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6篇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传统;优秀;发展;教学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育,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产生了,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曾经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都映射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我们的长辈也一再告诉我们,不成才但要成人的重要性。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决心。但,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性格与人格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使得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难度也加大了。如何管理好这些学生,并带领他们学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一、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智商;可以没有很完美的艺术修养;也可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必须要拥有优秀的品德与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他们才不会偏离生活轨道;不会让他们迷失方向。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现在的社会犯罪,如今也呈现高知化与低龄化趋势。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依旧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教育的缺失,就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缺失。这些人往往从小就忽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特别是离异家庭教育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都有偏激、自私、心里无他人的表现,而让他们误入歧途。所以,在科技、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完善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并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二、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1.活跃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是最好教授的一门课,因为它所教授的是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他们都知道而不愿意再听老师说一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目的是促进独立思考,这种互动通常是一对一,指向个人的口头信息每次只有一个,且被安置在他们的最大回答区域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的另一个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互动通常是指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肯定。这样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愉快。
2.引据论点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如果单纯靠教师来阐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感受我们所教授的观点才行。无论是古人的经典故事还是我们身边的小事,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品德社会课的教学中,来强化我们的教学,并给学生树立榜样,告诉学生具体如何做才能被称为品德好、有社会价值。
3.丰富形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也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在形式上脱离学生、脱离现实。
一个人的童年是最重要的,它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童年的不同也使得我们的人生各有差异,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失良知与道德标准。在我们小学教学中,更是要为社会、为大众补上这一课。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曲连坤。中小学生情感。个性发展特点及品德。社会发展特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
[2]陈尚宝,沃建中,罗良。8~11岁儿童解决加法等值问题的策略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3]沃建中,杨伟刚,林崇德。中学生聚合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
当代小学生责任意识淡化,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过重的压力以及自身的惰性等多种原因,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尚个人自由,淡化个人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强调自我实现,淡漠社会责任;注重个人享受,忽略奋斗意识。
那么,在具体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品质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要结合其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融。这样,德育教育就自然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生活性强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只有渗透了德育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学习《贴春联》一课,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感受浓浓的春节气息,通过对家乡民间文化传统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德育内容要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年龄相对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向他们渗透德育教育易于接受。教师把德育内容蕴涵于知识内容之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从而体现其内容的科学化。
四、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 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梁启超先生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道德情感不仅是连结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而且还具有动力功能,没有一定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就难以转化为稳固的道德行为,就会产生知而不行及课内外、校内外表现不一致的问题行为。因此,《小学德育纲要》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品德与社会》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我认为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培养道德情感
所谓道德情感,就是伴随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道德情感以道德认识为基础,道德认识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高低,直接影响道德情感的程度,“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因此,培养道德情感,应从提高道德认识着手,通过向学生阐述有关的道德概念,促使学生的直觉道德情感向高尚的道德情感发展,并将已有的道德情感在理论基础上加以概括成自觉的、理论性的道德情感,实现情感的最高境界。
当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的道德情感一般是直觉的情感体验和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占优势,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对教材的运用上,要通过对课文中典型材料的分析和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要着重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技巧,课堂教学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组织合理,方法恰当,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具体地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根据教学目标把课文中的事例分析好,把课文中的道理讲深讲透,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能入耳入脑,心悦诚服。这样,在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中,伴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相应的情感也会产生,而这种情感,又将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教《家乡人的智慧》一课时,我并没有在课堂上讲家乡人如何用智慧创造奇迹,而是在上课前一周发了一张调查表,让学生调查家乡有何特色产业、有什么名人、他们为家乡做了什么贡献。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相互交流调查情况,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的家乡有着这么多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接着我又提问:“这些名人是怎样为家乡创造财富?”,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用智慧创造财富,更不忘回馈社会。这样的课堂不只局限于书本,而是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体验、感悟。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随之而生。
