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3篇)

包青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铁面无私,那么你知道包青天的故事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篇1

包拯,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吧,他就是北宋朝的神探及判官。包拯一生都是铁面无私、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且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伸不平。因此,当时的老百姓都十分敬重包拯,将他称为“包青天”、“包公”之名,后人则将他奉为神明崇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包青天的铁面无私的故事吧!

北宋时期,有个书生叫陈世美,他上京考了状元,皇帝要招他为驸马,娶公主为妻。当皇帝问陈世美:“你是否娶亲了?”但陈世美隐瞒了真相,与公主结为夫妻。其实陈世美早有家庭了,但他为了攀附权贵才隐瞒了真相。后来,家里的妻子和儿女没有了生活依靠,来到京城寻找丈夫。陈世美娶了公主后,立马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翻脸。为了摆脱他们母子三人,陈世美居然派人追杀他们。走投无路的母子三人来到包拯府上,求包拯为他们讨个公道。包拯来到皇宫,向皇太后说了陈世美的情况,请求捉拿他归案,但皇太后并不采纳包拯的请求。于是包拯找到陈世美,要他接回妻子和儿女。但陈世美嘴硬不认人,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女婿,他口出狂言嘴硬的`对包拯说:“敢和我金殿面君吗?”以为包拯不敢抓他,包拯拿杀头来吓唬陈世美,可他并不在意,包拯可不管你是谁的女婿,只要犯了死罪都要杀头!于是,包拯次日便叫助手抓了陈世美,开堂审理。陈世美不肯承认,包拯只好将他送到断头台。当包拯拿起令牌,准备杀陈世美的头时,皇太后和公主急忙来相救。但包拯把太后和公主关在门外,扔下令牌,砍掉了陈世美的头。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包拯的铁面无私和公正,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政治的黑暗。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篇2

在宋朝有这样一位大官,他身着大红官服,身形高大,面色黝黑,额头上一个弯弯的月牙。他断案公正,铁面无私,人们都称他为青天大老爷。这就是宋代著名的包青天包拯的故事。

包拯不仅爱民如子,刚正不阿,更重要的是,他聪明机智,巧断奇案。1056年(嘉祐元年)至1059年(嘉祐三年)间,包拯任开封府尹,在这段时间里,包拯留下了不少断案的佳话。

人人皆知包拯在京城开封做官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包拯在早年间做县令的岁月中也断过不少奇案。扑朔迷离的“牛舌案”就是其中之一。

一、牛舌案的经过

那时,初入官场的包拯在安徽天长县做县令。秋日的`一天早上,包拯正在批阅公文,突然有人敲响了县衙的鸣冤鼓。衙役将此人带上堂来,包拯一看,此人竟是一个农民。包拯心中一惊,现在正是收获的农忙时节,怎么会有农民来递诉状呢?

那农民一见包拯,立刻跪了下来,冲着包拯哭诉道:“包大人,您要为小民做主啊。有人坑害小民,想置我于死地,小民已经活不下去了啊!”

包拯一见他这样子,立刻说道:“快起来,慢慢说,本官要好好审你的案!如有冤情,本官为你做主!”

原来,这人是天长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养了一头牛,用来耕作务农,全家人指着这头牛来生活。可是没想到,这头牛的舌头竟不知何时被人割掉了!牛没有舌头,吃不下草,眼看着就要饿死了。农民急得没法,只得到县衙击鼓,求助于县令包拯。

二、巧断奇案

这个案子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线索,没有证据,该如何去探查真相呢?包拯沉思片刻,心中有了办法。他没有问凶手的相貌特征,也没有让差役们出去抓人,反而是让农民回家去,先把牛宰杀了,在拿到外面去卖钱。

农民对此无法理解,他想不明白包拯此番意欲何为。但是既然县令已经发话了,他就赶紧回了家去,按照包拯的做法,宰了牛并拿去卖钱。

在宋朝,关于牛有严苛的法律,除非有官府的批准,否则人们是不能将牛杀死,将牛肉拿去卖的,私自杀牛可判死罪。因此牛肉一直是市场上的稀缺货物,农民将牛肉拿到市场以后,顿时被抢购一空,不一会整头牛就全卖光了。

这时候,突然又有一人来到县衙报案,他对包拯说:“包大人,有人私自杀牛,将牛肉拿去卖钱,犯了国法!请官府判他的罪!”没想到包拯却一拍惊堂木,指着他问到:“你为何要做害人之事,割掉别人家牛的牛舌?”

