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最新1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孝子的故事】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埋儿奉母
原文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释义
郭巨,汉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唐朝新安县,有个叫许坦的孩子。十岁时,跟随父亲到山中采药,路上碰见一只老虎,许父被老虎咬住后,生命危在旦夕。许坦瞧见了,毫不畏惧,举起木棍,奔上去和老虎争斗,木棍一下下打在老虎身上,老虎被许坦不停歇的木棍一段击打,蒙了头,松口丢掉许父,往深山里逃窜而去。唐太宗听闻到这个消息,跟身边的侍臣说,许坦虽是小孩,却能舍命救父,至孝可嘉,应该赏赐 。于是,吩咐朝臣送了好多布帛,金银财宝给许坦一家。
扇枕温衾
扇枕温衾的故事发生在东汉黄香身上,黄香是东汉江夏安陆人,自幼聪颖,在他很小的时候黄香的母亲就去世了。黄香的母亲去世后,黄香和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里比较贫穷,所以,黄香家里请不起婢女,而父亲的年龄又大了,于是黄香就亲自侍奉自己的父亲,并且亲自操持家务。夏天天热的时候他就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为父亲暖热被褥;而这也正是扇枕温衾的由来。
黄香孝顺长辈的事迹在当地�
此外,黄香在操持家务、孝敬父亲的同时还不忘学习,他从繁忙的生活中抽时间广泛诵习儒家经典,博览群书,深求学术的精通,并写得一手好文章,以至于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芦衣顺母
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住在当时鲁国的一个少年名字叫闵损,从小就过着饥寒心酸的生� 父亲闵公后来给他找了个继母,生活才算有了改变,刚开始继母待闵损还好,等到她自己生了儿子后,情形却逐渐改变了,她只慈爱自己所生的骨肉,对闵损开始冷落了下来,处处看着都不顺眼。父亲在家时还好些,等父亲出门儿做生意离开家后,母亲对闵损便没有什么温暖,不但让他带看弟弟,而且把家中所有的脏活儿累活儿全叫他干。曾饱受苦难的孩子竟然懂事早,九岁的他不但乐意去干一切脏苦累活儿从不怨言,而且对待打骂也能逆来顺受,能以德报怨,对人讲话总是彬彬有礼;特别是对五岁的弟弟非常疼爱友好,处处关心而谦让弟弟,兄弟俩心心相印亲密无间。
这年冬天,父亲从远方做完生意归来,全家人欢欢喜喜得以团圆,闵损给父亲送上一碗热水, 这种情形父亲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骂闵损不长进、没出息。
饭后,父亲带上兄弟两个赶着马车去拉货,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父亲看他穿着厚厚的棉衣,不觉火从心起,并斥责说:看看弟弟穿的比你少,也没有冻成你那样,看你怎么活像个冻死鬼脱生似的,太没出息啦!说着便顺手抽了闵损一鞭子,弟弟见状心疼哥哥,扑在哥哥身上,这第二鞭子打下去后,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立即写了一纸休书,令其妻快快回返娘家!妻子吓得跪地磕头如捣蒜,盛怒的闵公只说:你心太狠了,是绝不可原谅的。看母亲头已磕破,闵损和弟弟慌忙地跪了下来。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
眼看丈夫不肯饶恕自己,妻子感到绝望了,这时闵损开口道:孩儿请父亲息怒,恳求您就饶了母亲这一回吧,家里是不能没有母亲的,没有母亲的家不像一个家,更何况“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如果父亲不答应孩儿绝不起来!说罢与弟弟叩头不止,这时闵公被儿子一番合乎情理的正语之言打动了,看了看几乎要昏倒的妻子,心肠软了下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你们都下去吧。两个儿子赶紧扶起母亲,这时如梦初醒的母亲,激动地抱着两个儿子痛哭失声,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刻,大儿子竟然救了她一命。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大儿子又敬又爱,处处待他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从此闵公的家,成为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真是英雄出少年,一个少年闵损竟已具备了说话有理,忍辱负重和能严格修悟自己的美德,充分体现其宝贵的佛性,并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动,难怪他后来竟然成为孔夫子的得意门徒之一。
