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的格式与写法精彩3篇

看一遍书下来,靠自然的记忆,你会啥都剩不下的。也许只有一两个观点、金句刺激到脑子了,大部分推理和论证我们都会丢掉。真到用的时候,有观点往往是落不了地、解决不了问题的。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什么是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的格式与写法精彩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什么是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的格式与写法 篇1

书看了很多,但看完总是记不住,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几乎每个找到我咨询的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惑。在之前的推送文章中已经给出答案,包括记笔记在内的一些方法来巩固学习成果。记笔记是最能快速见效的方法。

然而有些朋友说,读书为什么要刻意记住呢?喜欢就读,想读就读,潜移默化地会受到影响,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就是刨去忘掉的那些最后留下的东西。都记住你累不累啊?

这些看法代表读书的其中一种价值取向。但我想说,这只代表读者对读书学习的最低要求。

看轻记笔记这件事背后的心理动因,归结起来有两个,一种是盲目自信,另一种是懒。其实只要冲过认知上的障碍,自己体验一遍记笔记的效果,就不会目光这么狭隘了。

闲看一些书可以不图所求,比如小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学习书中的内容,那么你就要花成比例的时间去总结记笔记,麦肯锡要求是1:3的比例数倍时间来整理吸收。看一遍书下来,靠自然的记忆,你会啥都剩不下的。也许只有一两个观点、金句刺激到脑子了,大部分推理和论证我们都会丢掉。真到用的时候,有观点往往是落不了地、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们都会有高估自己的倾向。心理学中“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指出了一种现象,80%以上的司机都会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平均水平之上,几乎所有的酒后驾车都是由这种错觉造成。这是对自己驾驶技术的一种盲目自信,盲目地觉得自己的技术比别人好。

乌比冈湖效应普遍存在,我们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也会高估自己的记忆力,看书时能理解,看完了也能记住大概,而且最后肯定会用,比其他人都强。但实际上,我们的记忆力非常不可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第二天会把第一天学到的信息忘掉75%,第三天以此类推会遗忘掉前一天的大部分。

拿什么来对抗遗忘?记笔记等手段就是弥补人类自身不足的工具。

记住80%的信息,忘掉一半和自然记忆记住5%的信息忘掉一半,最后的效果差异是巨大的。能有方法多吸收为什么要固守低效的方法呢?

恐怕是要照顾到自己闲适的心情,不忍对自己狠一点。我们前面也说过,学习为目标的读书就不能 以闲看的心态来阅读。你取了慵懒,必然会放弃少有人走的另外一条难一些的路。人都是很人性化的,舒服了我干吗要累着自己呢?

最终还是因为懒。

这样的心态和思维会阻碍我们更进一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体验过读后记笔记最后能把全部核心内容总结出来,记的很清楚。如果我能够做到,但我选择不记,那OK,这很牛。但就怕一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不开放的心态,他们不去尝试新的'方法,沉浸在过去的思维定势中,还说你的方法累。

用这种方法的人又不是傻子,累肯定是能有更多回报才去做。虽然累,但是效率高啊。总比都忘记了再回过头来翻书效率高啊,总比都忘记了到需要用的时候不知所措效率高啊,总比我要临时演讲时脑袋里空空没有东西丢人效率高啊。领导问,你最近不是看了什么嘛,小张,给大伙说说。.。.。.说不出来,那你读书读到哪里去了?

求高效就要按照方法去练习,而非持有一个懒人的狭隘心态。读书不仅仅是读,它需要读完做额外的工作来巩固成果。

那记读书笔记要记什么呢?

