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季羡林大师的故事【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
一个礼拜后,学生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当他接过季羡林递过来的书时,感到非常意外,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叠厚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季羡林歉疚地笑道:“很对不起!我没能将原本借给你,是因为原本太珍贵了,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我怕万一被人损坏,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今天给你的是我的手抄本,尽管看起来有些麻烦,但基本上一字不错、一字不落,是可以一用的……”
学生一听,异常震惊,连连向季羡林鞠躬致谢。对于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要将它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要有多大的耐心、该有多大的工作量啊!整整一个星期,季羡林日夜伏案,才完成了抄录任务。
其实,当初学生来借书的时候,季羡林完全可以向他说清实情,当场婉言拒绝,学生也是一定能够理解的,但季羡林却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实在令人感动、感叹!季羡林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大师,同样在做人处世方面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世楷模。
季羡林在中国的原配夫人是彭德华,一位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女性。但是在季羡林眼里,她是一位善良的人,一生没有和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孝下慈,对季羡林也是贤内助,不让季羡林花心思。但是季羡林在留学德国的时候还是与一位德国姑娘相爱了,但是季羡林还是理智的选择了回国、回归家庭,与德国恋人再无联系。
季羡林在《留德十年》的书中第一次将自己的这段异国之恋告诉众人,这是一个不能相守的故事,后来中国香港的女导演找到季羡林的德国恋人的时候,发现这位德国女子一生没有结婚,等了季羡林60年,于是季羡林的'爱情故事变得更加的动人,让人感叹。
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留学,当时第一次见到伊姆加德是在受到校友田德旺的邀请,去房东家共进晚餐。在1937年的时候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伊姆加德主动提出要帮忙打印论文,而提出的报酬就是让季羡林陪她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渐渐地两人产生了感情,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并肩走过了许多地方,那段时光是季羡林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时光,也是他晚年中常常回忆的时光。但是季羡林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妻儿的人,所以在反复的挣扎中季羡林决定放弃这段不会幸福的感情,让年轻的伊姆加德找到一个更适合她的人,所以季羡林最后回国不再与伊姆加德联系,但是他一直想念着伊姆加德。
季羡林先生小时候很顽皮,打架很厉害,而且上课还偷看书。他的桌子上放着课本,桌底下偷看各种书。他什么书都偷看。在中学时代他把《金瓶梅》看了。此外,他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高考数学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临清人,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这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老先生一生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新生才回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人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季羡林先生住在301医院期间,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把秘书找来,吩咐叫人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
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
“都给。”“买去。”
季先生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
最后,季羡林先生让人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签名600本。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阅尽沧桑,大彻大悟。
国学大师,平凡布衣,件件小事,还其本真。
季羡林先生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1946年,季羡林先生回国后经陈寅恪先生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独自过了16年,他才把家属接来。他的妻子叫彭德华,济南人,比季羡林先生大四岁,只念过小学。婚后,1933年他们先有了女儿,取名婉如。1935年,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
这桩婚姻,既无爱情可言,又由于文化差异悬殊,缺少共同语言,让季羡林先生从一开始感受的就不是欢乐,而是痛苦。在季羡林先生眼中,彭德华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对季羡林关怀备至,对子女也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她同季承的祖母一起,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季羡林先生维持了这段婚姻,以及表面的安乐与祥和。
彭德华也许一辈子也没明白她丈夫研究的是个什么学问,陷入悲痛的季羡林先生在《寸草心·我的妻子》一文中写道:“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且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他自从1929年结婚,到1994年妻子去世,和“包办婚姻”的妻子一起生活了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