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乔布斯的励志故事(优秀3篇)

一提到苹果手机,我们就会联想到乔布斯,是的乔布斯是个传奇,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乔布斯的励志故事(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苹果CEO乔布斯 篇1

大会上,当人们聚焦于今年的盖茨的笑料的时候,像往常一样穿着黑色高领衫加牛仔裤的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没让他的Fans失望,还是发出了名言:“微软再次抄我们,这很有意思。”

乔布斯说:“从抄袭最初的Mac开始的10年间,它们的确改进了不少,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过去经常告诉比尔,我们是最便宜的研究与设计。”

不过不管怎么说,10年间,苹果电脑的全球市场份额从9.4%下降到2.3%,其他都是由微软控制着。回想1 997年初,也就是乔布斯重返苹果电脑不久,他还无比认真地朝盖茨讲:“比尔,我们共同控制了100%的桌面系统。”当然,骄傲的盖茨对此报以沉默,盖茨或许在想:事实上我基本独自控制了整个产业。

但在谈判之后,盖茨私下里告诉他的朋友,自己一直惧怕乔布斯的光芒:“这家伙太可怕了。”

的确,无论在财富方面,还是市场上,盖茨都超越了很多人,但在心理上,以及财富所能控制以外的一些领域,乔布斯都是盖茨永远无法战胜的就像无论《指环王》里的魔王索隆多么强大,他都无法在阿拉贡前面讨得便宜,而且,阿拉贡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国王他不仅是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动画业新贵Pixar的所有者,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全球最酷最特立独行的企业家、IT产业的艺术家、商界与文艺界的时尚先锋,以及黑客们不朽的偶像。连甲骨文的CEO埃利森这种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都不得不承认自己一直嫉妒乔布斯,即使在后者的财富远不如自己的时候,他还是无法在影响力上超越乔布斯。

虽然乔布斯比盖茨更早成为亿万富翁,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的经历远比盖茨更加跌宕。尽管如此,至今乔布斯仍是硅谷乃至全世界的风云人物,这至少说明,面对失控的局面,他有多么强韧。就仿佛海明威笔下那个与大海搏斗的老人:“你可以****他,但你就是打不败他。”

孤儿乔布斯独特混乱的青少年

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硅谷的心脏地带加州山景城,他出生不久就被领养了。

青少年时期的乔布斯对那些奇异文化特别有兴趣,他曾经旅行到印度,探究玛哈利希瑜伽的真相。为了寻找自己生存的意义,乔布斯试过很多痛苦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方式:原始嘶喊疗法、***、、各种节食疗法、禁食法……21岁前的乔布斯思想独特而混乱。他靠给人家照看小孩和打工挣够学费上了大学,但是不久却又被勒令退学。他在一个农场里工作过,他想去一个修道院修行,但也曾与一位女歌手好过。他甚至还想去当时的苏联生活创业。他艰苦创业,但也有业余爱好,闲暇时爱弹吉他,就是后来当上老板,他还给员工背诵过当时他唱歌的歌词。

出现黄金搭档苹果顺势成长

在硅谷,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创业搭档,像惠普的惠利和普卡德、雅虎的杨致远和费罗,苹果的乔布斯和沃兹尼克也是这样一对奇妙的组合,两人同在一个电脑爱好者俱乐部。沃兹尼克对个人电脑工业设计的才华无人能及,而乔布斯的能耐在于市场洞察力。

沃兹尼克在1976年做了一台个人电脑,当时他才26岁,但只是玩玩而已。而那年21岁的乔布斯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将这台电脑命名为“苹果一号”,并立即投入生产。虽然那只是一种没有键盘、机箱、声音和图像的计算机电路板。

乔布斯卖掉了他的汽车,沃兹尼克也贡献了他最大的财产两台计算机,共筹得1300美元的种子资金,他们制造产品卖给俱乐部的电子迷们。良好的销售让乔布斯马上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急速的发展。为此,他和沃兹尼克去找了惠普等大公司的老板,希望他们能接受苹果电脑原型,但这些公司对此未置可否。当然,后来他们就只好后悔莫及。