记笔记的重心不在于复制作者所说的原话,摘抄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核心观点和推导逻辑总结出来。我们读的时候都会有幻觉,觉得自己都理解了。但是当你合上书,经常会发现很多地方是讲不出来你刚才看的什么东西,它仍然还是作者的东西,没有变成自己的知识。讲不出来,这时就回头来再看看,详细参透。

除了总结作者说什么,记笔记还要记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与吸收进来的作者的东西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新体系。这样下来,通过写来梳理,强化了记忆,到将来有需要的时候就能系统地说出记的东西,而不至于是一些零散的观点和记忆不完整的论据,这样才能让别人觉得你的脑子里有东西。

记住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每一章读完后你都进行总结,记了笔记,一本书读完后完整的内容总结和框架体系就自己出现了。用自己的话总结,我们会记得更深刻,结合自己的感悟能与自身产生关联,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你可以把一本书的框架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讲出来,甚至可以进一步精炼成五六句话概述出来。

一本书一个框架体系,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框架体系也越来越多。而框架与框架之间慢慢也会互相联结,像蜘蛛网一样形成知识网。那我们就能随着积累增加,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知识体系不是看某一本武林宝典似的书就形成的,知识体系是要你像蜜蜂一样去采花粉再加工形成的。

这其中也有马太效应。当你积累的知识框架多了,有些书的某些章节你就可以速读了,自己了解的知识可以略读,挑那些没看过的新知识来读。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能把看到的东西给记住了。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更强大了,连微信的朋友圈、知乎上的问答以及各种文章还有碎片化的信息你就能整合进自己的体系了。

这时候,你就踏实了,不用焦虑了。因为你学会怎样高效读书、高效阅读了。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的格式与写法

笔记格式

它不同于读后感,虽然也有几种分类,但有一些要求是相同的,希望你写的读书笔记,能够符合这些基本的要求:

一、标题

二、下面写书名、作者、全书字数、出版社等资料以及你的阅读日期。

三、介绍一下整本书,比如是传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写这本书的特色。可参看目录、序言或简介等资料。

四、重点写你看过的内容,做些摘录,写写感受。(最吸引你的地方详写)

补充: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摘录的后面,最好对摘录内容进行点评、比较、分析等。

笔记写法

它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笔记。这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的写作,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⑴、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即记录自己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体会和感想。可以着重谈一点或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可以对正确观点补充发挥,或对某一错误观点加以分析、评论和批判。

⑵、摘录笔记。就是把书籍或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精采的描写,或与自己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词句或数字材料,按照原文准确地摘录下来,便于查找应用。

⑶、提纲笔记。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段写成提纲,以便于分清文章的层次,抓住中心,记住要点。

⑷、提要笔记。即把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写下来,以便于我们理解、记住全文的内容,锻炼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也有助于复习、参考。

读书笔记 篇2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读书笔记写法介绍 篇3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提要钩玄

唐朝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里讲他写读书笔记,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读记事的历史书,把重要的事件摘记下来。他读哲理书,把主要论点摘出来。韩愈的读书笔记,有几篇还保留在他的集子里。有一篇《读〈鹖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样写提要钩玄的读书笔记的。其内容如下:

《鹖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舟,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

他先写明这部书有多少篇,没有写作者是谁,什么地方人,因为无从查考,作者没有写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其次指出这部书的内容是讲什么的。这部书属于先秦诸子,先秦诸子分好多流派,所以指出“其词杂黄老刑名。”黄老就是道家,讲黄帝,老子的学说的;刑名就是法家。指出这本书的内容是道家兼法家。再指出这本书中的要点,有篇叫《博选篇》,里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学说,“四稽”指出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五至”要达到五个要求,都是为治理国家打算的。韩愈认为他的学说很恰当,假使他被国君任用,用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书中的话,说有的东西被看轻,由于没有利用它。

比方一个大葫芦,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了大葫芦就可以救命,这时候一个大葫芦就价值千金了。韩愈反复读这些话,引起了悲哀。书里用大葫芦来比人才,人才弃而不用,所以被看轻,韩愈因此悲哀。韩愈又改正书中的文字脱误,改正三十五个字,把颠倒的字勾过来的有三处,涂去的错字二十二个,旁边注明改正的字的有十二个。