二、在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中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境能孕育、激发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总是发生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的。如惨痛的情境容易引起怜悯,悲伤的情感,并因情感而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作为教师首先要投入情感,置身教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创设特有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为了把课文教得鲜活感人,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抱紧我》一课时,我动情地跟学生讲述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小欣宜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小欣宜生存的故事。接着又给学生讲述了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发生的缆车坠毁事件中,潘子灏的父母在悲剧发生时,用双手托起自己两岁半的儿子,让他们的儿子得以生还的真实故事。在讲故事时,配上忧伤的背景音乐,“一石激起千层浪”……听着听着,许多同学已泪流满面。见时机成熟,我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说说父母是怎样爱自己的,具体表现在哪方面?自己又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同学们都有感而发,情真意切,说到动情之处还掉下眼泪。这样通过创设道德情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情景交融,师生共鸣。课堂的教育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三、在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教学的要求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参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学活动的质量,看看是不是在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孩子都充满着愉快和激情,是不是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了那些好奇、好动、好强、好胜的孩子们,是不是使孩子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决不能虚情假意的表演来欺骗孩子,而要通过真实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启发、熏陶和感染。如在二年级《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一课教学中,我分小组举行宣传栏评比活动,围绕小组如何合作好提出如下要求:(1)商量了解各人有什么特长;(2)根据特长如何进行合理分工。于是各小组有的写字、有的画画、有的剪纸、有的查资料……配合得真好!这样,在真实有效的活动中,孩子们各尽所长、非常投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道理,并学会与人合作。这样在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健康的道德情感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新的品德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甚至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但教材是相对静止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而学生的生活是鲜活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课标,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儿童身边的“真”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在上《认认标志》一课时,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前,我让学生到马路上的十字路口旁,看交警指挥交通,看红绿灯指路,看行人、车辆如何安全通行。第一课时,先让学生交流所见所闻,然后请交警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辨别遵守交通规则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种种表现。最后结合本地区农村公路没有红绿灯和人行道等实际情况,创设了“到农村看奶奶”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乡下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与在乡村小路上该如何安全行走等问题。第二课时,结合班队课开展“游公园”活动,进行“实地演习”。途中要经过十字路口、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我相机引导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学生之间也能相互提醒。本主题的教学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认识了交通标志,还懂得了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并积极地内化为自觉行动。
二、 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生活。
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基础,儿童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再现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不携带危险品》一课时,我在学生基本了解危险品种类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小品《芳芳的礼物能带上飞机吗》,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快过年了,芳芳和妈妈一起要乘坐飞机到外婆家去,芳芳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高兴地向大家介绍所买的礼物:打火机送给外公,围巾送给外婆,小刀送给舅舅,鞭炮留给自己放(所有的礼物全部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时,妈妈想起了新闻里强调乘坐飞机不能携带小刀、鞭炮等危险品,芳芳却固执地认为“我愿意带什么就带什么,他们管不着”。如果你在场,你怎样劝说芳芳?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品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劝芳芳。上台的学生作为劝说者,将其中几样物品不能携带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一位学生说:“小刀是危险品不能带上飞机。暑假我和妈妈去旅游,安全检查时水果刀都没能带上去。”另一位学生在说到打火机的危险性时还特意找到了瓶子上印的“易燃品”三个字给芳芳看,使芳芳心服口服。再有一学生在劝说不能携带鞭炮时说:“如果有人把没熄灭的香烟头扔在鞭炮上,鞭炮遇到火星就会爆炸,那么飞机就会被炸毁,飞机上的人也会被炸死或炸伤。”从学生的劝说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危险品的危害性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情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枯燥的讲解为生动的情景交流。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儿童的生活。
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 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 、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三、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进行,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尤其是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还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而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是课堂教学的听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遏制,使得原本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规规矩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配合着教师的教学。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提倡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与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抑制学生渴望求知的积极性,要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原本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学生教师共同表演的大舞台,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的地位。通过几年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我认为应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二、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三、重视媒体的应用
1、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形象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自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情境教育,主动参与
《品德与社会》课内容丰富,满堂灌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经常让学生担任情境中的角色,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思考如何达到情境要求,其他学生观看后做适当的评价。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
六、正确导好行
1、导行的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导行的内容要生活化,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然而,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耳濡目染了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在导行教学过程中,尤其不要回避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种种矛盾,种种困难,让导行内容接近生活,贴近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我在导行教学过程中,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也关注他们的未来生活。
2、导行的对象要体现自主性。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导行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六、采用良好的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