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居家隔离方案(最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为做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以下简称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社区(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等要求,结合抚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制定本指引。
一、居家隔离实施基本条件
1、居家隔离对象确定。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参照新冠疫情防控专家委员会评估意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居家隔离对象。
2、居家隔离场所评估。居家隔离人员居住场所须由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居家内外环境专业评估。不满足居家隔离场所条件的,一律进行集中隔离。
二、居家隔离人员管控要求
3、做到足不出户。居家隔离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必须做到足不出户,严禁以任何形式和理由私自外出,拒绝一切探访。私自外出者,一律转为集中隔离,隔离期限重新计算,费用自理。
4、隔离居住要求。居家隔离人员宜单独居住。如有同住人员,须与居家隔离人员共同执行管控措施。同住人员尽量减少与居家隔离人员及其使用物品的接触。
5、配合核酸检测。为避免对邻居的影响,由社区组织联系核酸检测机构为居家隔离人员安排入户核酸采样,居家隔离人员必须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须详细记录每次核酸检测信息,务必做到人头清、核酸检测清,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在完成居家隔离要求后,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6、自我健康监测。居家隔离人员须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给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登记。身体如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须立即报告。
7、采取预防措施。经常开窗通风,每日至少进行1次房间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卫生间马桶或便池要及时冲洗消毒。生活垃圾应使用专用垃圾袋扎口密封,对其外表面进行消毒,严禁私自开门将垃圾堆放门外。
8、保持通讯畅通。居家隔离期间,隔离人员须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与管理人员保持联系。独居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需确定同住人员或紧急联系人。
9、加强生活管理。避免使用中央空调,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充足的营养,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不随地吐痰,用后纸巾及口罩丢入专门的带盖垃圾桶内。用过的物品及时清洁消毒。
10、对违反居家隔离管控要求,拒不执行居家隔离管控措施,不配合管控工作,瞒报信息的人员,由公安机关采取措施,并追究法律责任。
三、居家隔离管理工作要求
11、配备专班人员。参照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配备和管理要求,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配备由社区干部、网格员、信息联络员、公安干警、卫生服务人员、物业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专班。
12、履行告知义务。工作人员通过书面或电子告知书等方式,向居家隔离人员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并告知其居家隔离期间的管理保障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
13、强化技防措施。在居家隔离住所户门贴封条、加装门磁报警等装置,有条件的可再加装摄像头。
14、开展健康监测。通过微信、视频等多种非接触方式关注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状况,并及时记录。如发现隔离人员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
15、提供保障服务。及时回应居家隔离人员的诉求,为其提供代办、代购、代送等基本生活服务。关注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协调提供必要医疗卫生服务。如居家隔离人员需要外出就医,要及时报告,经批准后,联系转运事宜。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
16、规范处理垃圾。居家隔离人员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扎紧塑料袋并对其外表面进行消毒后,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日由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收取,收取时垃圾严禁落地,做好相应消毒工作(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
17、加强个人防护。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应规范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居家隔离人员在开门或离家时规范佩戴口罩。
18、室外环境消杀。对居家隔离人员居所外环境,如走廊、电梯、楼梯等部位进行规范消毒,建立消毒工作记录台账,做好消毒记录。
19、农村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经评估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可参照该工作指引实施居家隔离。
为全面做好居家隔离重点场所涉疫垃圾消毒清运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涉疫垃圾清运及时有序、“日产日清”、不留死角。按照莆田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消毒工作的通知》及仙游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居家隔离场所涉疫垃圾处置的通知》(仙新疫指消毒〔20xx〕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处置范围
1、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场所的生活垃圾属于涉疫提级管理的生活垃圾,纳入统一管理,规范收集、转运、处置。
2、各村(居)要全面摸清本辖区内所有居家隔离人员情况,做到居家隔离人员底数清楚、居住位置定位准确和收集暂存点位明确,健全完善镇街、村居消杀、收集人员分级分区(单元)工作责任制。
二、规范收集流程
1、垃圾收集员必须穿好防护服,佩戴好N95口罩、面罩、手套、鞋套等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首先对涉疫垃圾进行一次消毒,再将涉疫垃圾装进双层医疗垃圾袋用扎带绑紧打包,每袋垃圾量不超过包装袋容量的3/4,打包好后,再重新消毒一次(消毒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全部完成后放至村指定地点。
2、每日收集完毕后登记“居家隔离垃圾收集登记表”,并由相关人员签字并盖章后将表格交于镇垃圾清运人员,或者将表格扫描(拍照)后报送至共建办陈文瑜13110565452处;同时,要在居家隔离垃圾收运工作群报送当日收集照片。
3、核酸检测的医疗废弃物必须由采集人员处理并打包好后交由送核酸检测样本人员一并送至卫生院,不得与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混放。
