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也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也有着傣族的节日和傣族的风俗习惯,下面是整理的傣族的节日及风俗习惯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祭丢瓦拉哈滚:
“丢瓦拉哈滚”,傣语意为家族神,傣族祭祀节日。时间不确定,遇大事则祭祀。家族祌供奉在家族长的家里,由家族长负责祭祀。在同一个村社中,不同的家族,在祭神时,要杀不同颜色的鸡做祭品。每个家庭又都有家神,通常供在家长睡觉处的上方或火塘上方的竹架上。家庭成员如离开本家庭或生病,都要用腊条等物祭祀。结婚时,要把两块醮过酒的糯米饭团捏在一起,放在工角架上祭祀,以求家族神保佑。
祭丢木拉戛:
“丢木拉戛”,傣语即街神,傣族民间祭祀节日。每三年举行一次大祭。祭时要杀狗杀鸡。祭街神之前,在街天,将三个通往集市的路口用绳子封起,由“曼迈”代表街长在街上征收铜钱,解决祭祀所需经费。
赕萨拉:
赕萨拉是云南省傣族宗教节日。节日时间各地略有差别,一般在九月至十二月间。赕萨拉实际上是祭死者,届时各户都重做一幢帕沙(冥房)及衣物、用具的模型送进佛寺,并请佛爷念经、滴水祭祀自家死去的亲属。
跳摆:
跳摆是云南省傣族的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举行。过节时,凡是村中的男子,都要事先准备好丰盛的食物。届时,带上食物,来到佛寺中,先向佛袓行叩拜礼,然后把食物放在佛寺院中的地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交换品尝各自带来的食品。同时,还有四个中年男子,一个拿一面大锣,一个捧一小钵,一个拿大锣,一个敲象脚鼓,边奏乐边跳,之后众人痛饮而散。
拜山神:
拜山神,傣语叫“紧刁巴拉”,云南省勐腊县傣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三月初七日分两次举行,严禁女性参加。平年为小祭,每隔三年为大祭。二月初二第一次祭祀,这一天,也是选庙主的口子。届时,全寨男性不论长幼都可以参加,毎人带一只鸡,前往寨外的小妬,年长老人拿出一个鸡蛋,由成年男子轮流竖鸡蛋,每人三次,谁能把蛋竖起来,谁就做庙主并主持祭祀。这个人死后,再用上述方法选庙主,如果选不出,就由前届庙主的儿子继任。祭拜开始,先要点香,然后庙主念祷辞祈求人济平安、五谷丰登。祭品摆好后,人们都齐拜山神。三月初七的第二次祭仪较为隆重。先在寨外神树旁搭两个草棚,南面的叫寨神房,北面的叫山神房,搭成后不能拆,只能任其垮掉才能翻修。祭时,人们带上鸡肉或猪肉,还有各种饮食工具,并把神房布置一新,摆上各种祭品,由两个主祭主持。寨神房的主祭多为世袭,山神房的主祭可以轮换。主祭先念祷辞,然后手里各拎一只鸡,割破鸡颈后,洒血于地,把鸡扔在地上,卜算鸡卦,以决定是否出猎。之后,宰鸡杀猪,大家再拜祭一次,随后共同进餐,仪式结束。傣族的节日及傣族的风俗习惯
播帕:
播帕,傣语即升和尚,傣族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四月或八月举行。届时,在佛寺内当预备和尚的“科勇”请好教父“波卧”,并出教父为其备办出家需用的黄袈裟、小圆帽和一切出家用品,在教父家举行祝贺仪式后,将其欢送迸佛寺内,念诵经文,受戒出家为僧。送科勇进寺院是非常讲究的,有骑马的,也有人背的。
晃露节:
晃露节又称晃露盛会,云南省傣族传统节日。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后择日举行,节期四至五天。届时,萝鼓仪仗队排成象形,为晃露游行队伍的前导,用竹蔑编扎、彩画裱糊的大象为队伍中心。舞象者仰卧于象肚下的帷幔里,操纵作象技表演。象的基座由四至八人载荷,在铜钹锣鼓簇拥下,在摆场里巡回周旋,徐徐行进。节日期间,按佛寺排定的摆期先后次序投摆,摆场一天一地,寨寨相移。