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卧冰求鲤
连日的大雪,把世界变成白茫茫一片,天与地之间,已经找不到相连的那条界线;落光了叶子的老树,覆上了厚厚的一层白色绒毯;就连那冰冻的小河,似乎都与旁边的道路连成了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河。
在这冰天雪地之间,一个少年伫立在岸边,眉头紧锁,紧紧盯着那条冰雪覆盖的小河。“母亲生病卧床好几天了,今天突然想吃鲜鱼。我怎么才能给母亲弄到鲜鱼呢?”一番思索后,少年跃到冰上,几番踩踏,终于选中一块地方,清理干净覆雪后,拿起手里的工具,奋力凿向冰面。渐渐地,冰面有了裂痕。少年紧张地盯着冰面之下。忽然,碗口大的地方涌出了河水,两条鲤鱼跃出水面,在冰上腾跃不止。少年兴奋极了,完全顾不上自己已经快要冻僵的身体,脱下外衣,兜着两条鱼飞奔回家……这个少年,就是魏晋时期,用卧冰求鲤的行动感动了无数人,被誉为中国“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
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不久,父亲就为王祥找了一位继母。善良的小王祥在继母的照顾下一天天长大了。可是,自从弟弟王览出生之后,王祥就感觉到继母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变化。“给弟弟用的尿布还没有洗干净吗?”“天都这么晚了,还不去做饭?”“动作慢腾腾的,变得越来越懒了!”王祥的家里.总是传来继母不耐烦的斥责声。就连父亲,都好像受继母的影响,对王祥也不怎么疼爱了。小王祥难过了好一阵子。可善良的他还是尽心竭力地孝敬继母,帮继母干活。邻居们有些看不过去了,问他说:“你继母这样对你,你还这么听话、这么孝顺,心里不委屈吗?”王祥总是憨憨地笑一笑,说:“母亲太累了,她有时候心情不太好,我应该多帮帮她,更加孝敬她才对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继母年龄越来越大,王祥更加孝敬继母。他常常对弟弟说:“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咱们要尽量让她高兴,替她分忧啊!”在王祥的影响下,弟弟王览也成长为一个孝悌之人。
王祥做官之后,无论在哪个职位上,都高洁清廉,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做事,为朝廷分忧。
随着司马家族势力的越来越大,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朝堂之上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皇帝的权力被他们一点点剥夺、架空。曹髦登基之后,对他们非常不满,曾经在召见大臣的时候,气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甘露五年,忍无可忍的曹髦率领数百童仆讨伐司马昭,却被司马昭设计杀害。满朝大臣迫于司马氏的*威,大都不敢作声,只有王祥匍匐于朝堂之上大声号哭,涕汨横流:“这都是老臣的罪过呀!”令大臣们惭愧不已。
之后。司马昭受封晋王,王祥与荀𫖮一起去拜见他。王祥一向依规矩做事,不会逢迎,所以在路上,苟𫖮就提醒他:”相国(指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指大臣何曾)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了,一会儿,咱们也应该下跪行大礼啊!”没想到王祥一听,停下脚步,严肃地对荀𫖮说:“相国地位再尊贵,也是魏国的丞相。我们是魏国的三公,在朝堂之上,三公班列相同。哪有三公动辄就给人下拜行大礼的道理?这样太有损国家的威严了,而且也有损晋王的德行吧!”见到司马昭,王祥果然只是依礼行事,反而令司马昭感动不已,连连说:“我今日才真正知道,您对我是如何看重啊!"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之后,拜王祥为太保,并评价王祥“德行高尚,是兴隆政教的元老”。王祥去世之后,司马炎痛心万分,下诏要“为他哭一场”。
王祥慈乌反哺,以至纯之性、至孝之心,对待家国,为人们所景仰。
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释义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他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己亥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晋朝时期,有个叫刘殷的小孩,父母早亡,与祖母相依为命。在他九岁的时候,祖母有一天想吃野菜,可当时已是寒冬腊月,刘殷对祖母很孝顺,闻听后,就拎着篮子来到野外。冰天雪地里,哪里看得到一点绿色,野菜的踪迹更无处寻觅。刘殷在雪地里一直寻找,衣服湿透了,冻得如穿着一件铁衣,找了许久,还是一无所获。想想空手回家,家中祖母定是失望至极,忍不住失声痛苦。在刘殷边哭边往回走时,隐约听到有人喊,“站住,先别走!”,刘殷听到了,止住了哭泣,擦掉眼泪,定睛一看,自己的脚边突然冒出好多野菜,嫩嫩苍苍的,刘殷很快就采了一篮,跨回家里,做成菜馔与祖母一块食用。