4、由于涉疫垃圾进入兴鸿电力环保有限公司(书峰焚烧发电厂)有时间段限制,所以根据安排,北片区村(居)(山岑、垅溪、钟峰、龙坂、文殊、乌石、蒲山、蒲峰、坑北、尾坂、汾阳、虎垄)要在每日9:00前收集完毕,南片区村(居)(大济社区、西南、三会、后林、东井、阮里、洋坑、溪车、溪口、古濑、北山)每日14:00前收集完毕,以便镇清运人员按时收运。
5、镇清运人员应在每日上午将北片区村清运完毕,每日下午将南片区村清运完毕,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确保“日产日清”。
三、规范暂存点位
1、各村(居)应在辖区内指定位置设置有明显标识牌和警戒线的涉疫垃圾暂存点。涉疫垃圾暂存点可使用集装箱、自制密闭箱或医废垃圾周转箱等存放,并做到垃圾不落地,防鼠、蟑螂等。雨天时,应避免涉疫垃圾不浸泡外溢。
2、涉疫垃圾收集人员应每天定时定点把消毒后的涉疫垃圾统一放置在涉疫垃圾暂存点,统一称重并建立台账。
3、设置涉疫垃圾暂存点时,应按规范对暂存处地面和墙壁等进行消毒。
4、垃圾暂存点每6小时至少消毒1次,存放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四、规范垃圾转运
1、清运人员在对涉疫垃圾运输前,需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包装袋无破损、确保包装袋置于转运箱内、确保包装袋密封符合要求。
2、清运人员在对涉疫垃圾运输时,必须做到全车封闭,将涉疫垃圾转运至兴鸿电力环保有限公司(书峰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运输路线应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地区以及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兴鸿电力环保有限公司(书峰焚烧发电厂)接收涉疫垃圾进场时间为12:00-14:00、16:00-19:00,1#卸料门卸料。
4、清运人员(含驾驶员、跟车人员)在每日开始清运工作前必须穿好防护服,佩戴好N95口罩、面罩、手套、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清运工作,在涉疫垃圾转运结束后,应对涉疫垃圾运输车辆及自身(含驾驶员、跟车人员)进行全面消毒。
5、涉疫垃圾清运人员(含驾驶员、跟车人员)每日核酸检测一次,并向镇共建办报备。
五、规范监督管理
镇负责人要及时分析研判,研究处置措施,对因涉疫生活垃圾处置工作出现的消杀、收集、运输、处置等异常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监督和指导各村(居)对辖区内的居家隔离场所涉疫垃圾消毒、打包、暂存工作。
2、监督和指导涉疫垃圾运输、处置工作,派出环卫工人和运输车辆,监督清运人员做好日产日清。
为贯彻落实《大埔县隔离管理指挥组居家隔离管理工作专班工作方案(第一版)》精神,实现提级管理,确保镇居家隔离管理工作专班工作统分结合、职责明确、指挥顺畅、高效运转,现结合工作实际和需要,制订本方案。
一、专班组成和工作职责
(一)工作专班:
组长:邓小武(党委委员、副镇长)
副组长:xx
成员:xx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设在综治办,负责工作专班日常工作推进,办公室主任由林清贤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廖茂略同志担任,负责专班日常工作统筹、协调、沟通等事宜。
(二)工作职责:
1、制定和完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卫生院牵头负责);
2、统筹协调“三人小组”总体工作,督促各村(社区)规范开展居家隔离工作的管理(镇“三人小组”牵头负责);
3、对各村(社区)开展备案的居家隔离人员条件进行复核和抽查,发现将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纳入居家隔离的情况,及时督促进行整改(卫生院牵头负责,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4、组建督导组对各村(社区)居家隔离管理工作开展现场督导、发现存在问题短板并督促落实整改(综治办牵头负责、卫生院、派出所等相关成员单位参与);
5、相关成员单位按照隔离医学观察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居家隔离管理工作;
6、承担镇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加强村(社区)隔离管理的组织实施
各村(社区)成立由村(社区)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隔离管理领导小组,依托基层“三人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
1、排查落实涉疫重点人员,第一时间做好管控工作,对隔离人员的情况进行现场评估,作出集中或居家隔离初步分类,报镇隔离管理指挥组,并使用“一码通”扫码确认。
2、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健康检测管理、管控工作,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保障,坚决防止出现居家隔离人员隔离期间擅自外出现象。
3、加强对居家隔离人员及其家属的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心理疏导,加强对管控工作人员、管控对象的人文关怀。
4、及时汇总排查、管控工作情况并做好上报。
5、承担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
各村(社区)和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到做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不折不扣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把隔离管理工作往深处推、往实里抓。同时,查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完善机制,堵塞漏洞。
(二)明确任务,压实责任。
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督促和指导,进一步明确村(社区)、村(社区)“三人小组”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和职责。镇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要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审核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好居家隔离人员适用范围(即“五类特殊人员”: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4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孕产妇、严重基础性疾病、直系亲属近期病危、去世)和居家隔离点条件审核关(有独立房间和卫生间,并能进行村(社区)精准管控),统一进行审核批准,并及时上报县居家隔离管理工作专班备案。
(三)加强管理,落实保障。
镇“三人小组”要第一时间把涉疫人员信息准确传达到村(社区),及时收集隔离条件评估情况,要实现集中隔离场所转运至居家隔离场所的无缝对接,确保“送出去”“接得住”。要加强对隔离人员的政策宣传,完善管理档案和清单,实行台帐管理,严格值班值守,做好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规范进行报告和处理。要落实对村(社区)开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人员、物资、经费和技术的保障,关心爱护基层防疫工作人员。
近期,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薄弱、防控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增多,聚集性活动频繁,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防控要求,结合近期农村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早预防