赕打疗:
赕(dǎn)打疗是云南省傣族宗教节日。一般在傣历九月初举行。届时,各家各户都要编“打疗”(一种用竹片编成的稀眼篾笆)用木棍插在田间地角,或以草绳穿于“打疗”上挂在谷仓或竹楼四周,并念诵经文。民间传说,赕“打疗”,可保丰衣足食,人畜平安。
出夏节:
傣语称“昂洼”,意为出夏,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约在农历九月中)。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故人们称之为“开门节”。忌禁解除后,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开门节:
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嫩西节:
嫩西节即云南省傣族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同。每年腊月最后一天晚上,傣族全家守夜,并杀猪、宰鸡。到鸡鸣时,家长点着两柱香后去挑水,他们认为,能挑得头一挑水在新一年里最吉利。新年第一天,青年人穿上新衣服,燃放鞭炮,向老年人叩头拜年,然后到村外做游戏,跳舞、唱调子或谈情说爱。新婚夫妇则带礼物回娘家拜见父母。
婚姻禁忌:从进洼(关门节)到出洼(开门节)(傣历九月十五以后的3个月)期间不许谈情说爱,不许结婚,否则,被视为如同牛马不懂季节,死后会变成狗。如今,有青年男女因爱情深厚或婚前有孕而突破禁忌习俗成婚者,亦仍须婚后以酒肉祭寨,请全寨人吃一顿饭。否则会被认为触犯寨鬼,寨内将有疾病或其他灾害。
宗教禁:傣族村寨立有寨心(高约三、四尺的木台子,中间装土)。此乃村寨的心脏或生命。故忌在其上坐、脚踏或挂马。德宏州傣族祭寨时,忌外人进寨,寨人 外出,须等祭寨完毕方可出入。进佛寺者须先在门外脱鞋,方可入内。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忌摸神像及做赕用的戈矛等。忌摸小和尚的头顶;走路时忌踩佛爷、 和尚的影子。佛爷、和尚忌与一般人住在一起或住楼下。忌外人进入寨神庙。
生活习俗禁忌:进傣家时,忌到楼口不脱鞋;进屋后,忌用脚跺地板。忌倚靠室内中柱上,亦忌挂物于中柱上。傣家火炕旁一般是家长的床铺,禁忌随便乱坐,也不 可乱动床边的"圣水瓶"。思茅等地傣族居处中厅所设的床,禁忌悬挂蚊帐。忌在家中剪指甲、吹口哨和玩响乐器,以为口哨及乐器声可唤鬼入室。忌在整齐的旱 地、菜园里大小便。衣服破了,忌用裤子补,认为会受穷;反之,被破可和衣补。衣服不可用作枕头;枕头不可坐。佩挂刀时,忌刀口向内,否则,认为居心不良, 是"刺客"。傣族每月属牛日禁忌使役牛,属马日禁忌使役马。
丧葬禁忌:村寨若有人死,全寨人停止生产,妇女可外出砍柴、搜集饲料,但不可背进寨,待葬完死者后,方可将置于村边的木柴、饲料拿进家中。
妇女禁忌:妇女不许犁田,否则要遭雷劈;盖房时,女子不许站在高处;女子不得跨过男子的头;筒裙不能往高处晒;妇女进佛寺只可到规定可去之处,忌任意起动;经、产期妇女,不得入佛寺;妇女不得参加集会跳舞,不能打击乐器;在公共场合,男人说话,妇女(老妇例外)不能插嘴;家有客人,妇女不能同桌共餐。
猜你喜欢:
礼仪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傣族的节日及傣族的风俗习惯
节庆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 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欢乐的节日,一般要过三至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