在这个关头,乔布斯的远见和商业天才发挥了作用。他对沃兹尼克说:“我们应该自己开公司。”沃兹尼克是个老实巴交的技术型人物,他觉得乔布斯的想法简直是疯狂。但乔布斯最终说服了他。

1976年秋,乔布斯与沃兹尼克的“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家的车房诞生,第一个雇员是乔布斯的妹妹,乔布斯甚至雇了一批中学生工作以节省开支。乔布斯四处奔波,他的销售天才得以充分展现。乔布斯还说服了几家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以赊账的方式提供零件,他甚至说服了律师和公关公司,以赊欠的方式提供服务,这样资金短缺的问题就解决了。

提供赊欠服务的公关公司总裁还为他找了好几位风险投资家,从此,“苹果”开始在市场上寻找生长的空间。

1977年4月他们成功开发了AppleⅡ,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功能、键盘、电源和造型的个人电脑产品,也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

“苹果二号”在1977年夏天刚刚上市,公司的产值便迅速突破了100万美元;一年后,成为当时美国发展最快的计算机公司。1980年底,苹果公司上市,上市当天,公司就产生了4个亿万富翁和40多个百万富翁。乔布斯为此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他的故事叫“不尽财源滚滚来”,人们争相传诵这个经典的美国传奇。

被踢出公司却梅开二度

不过,乔布斯喜欢标新立异而又独断专行的性格注定了他过不了几天安稳的好日子。由于他的几次决策失误及由此导致的人事纷争,他被迫于1984年离开了苹果公司。

与斯卡利的纷争,是乔布斯离开“苹果”的另一原因。斯卡利原本是百事可乐的销售经理,1983年出任苹果公司总裁。在许多重大决策上,乔布斯总是独断专行,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所有人,令斯卡利觉得难以忍受。斯卡利借乔布斯一系列的失误,迫使董事会作出选择:只要乔布斯留在苹果公司,他就去另谋高就。结果,乔布斯被踢掉了。乔布斯顿时觉得众叛亲离,一怒之下,卖掉了手中所有的苹果公司股票,并发誓要做一番比创建苹果更大的事业。

离开“苹果”后的乔布斯买下了一间专门采用数字技术制作动画的公司,也就是后来著名的Pixar公司,虽然也是经历了种种困难,但近几年它创作了《玩具总动员》、《怪兽公司》和《海底总动员》等动画影片而声名鹊起,乔布斯甚至已经成了好莱坞的圈内人士。

重回苹果挽救苹果

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连换了几任总裁,但始终不见起色。最后,苹果公司还是想到了乔布斯,1996年,苹果大家庭诚意邀请在外漂泊了十来年的乔布斯归来。乔布斯一回来就立即着手整顿公司,而且,仍然是用他那一贯****的作风。

在所有的决策中,最有力度的武器还是iMac网络电脑。在乔布斯雷厉风行的领导下,开发iMac仅用了短短1 0个月时间,这是现代科技社会前所未有的速度。iMac的出现震撼了整个IT界。外形是乔布斯让iMac人性化的第一步,也是引起轰动的重要原因。为了让外形更加别致,设计人员特地请教了糖果公司的包装专家。

iMac尚未正式推出之前便接到15万部订单,沉寂了多年的“苹果”重放异彩。其后多种新颜色及加强功能的i Mac陆续推出,使原本对“苹果”彻底失望的用户们又回来了,“苹果”再次成为IT界的焦点。

1997年,乔布斯再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

两面派、小气、搞阴谋、喜怒无常

人们都发现,乔布斯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对事物的反应已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样轻狂。但这位苹果公司的创建者和救世者,却有两张面孔。在公开场合,乔布斯谈吐优雅,出手大方,而在私下场合,他却顽固粗暴,不通人情。