(一)减少人员流动。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鼓励学校与企业错峰放假和开学开工,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
(二)减少人员聚集。各镇春节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三)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各镇要夯实村级责任,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动员群众提前报备返乡信息,落实提前3天报备回程信息,到家前6小时报告到家时间的报备程序。同时,要建立1名镇干部、1名村网格员、1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1名驻村民警、1名及以上志愿服务者组成的“五包一”服务团队,做好所有返乡人员,特别是入境隔离期满、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及从事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相关工作返乡人员的摸排和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返乡人员信息登记,并逐级上报县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县、镇、村均要成立数据专班,对所有返乡人员的信息进行核查、管控,并将相关信息上报省重点(外来)人员管理系统。
(四)加强返乡人员管理。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对需要集中隔离的返乡人员,由县指挥部疫情流调组落实“点对点”转运、上门核酸采样和集中隔离等措施,在县级集中隔离点隔离;对需要居家隔离的返乡人员,各镇要在本镇设置临时隔离点,由镇医疗卫生机构派员当即核酸采样,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及时进行检测,结果阴性的,方可交由村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对需要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的返乡人员,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所有返乡人员在管理期间每7天和第14天分别做1次核酸检测。各镇、村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五)强化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积极配合管理措施,增强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六)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县农业农村、民政、教育、市场监管、商务、文化和旅游、司法、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分别做好村办企业、养老机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药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农村集市(庙会)、网吧(KTV)、影剧院、旅游景点、羁押场所、农村车站、村诊所等重点场所出入人员扫健康码、测温、戴口罩和通风消毒等日常防控措施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城乡社区(村)防控组要发挥村组网格管理作用,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区域内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院落、楼栋等“三无”小区的管控,确保上述小区(村)来太返太人员不失管、不失控。
二、早发现
(一)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县医院和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包括县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二)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实行“镇采样、县检测”,镇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不具备条件的镇卫生院由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机构收集样本和送检,县医院、疾控中心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范围。
(三)加强环境与药品监测。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棋牌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建立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台账,排查可疑者。
三、早报告
(一)可疑患者报告。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2小时内报告镇卫生院,镇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镇卫生院。按照“镇采样、县检测”的原则,由镇卫生院安排专人,上门流调并为发热人员采集样本,送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
(二)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三)感染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电话报告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四、早隔离
(一)快速响应。镇政府、村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2小时内转运感染者。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二)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每户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发挥医联体、医共体作用,在疾控机构现有流调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充足的流调队伍,确保县级流调人员不少于30人。按照每支2—3名专业人员的标准组建流调小分队,并根据需要增加公安、通信管理、大数据处理、村组等工作人员参与。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流调水平。
疫情发生后,县级疾控机构要在市级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县卫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门共同配合,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争取最短时间摸清可能的感染来源,判定、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
(四)规范集中隔离点设置和管理。县、镇要因地制宜储备充足的隔离场所,隔离场所要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县级隔离点设置在酒店或宾馆,并明确功能区域划分和工作人员出入流程。各镇临时隔离点要设立在有独立卫生间的场所,居家隔离要落实单人单间要求,注意保护家人安全。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得相互串门,防止出现交叉感染。隔离点要抽调足够数量的医护、公安、后勤保障、环保、城建等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并加强对专班人员培训及管理,落实隔离人员健康监测、隔离场所消毒、安全及后勤保障、心理咨询、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降低隔离点发生不可预测事件可能。