从这篇里我们看摘要的读书笔记是怎样写的。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

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习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习他是怎样读书的。

采花酿蜜

蜜蜂采花中甘液酿成蜜,不是采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酿成的,是从多种花中采集来的。有的读书笔记,是作者读了好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的一种看法,好比蜜蜂酿蜜,这样的读书笔记写得比较精彩,不同于一般的看法。像朱熹的《朱子语类》:

渊明诗,人家说是平谈,据某看他的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谈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又龚自珍《己亥杂诗》:

陶潜酷拟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谈,二分梁甫一分骚。

读书笔记有各种形式,前面举的摘记是一种;这里举的是别的两种,一是随笔式的,一是诗。随笔式的只写出自己的意见,不必记下书名卷数等,主要把自己对书的意见写下来,用诗的形式来写更不必记书名卷数等了。

上面举的朱熹的一段话,龚自珍的一首诗,实际是写出了对陶渊明诗的读后感,所以也作为读书笔记来谈。“渊明诗,人家说平谈”,说明他看了别人讲陶渊明的话,都说渊明诗是平谈的。“据某看他自豪放”,他读了渊明的诗,跟别人的看法不同,认为平谈是表面,骨子里是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他也读了许多豪放的诗,经过比较,他认为渊明诗的豪放跟别人的豪放不同,他的诗的豪放不显露。

也有外露的是《咏荆轲》一篇。他这个论点,是读了别人论渊明的诗,用渊明的诗来检验;读了别的豪放的诗,用来跟渊明的诗作比较;才能得出来的。他不光看到渊明诗表面上的平谈,还看到了从《咏荆轲》诗里看出了他的豪放。再来看他写的别的诗,才看出透过表面的平谈,骨子里是豪放的,即从诗里看到渊明这个人的性格来。这正象蜜蜂采花酿蜜那样,是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来的。

龚自珍的诗主要是采用了朱熹的论点,但又补充了新的论点:一是用诸葛亮的豪放来同陶渊明的为人作比,二是赞美渊明的品格的高超,三是用诸葛亮的《梁甫吟》和屈原的《离骚》来同渊明的诗作比。在这里,说明龚自珍不光读了陶渊明的诗,还读了陶渊明和诸葛亮的传记,了解了两个人的性格,还读了诸葛亮的《梁甫吟》;还研究了历史上品格高超的人,经过比较,才写出这首诗来。说“万古浔阳松菊高”,那是因为陶渊明是浔阳人,是爱松菊的。他在《归去来兮辞》说“抚孤松而盘桓”,他在《饮酒》里说“采菊东篱下”,菊和松又是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的。说这句话,说明他把陶渊明跟历代的高人作过比较。

他又用屈原的《离骚》来同陶渊明的诗比,看出陶渊明的豪放,跟诸葛亮比较接近,占有的成分多些;跟屈原有距离,占有的成分少些,那因为屈原投江自杀,渊明没有那样忿激,比较达观。他跟诸葛亮也有不同,那因为渊明不象诸葛亮那样能建功立业。不论他的衡量是否恰当,总之是象采花酿蜜那样,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来的。

开山铸铜

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是读书笔记的巨著。他在《与人书十》里,谈到有两种书:一种是收旧钱称做废铜来铸新钱,既是粗制滥造,又毁坏了好的旧钱。一种是开山采铜矿来炼铜。他的《日知录》,一年来“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毁旧钱来铸新钱,大概指把旧书剪剪贴贴编成新书,开山铸铜,大概指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假使说,采花酿蜜主要指文艺方面的研究说的,那么开山铸铜主要是指学术方面的研究说的。这里引《日知录》中的《正始》条。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贵焉耳矣。……

《日知录》写的读书笔记,称为开山铸铜,往往引了不少书,从中取得一个结论。要是把所引的书都抄上,太多,不合适,只好节引一个结论。顾炎武从不少材料中得出这个结论。他说的“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所以只是那个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个朝代的官号要考虑的,“肉食者”指官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