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创意设计类电商,总是无法绕开Fab。作为一家资本看好的企业,其在业务能力上也毫不逊色,在2012年达到了1。1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2013年1月更迎来同比300%的增长。Fab在国外如此成功,以至于国内出现了不少Fab的追随者,诸如暖岛网、稀品网、野糖网等等。尽管他们没有Fab那般耀眼,但这也只是说明这个市场还有很大潜力。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创意设计电商:这个潜力市场不太挤最新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社会化媒体上斩获大批忠实粉丝,是Fab 成名史上不可抹掉的一笔,这招虽然在中国市场上没有那么奏效,但是注重情感型商品的情感式推广,的确使这些创意设计类电商避免了大肆推广的烧钱举动,用情感和互动来培养自己的忠实消费者。
当稀品网看透社会化媒体在商业上的浮华时,已经耗费了一年的精力。谭凯亿说,国内的社会化媒体跟国外有很大的区别,“国外的社会化媒体在广告部分把控得很好,广告就是广告,心情分享就是心情分享。而国内我们发现社会化媒体需要花很多的力气去维护,产生的效益无论是流量还是转化率都不理想。”她说,他们的消费者大多是通过朋友介绍的,通过真真实实的口碑。
暖岛网则发挥自己在线下活动举办方面的优势,与设计师合办线下展览,与音乐节合作各类品牌活动,在线下笼络那些喜爱设计的年轻人。
乐观大多来自于创意设计类电商从业者本身。
因为股权纠纷而离开原有创业项目的暖岛网创始人郭哲琳和章彦,并没有经过太多的犹豫,便在两个月后成功上线了同类电商网站野糖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对这片市场的看好。
在重新创业之后,郭哲琳和章彦并没有刻意把野糖网跟暖岛网进行特别的区隔,而是根据自己在暖岛创业一年多的经验,复制创新出了野糖网。的确,无论是从类目重点还是核心消费群的年龄上来说,暖岛网和野糖网都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
章彦对此的看法是,线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卖同样东西的商店存在,即使彼此相邻,还是会获得各自的消费者,电商并不神秘,这个逻辑在线上同样存在。同时,在他看来,这个市场还不会那么早迎来正面的竞争,大家彼此有一块自己的领地。
稀品网CEO 谭凯亿也说,他们的竞争者并不多,“现在外面那些人的看法的确是正确的,这个市场目前不大,竞争者们也都还小。我们平时不会去注意这些所谓的竞争者,估计我们都不会去看彼此之间的网页。”
她的判断是,这个市场未来会很大,中国的创意设计和外国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有几年的落差,未来几年中国将会有很快的转变。谭凯亿以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为例,这样的艺术聚集地在几年前都只是荒凉之地,把喜爱艺术、设计的人聚在一起,将会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也因此,这些创业者们希望多一些竞争者,把这个市场尽快培育起来,聚集更多喜爱设计、懂得经营自己生活方式的人。
与其他靠烧钱求生存的垂直B2C相比,这类创意设计类电商网站的运营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小火慢炖出自己的受众群。目前,稀品网已经实现连月盈利,暖岛网也一直保持收支平衡,新秀野糖网则在上线后的三周内就迅速笼络了7万用户。
最大的价值由商品独特性所营造。
这类网站向用户传达的价值观中,都有强调独特性的一面,非标准化的、非大众的商品是核心竞争力。
搭建平台,由设计师自行发货还是做库存保证统一的消费者体验,这也是Fab 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摇摆和转向。如今,意图提高老客户回购率的Fab 已经从最初的平台式经营,慢慢过渡到通过签订协议来储存一些库存产品。
两种方式有利有弊,在中国也不例外。
因为想要做独家的海外商品,这就决定了稀品网很难定位于一个平台,习惯了快速收到网购包裹的中国消费者,显然接受不了漫长的国际快递时间。于是,稀品网并没有跟随Fab 的步伐,而是转而开始摸索获取海外品牌代理权的道路。
目前来看,做代理商的难度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一是如何谈下代理,二是库存。前者讲求的是资源和能力,后者则是成本压力。以稀品网为例,他们除开通过既有资源和迂回策略拿下代理权外,他们还需要准备仓库,提前储备这些海外商品,以便消费者下单后能顺利发出。 www.jingyou.net
对于库存,章彦和郭哲琳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个新兴电商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下去,它不可能一开始就备那么多货。”暖岛网和野糖网倾向于通过做平台的方式,把创意设计的生意玩转。
像暖岛网这样的平台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开了库存和发货的环节,由设计师自行备货、自行发货,是一个十足的轻电商。但弊端也不容忽视:对货物的管控力度小,用户体验也难保证。
不过,现在暖岛网已经对此在做改善。在10月9日暖岛网组织的一次设计师线下沟通会上,刘大卫提到了和设计师商讨如何给消费者更好的客户体验,以及在考虑适当地提前采购和备货。
目前的做法是,像暖岛网和野糖网这类定位平台的电商,他们本身就是一个B2C,消费者下订单后,钱是直接打到B2C 网站的账户中,如果设计师有违约动作,他们会进行物质惩罚。
对此,郭哲琳的态度是,野糖网的发货虽然比不上京东、1号店,但是卖的东西是不标准的,消费者对独特性的期待,会弱化收货等层面的一些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