(五)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县上设立集中隔离场所,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转运。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六)实施全员核酸筛查。要对发生疫情的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七)建立信息平台。县医院、疾控中心、公安机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等组成信息共享平台,与省、市级平台互联互通,明确部门和机构职责和工作流程,实时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和管理状况等信息,统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八)开展环境消杀。各镇、村要对城乡结合部、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确定专人负责消杀工作。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五、早救治
(一)尽早发现可疑患者。制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二)可疑患者转诊。县医院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镇卫生院要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不具备条件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县卫健局2小时内安排联系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县医院就诊。如没有负压救护车使用普通救护车时,要注意做好司机和医务人员防护。镇、村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三)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及时发现并转诊可疑病例。对于疑似病例要尽快安排救护车转运至县级及以上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部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经专家会诊属于疑难重症的转省级定点医院救治。疫情防控期间,县域内救护车归口至120统一调度。
(四)严格院感防控。县医院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医院及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全员培训,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要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交叉感染。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院感防控专家,组建若干巡查组,分区包片定期到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开展巡查和指导,要覆盖到县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和诊所等。县疾控机构要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发生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和环境消杀工作。
六、强保障
(一)组织领导。县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要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建立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四级网格化分级包抓责任体系,落实镇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镇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县镇一体落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区域防治任务,各镇落实镇卫生院的包村任务。健全镇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节疫情防控工作。镇、村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能力保障。加强县镇村三级专业人员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等技术培训。要按照一个感染者备用100间隔离房间,应对大规模人员隔离的需要。集中隔离场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配备好工作人员和车辆、消毒剂、隔离服等防疫物资。
(三)物资保障。细化应急预案,逐级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培训演练,做好增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准备。要负责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落实疫情发生后区域管控的生产生活保障的准备工作。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督促各部门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秩序,确保农产品产销顺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畅通,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农资运输车辆。镇、村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前准备防护物资,要切实做好农产品供应,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把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纳入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
(四)督导检查。各镇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提前部署,责任到人,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各镇政府考核内容。县委农办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农村地区抓好疫情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工作。要组织开展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督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指导各部门排查风险漏洞,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严肃问责。
各镇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冬春季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报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根据xx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从严从实加强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万市疫应急指办法〔20xx〕13号)文件要示,为切实做好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地区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坚决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力量组织