乔布斯的“好人”一面寥寥鲜见,而乔布斯的“恶人”那一面,也是令人难以想象。

他小气。在他已经成为百万富翁又有了第一个孩子时,他一开始拒绝给分居的孩子的母亲每月385美元的补助费,直到他的同事劝他,说如果事情让媒体曝光不利于公司形象,他才勉强同意。堂堂的亿万富翁,在辞退一个雇员时,竟拒绝付给应该付出的2.5万美元补助金,当这个雇员威胁说要向外界披露他的领导风格时,他才让步。

他还会搞点阴谋诡计,他后来担任总裁顾问时,就耍了一些手段将当时的总裁赶走,自己担任了“临时”总裁。他对员工不信任,竟偷看他们的电子邮件,颇失风度。

年轻时的乔布斯总是喜怒无常,与员工一言不和,就马上把人辞掉,很多苹果职员多半不敢和他同乘电梯,惟恐电梯未坐完即被炒鱿鱼。

但年届中年的他现在的性情已圆通了许多。重返“苹果”后,大量裁员在所难免,乔布斯却说,解雇苹果公司的员工要比以前痛苦得多,他会设身处地想象解雇的员工们回家时的情景。这话说出来,从前熟悉乔布斯的人都不会相信。

对于乔布斯来说,惟一不变的是他对苹果公司的感情。苹果公司的成败几乎都系于他一身,几次大危机都是由于他的决策失误引起的,最后他却总是能不遗余力地将公司救出。不管是当年长发叛逆的青年乔布斯,还是如今温文尔雅的绅士乔布斯,对“苹果”的态度都是说一不二的。

乔布斯过去花许多时间寻找能够产生新产品的技术,但是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他说有时在临睡前,会冒出一些平时想不到的点子。他在因特网的六个新闻站点上登记注册,每天能收到大约300份电子邮件,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里面大谈他们的新构想。

经历了多年的工作以后,乔布斯说:“太多的事情令人感到遗憾,但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那些你没去做的事。如果我早点明白现在才明白的道理,我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些,但这又怎么样呢?关键是要把握好现在。生命是短暂的,不久以后我们都将走到尽头,这就是现实。”

乔布斯的故事 篇2

一天早晨,乔布斯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却并没有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他还是他,史蒂夫�保罗�乔布斯,英俊耀眼的单身汉、才智湍飞的亿万富翁,新一代美国梦的代言人。 但现实延续了睡梦中黏稠的不安感。

这是 1985 年 4 月 12 日。十几个小时前,乔布斯和自己的合伙人约翰�斯卡利吵翻,随后被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苹果电脑的董事会释去权力。这个硅谷王子就此被放逐。他开始了一段漫长、孤独、充满考验的旅程。这旅程极为私人化,也不起眼,以至于外界更愿意关注其生平的两段光鲜时刻,他旅途的「起点」和「终点」。

旅程的一端,是电闪雷鸣般的天才早成。1977 年至 1984 年,他就像站在一个喷薄冲天的火山口,用短短八年时间撕开沉闷的科技世界:他和沃兹尼亚克掀开了个人电脑时代的幕布,创造了福特汽车上市之后最大的 IPO,并开发出一台将人类拉入图形界面时代的电脑,麦金塔。 而旅途的另一端,则是烈火燎原似的重整河山。1997 年至今的十二年里,乔布斯如魔术师般从袖筒里取出一款又一款令观者惊叹,随后改变商业世界的电子产品:果冻质感的电脑、冰块一样的台式机、晶莹剔透的 iPod,以及一台魔力无穷的手机。更不用提他所拥有的另一家公司推出的那些动画电影:争宠的牛仔玩具、父爱无边的小丑鱼和情深不退的机器人,嬉笑怒骂皆成票房。