那人一下子被吓得瘫倒在地,一开始还想着掩饰自己的罪行。但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他的心理防线一触即溃。他没想到自己做的恶事这么快就会败露,自己的诡计竟然就这样被看穿!他看着包拯威严的样子,自知罪责难逃,赶忙跪在地上磕头认罪,把自己的罪行从实招来。

三、其中缘由

那么包拯是如何让凶手自己到县衙自投罗网的呢?原来,包拯判断,割牛舌一事非同小可,凶手与农民必定是有仇怨的。那么凶手一听说农民将牛杀了,肯定会第一时间来到官府报案,让官府给农民判罪。

凶手的目的就是让农民把牛拿去售卖,然后就可以趁势去举报农民私自杀牛。农民将牛拿到市场售卖的时候,大家肯定认为,这是得到了官府的许可的。但是凶手知道牛舌被割的内情,知道农民肯定是因为走投无路,才把牛卖掉,农民彻底中了他的圈套,接下来就可以借官府之手置农民于死地。

可万万没想到,县令包拯看穿了他的连环杀人计,他让农民将计就计,为的就是让凶手误以为自己的诡计得逞,来到官府自投罗网。包拯与凶手进行了一番心理博弈,最终成功让他现身,将其抓获。

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线索,没有任何目击证人的牛舌奇案,本应成为一桩谜案,永远找不出真相。可是没想到,这桩奇案却被一个县令简简单单的侦破了。包拯用自己出色的断案能力,巧将此案迅速侦破。这与包拯能力出众,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特质是分不开的,也难怪百姓们将包拯称作“包青天”。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篇3

包公是众所周知的“铁面无私”的清官。他生于北宋早期,原名包拯,由于他为人刚直,不怕权势,主持正义,为民申冤,保护贫苦人民和无辜者的权利,所以被人尊称为“公”。

包拯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宋朝的小官。在青少年时代,包拯刻苦读书,他29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规定,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因此他便被委任为建昌县官。但是,包拯认为父母年事已高,他有责任尽孝照顾他们,所以把官辞了,在家服侍父母。直到双亲去世以后,在家乡父老的劝告下,他才离家到天长县任知县。那时候,他大约40岁。

由此可见,包拯并不是一个爱名好利的人。相反的,他牺牲名利,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父母死后他去当官,也是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实在令人钦佩。

他把他的人生哲学,当成家训,刻在家里的墙壁上,以训诫子孙。他叫子孙不要欺骗别人,不要贪图他人的财物,或欺负百姓。凡是犯上述这种不检行为的子孙,死后都不得放归本家,葬于祖坟之地。

包拯的正直清廉,杰出才华,终于得到仁宗皇帝的赏识。从此,他平步青云,被派到各地去担任要职。他在63岁那年,死于任内,遗下一个晚年才生的5岁儿子包延。

包拯的刚正不阿,不怕权势,大公无私地主持正义的'决心及他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是众所周知,家喻户晓的。他的这些特征,在许多小说故事,戏曲传说里,都有清楚的交代。包公之所以特别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敬爱,是因为他大开衙门,让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向他伸冤。过去的冤案如果要上诉,必须通过初级衙门这一关。这种做法,造成了官府的普遍贪污,使人认为只有有钱人才能享有公道。所谓“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话,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写照。

有许多故事和戏曲,描述了包公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即使是皇亲国戚,一旦被判有罪,他都一律给予应有的处罚。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公。

不怕权势,敢于顶风办事,在宋代不是容易的事。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已用一根既得利益即特权的绳索,把官僚、贵族、豪绅、恶霸们联系在一起。要冲破这个已经编织好的、保护地主贵族利益的网络,谈何容易。但是,包拯迎难而上,以不怕身败名裂的勇气,使得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这里举一个突出的例子。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河的两岸,既有平民住宅,也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包拯任开封府尹时,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河塞不通,不能排水的原因,是在于大官僚和贵族们在河上筑起了堤坝,将坝内的水面据为已有,种花养鱼,并且同自己的住宅连在了一块,成了水上花园。因此,要为民造福,要疏通惠民河,只有将这些堤坝挖掉,挖掉堤坝,冲走水上花园,贵族们能答应吗?包拯画了地图,拿了有关证据,下令将所有堤坝与花园拆毁。有人自恃权大位显,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拿出证据,证明他们非法建造水上花园。这样,惠民河疏通了。宋仁宗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为皇亲贵戚们说话了。

包拯办案,不徇私,不舞弊,所以当时的天下百姓,男女老少都知道包公。他们把包公传为救世主。他们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就是打通关节,如果你找不到打通关节的路,也不要着急,因为有包拯替我们做主。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包公在担任开封府的高官时,曾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确保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例如,为了确保有才干的人才可以担任国家要职,他主张朝廷官员到70岁必须离职退休。他也进一步提议,朝廷官员和皇亲贵族的子孙,不能自动出任朝廷官员,而必须通过考试。

为了保护普通人民的利益,公正的包公也建议向民间购买物资,应该根据市场价格采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