(一)在现有应对疫情工作领导机制下,镇上组建由乡镇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党员防疫工作队,着力构建“指挥部统一指挥、班子成员包片、村社具体落实”的联防联控机制。
(二)实行辖区包片责任制,班子成员包村(班子成员不在的由驻村负责人负责)、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包社、社干部负包户,各村(社区)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至少10人以上的工作服务队。
(三)各工作服务队下辖3个小组(1是人员排查监测组,2是卡口值守劝导组,3是消杀服务保障组)开展人员排查、检测值守、宣传劝导、防疫消杀、服务保障工作,每个小组由党员带队,在保障工作力量的同时,适当控制人数。
(四)工作服务队成员要按照统筹安排、职责分工、纪律规范开展工作,佩戴口罩和统一标识,做好自身防护。
二、人员调查摸排
(一)对各村(社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各村、社负责对所辖区域从xxx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以下简称可疑人员),对照户口簿或身份证逐户逐人调查摸排并登记造册,每天上午10.30前上报党政办,由所在村、社落实专人负责进行全程监管。
(二)对非重点疫区返回的其他村(居)民,要居家隔离14天,并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干咳、胸闷等症状的,要落实专人引导其到指定的医疗发热门诊就诊。
(三)群众到药店购买退烧、咳类药品实行实名登记,并由药店向当地村、社实时报告,由村、社安排医疗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检测和诊断并及时上报白沙镇人民政府。
(四)如本村(社)有与确诊、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都,则要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和医疗主管部门做好转移隔离工作。
三、检测点设置
(一)乡级检测点。
乡级检测点设在乡镇进出主要通道上,我镇于荆桥高速路口设置检测点。
原则上每个乡镇不超过2个,乡际交界处设置1个共用检测点。
检测点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劝导,尽量不外出,确因特殊事宜进出乡镇的,必须进行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等,并按《进乡入村管理流程》分类处置。
(二)村级检测点。
每个自然村原则上只设1个进村路口,安排专人对进出人员进行劝导,确因特殊事宜进出村的,按《进乡村入村管理流程》分类处置。
其余路口设置安全隔离栏,隔离设施前设置“禁止通行”“掉头”等标识,标明进村路线,并加强巡查维护。
对乡镇主干道途经并已设乡级检测点的,村上不再设置检测点。
(三)检测点信息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户口所在地、常住地、联系电话、车牌号码以及近期是否接触xxx、xxx、xxx等重点疫区人员,从xxx等重点疫区返回或有接触史人员等情况。
登记结束后,实行实名签字制度。
四、居家隔离观察
(一)对“特殊类(A类)”“一类”“密切接触类”“新回白沙类”和xxx市返(来)白的重点人员要做好居家隔离管控,及时发放告知书、张贴居家隔离观察告示,并进行“一对一”实时动态监控,不准外出,不准外来探视,由村(社区)医生负责每天早晚测量体温各1次,并建立登记台账,询问其有无其它呼吸道症状,每天上报党政办。
(二)其他返(来)白人员,由其自行测量体温,自觉按照居家隔离观察要求,做好居家隔离和个人防护,村医负责抽查测量,并建立台账。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有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的,政府派专人和村医负责将其送到指定的医疗发热门诊进行诊疗。
(三)各村(社区)应做好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健康宣教、法律宣教、心理疏导以及邻里关系调解,特别是对转移隔离人员的家庭要落实专人关心帮助。
(四)居家隔离观察期限为14天。
期满后,由村(社区)上报,我镇提供居家隔离观察的期满证明,经体检无异常后,报白沙镇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同意,方可解除居家隔离观察。
(五)在保护公民隐私的前提下,将本村(社区)可疑人员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务工地点、返乡时间、监测责任人姓名及号码等基本信息,按组别在村内和居住相对集中的醒目位置公布,每日动态更新,发动群众互相监督、主动报告(白沙镇:0818-xxxxxxx)
五、强化宣传劝导
(一)各村(社区)要利用村村响、宣传车、移动“小喇叭”、微信(QQ)群等媒介,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公告、应急管控措施以及相关防疫知识,时间段为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
(二)在村人员原则上在家留守,出门必须佩戴口罩。
人与人交流保持1.5米以上距离。
(三)宣传劝导小分队对聚集聊天、走亲访友、集会娱乐等行为要及时劝导制止,如有不配合的,立即报告当地派出所,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
辖区内所有工程建设一律停工,“红事”一律停办、“白事”必须从简,并报村(社区)备案,村(社区)干部全程参与管理。
对确需从事务农活动的村民,务必佩戴口罩,且禁止聚集性务农,不请帮工。同时,按照“三不走三缓走”原则和“有计划、有安排、不盲目”等要求,加强农民工从离家到务工地的全过程管理服务。
六、环境卫生整治
(一)由村(社)组织群众自行对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由村(社)统一组织对粪口、圈舍、垃圾池等重点部分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消杀。
(二)每个村民小组至少设立一处废弃口罩固定投放点,督促村民集中丢放口罩,统一集中消毒并定点焚烧深埋。
七、强化市场监管和物资保障
(一)要引导广大生产生活物资经营业主以诚信为本,依法依规开展经营,规范管理和服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坚决从严打击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发布虚假误导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要强化物资保障,对因疫情实施封闭的村社,安排专人配送生活物资,务必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对未实施封闭的村社,安排专人负责收集辖区内群众需要购买的生活日用口数量,定时向购物超市衔接代购配送事宜,并明确多个地点作为群众领取物品点,务必做到人员分时段分散领取,货款在领物资时由群众直接支付给超市配送负责人。
(三)各村(社区)要多渠道筹集口罩、消毒液等医疗防疫物资。
八、强化纪律保障
(一)坚持乡、村一级抓一级,属地管理、层层压制;严肃工作纪律,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不落实行为要快查快处。