从未有人否定乔布斯的天才。这个大学只上了一个学期,从未专门研究过编程的穷小子竟成为了科技业最经久不衰的标志人物,且在 25 岁时就身家过亿。在多灾多难的 21 世纪,他几乎是唯一的超级明星 CEO:人们说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电脑、音乐、手机、动画甚至零售业。过去 9 年里,苹果公司的股票涨了大约五倍。而 2006 年他以 74 亿美元将 Pixar 出售给迪士尼时,投资回报高达 1500 倍。

但除了近年迫不得已关注其体重变化,人们很少谈及乔布斯的进化。似乎过去三十年间,他一直是那副样子:具有完美主意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能把技术与品味结合的商业艺术家,以及一个兼具火的热烈与冰的冷峻这两种性情的暴君。 可这又是反常识的。以乔布斯之天赋和际遇,怎么可能没有持续的改变?

秘密就在那段失落的时光里:足足十二年,乔布斯人生中最关键的变化被外界忽略了。这是他的蜕变时期,那个天真、专横、激烈、横冲直撞的乔布斯在不停的冲向极限之后并未燃烧殆尽,却在巨大的挫败和长期不见起色的二度创业中被剖光磨亮。从此,他掌握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常识。这是乔布斯人生中最晦暗不明的时期,灿烂的日子遥不可及。幸好他并未止步于此。

乔布斯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

20 岁开始创业的乔布斯是这样的:在演说、沟通方面极具天赋,加上他那近乎厚颜无耻的坚韧性格,几乎没有什么他想获得而不可得的。在技术方面,他没有合伙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那种兼顾软硬件的天才创造力,甚至没有任何资料能说明乔布斯会写程序,但乔布斯的优点是他对技术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他小时候经常和惠普的工程师们混在一起,问这问那。这让他知道什么技术是有其独到价值的,也正因此,他会倾力说服沃兹创立苹果电脑。

30 岁的乔布斯是他 20 岁时的升级版本:财富和名望让他获得了更大的说服力,以至于人们说他拥有「现实扭曲场」,就像《星际迷航》里的人物一样。而在技术方面,他更是累积起了一条无比陡峭的学习曲线:硅谷一些最重要的企业家,如英特尔创始人鲍勃�诺伊斯、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成了他的导师。他会像十多年前对惠普的工程师那样,深夜给诺伊斯打电话请教半导体问题。更重要的是,1979年底,他去到了施乐公司 PARC 研究院,如蒙天启般见识了图形界面操作,并在随后五年时间里埋头开发 Lisa 和麦金塔两台电脑,从中积累出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

另外,这十年里他还掌握了另一门硅谷人极少涉及的技能:工业设计。乔布斯从小并未接受过太多美术熏陶,他只是对物品的完美有着非常个人化的追求。他宁肯宽敞的房间没有装修和装饰,也不添置他看不上眼的家具。但他很快在设计领域开始了无底洞似的学习。他用几个月时间研究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并从德国人哈特穆特�艾斯林格那里学到了很多设计知识。在二十四岁之后,乔布斯几乎已经成为一个设计领域的内行,他会趴在显示器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研究图案,也会苛刻要求电脑的外壳采用优雅的圆角……

