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8篇)

《苛政猛于虎》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文言文《苛政猛于虎》翻译 篇1

先秦: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注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4)而:乃。

(5)然:是这样的。

(6)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7)焉:于此,在此。

(8)去:离开。

(9)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10)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1)识(zhì):同“志”,记住。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苛政猛于虎 篇2

苛政猛于虎

先秦: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注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4)而:乃。

(5)然:是这样的。

(6)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7)焉:于此,在此。

(8)去:离开。

(9)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10)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1)识(zhì):同“志”,记住。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苛政猛于虎 篇3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从泰山旁经过,看见有个妇人坐在坟前很伤心地痛哭。孔子见到这种情景,心中十分同情,便叫他的学生子路前去问那妇人为什么这样恸哭。子路走到妇人跟前轻声问道:“你哭得这样伤心,好象有很大的忧伤似的,是这样么?”那妇人抽抽搭搭地回答说:“是的,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而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听到这里,忍不住问:“这儿常有老虎伤人,你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

那妇人回答说:“这儿没有残酷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暴政,用不着给官家当差、交税。”

孔子叹了一口气回头对学生们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意思是:孩子们应该记住,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后来人们引用“苛政猛于虎”来表示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用以形容反动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苛政猛于虎 篇4

春秋时期,孔子率领众多弟子,坐着马车经过泰山脚下,看见路边有一个妇人披麻戴孝,正伏在一座新坟上悲哀地哭泣着。坟地中有三座坟,两座旧坟,一座新坟。

孔子停下马车,凭着车栏注意地倾听,又叫他的得意门生子贡上前问问情由。

子贡走到坟墓边,问:“大嫂,听你的哭声,好像有莫大的悲伤,是吗?”

妇人抬起头,抽泣着说:“这一带有猛虎作恶,过去我的公公外出办事回来,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在田里干活,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独生儿子上山砍柴,又被老虎咬死了,我怎能不悲伤呢?”

子贡将妇人的不幸遭遇转述给孔子,孔子下车亲自上前问:“既然老虎这样凶恶,你们为什么还不趁早离开这儿呢?”

妇人回答:“这儿地方偏僻,官府的人到不了,没有苛政。”

孔子深有感触,沉默了一阵,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苛政比恶虎还要凶猛。”

【哲理启示】:

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告诫当权者要关心民众疾苦。

苛政猛于虎原文及翻译 篇5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译文及注释 篇6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

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壹:真是,实在。(4)而:乃。

然:是这样的。

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焉:于此,在此。

去:离开。

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同“志”,记住。

苛政猛于虎 篇7

In ancient times, at the foot of Mount Tai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ne often heard of tales of tigers devouring people

One day, Confucius and his disciples passed by Mount Tai. As they walked along, his disciples talked about what they had heard and seen.

Suddenly, they heard someone weeping in the distance. They went over and saw a young woman who, with her head covered with a white kerchief, wore white cotton clothes, trousers, shoes and stockings. She was kneeling in front of a new grave and weeping bitterly. The disciples didn't know what to do. Confucius ordered one of them to go forward and ask: "Who has died? Why are you weeping in such sorrow?"

The woman raised her head, wiped her red and swollen eyes, sobbed and answered intermittently: "In the past, my father-in-law was devoured by a tiger. Later, my husband was devoured by a tiger too. Now my son has also been bitten to death by a tiger."

Confucius' disciple asked worriedly: "The tiger harmed the live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your family. Why didn't you leave this place earlier and move to somewhere else?"

The woman sobbed, saying: "There are tigers here, but there are no exorbitant taxes, levies or heavy corvee here!" When Confucius heard this, he turned to his disciples and said: "Remember, tigers devour people, but tyranny is fiercer than tigers!"

古代,在群山环抱的泰山脚下,常常听到老虎吃人的事情。

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路过泰山。弟子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所见所闻。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哭声。大家便走了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妇女,头上包着白色的头巾,身上穿着白布衣裤,脚上套着白布鞋袜,正跪在一座新坟前面痛哭。弟子们不知如何是好,孔子叫弟子上前询问:“死了谁?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妇女抬起头来,擦着红肿的眼睛,抽泣着断断续续地回答:“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掉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掉了。如今,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的弟子着急地问道:“老虎伤害了你家三代人的性命,你为什么不早点儿离开这里,搬到别处去呢?”

妇女哭着说:“这里有老虎,但是没有苛捐杂税和繁重的摇役啊!孔子听到这儿,回过头来,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老虎吃人,可是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苛政猛于虎 篇8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③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⑤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17、找出甲文中能表达下列成语的句子:(4分)

⑴尸横遍野: ⑵十室九空:

⑶倾家荡产: ⑷颠沛流离:

18、择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2分)

A、非死/则徙尔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使子路/问之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9、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B、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20、甲文中能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分)

21、翻译句子。(4分)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2.回答问题。

(1)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什么?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为什么不搬家?甲文蒋氏的乡邻为什么要号呼而转徙?你认为在文中所述的社会里老百姓要想活命唯一的出路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7、(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⑵今其室十无一焉(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4)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答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也可)

18、B(2分)

19、C (2分)

20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答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得1分)。

21第一句翻译重点是虽字和毒字;第二句的重点是识字。(每句2分)

22、(1)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 ; 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与猛于虎的苛政 (2) 苛政猛于虎(1分)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1分) 起义推翻封建制度(3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