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木兰辞》原文翻译精选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学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3.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4.复述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勤劳朴实、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或关键
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添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谁说女儿不如男》歌词人物——花木兰导入
二、作品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文体知识:
乐府 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三、生难字和朗读
机杼(zhù)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燕山(yān)
胡骑(jì)朔气(shuò) 金柝(tuà) 红妆(zhuāng) 著我(zhuó)
傍地(bàng)旧时裳(cháng)
四、朗读:1.听教师诵读2.学生自由朗读3整体齐读
要求: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停顿正确,语气合适。
五、析读课文:
(一)内容简析
1、 课文字词释义
2、诗句内容分析(边诵读边理解)
(二)梳理结构
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奔赴前线,征战沙场。
第三部分:还朝辞官,亲人团聚。第四部分: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三)、分析人物形象
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人物有什么特点?是一个什么形象?
诗中木兰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花木兰是一个既有女孩的勤劳善良,又有男子勇敢豪迈气概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四)、把握详略写法特点
1.这首诗歌中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作出详略安排的?
详写的内容有: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
略写的内容,主要是战斗过程。十年征战,寥寥几句就交代完了。
2.从这一详略内容的安排来看,有什么好处?
(内容上、结构上)
[关键词] 文化;《木兰辞》;《花木兰》;人物形象;差异
《木兰辞》与《花木兰》中木兰人物形象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一)出征动机的不同及其原因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辞》开篇生动刻画了木兰心中的焦虑:敌军兵临城下,国家危机,年迈的父亲是家中惟一的男丁,因此必须承担起服兵役的重任。然而,一方面父亲年事已高,出征打战会遇到极大的危险;另一方面,军令不可违,如果违反军令木兰及其家人将受到更大的刑罚。焦虑中的木兰虽然织着布,但那行为只是机械地操作与重复,心中的叹息声早已掩盖了机杼的唧唧声。
在这一开篇中,木兰是以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出现的:她孝顺父母,性格温婉,即使面对巨大的忧虑,也表现得十分平和。可见,在木兰的心里,她并没有与男子争高下的想法,如果战争没有爆发,家庭没有遇到这样的困境,她会恪守孝道,安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分工。她之所以替父出征并不是叛逆精神的体现,而是对孝道的践行。这一点可以通过《木兰辞》后面的描述得到更进一步的证明:在从军过程中,《木兰辞》没有刻画木兰个人的英勇行为,而是通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深刻地展现了木兰对父亲的思念。在战争结束后,天子赐予木兰高官厚禄,但木兰却对这些名利无所心动,因为她心中牵挂的只有父亲,她只希望尽快回到父亲身边以履行孝道。
在迪斯尼动画《花木兰》中,导演刻画了一个不同的花木兰,她替父出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父亲承担责任,更在于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动画《花木兰》开头安排了一个在《木兰辞》中没有的木兰相亲的场景:木兰生性顽皮,打小抄以应付考试,各种行为似乎都不符合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因此木兰不但没有使媒婆满意,更招来了媒婆的斥责。相亲的失败使木兰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以至于感叹到:“为何我的影子那么陌生。”在这里木兰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转变。木兰虽然在行为和性格方面有突破传统的地方,但她成长于当时的社会,思想还是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对她来说有个美满的姻缘仍是内心最大的愿望。但媒婆的斥责让木兰对自己是否能实现这一传统文化所赋予她的愿望产生了怀疑。再加上边疆告急,父亲需要出征的情况,便促成了花木兰男扮女装替父出征的行为。影片的这种编排显示,木兰相亲失败所产生的对自身价值的怀疑是替父出征的主要动力,因为她想要通过某种方式发现自己的“真我”和“真心”,从而“看到真我的影子”“用真心歌唱”,而家中的棘手状况,为木兰的发现“真我”和“真心”的方式提供了方向,即替父出征。可见,这种出征是实现对父亲的关爱和孝顺,更是寻求自我的旅程和征途。
在动画之后的刻画中,木兰找到了真我和真心。与《木兰辞》不同,影片大力刻画了木兰的军营生活,她坚毅、不服输且争强好胜的性格,使她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在激烈和残酷的战场中,木兰不畏艰险,奋勇拼杀,突然间她明白了:她自己这么做“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在此,木兰从对自己怀疑到替父从军以寻找自我,再到在残酷的战争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真实价值,这个过程是木兰不断破除传统偏见,破除封建对女性的约束,从而不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而不是《木兰辞》中木兰从一个恪守传统的女性,再到由于孝父而替父出征,最后放弃名利回到父亲身边,回归原先社会角色的凸显孝道的道德楷模形象。