这期间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乔布斯的性格。沃兹说他从小就一心成为人群的领袖,不过更恰当的描述来自罗伯特�昆季礼,这个跟乔布斯和盖茨一起成长的科技记者在《偶得帝国》一书中把乔布斯比喻成了萨达姆:「乔布斯希望控制世界。他一点也不在乎巩固战略优势,他只想着攻击……乔布斯不在乎是有十几家还是上百家公司跟自己对着干,他也不在乎有什么阻碍他成功。像萨达姆一样,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可能输多大。」至此,可以这样总结早年的乔布斯:沟通大师、技术鉴别力和美术鉴赏力的混血儿、修炼中的产品经理、一心想改变世界的偏执狂。他的优势是年轻,在一个全新的行业,他的青涩是可接受的。在今天,绝大多数人 35 才能做到产品经理,而乔布斯在25岁时已经是一家呼风唤雨的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了。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他年轻的一塌糊涂。在创业初期的苹果公司,麦克�马库拉和日后加盟的约翰�斯卡利扮演着公司中「父亲」的角色,沃兹是那个睿智而恬静的大哥,而乔布斯好像骄纵、任性、被塞给一个玩具就不能出声的小儿子。除了负责一些采购及推销工作,他几乎没有任何真实的商业实践。即使在开发麦金塔时,作为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他所拥有的财务审批权只有 25 万美元。而且,就像一切少年得志的天才人物,乔布斯蔑视一切流程。据说,当年的乔布斯经常跑到办公室里,随便问一名工程师:「我觉得某人是个傻瓜,你觉得呢?」如果对方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会跑到第二个人那里,说:「我和某人觉得某人是傻瓜,你说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则会对别人说:「我和某人觉得某人是天才,你怎么看?」 换句话说,他不知道怎么让一家公司有效运转,不知道如何让一款产品在可控的时间以合适的价位切入市场,他甚至不知道失败为何物。

被开除似乎是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但当时乔布斯根本意识不到这点。他已经被突如其来的挫败感击成了碎片,必须把全部聪明才智用于寻找逃避现实的方法:他打电话问美国航天航空局,能不能把自己扔到挑战者号飞船上;他去了苏联,想在那里开设电脑学校;他甚至跑到法国南部,试图以「孤独的艺术家」身份申请移民……

这只是乔布斯失落的十二年的起点,也是他连续三次失败的第一次。

抖落满心失落,他开始了新的创业,NeXT电脑公司。这一次,他一人分饰三角,同时承担技术先知沃兹+管理者迈克�马库拉+躁动的公司灵魂乔布斯的角色。事实证明,这一时间难以调和。当一心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乔布斯拥有公司技术方向的决定权,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就如决堤之水,无法控制。

从 1985 年 9 月开始筹备,到 1986 年 10 月,NeXT 只有三个成果:一个由设计师保罗�兰德设计的公司标志、一个倾斜的、黑曜石般的主机机箱,以及无数印有公司标志的T恤衫。可以想象这是一次大灾难的征兆:仅为获得兰德的设计,乔布斯就花了十万美元。而在公司创办之初,他给办公室铺了红木地板,在大厅装了螺旋楼梯,买了安塞尔�亚当斯那些纯净而雄壮的风景摄影作内饰,甚至厨桌的台面都是上好的花岗岩……他希望打造一个有品味的工作环境,却不去计量成本。当然,更致命的问题是,对于当时的乔布斯,其科技观念是碎片化的。他对好的技术有判断力,他对优雅的设计有感知,但它们中间还有很多有待连点成线的部分:切入市场的战略和方法、产品的成本控制和开发进程、推出的时机及定价……在不能系统的把握这种种关键时,NeXT的产品就像小儿麻痹症患者,拥有健壮的胸围和羸弱的四肢。

这让乔布斯连遭打击。1988 年他推出到第一台电脑,针对大学生市场到Cube定价高达6500 美元,无人喝彩。他只好重新寻找突破口。在今天,我们能仍能在网络上找到一段 1991 年的视频,乔布斯对 NeXT 内部员工进行宣讲,究竟自己这些功能又强大、用户体验又出色的电脑究竟应该卖给谁。他想了一年,只觉得这些强大的功能对普通用户有些超前,而优雅的设计对于企业客户又显得不必要。最后,他勉强找到了一个正在兴起的市场:出版、医疗、法律等专业人士的服务器需求。再次挫败。