(二)严肃查处对中央、省委、xxx市委和xx市委决策部署要求贯彻落实不力的行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严肃查处属地责任落实不力、不服从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的行为;严肃查处不敢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的行为;严肃查处不服从统一管理的行为,对不配合商情防控的群众,要依法依规坚决处理坚决处理,真正让工作层面、社会层面都紧张起来,打一场人同防疫战争;严肃查处缓报、瞒报、漏报、谎报疫情防控信息的行为,以及散布不实信息、造谣传谣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春节将至,农村地区返乡人员不断增多,流动人员增大,聚集性活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持续加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我镇农村地区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河池市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河新冠防指〔20xx〕9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严格落实防控责任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认清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充分认识做好冬春季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坚决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出现疫情反弹,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春节。
二、严格返乡人员管理
(一)返乡人员定义。
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都安的所有人员。具体包括: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二)返乡人员管理措施。
1、对入境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观察7天+自我健康监测7天+核酸检测4次(集中隔离期间进行2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第7天进行第3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结束前进行第4次核酸检测)”健康管理服务措施;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及外来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核酸检测3次(纳入管理后立即开展第1次,第7天、第14天分别开展1次)”健康管理服务措施;广西区内外低风险地区涉及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返乡一律执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第7天、14天分别开展1次)健康管理服务措施。
2、所有返乡人员最迟要提前24小时向所在村(居)委会和单位报备,回到住地后12小时内向村(居)委会登记备案,纳入社区管理。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以到达目的地时间往前计算)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由各村(居)委会和单位提前将有关要求通知本村所有返乡人员。返乡人员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要求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开展1次核酸检测。返乡时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由所在村(居)委会纳入管理后立即组织返乡人员到所在县(区)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机构或指定场所进行核酸采样,采样机构及时将样品按规范运至辖区内具备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同时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和再加2次核酸检测措施。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
3、返乡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在出发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获得,凭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返回。返回后由村(居)委会查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
4、返乡人员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的规定从20xx年1月28日开始实施,至20xx年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三、严格落实早预防措施
(一)减少人员流动。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原地过节,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以及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在当地休假或工作。若出现疫情调整为中高风险区的县(区),须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二)减少人员聚集。春节期间,各村(社区)要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联欢、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频次、控制集市规模,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提倡家庭个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内。农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如确需举办“婚丧嫁娶”活动,要严格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婚丧嫁娶”组织人、承办人责任,原则上参加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河池人员未执行完疫情防控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的,以及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均不能参加),并要求提前向村(居)委会报备;如确需举办“婚丧嫁娶”以外的活动,规模也要控制在50人以内,并提前向当地镇政府报批,具体由当地镇政府明确审批流程。各地村(居)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
(三)加强人员管理。各村(社区)要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农村划分为若干网格,村(居)委会人员、乡村医生和民警等各方力量,以网格为单位,分片包干,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在村屯巡回检查,发现发热、咳嗽等健康异常情况及时核实和报告,切实做好返乡人员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四)加强重点场所管理。镇政府、村(居)委会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风景区、民宿、餐馆、文化室、养老院、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学校疫情防控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原则,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冬春季学校疫情防控“两案九制”,细化春节寒假期间防控措施,严格师生健康状况监测,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提高早期监测预警的时效性、敏感性。村屯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娱乐室等公共场所一律关闭。村(居)委会要加强对广场、农贸市场、候车点等公共场所的管理,避免人员过于聚集。做好农村集市及养殖、屠宰等重点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做到“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做好垃圾源头管理。安装防鼠、防蚊和防蝇设施,消除鼠、蝇、蚊、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场所。村(居)委会要督促本村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经营主体落实防控责任,实行人员测温、扫码进入措施,加强场所清洁卫生,切实抓好各类服务设施设备消毒杀菌等疫情防控工作。