动画对《木兰辞》原本描述的改动并不是刻意的篡改,而是以美国文化视域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百善孝为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女子的“三从四德”,这种“强调”凸显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秩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中国的伦理秩序描述为“差序社会”,它表现为一个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结构,而这个中心即“家”――国家、家族和家庭。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个人隶属于家,而没有其独立的地位,就连读书人的“修身”也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路为己任的。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靠“礼”来维持和治理。又因为个人是隶属于“家”的,因此这种礼就体现出“从”和“以……为纲”的特点。
按照费孝通的划分,西方世界是一种“团体格局”。其中,团体与个人的界限划分清晰,责任和义务规定明确。这种“团体格局”是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自由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调国家不应当过多地干预经济领域和个人生活,个人有不可侵犯的权利,他人与国家都有保护这种权利的责任。明确了个人权利以及个人与国家分界的必然结果就是强调个人的奋斗和对自我的实现。众多关于美国梦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其实都是美国强调个人,强调自我实现的体现。在理解花木兰时,美国以其本国的文化视域为前提,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不易理解中国传统的伦理观,也必然会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按照美国文化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改编。
(二)婚姻观的不同及其原因
从动画《花木兰》中我们也能看到美国婚姻观和中国传统婚姻观的差别。《木兰辞》中,花木兰为了孝顺父亲,替父从军,换下红装,穿上戎装。将士与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压制了女子对美的追求,放弃了家中安稳的生活和可能到来的婚姻,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战场,献给了履行孝道的践行上。在战争结束后,木兰放弃应得的名利,急切地回到家中看望父亲,“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再次回归到过去温婉贤淑的样子,成为父亲的好女儿,遵从传统继续以往的生活。这里木兰的婚姻观是传统的,是以家族的需要为前提和目标的。
动画《花木兰》为我们阐释了美国人的婚姻观念。影片刚开始就妙趣横生地刻画了木兰对传统婚姻观的反对,她生性顽皮,反感背诵三从四德的烦琐规定,在当时各种社会所要求的家务活上也笨手笨脚。在从军过程中,木兰坚毅的性格和快速的成长,使她得到了李翔将军的认可,在日积月累的交往和战时的生死考验中,木兰渐渐爱上了李翔,在雪地鏖战和皇城救驾中,木兰更是以不畏生死的勇气和行为保护李翔。在此,木兰从对传统婚姻观的厌恶,再到轰轰烈烈地追求爱情的过程是对中国封建婚姻观的颠覆,是对家庭包办婚姻的否定,是对西方文化所推崇的自由爱情的宣扬。
2005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Mulan 2),影片对爱情自由观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故事接着上一部电影而来,木兰和李翔正要成婚之时,皇帝派给他们一项秘密任务,即派他们护送三位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下嫁和番的公主。在护送过程中,木兰得知公主并不愿外嫁异族,而且还爱上了护送她们的武士,通过种种艰辛,木兰帮助公主逃脱了不情愿的婚姻。木兰和李翔也在层层困阻面前,更加相爱和坚定。在《花木兰2》中,木兰不但自己实现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更帮助他人实现了自由的爱情,它生动地宣扬了婚姻必须建立在自由和独立个性之上的自由婚姻观。
同样,动画《花木兰》对《木兰辞》中木兰人物个性和婚姻观的改变是以美国文化视域为基础的。上文提到,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以“家”为中心,家包括“家庭”“家族”和“国家”,个人必须依附在“家”之上,没有独立的存在,而女人又必须有“三从”,其地位就更为卑微。因此,在《木兰辞》中,木兰需要为了家族的存亡而放弃婚姻;战争结束后又回到家中换上女儿装,为实现家族的传承和荣誉而期待美好的婚姻。此外在《花木兰2》中,皇帝为了维护边疆的安全,为了建立与邻国的和平关系派公主下嫁和番也是通常的事件。而美国文化所蕴藏的自由主义思想则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婚姻相对于家族而言,更是个人的事,个人应当有自由恋爱、自由结合的权利。因此,动画《花木兰》和《花木兰2》中木兰变成排除了传统观念束缚,不但使自己也使他人轰轰烈烈地追求自由爱情的勇士。
对人物形象差异的理解
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取材于中国传统的乐府诗歌和民间故事,对花木兰这一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有了新的演绎。有些评论者将其评论为“黄皮白心”的花木兰或者美国花木兰,这些评论看出了《花木兰》与《木兰辞》中木兰人物形象的不同,但往往对这种不同抱有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歪曲了故事,造成了形象上的失真。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呢?