请注意,这已经是 1991 年,乔布斯创业的第六个年头。有多少二度创业者会在第六年时仍在思考市场选取?但这就是乔布斯,他极度专注,也从不畏惧从零学习一门全新的学问。他像心无芥蒂的一年级学生,试图在漫长的摸索中找到独立思考的方法。这些学习成果要十年之后,当乔布斯重新管理苹果时才显现效果。这是乔布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承担一家公司的命运。当然,学费高昂,NeXT 一败涂地。到 1992 年 12 月,它的所有员工几乎都离开了,乔布斯在公司总部的一词会议上,落寞的说:「所有人都可以走了,除了我。」

重生,和上次被踢出苹果时不同,1992 年有两件事挽救了他。

第一是,这个晚熟的、在自己第一个女儿诞生时畏惧不堪的领养儿终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他不仅终于能够和年轻的生命平静相处,并从中得到了慰藉。第二个则是他在 1986 年 2 月收购的皮克斯动画公司。

某种意义上,你可以将皮克斯称为乔布斯被苹果踢出门外、NeXT 饮恨而终之外的第三次失败。当他从《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那里将这家公司买下时,他又一次将自己对于科技公司的核心理念注入其中:以一流硬件+一流软件,去引领一个细分但前景巨大的市场的崛起。具体到皮克斯,乔布斯曾经认为,电脑动画这个专业应用必将蓬勃发展,除了迪士尼这样的动画公司,医疗机构似乎也会使用它模拟患者体内的三维图像。但这种重金打造的设备,到 1988 年初只卖掉了 120 台。这迫使皮克斯展开转型:从同时提供软件和硬件,到将硬件部门裁掉,只卖软件。乔布斯嘴上说,他希望皮克斯成为另一家 Adobe,心里则想着比尔�盖茨——那时候盖茨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仅仅几年前,他还像一个懦弱的跟随者——乔布斯畅想着,如果皮克斯能让每个人获得将简单的草稿变成精美的三维图案,它将被装入每一台电脑。

他又一次失算了。就像把俞伯牙的古琴交给一个目不识谱的白丁,好的工具并不能独立创造奇迹。接连的挫败证明,乔布斯的理念是有瑕疵的。他曾经验主义的想把苹果早期的成功复制到NeXT和皮克斯上,可惜的是,苹果那种一飞冲天的崛起几乎是不可重复的——它恰好在一个即将腾飞的庞大市场前沿——NeXT是个迟到者,无论乔布斯怎样费尽心机,也难以在夹缝中打开生路;皮克斯则在一个过度细分的专业市场,无法低成本规模化。乔布斯一度以为,精美的工业设计和熨帖的用户体验能改变市场行为,但他错了:这些只能让你在一个崛起的大市场中差异化竞争,却不能成为生存的唯一理由。

事后可以看到,回到苹果后,乔布斯几乎没有重复这些错误。他宁肯坚持在最主流的消费电脑市场搏杀,也不去另辟细分市场,并不停以用户体验、工业设计来夯实自己的独特性;而 iPod 和 iPhone 这两个产品,都是在已经被证明了无比庞大的市场里的重大升级,而非试图以一己之力推开新市场。 如果说 NeXT 让乔布斯从头修炼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皮克斯则拓宽了他。在把公司的硬件、软件部门缩减到不能更小后,他被迫走上了第三条道路:让皮克斯生产电脑动画。

这是乔布斯把一只脚踏入好莱坞的开始。就像所有人心知肚明的,虽然硅谷和好莱坞咫尺之遥,它们却像身处两个星系:几乎不往来,也彼此看不起。即使雄辩如乔布斯,也曾数度被影业大亨杰弗里�卡增伯格羞辱。甚至,在皮克斯的创意人士那里,乔布斯得到的尊敬也有限。据一位曾与乔布斯一同前往皮克斯的 NeXT高层回忆,当乔布斯在 NeXT 对别人说:「给我跳」,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跳多高?」而当他在皮克斯发号施令,多数人只会对此视若不见。