(五)加强农贸市场冷链食品的监管。各村(社区)要加强农村农贸市场冷链食品的监管,要求商家严格把好进货关,严禁销售无进口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业经消毒证明、合法追溯信息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和相关手续不完备的进口冷链食品。要严格执行《河池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对外埠进入河池进口冷链食品实行集中查验监管的通告》要求,凡在我镇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持有河池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凡未取得该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不得在河池储存、销售、加工。要建立完善台账登记,对销售的每一批次进口冷链食品都要完整记录进口商、供应商、品种规格、数量和购买者等信息,做到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跟踪、全程可追溯。要提高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相关场所和设施设备等的清洁消毒工作;提高农村群众自我防控意识,教育群众不采购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
(六)强化宣传教育。各村(社区)要组织动员各基层单位通过有线广播、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栏、LED显示屏、微信群、短信、宣传画、宣传横幅和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对中央、自治区关于农村地区返乡人员防控要求以及疫情防控“十严格”系列措施等开展宣传,确保各村(社区)屯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全覆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引导群众养成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聚餐使用公筷、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增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立即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四、严格落实早发现措施
(一)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镇中心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镇中心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二)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实行“镇采样、县检测”,由村(居)委会组织返乡人员到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不具备条件的由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安排县级医疗机构采集样本和送检,县级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费用由返乡人员个人承担。
五、严格落实早报告措施
(一)可疑患者报告。镇中心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制度,加强对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镇中心卫生院要做好发热病人的采样工作,及时送当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村(社区)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严禁接诊发热病人,严禁患者不经医嘱自服退烧药和咳嗽药,发现发热病例及时报告并转运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诊治,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热病人要100%核酸检测。
(二)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时报送市疾控中心。
(三)感染者网络直报。各地医疗机构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通过电话向疾控机构进行报告。
六、严格落实早隔离措施
(一)快速响应。镇政府、村(居)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当地县级疫情防控指挥部,2小时内转运感染者。县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迅速组织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镇政府、村(居)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二)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每户家庭要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村民居家医学观察;要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各村(社区)要充实“卫生健康+公安”联合流调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镇政府、村(居)委会和村医、村干要积极配合,发生疫情时,及时组织联合流调队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协作配合,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同时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县级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查工作。
(四)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各村(社区)要统一设立集中隔离场所,严格落实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管理措施,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特殊情况除外。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闭环转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落实单人单间隔离、2次核酸检测(第7天、第14天各1次)、体温监测等措施,隔离期满后转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自我健康监测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时,落实专班人员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及症状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应继续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建立帮扶制度,由镇政府、村(居)委会牵头组建爱心服务队,主动问询、及时协调解决隔离人员实际困难。