首先,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伽达默尔认为,对文本和作品的解读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在这种融合和对话的过程中,读者总是要带着原有的视域去解读文本,这种原有的视域是理解的“前提”和“前见”;在理解的过程中,读者总是要从自己的视域出发不断地向文本发问,再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这样,作者和读者就发生了交流,文本和作品获得了新的意义,读者的视域也得到了扩大;在理解过程中,由于我们无法还原作者所具有的视域,那么就没有纯粹客观的理解,也没有纯粹主观的理解,即理解是主客融合的过程。因此,从解释学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与其说是“变化”,不如说是“融合”,它为我们理解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得影片观众的视角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看待和理解动画《花木兰》中的变化和革新。
其次,我们理解《花木兰》的过程,也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摈弃文化所给我们带来的视域,完全按照美国文化视域来理解并接受。对于其中宣扬个人奋斗和婚姻自由的积极因素,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但却不可因此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和美德。在这个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我们要开阔视野,积极学习,也应当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特色。因此,我们应当有选择地和批判地理解这种不同。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岩冰。两种视角看花木兰[J].社会科学,1999(03).
【关键词】木兰辞 爱国 孝心
《花木兰》是美国迪斯尼公司于1998年推出动画片,该片以中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辞》里的花木兰原型为故事背景,结合西方文化中的美国自由主义,对木兰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在影片《花木兰》里,导演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独立、自由、勇敢、善良的西方木兰形象。
一、《木兰辞》中的木兰
中国的花木兰,是在“三从四德”的儒家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乖乖女的形象下,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熏陶。无论是对着房门织布的木兰,还是忙于准备出征而到集市上购置物品的木兰;无论是担忧第二天早晨离家后思念父母的木兰,还是战争胜利后迫切回家的木兰;无论是对镜整理鬓发贴花黄的木兰,还是穿上旧时衣裳出门见同军伙伴的木兰,都可以从她的一举一动中观察到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包括认真听从父母的话,尊重一家之主,重视亲情等内容。可以说,从木兰的言行举止中折射出来的,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二、《木兰辞》里中国文化影响下的木兰形象
翻阅历史的记载,关于花木兰的忠孝形象,贯穿古今历史。在文学方面,有后人所深知的“巾帼不让须眉”典故,有《忠孝勇烈木兰传》,《新编二十四孝图》,《花木兰精神》,还有各个年代关于花木兰的彩绘本、国画。另外,在影视作品方面,杂剧《雌木兰》,其次是,常香玉的代表作《花木兰》及同名黑白电影,剧中常香玉所扮演的花木兰唱腔字正腔圆,表演细腻,深受广大观众们的喜爱。
纵观古今,无论花木兰的形象如何分解,无论故事几经组合,忠和孝一直都是这个人物的灵魂。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二字支撑着了整个国家、民族。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移孝为忠”和“孝慈则忠”。在儒家经典中,有专门规范孝行的《孝经》,首次将忠和孝联系起来。可见,忠孝之道是天经地义的道德文化,也是国家发展、社会团结统一的重要根基。
三、迪斯尼电影中《花木兰》的木兰
《花木兰》,被认为是一部激动人心、有趣、幽默的影片。关于被塑造出来的美国梦下的花木兰,一方面是表露出来的东方气息,另一方面是被着力构建出来的西方色彩,剧中的其他人物,也无一例外。与中国木兰不同的是,美国动画里木兰更倾向于表现她的勇敢和坚持,尤其是在军队的训练和战场上。训练中的花木兰是勇敢的,积极进取的。
在美国特色的木须龙的陪衬下,木兰又多了一份俏皮和幽默。在遇到困难与危险的时候,在遇到情感问题的时候,在遇到灾难的时候,带给木兰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勇气,塑造了木兰独具美国特色的一面。
四、影中美国自由主义影响下的木兰形象
影片《花木兰》中,木兰是一个独立、自主、大胆追求爱情的人。
关于勇敢独立的诠释。在片中,将军李翔率众人在雪山与匈奴单于激战,伤亡惨重,危急时刻,木兰勇敢地策马登上山头造成雪崩,使僵持的局面得到逆袭,反败为胜。力挽狂澜、英姿飒爽、巾帼英雄这些词,用来形容木兰是再合适不过了。
关于幽默自主的诠释。在片中,木兰由家人沐浴更衣全权梳妆打扮去相亲,以及木兰的祖先在祠堂里争吵,还有李将军对士兵的各种训练,小龙木须的捣蛋调皮举动,乃至贯穿整个影片的歌曲歌词旋律,无一不带着幽默的搞笑气味。幽默、滑稽的“美国特色”在剧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关于大胆追求爱情的诠释。在片中,木兰身份被识破后,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是为了证明我自己,希望我在揽镜自照时,觉得对得起自己”,以及木兰恢复女儿身衣锦还乡,老奶奶的一番率真举动、话语。爱情的表白,虽含蓄,却也刻画的淋漓尽致,表现出了美国人大胆追求爱情的洒脱与率真。