对于一向被硅谷溺爱的乔布斯,这实在是锻造人格的经验。不过,更重要的是,皮克斯就像一道穿透乌云的光芒,向他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可能。当你能够生产出一部像《玩具总动员》般的动画,回报是无比可观的。比起麦金塔这样开创性的电脑,《玩具总动员》似乎要平常的多:它只是每年美国市场上放映的几百部电影之一。但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将《玩具总动员》视为一个独特的用户体验,它提供前所未有的精美的动画体验,以及深入观众心扉的感受。它是一个文化事件、一种文化力量、一个畅销品。

这对于乔布斯来说,或许是一次醍醐灌顶的点拨。在此之前,他执迷于产品的细节,在这之后,他终于清楚,他所销售的并非电脑或消费电子产品,而是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物品。 这是 40 岁的乔布斯。和 20 年前一样,他依然重视科技的未来及产品的品味,但他终于超越了「见山是山」的心智,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理解及使用它们。而那些曾经是他短板的商业技能,也在连续的挫败中被逐一补足。格外重要的是,在经历过三次失败后,皮克斯的上市及日后连绵不绝的成功让这个狂妄却饱受打击的人重新捡回了自信。

这二十年里,他就像一个面对大石的工匠,从心中略有景物,到运斧如飞,挫折连连。与其说他在创作,不如说他在寻找。所幸的是,这场穷二十年人生的豪赌最终以喜剧收场:他证明了,自己的创作是值得付出这许多的。

乔布斯的个人创业经历 篇3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书, 展示了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个人创业经历。这个活在自己想象世界里的奇才,虽经历过各种挫折,但他那无所畏惧的个性使他一直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

回顾个人电脑数十年的发展历史,让人感到有趣的是,其中的许多大腕都与大学“有仇”: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戴尔,或者苹果电脑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都没有读完大学。但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不仅赢得了个人事业的成功,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改善了无数人的生活。

乔布斯是一个私生子,早年被养父和养母收养。少年时代,他有缘结识了不少电子工程师,从而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乔布斯认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伙伴沃兹,后者是一位电脑天才。两个人在求学期间联手研制成功了免费偷打长途电话的装置“蓝匣子”,并由乔布斯负责推销出去。这次合作,不仅让他们尝到了经济上的甜头,更促使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76年,年仅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成立了一家电脑公司。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苹果公司。他们的事业,是从设计制造第一块电路板开始的,并因此积累了第一桶金。1980年,苹果公司在华尔街上市。一夜之间,乔布斯成为一名年轻的亿万富翁。之后,随着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他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但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85年,因决策上的失误频出,乔布斯从苹果出走并成立了NEXT公司,取得了不俗的业绩。1996年,在苹果公司负债累累的时候,乔布斯毅然回到苹果,拯救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 并通过改革促使苹果扭亏为盈。

在《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这本传记中,乔布斯对其前半生的传奇经历进行了一次重温。无疑,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在他的身上,不仅有美国人特有的硬汉气质,而且,性格也十分复杂。在工作中,有时他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他却喜欢独来独往。有人把他的这种多面人格归结于早年的成长经历,或许这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电脑产业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领域,在业界,兼容和共享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但早年的苹果公司,经营理念竟然是独来独往。虽然苹果凭借独特的外观设计和无与伦比的创造性思维不断赢得认可,但最终仍然败走麦城。究其原因,不外乎在当今世界, 电脑产业的主导权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软件生产商所左右。而苹果,历史上其长处是硬件的生产与经营。尤其可怕的是,苹果公司长期拒绝与其他软件公司合作。这使其自绝于整个互联网产业之外,走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

乔布斯是一条硬汉,曾经身患胰腺癌,在死神的手掌里得以逃脱。他更是一个冷酷的人,早年与女友同居,育有一女。但他拒绝与其结婚,不肯承认孩子是自己的,直到法院判决才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上市以后,这位亿万富翁也不是一个慷慨的人, 早年跟随他一起打拼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当然,这并不影响乔布斯作为一名传奇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