之推,故也”。

如今清明节俗中的扫墓、插柳、踏青、含泪祭奠亲人等等都源于古代寒食节日活动的内容。寒食节是古代专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节日内容开始只是要求大家禁火吃冷食。汉魏六朝时期,寒食节被确定在寒冷的冬季,禁火冷食时间又相当长(有“一月寒食”及“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等记载),结果出现了“老弱不堪”(《魏武帝禁火令》语)、“残损民命”(《后汉书·周举传》语)的严重后果。为革除此俗,官府在这一时期曾实行过多次禁断措施。为适应生存,寒食节在南北朝时期逐渐避开寒冷的冬季,基本上固定在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这个时间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节时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曰:“煮醴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前一日是也。”

寒食节尽管选择了在清明节令期间,但直到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无论从内容上或是时间上都有着明显的划界与区别。这一划界与区别主要表现在寒食节要禁火,清明节则要改火;寒食节为冷灶熄烟,清明节这天则重燃新火。这一现象,古代文人和诗人多有表叙。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关注着一年一度的清明改火,曾写出:“一别都门三改火”,“三见清明改新火”及“且将新火试新茶”,“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贵从活火发新泉”等大量诗句。对于两个节日中的冷与热食品,诗人们则是这样描述的:南宋诗人陈允平《应天长》词曰:“又见杏浆饧饧粥,家家禁烟食”;韩淲《谒金门》词句曰:“榆火新烟还熟食”。唐代诗人杜甫也曾把清明后改为热食写作熟食。其《熟食曰示宗文宗武》诗中曰:“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我国古代先民还利用清明寒食之间的改火创造出许多奇特的名堂,如为了满足朝贵们用清明新火煮新泉新茶的风俗,民间也产生出许多奇特产品。明代的《五色线》记载:龙安(今四川)有“骑火茶”之说,该茶的奇特处就在于“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茶”。这种茶最贵的记载,《北京岁华记》中讲,清明日“新茶从马上至。至日宫价五十金,外价二三十金不一。二日即二三金矣。”

寒食节得益于演变到冬至后的一百五日期间,加之得益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生存环境的'改善,寒食节很快成为唐代最大的民俗节日之一。寒食节日中活动内容很快又增添了斗鸡、插柳、扫墓、踏青、秋千、馈宴、赐火、品新茶、饮酴醵酒、镂鸡子、蹴球等诸多内容。其中扫墓(又曰展墓、拜扫)到唐代中期已成为皇家认可的礼节,唐明皇开元敕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渐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祭,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经过皇家认可,寒食节扫墓当时已成为全国上下普遍看重的礼节。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在广西柳州不能回山西老家扫墓,写信给丈人许孟容说:“近世礼重拜扫,每逢寒食,看着田野士女遍满,皂隶乞丐皆上父母丘坟,劳作病死在田间的野鬼都能享受子孙祭养。可我四年过寒食不能回乡展孝,每到此刻只有北向长号,以首顿地……”唐代对朝官有关寒食拜扫“假内往来,不限日数”及“以申情礼”的敕令很多。五代时期的几任帝王则更是每逢寒食,亲自出祭烧纸钱,名曰“破散”。唐明宗次妃王淑妃直至自己临刑,口中还念念不忘让留下幼子李从益,好让其每年寒食节提一盆麦饭洒在明宗坟前。

由于寒食节日中的活动内容增多,唐代寒食节假日也由两日增加为四日,大历年间又增加为五日。唐德宗贞元四年的寒食节帝王与近臣在麟德殿举办内鞠会,寒食节的五天假用完,击鞠活动还没有赛完,唐德宗临时赐百官假一日。贞元六年三月九日寒食节,唐德宗干脆诏令全国:寒食节连通清明节,宜照准春节元日一样,前后各再休假三日。

按《宋史·职官志》,宋代寒食节假日亦规定为七日。因为七天假日中要过寒食与清明两个节,久而久之,从北宋开始,一些人已对寒食与清明区别与划界不那么较真了。比如经历了千余年、称谓了千余年的寒食节禁火,介休绵山这个时期的回銮寺碑文中刻写成了“每节清明,大地禁火”;经历称谓了数百年的寒食扫墓俗,南宋时的《梦梁录》《东京梦华录》等写成了“清明日”官员士庶出郊朝陵或省坟。这种张冠李戴现象反过来也有之:如牡丹花中有一名品叫“满园春”,开花时间因在清明节令期间,而宋代人又给取名为“一百五千叶”、“寒食牡丹”、“火前花”等。但总体来讲,寒食俗称谓在被清明节逐渐融合和替代已成为事实。了解这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以下几件事例也不难看出:寒食节在唐代有皇家祭拜祖陵的习俗,之后历代皇家袭而行之。五代时期,几朝皇帝的这种“破散”活动文献中皆用“寒食祭拜”。辽代帝王致奠也用“寒食”。元、明、清时期基本上都使用了“每岁清明”;再看一看诗人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题目的表述。唐诗人白居易诗作《何处难忘酒》,诗中难忘酒时刻为“寒食月明前”。明代诗人周宪王也仿照白居易诗韵和作《何处难忘酒》,可诗中把难忘酒时刻变为“清明却已过”;唐诗人张籍《北邙行》诗作中有“寒食家家送纸钱”句,明代诗人张楷也照此韵作《北邙行》诗,然对韵句却成了“愁杀清明二三月”。

再如秋千戏为古代寒食节较为普及的女子游乐项目,唐代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的是“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宋代为“寒食宫中也禁烟,郁金堂北画秋千”,文彦博向朝廷献成都所织锦缎也是为了“宫中寒食所需”。然而到了明代,《酌中志略》中则变为“清明则秋千节也”,明诗人朱日藩诗句说的也是“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元代以后,寒食节主要的节日内容即禁烟冷食开始逐渐淡化。寒食称谓也渐渐被清明所替代。然而,清明俗节的活动内容源于寒食节的事实并没有被人们淡忘,直至清代,一些诗人每到寒食节照例要吟诗抒怀(如康熙帝《过固关》作);寒食节扫墓的活动依然写入了帝王的重要敕令(如《清通礼·乾隆敕》等);一些明清时期撰修的地方志书(如西安、重庆、杭州及安徽等地区的府志中)记载当地清明节俗的活动时,无不说明这是“存寒食禁烟之意”;一些民俗专著甚至直言不讳告诉人们:“清明即寒食”(满族民俗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语)。

时至今日,寒食节俗已基本上被国人遗忘,而清明节俗则依然为国人寻根祭祖,追魂思亲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俗虽然不是当年寒食节的标志节俗,但追根溯源毕竟是起自寒食,源自寒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