而迪斯尼反映出来的花木兰,是半中半美的共同体,一方面是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美国独立、自主、大胆追求的个人主义文化。在电影的最开始,是一个烽火台传递敌人来袭的军情的场景,独立的烽火台设计,方形的结构;而后是皇帝召见大臣了解详细军情的场景,宏伟的宫殿,宽敞的龙椅;以及木兰的家中房屋、祠堂的格局布置,还有军中的帐篷、作战图、木须龙制作的早餐等等场景。可以说,无论是酷似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设计,还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或者是充满趣味的小细节,所折射出来的木兰,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印象,又有美国特色趣味的文化共同体。
一、原文的来世生命
翻译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雅各布森将翻译活动归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Jocobson,2004:139)其中语内翻译是指用同一语言内的语言符号对原文进行阐释或重写;语际翻译是指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言符号对原文进行阐释,即通常意义上的翻译本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系统的其他符号对原文中的语言符号进行阐释。从《木兰辞》到迪斯尼动画片《木兰》的改编不仅涉及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之间的转换,更是语言文字和影音媒体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过渡,是文学经典以更丰满的形式向异域文化译介的具体体现。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生命(afterlife)”t2],(Benjamin,2004:76)标志着原文生命延续的新阶段。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意义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具有不同的阐释与演绎。本雅明认为这种阐释与演绎取决于作品的可译性,即作品的所有读者中是否有理想的译者;作品本身是否召唤翻译。从译者的角度来看,迪斯尼公司在改编外国题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动画风格,拥有顶尖的动画制作人才和精湛的动画制作技术,还有着不容小觑的投资实力,是跨越符号系统、跨越语言文化对经典民歌《木兰辞》进行译介的理想译者。从作品本身来看,木兰的忠诚、孝顺、善良、无私、勇敢、质朴的多重品质为多角度阐释作品主题提供了可能性;从参军到胜利凯旋的完整故事梗概为塑造木兰形象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民歌简练的语言和诗性的描述有着丰富的想象张力,为充分发挥动画片音画介质的优势提供了舞台。每一次翻译活动都赋予原文一次新的生命。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木兰辞》召唤着新的翻译,木兰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重获新的生命力已成为必然。
二、来世生命是原生命的延续
译文既然是原文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语境中的再生,就避免不了与原文一脉相承的联系。翻译目的论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为“文本间连贯”L3J(Vermeer,229),认为它有助于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异文化电影时,原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背景都可以通过这种“文本间连贯”来体现原作生命力的延续,赋予电影异国情调和陌生化效果,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和受欢迎程度。正因为如此,迪斯尼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诗的主要人物、情节,呈现了典型的中国式背景,使影片与民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叙事和文化两方面。首先是叙事联系。叙事是电影改编中首先要传达的因素。当原文的叙事在改编中得以呈现,影片便能激发业已了解该故事的观众的预期,使他们积极参与电影的欣赏和意义的构建。对不了解原故事的观众而言,对原文叙事的呈现亦能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刺激他们到异域故事中去寻找共鸣,体验精神上的猎奇。片名《木兰》是对原文《木兰辞》的呼应。她替父从军、勇敢战斗、建功获封、弃爵归田的主要故事情节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现,保持了木兰故事的原始框架,使观众看到了《木兰辞》在现代美国的生存与传播。其次是文化联系。为使影片具有外国情调,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呈现,比如:长城、书法、传统庆典等视觉符号;长笛、古筝、二胡等听觉符号;中国的图腾龙、幸运蟋蟀、熊猫、胡人、唐装、火药等典型的文化符号等。古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和封建价值观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展现,比如,女孩给家庭带来荣耀的惟一途径就是嫁个好人家,女人在男人面前应该保持缄默等。所有这些中国的文化信息将观众带入了一种神秘而充满魅惑的异域国度,增强了影片的娱乐性,体现了电影对《木兰辞》的继承,是原作生命力的延续。