之后,过了好些天,刘殷在梦中听到有人告诉他,在他家西边院墙角有一袋粮食。刘殷从睡梦中醒来,起身后来到室外,在院墙西边墙角挖开土层,真的挖出个米袋子,大概有五十升的份量。这袋子粮食,足足供两人吃了很长时间。
这事传开后,人们都说是刘殷孝养祖母,感动上苍,刘殷之后也当上了太保的官职。
行佣供母
据史料记载,齐国临淄有个叫江革的人,从小失去了父亲,母子两人相依为命。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江革为了避乱,干脆背了母亲弃家出走去逃难。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江革背着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躲避盗贼。长途跋涉,虽然母亲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气。
逃难当中,江革多次遇到贼人,想要把江革劫去。每当面临这种情形,江革便会在盗贼面前苦苦的哀求,痛哭流泪,对盗贼讲: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恳请大王念我有老母在,没有人奉养,能放过我们。盗贼看到江革如此诚心诚意的哀求,无不被他的孝心所感动。
战乱平息后,江革迁居江苏下邳,经常打赤脚为别人当佣人,赚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即使赚的钱这么少,只要母亲需要用的、想要吃的、要穿的,尽的努力,没有一样不替母亲办到。江革所做就如《孝经》所言: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后来,江革的母亲去世了,他的哀恸超过一般的常人,感动了邻里之人。整整三年,江革结庐住在母亲的坟旁,因为他挚诚地思念母亲,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愿把孝服除去。皇帝非常称赞江革的为人,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啮指痛心
原文
曾参,事母至孝。曾参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
翻译
曾参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着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
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后来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鹿乳奉亲
原文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疾,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诗曰: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皮。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释义
周郯子,品性至孝。郯子父母年老,且双目都患有眼疾,父母需要鹿的乳汁洗眼。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里去,伪装在群鹿中间,于是取鹿乳来供养双亲。打猎者看见他,以为是鹿便想射他。郯子便将实情告诉他,才得幸免。有诗说:父母亲老人想吃鹿乳,郯子身披鹿皮想混入鹿群取鹿乳。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jǐ)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
古代有个叫赵娥的女子,父亲被同乡人所杀,赵娥兄弟三人常在外乡,家里情况并不熟悉。但赵娥私底下,却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杀父之仇。了解了仇人的情况后,赵娥便将刀刃藏在身边,扮成男子,推着小车,偷偷的潜回老家,等候仇人出现。一次不成,二次再去,一年不成,第二年再往。这样前后经历了十年,终于,赵娥在都亭碰见了仇人。赵娥二话不说,抽刀就迎上去,将仇人杀了。之后,来到县衙自首。在堂上,请求县官,“我父仇已报,请判决死/刑”,县官感� 最后,恰逢朝廷大赦,赵娥被释放回家。宋仁宗听闻此事,特颁圣旨以表犒赏。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