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期中考试总结(最新4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学生期中考试总结(最新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全部学生50%掌握了本学期第一至四单元的所学内容,特别是几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注意吴维友、吴维达、吴婷婷、吴光娟等差生。

二、复习要求

1、通过对本册第一至四单元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得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首先使学生的计算能过关,正确率达90%以上,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能分步解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圆满完成本期中的教学任务。

2、对本册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要进一步对照和理解:理解编排意图,理解教材的尺度,理解目的与要求等。

3、对自己所教的班级要进一步分析学生的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恰如其分地分一分,特别是当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情况和人数,在复习期间能关注这些群体,如何安排他们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合等。

三、复习重点

(一)、教学重点:

1、小数乘、除法。

(二)教学难点:

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以及小数除法的除数变整数的转化 。

2、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3、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4、在学生以往学习整数除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迁移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四、复习内容

1、本册教材第一至第四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和可能性。工作计划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五、期中复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

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熟练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六、复习策略:

1、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6、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

七、期中测评。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半个学期就快过完了。这几天,小考试连连不断。为的是什么呢?下一星期,就要来实行一次大型考试:期中考!

这几天,每一堂课,老师们都用心的总结重点,要求背会。可见老师们的一片片苦心啊!所以,我们做学生的,也要用心记,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对于下个星期的期中考,我可是自信心满满的!因为我知道了好多考试的'小秘诀,嘿嘿!今天,我就来曝光我的小秘诀啦,大家注意学习哦!

语文考试小秘诀:

1、考试,只是对你的学习的检查,不要太紧张!

2、考试,大部分都是考书上的,要多读背书上的内容。

3、在做短文题时,要先将题目看清楚,然后再细细的阅读短文,想想待会儿该怎么做。

4、多做些习题、卷纸,不能看答案。

5、平时,多积累些好词、好句,到作文题时,就不慌啦!

6、多读多看多记,不放过每一本书。

数学小秘诀:

1、拿到考卷时,先讲考题看一遍,不要求仔仔细细,了解到题型就可以了。

2、填空题,先把题目读两遍,看清楚题目的要求,要不就算你做对了,还是错的。

3、判断题,要从各种角度来判断题目的是与否。

4、选择题,不能马马虎虎的选一个答案填上,要将题目读懂。

5、计算题,可谓是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多点一个小数点,这道题就错完了。

6、画图题,一定记着要用铅笔!而且画的要有模有样,别画跑题了。

7、列式计算题,先算的是加法还是减法,一定要搞懂,不能迷迷糊糊的就写上答案了。

8、应用题,是分数最大的题,不要忘了答,看清是算多少哩,别弄错。

9、多做卷式,理解题目意思。

英语小秘诀:

1、拿到卷纸时,先看听力题,把单词都看一遍,省的听错了读音。

2、听力题,不要停留在上一题,录音机读到哪儿就听哪儿。

3、听力题,不要空着题,就算是蒙的也行,还有一丝胜率,空着不做,那就错定了。

4、连词成句不要多写单词或少写,注意标点是否忘记,是否带错。

5、短文题,要去短文里找答案!

有了这些小秘诀,大家的考试多了一分胜券。多多努力吧!期中考试,我不怕你!

期中考试总结 篇3

20xx年4月28日、29日,学校举行了期中考试,29日成绩揭晓,我的总分为510分,得分率91%,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谆(zhūn)谆教诲,也不开自己的努力。成绩只代表过去,我只能将此次考试作为新的起点,求学的生涯还很漫长,这只仅仅才是开始,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段时间一直都沉浸在成绩获得的喜悦之中,直到前天我才意识到危机。听老爸和他老同学聊天,得知邬阳中学七年级学生517分的成绩只在他们学校排在第5名,最高分竟达532分,我十分惊讶,觉得自己犹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经老师的分析教育,我决心摒(bìng)弃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思想。

本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学习上还不够十分勤奋,成绩的取得源于老师和家长的压迫,学习过程中,只是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解,课堂上未完成的作业在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一直有拖沓(tà)的习惯,书背得不流利也不仔细,导致英语选择题、写作题痛失分数,十分可惜,思品课文没有细读,选择题也就拿捏(niē)不准,没有考得高分。我的这一些做法只让我掌握到大的知识的框架,知识没有细化到每个枝叶,要想考得更好分数还得十分努力才行。考得高分的其他学科,譬如像数学学科也有填空题一个未填,在做证明题的过程中,因书写步骤不严谨而失了分数。语文老师在分发试卷后,看了我的作文后说:本应该是高分作文的,结果因为字迹不工整,书写有待提高就只得了优分,很是痛心。没有得满分就应该还要继续努力,因为:学无止境。其他的学科的失分情况我不一一叙述,因为自己的不刻苦、不勤奋而使我羞愧难当。

今后,我将遵循:“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一次考试,把每考试当作一次练习”的原则,更加刻苦学习,在无涯的学海中以苦作舟,在苦中求乐,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完成好我的人生规划。

期中考试总结 篇4

不足之处:

一、教师方面:

1、教学成绩在全县排名滞后,成绩低迷;教师授课技能和授课方法有待提升。

2、对学生的基础了解不到位,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背诵不够精细化。

3、过管制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及时对本单元知识过关,几个单元都学过去了,他仍然还在背诵一个单元的知识,采取什么办法提高他们的过关效率。

4、班级常规管理需精细化,课间,自习纪律有待进一步提升。

5、后进生转化落实不到位,家校联系次数少。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基础甚差。小学毕业会考质量检测两班共85人,英语成绩48人不及格,其中40分以下30人。

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意识淡薄。

3、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4、学习方法急需改进。大部分学生课堂上不记笔记,或者不会记笔记。只学习不思考,只思考不学习的学生大量存在。

5、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急需培养。

改进措施:

1、教师精心备课、备学生、在重难点突破方面想办法找方法,精讲多练。

2、各科任教师需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取经求教。

3、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多关注后进生,做好后进生转化。

4、充分利用午晚后、自习时间严格有效落实过关制,采取分层过关。5.对学困生做好辅导工作,采取好帮差,整体提高。

5、开好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6、作业布置科学合理,要采取分层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7、做好试卷分析,试卷分析要精确化,对每个学生每道题的得分进行精确分析,针对性的学习,逐步提高。

8、多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共建,共同提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