三、来世生命是对原生命的超越
新生命不同于旧生命,它具有新的特质。本雅明认为“如果翻译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与原文的相似性,那么翻译几乎不可能。因为在来世生命中,原文要经历变化。如果没有转变,没有新生,就不能叫来世生命”2]。(Benja.min77)电影改编也一样,“由于媒介发生了改变,电影与原文自然不同”。(Stam17)在改编过程中,迪斯尼对《木兰辞》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使影片跨越时代、语言、文化实现了对原作生命的超越。
(一)叙事变化
为增加影片的娱乐性,迪斯尼以归化的方法将《木兰辞》打造成了一部迪斯尼风格的动画片。首先,电影塑造了李翔、大臣、木须龙、单于、媒婆等许多个性鲜明的新形象,很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木兰这一主要形象更加鲜活、灵动。其次,电影以木兰的故事梗概为基础,创作了一个更感人、更丰满的故事。为了创造和强化戏剧性的冲突,迪斯尼对原故事的细节进行了改动。比如:木兰当户织变成了说媒的插曲,既制造了幽默效果,又体现了木兰的叛逆,为替父从军作了性格上的铺垫。原诗详细描写了木兰参军前在家所做的准备,而电影则以歌剧的形式重点呈现了军事训练的千辛万苦。欢快的气氛中冲突一个接一个,充分体现了迪斯尼式的幽默风格。对于战争的描写也一样,原诗只有短短三句,但影片中对木兰战胜单于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气氛紧张、惊心动魄,一步一步推向高潮。此外,影片还创造了木兰与李翔相爱的情节来体现迪斯尼风格特有的浪漫气息和一贯的欢快结局。
(二)文化适应
“电影改编受制于当时各方力量的影响,是特定时间所流行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反映。”【4(Stam,45)将中国经典民歌改编成现代美国电影是一个跨文化的行为。为了迎合具有独特文化预期的美国消费者,避免文化冲突,迪斯尼不能不考虑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影片符合目标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美国式改造。比如:影片中的奶奶和木须龙就是美国化了的形象。影片还以西方流行的狂欢文化来取代《木兰辞》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先祖庙里,祖先们载歌载舞,俨然盛装打扮的狂欢者,毫无威严可言。木兰与战友、父亲、皇上的拥抱也都是美国式的。这些细节中,中国文化符号的外表之下,其实都演绎着美国文化。其次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阐释。木兰在原诗中是一位忠孝两全的勇敢女孩,完全符合2000年前封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在影片中迪斯尼对这一形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将其个性中的独立和勇敢进行发挥,塑造了一位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女英雄。雪山之战,木兰独自一人摧垮了雪山,消灭了敌人,拯救了整个部队。皇宫决斗中,木兰再一次一146圈固圃衄蕊圆凭借勇气和机智杀死了单于,拯救了整个国家,成为万人膜拜的民族英雄。经过改造的木兰成了美国文化的产品,个人的力量被无限夸大,体现了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最后是女性主义的演绎。为迎合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影片在木兰形象中注入了女性主义色彩。影片通过木兰与男性形象的鲜明对比,突出表达_r女性主义,还特意增加了木兰在战斗中暴露了自己的女人身份,被逐出部队的情节。当木兰最终拯救了整个国家,被尊为英雄时,女性主义的胜利达到了高潮。在这里,中国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为女性主义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翻译也是一种征服,当传统的中国民歌用迪斯尼风格加以改写,当中国文化符号中植入了美国文化的内核,当中国传奇女孩成为个人英雄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言人,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一充满异国情调的形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强化,充分展现了美国电影对中国这一文化他者的拿来主义立场,显示了意识形态对电影改编的隐性操控。这是经典文学作品在以电影这种大众传媒的方式实现跨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文化