(五)实施全员核酸筛查。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各村(社区)要研究制定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有序开展全局或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一旦发生疫情,要根据人群可能感染的风险高低,按照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全体村民等顺序组织群众依次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及时发现并管控感染者。如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及时报告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由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协调市级核酸采样检测队伍支援,或者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支援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在2天内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切实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六)开展环境消杀。镇政府、村(居)委会要对附近农贸市场、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杀工作和秩序管理。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
六、严格落实早救治措施
(一)尽早发现可疑患者。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规范发热患者接诊处置流程,重点关注近期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以及反复就诊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二)及时转运可疑患者。镇中心卫生院设置发热诊室,不具备条件的镇中心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和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按照“一人一间”原则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待转运。镇中心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和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2小时内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如没有负压救护车使用普通救护车时,要注意做好司机和医务人员防护。镇政府、村(居)委会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三)严格规范治疗。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集中到县级及以上定点救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坚持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实施同质化、规范化救治。重症病例尽可能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救治,健全病例救治转运机制,原则上能转则转。
(四)严格院感防控。各级医院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医院及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全员培训,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要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镇中心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交叉感染。各村(社区)要建立巡查制度,组织辖区内感控专家组建若干巡查组,通过每月至少组织1次辖区内医疗机构感染工作的经常性交叉检查和不定期的随机巡查,排查院感风险,建立问题台账,并逐项落实进行整改,巡查和指导要覆盖到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社区)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当地疾控机构要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发生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和环境消杀等工作。
七、加强防控保障
(一)组织领导。各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要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有情况立即上报。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镇、村(社区)、屯三级预防网作用,建立“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屯、屯级网格员包户”的三级分包机制,落实镇干部、村(社区)干部、公安干警、镇村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镇一体落实镇中心卫生院的包村(社区)任务。健全镇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能力保障。加强医疗机构核酸采样能力建设,确保镇至少有1家医疗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为应对大规模人员隔离的需要,镇中心卫生院至少落实17个隔离房间,并配备好工作人员和车辆、消毒剂、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
(三)对口帮扶。加强对镇中心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技术与院感防控知识进行全员培训,确保不漏一人。主动与上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对接,争取支持,提升医疗综合保障能力。
(四)物资保障。镇人民政府负责提前落实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经费支持和防控物资保障,落实疫情发生后区域管控的生产生活保障的准备工作。各村(社区)要切实做好农产品供应,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把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纳入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秩序,确保农产品产销顺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畅通,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农资运输车辆。
(五)督导检查。各村(社区)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提前部署,责任到人,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各单位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查访组要组织开展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特别是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督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指导各地排查风险漏洞,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