当前美国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和输出大国,由于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有限,其电影生产基地好莱坞在影视创作选材时一方面选择科幻类、展现未来社会的题材,另一方面则借用异域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童话、名著等进行创作,而后者在文化输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众多人口的文明古国,备受好莱坞的青睐,神秘的东方文明激发了美国人的好奇心。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进程中,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冲突时有发生。迪士尼根据文学作品《木兰辞》和中国民间流传的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思考。
一、《花木兰》中的美国精神
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理解,对其元素的借鉴和运用采取的是典型的拿来主义精神,在保留原有形象架构的基础上,展现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花木兰》将《木兰辞》中所表达的忠、孝、义、智等中国文化内核改编成美国式的追求个人自由与反叛权威的思想内容,用美国的个人本位替代了中国原有的家国本位价值观。中国人注重孝道。在《木兰辞》中,对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有详细描述,而对从军历程和军旅生活的描写则相当简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因为朝廷征兵,而木兰家没有男丁,花父必须去服兵役。木兰身为花家唯一的成年子女,自觉有义务为家庭分忧解难,她担心父亲出征有个三长两短,影响家庭生存,经过考虑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替父从军。她这样做完全是因担心父亲的安危,要维护家庭大局,而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所着重讲求的孝道的体现。木兰替父从军,上阵杀敌,充分体现了忠孝两全的价值观。战争胜利后,她不贪图荣誉,辞官归乡奉养父母。儒家忠孝仁义的道德规范在木兰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正是千年来一直为国人传颂、讴歌的榜样人物。而电影《花木兰》中则突出表现了花木兰从军的个人自身动因和在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杰出才能,体现了美国式的锐意进取精神。木兰最初因屡次相亲失败,使整个家庭为之担忧,她也为自己在媒婆面前的丢脸出丑和不被欣赏而伤心难过。她在相亲失败后的唱词“为什么我现在所看到的不是真的自己,不是自己的影子,为什么我现在觉得离自我好远。我无法掩藏内心的自己,虽然努力尝试过,何时才能释放内心真正的自我”反映了认识自我的焦虑。木兰想努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活,可是她终究无法摆脱内心成为自我的渴望。正在这时,征兵令为她提供了一个做真正自己的机会,正如她所唱:“我这样做也并非完全为了我的父亲,我这么做也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每当我站在镜子面前,就觉得对得起我自己。”这是影片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根本动因,是木兰的性格所致。她不愿做一个传统的乖乖女,而希望能够自己掌握自身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性的解放。这一点正是美国文化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由此,美国版的花木兰将中国式木兰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安危,为了尽孝道而从军的形象转变为美国式的追求独立与个性的形象。在《花木兰2》中,美式形象更为突出。木兰和李将军受皇帝委派护送三位公主去草原和亲,三位公主竟然在途中和李将军的手下产生了感情并逃婚,拒绝去执行和亲使命。对于传统中国来说,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皇权至上的环境下,任何人,哪怕是皇帝的亲生女,都要绝对服从皇帝的权威。而这种人人自由平等、人人都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属于个人幸福的权利的自由只能根植于没有经受封建等级、帝制约束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念。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木兰辞》和美国电影《花木兰》对木兰形象的不同塑造,反映了中美两国道德观的根本区别。中国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注重尊亲敬长;而美国电影则对木兰的从军经历及其在军中的个人才能着力表现,则反映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只要一个人有才能,即使出身卑微,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终能获得成功。木兰运用智慧帮助军队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击败匈奴大单于,挽救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作为一位女性,她赢得了大家的由衷尊敬,为家族获得了荣耀,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花木兰》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挪用
在《花木兰》中,贯穿着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如皇帝、龙、祖宗、祠堂等,但影片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却与其中国本意迥然有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是天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拥有不容置疑的地位与尊严。任何人见到皇要行君臣之礼。而影片中,木兰因为打了胜仗,竟然在朝堂上无所顾忌地与皇帝面对面谈话,甚至当众与皇上拥抱,这在古代中国绝对不可想象。影片此处对皇帝形象的处理是基于美国人与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第二个元素是祖宗、祠堂。传统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维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祠堂是人们对祖先进行祭祀的场所,它是极其庄严神圣的地方,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历史与命运。妇女和小孩不能随意进入祠堂。而影片中木兰却随意出入祠堂,这显然与传统社会规范不相符合。影片对木兰家族的祖先的表现与传统形象反差极大。在古代宗法制下,盛行对祖先的崇拜,祖先是无比崇高和伟大的,对祖先的崇拜早已演化为一种日常遵守的行为准则。人们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将祖先的灵位严格按照等级尊卑供奉在家族祠堂,逢年过节都要去祭拜。而在电影中,木兰的祖先们的牌位却是一块块石碑,而非现实生活中的木主。祖先醒来后,完全缺乏作为先人该有的庄严神态,反而因木兰替父从军而激烈争吵起来,互相指责、埋怨。寻常人所有的情绪,祖先们也有而且还相当丰富。而这实际上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元素上的反映:祖先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不需要过分的顶礼膜拜。第三个元素是“龙”。在中国,龙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皇家的标志和民族的图腾,代表着天的意旨,具有至高无上性;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代表着贪婪与邪恶,是罪恶的源泉。在电影中,大量运用了龙的图案,而基于中西方文化对于龙的寓意理解的不同,制作者们对其形象进行了娱乐化的处理。影片中的木须龙是插科打诨的幽默之龙,没有什么本事,从而转变成美国式的喜剧角色,全然丧失中国文化中龙的内涵。虽然电影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经过好莱坞加工过后,这些文化元素都带有美国文化特质,丧失了原有的文化意味。
三、《花木兰》中的自由恋爱观念
《花木兰》加入了爱情主题,表现了美国人的浪漫和恋爱自由、婚姻平等的观念。但在中国传统社会,妇女没有婚姻自由,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的介绍认识均需通过媒人的撮合,即所谓“男女无媒不交,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在影片中,花家为了木兰的婚姻让媒婆相亲,但木兰的表现却让人失望,还惹怒了媒婆。相亲失败后,木兰因让父母失望而伤心自责,但她的内心却抵制这样的生活,不愿做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替父从军给了她一个摆脱命运,过上自由的生活的机会。后来,木兰在军队中认识了校卫李翔,两人逐渐产生感情。但李翔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不敢承认双方间的恋情。但木兰敢爱敢恨。班师回朝后,她相随到皇宫,并运用机智与李翔合力救下皇帝,还救了李翔一命,并最终打败匈奴大单于。在皇帝的鼓励下,李翔终于坦承对木兰的爱意,不远千里,向木兰求亲。一对有情人终于有结果。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自由选择心爱的男子,并大胆追求,这不是正统观念认可的。影片中,木兰的行为凸显了作为一个女性为追求幸福生活和婚姻平等而不畏困难、勇于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女权精神,而这正是美国文化个体行为自由、尊重女性的观念的体现。在《花木兰》中,我们看到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表现如水中观月,有所失真不可避免。但它把中美文化精神结合起来,让人们能更好地体会彼此的魅力与差异。相对于国产动画电影低龄幼稚的内容,美国的电影受众更广,思想性更强,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共鸣,这正是美国动画电影火爆全球、取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不仅为我国的动漫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反思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积极意义。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要更好地学习、借鉴他国文化的优点,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行言。西文化比较[M].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唐小琴。从《木兰辞》与电影《花木兰》的差异看中美文化差异[J].青春岁月,2010(18).
[4]刘剑。从跨文化视野看迪士尼《花木兰》[J].南昌高等专科学报,2009(10).
[5]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